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教授
『壹』 歷史教授怎麼考
首先你是抄名高中生的話,就必須考上歷史學本科專業(重點大學為佳),然後再讀碩士博士。現在要告訴你的是,歷史教授不是考出來的,而是學出來的,考試是只是初、中級階段有用,比如高考這種選拔性教育。而你想成為歷史教授,必須具有深厚的專業的知識和學術研究能力。等你博士畢業,如果進了高校,先是講師,在世副教授,才是教授。期間的艱辛不是幻想出來的,是要你實實在在的刻苦學習,歷史需要智慧,但是刻苦閱讀同樣重要
『貳』 教授的中國歷史
教授抄是一種高等教育體系中的職稱。在宋代才開始成為教師的稱謂,當時宗學,律學,醫學,武學等專業都設有教授。在中國漢、唐的大學中即設有此官職;在現代漢語與日本語的語境中,多作為英語「Professor」一詞的同義語使用,指在現代高等教育機構(例如大學或社區學院)中執教的資深教師。中國漢、唐兩代太學都設有博士,教授學生。博士就是後來的教授。宋代中央和地方的學校開始設教授。元代各路州府儒學及明、清兩代的府學都設教授。清代末年興辦新學後,大學設正教員、副教員。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教育部公布《大學令》,規定大學設教授、助教授;1917年修正《大學令》,規定大學設正教授、教授和助教授。1924年的大學條例,取消助教授一職。 1927 年國民黨政府教育行政委員會公布的《大學教員資格條例》,開始規定大學教員分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四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沿用未變。教授原指傳授知識、講課授業,後成為學官名。漢唐以後各級學校均設教授,主管學校課試具體事務。
『叄』 中國最為出名的幾位研究歷史的教授
當代無大師,都是磚家。民國時期有很多大事陳寅恪(研究明代柳如是),梁思成,林徽因(中國建築師),魯迅(中國小說史),金岳霖(中國哲學史),還有郭沫若,吳晗之類的人品就有點差勁了。。。。
『肆』 如何通過電影教授歷史
可以拍具有歷史意義的電影,能夠起到教育的效果,比如說很多歷史電影就非常具備教育
『伍』 中國目前著名的歷史教授
中國目前著名的歷史教授:
中國史:朱紹侯、張豈之、茅海建、楊天石、鄧小南、內楊奎松、葛劍雄、葛兆容光、張政烺、李學勤、王子今、包偉民、姚大力、朱維錚、常建華、謝貴安、王記錄、孫衛國、王衛平、曹家齊、閻步克、程民生、王學典、馮天瑜、趙世瑜、蘇全有、汪朝光、楊軍、李治安、步平
世界史:齊世榮、吳於廑、吳恩遠、鄭異凡、朱寰、林志純、錢乘旦、侯建新、劉景華、劉家和、沈志華、劉祖熙、劉德斌、劉新成、徐藍、李劍鳴、韓東育、資中筠、李工真、晏紹祥、楊伯江、金重遠、王曉德、張廣翔、張建華、梁茂信、徐浩、馮昭奎、姚海、楊棟梁、任東波、趙學功、宋成有
其實你翻一下最新的高中歷史教材,那些編寫者都是很有名的當代史學家。
『陸』 山大歷史系八大教授的詳細資料
你可能說的是50年代初山東大學歷史系的「八馬同槽」 吧。
這8位歷史教授:楊向奎、趙儷生、陳同燮、黃雲眉、鄭鶴聲、童書業、張維華、王仲犖。其中,趙儷生、陳同燮、黃雲眉、張維華、鄭鶴聲是1950年後,進入山東大學的。現在,8位著名教授,歷史學家都已經逝世。
「八馬同槽」,是山大歷史系在青島的一個鼎盛時期,但僅僅局限於50年代初期,50年代中期開始,各種運動攪亂了山東大學。
楊向奎,是青島解放後,新成立的21人校務委員會成員之一,8人中,就他1人進入委員會。1950年3月,山大決定:文學系和歷史系合並組成文史系,楊任系主任。文史系裡分為文、史兩個組。1951年3月,楊正式就任山東大學文學院歷史系主任。1952年6月,任文學院院長兼歷史系主任。1956年6月調北京工作,離開青島。後任中國科學院歷史所明清史研究室主任、清史研究室主任,是位歷史學的大家,一代宗師。
楊向奎在青島時,曾任著名刊物《文史哲》的主編。這本刊物1951年5月1日在青島創刊,創刊當年的夏天,陳毅在上海的一次會議上說:「山東大學創辦《文史哲》是開風氣之先,繼續辦下去,一定可以引起全國各大學的重視。」1954年,刊物受到領袖的青睞。
當年在《文史哲》上開展了《紅樓夢》研究的討論。
楊向奎對《紅樓夢》下了工夫,特別是對寧、榮二府的來源,對豐潤和遼東兩個曹氏族譜和宗譜的研究,有很大成果。這可能和楊向奎是豐潤人有關。
1954年,《文史哲》發表李希凡、藍翎關於《紅樓夢》的文章,領袖發表了他的那篇文章,引發了全國文藝界的一些大事。
對於《文史哲》的創刊,不知道為什麼,《青島市志.大事記》中,沒有記載。
那本1954年在青島編輯出版的《文史哲》,青島文史界是否有研究文章呢?
這8名教授中,我最感興趣的是趙儷生,這位「信仰馬克思的自由主義者」。他有跌宕傳奇的一生。
趙教授山東人,原名趙甡,取自《詩.大雅》「甡甡之鹿」。在原籍景德鎮小學畢業後,上世紀20年代隨母親到青島,生活困難,住在西鎮貧民院。在多人的幫助下,到鐵路中學上了6年學。1932年就在《膠濟日報》發表過作品。我不清楚20至40年代西鎮的貧民院中,是否還出過其他的教授,或者是其他的什麼「家」。
他的自傳中有「一二.九的五次遊行,我全參加了,而且掌過門旗;我參加了『左翼作家聯盟』和『民族解放先鋒隊』,還當過清華文學會的主席」等等。
我是從他的自傳,才記住「12