杜普教授的解剖課
發布時間: 2021-01-26 21:43:52
① 《杜普教授的解剖課》這幅畫廣受歡迎的原因是什麼
24歲時復,倫勃朗的成就制已經是有目共睹的了,於是他便定居在阿姆斯特丹潛心作畫。不久,他的名為《杜普教授的解剖課》的巨幅集體肖像畫使他一夜之間聞名於畫壇。這種帶風俗性的集體肖像畫是時代的需要,在照相術上問世以前,資產階級都喜歡懸掛這種畫。
② 杜普教授的解剖學課的簡介
【名稱】杜普教授的解剖學課
【類別】油畫、名畫
【年代】此畫作於1632年
【作者】倫勃朗
【規格】約有169.5×216.5厘米
【屬地】此畫現藏在荷蘭海牙毛里茨海斯美術館
【簡介】
荷蘭原來是尼德蘭的一部分。16世紀時,一個富庶的尼德蘭,卻被當時最封建與落後的專制國家西班牙所統治著。尼德蘭人民經過幾十年的革命斗爭,才使北方諸省首先獲得了獨立,1609年,成立了荷蘭共和國。 荷蘭獨立後,經濟迅速獲得發展,在隨之而來的思想自由中,產生了新興的民族美術趣味。美術很快從神話和宗教的狹窄范圍中解脫出來,把描繪對象推向更廣大的現實生活領域,便也不可避免地帶有為這一階級所特有的貪圖安樂的觀念。在17世紀,荷蘭美術中的肖像畫成了最繁榮的畫種。畫家倫勃朗·哈門斯·范·蘭即是當時最有影響的肖像畫代表。《杜普教授的解剖學課》是當時阿姆斯特丹外科醫生行會委託倫勃朗畫的團體肖像畫之一。畫面上右側那個主要人物,即是醫學博士杜普教授,其餘七人也都是真實的人物。我們會發現這是一幅富有情節性的肖像畫。作為團體肖像畫,當時大多數作品也如我們今天習見的團體像照片一樣,是平均排列的。而倫勃朗所創作的這幅肖像,則與眾不同,他將人物作為一個整體來處理,把所有被畫者組織在特定的情節之中。這種風格是深深被畫者所歡迎的,於是倫勃朗的訂件應接不暇了。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