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授分幾級
㈠ 副教授相當於什麼行政級別
副教授是學校教師專業技術職稱,沒有行政級別。如果其本人擔任有學校的行政內職容務,則根據其學校的地位和擔任的級別有關。假設清華大學的副教授同時擔任院長職務的話,因為清華大學屬於副部級單位,其院長的行政級別是副部級。
副教授雖然沒有行政級別,但其在工資福利方面的待遇,一般按照副處級對待,教授按照正處級對待。另外,不同大學的副教授也會有差別。
拓展資料
中國行政級別採用行政五級劃分為:國家級、省部級、司廳局級、縣處級、鄉鎮科級,各級分為正副職。中央部委的等級即平常大家所說的「國、部(省)、司、處、科」五級。除國家級以外,其他四級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地方三級行政劃分。 常見的股所級(股級)是介於副科級和科員之間的職級,是一種習慣的稱呼,屬於地方行政級別。
資料來源 網路 行政級別
㈡ 教授的級別分類
高校教師的崗位分為13個等級。
教授崗位分一至七級。其中正教授崗位包括一至四級,副教授崗位包括五至七級。
中級崗位分3個等級,即八至十級。
初級崗位分為3個等級,即十一至十三級。
按照規定,一級教授基本上只有院士才能達到相關的評定標准,而文科基本上沒有一級教授。
1、現下「教授」都是聘任制的。
2、「特聘教授」,是特殊(特別)聘任的教授,本身是教授;
3、「客坐教授」,是「客情」聘請的學者,不定期的來作報告或搞講座。本人可能不是教授,而是名人、官員、企業家、發明者,等等;
4、「兼職教授」,校際間、學校與社會間,互相聘請講課的教授。本身是教授,實際講課或搞科研、帶研究生。
5、「榮譽教授」,是對知名的老教授、有成就的老領導,授予的榮譽稱號;
6、一般教授,是大學聘任的正高級職稱,既上課、又搞科研、帶研究生,也是學術帶頭人。
(2)大學教授分幾級擴展閱讀
在宋代才開始成為教師的稱謂,當時宗學,律學,醫學,武學等專業都設有教授。
在中國漢、唐的大學中即設有此官職;在現代漢語與日本語的語境中,多作為英語「Professor」一詞的同義語使用,指在現代高等教育機構(例如大學或社區學院)中執教的資深教師。
中國漢、唐兩代太學都設有博士,教授學生。博士就是後來的教授。宋代中央和地方的學校開始設教授。元代各路州府儒學及明、清兩代的府學都設教授。清代末年興辦新學後,大學設正教員、副教員。
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教育部公布《大學令》,規定大學設教授、助教授;1917年修正《大學令》,規定大學設正教授、教授和助教授。1924年的大學條例,取消助教授一職。 1927 年國民黨政府教育行政委員會公布的《大學教員資格條例》,開始規定大學教員分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四級。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沿用未變。教授原指傳授知識、講課授業,後成為學官名。漢唐以後各級學校均設教授,主管學校課試具體事務。
㈢ 高校教師的崗位分為哪13個等級,求詳解!
教授崗位分一至七級。其中正教授崗位包括一至四級,副教授崗位包括五至七級;中級崗位分3個等級,即八至十級;初級崗位分為3個等級,即十一至十三級。
如有不明白,可以追問
如有幫助,記得採納,謝謝
㈣ 大學教授是什麼級別副廳
通過實際接觸的大學教授、副教授來看,不同層次的大學,不同學科的收入差別還是比較大。
記得碩士導師(某中部省份985經管類教授)說一年到手收入12萬元,他同時還是市直部門一把手一年收入18萬元。給我們上課的某副教授說一年收入7萬元左右,記得他說他周末剛給某上市公司做了一天半的培訓,給了4500元的課酬,快抵上他一個月工資了。不過這有些年頭了,這里說的是學校給他們收入,至於說學校之外收入就要看個人的活動能力了,該副教授現在早已成為教授,現在是3家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
當然還有我碩士同學去了三本,現在基本也是副教授了,但一年全部收入也就不超過6萬元。
整體來說,不同層次的大學、不同學科的教授收入差別真的很大,我老婆學理工科,明顯感覺理工老師要財大氣粗一些,不少都在外面給企業做技術顧問、聯合研發之類的事情,一年隨便一忽悠,也能搞個上百萬的項目經費。但大多數還是和我同學一樣屬於一本或二本的普通老師,主要的工作就是教學科研,基本去外面兼職都比較難,記得有次我所在公司要做一個課題,需要找一家高校聯合申報,本來計劃借用哥們的高校申報,結果公司領導說不行,必須找985高校或者財經院校,結果合作泡湯。
㈤ 大學教授的級別有幾種怎麼分類的
http://ke..com/view/35725.htm#3
㈥ 教授分幾個級別
教授崗位分一至七級。其中正教授崗位包括一至四級,副教授崗位包括五至七級;中級崗位分3個等級,即八至十級;初級崗位分為3個等級,即十一至十三級。
教授,是一種高等教育體系中的職稱。多指在大學或社區學院中執教的資深教師與研究員,但教授與研究員是有區別的。教授有教課的任務,而研究員則沒有。
教授為大學教師職稱的最高級別。中文的教授兩字則源於『傳教授業』的字義,是中國古代就已使用的學官名稱,在中國漢代、唐代的大學中都設此職位。與英文沒有關聯。日語中則與中文同用「教授」來稱呼大學中的老師。
(6)大學教授分幾級擴展閱讀
不同教授的職責
教授的工作是在大學里針對他們所擅長的領域開課、或授與學生專業訓練,如科學和文學等領域。另外教授也必須深耕自己專精的學科,以發表論文的方式來獲得商業上的合作機會(包括了政府在科學上的顧問、或是商業發明等),同時訓練自己的學生將來有足夠的能力與他們交棒。
在授課、訓練、提交論文與尋求商業合作這四個方向里,要取得平衡則端看學校、地點(國家)和時間額外因素。例如在歐美的頂尖大學中,學校相當重視在獨一領域中專精的教授,而且常常將他們做為該校的宣傳重點。
設定職稱的原因
職稱(Professional Title)最初源於職務名稱,理論上職稱是指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級稱號,是反映專業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工作能力的標志。
隨著社會發展的需要,逐步產生了對專業技術人員的水平評價與聘任崗位相分離的需要,即「評聘分離」,職稱的概念也相應發生了變化。聘任的崗位稱之為「專業技術職務」,簡稱職務;而專業技術人員的水平則以「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來標識,簡稱職稱。
㈦ 醫生級別:一級,二級,三級,四級,教授,副教授。按這種級別分,如何從好到次排序
專家一般都是醫院自己定的。
教授並不是醫生的職稱,而是大學里教工的職稱,有這種職稱的醫生一定是醫科大學的教師,也就是他既要當醫生又要教學生,按由高到低的順序是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
醫生的職稱由高到低應該是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治醫師、住院醫師。如對應起來應該是住院醫師(助教)、 主治醫師(講師)、 副主任醫師(副教授)、 主任醫師(教授)。
比如一個縣級醫院的醫生,他最高只能評定為主任醫師,但是醫科大學的教師,最高可以同時評定為主任醫師和教授雙重職稱。專家是指再某個領域有專長,比較突出,並沒有評定標準的。教授和副教授只有在教學醫院即醫科大學的附屬醫院才有這樣的稱謂。
主治醫師,這個職稱相當於大學講師、工廠里工程師,這個職稱說明你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理論實踐經驗、水平,尤其是在常見病多發病診治或者常規手術的操作上。
(7)大學教授分幾級擴展閱讀:
具備第三條和下列條件者可晉升為主任醫師、主任葯師、主任技師、主任護師:
1.精通本科(本專業,下同)理論,掌握國內外本科技術發展情況,並能吸取最新科研成就應用於實際工作(中醫葯專業須精通中醫葯理論,對經典醫著有所研究);
2.有豐富的臨床或技術工作經驗,能熟練地掌握本科技術操作,解決本科復雜疑難問題。能熟練地掌握一門以上外國語(中醫、中葯人員暫不作為必備條件),並有較高水平的科學論文或著作;
3.善於指導本科全面業務,能為醫療、教學和科研培養出高級人才。
㈧ 一般的大學教授相當於什麼級別
教授為大學教師職稱的最高級別。
是一種高等教育體系中的職稱。多指在大學版或社區學院中執教的權資深教師與研究員,但教授與研究員是有區別的。教授有教課的任務,而研究員則沒有。
中文的教授兩字則源於『傳教授業』的字義,是中國古代就已使用的學官名稱,在中國漢代、唐代的大學中都設此職位。與英文沒有關聯。日語中則與中文同用「教授」來稱呼大學中的老師。
(8)大學教授分幾級擴展閱讀:
高等學校教師從高到底職稱依次為,教授,副教授,講師,助理講師。
隨著社會發展的需要,逐步產生了對專業技術人員的水平評價與聘任崗位相分離的需要,即「評聘分離」,職稱的概念也相應發生了變化。聘任的崗位稱之為「專業技術職務」,簡稱職務;而專業技術人員的水平則以「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來標識,簡稱職稱。
㈨ 大學老師的職稱有哪些
助教、講師、副教抄授、教授
大學教師職稱是大學里教師的職稱,分為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四個級別。其中:助教的主要任務是協助教學。講師是能夠獨立開設一門或一門以上課程的大學教師。副教授原則上不僅具有開課的能力,對本學科的整體情況有充分的了解,自己主持研究項目,而且能把最新的研究用學術研討會的形式不斷開設成新課。教授是大學里的主體,大學里主導性的工作是由教授承擔的。
(9)大學教授分幾級擴展閱讀:
教授的工作是在大學里針對他們所擅長的領域開課、或授與學生專業訓練,如科學和文學等領域。另外教授也必須深耕自己專精的學科,以發表論文的方式來獲得商業上的合作機會,同時訓練自己的學生將來有足夠的能力與他們交棒。在授課、訓練、提交論文與尋求商業合作這四個方向里,要取得平衡則端看學校、地點(國家)和時間額外因素。例如在歐美的頂尖大學中,學校相當重視在獨一領域中專精的教授,而且常常將他們做為該校的宣傳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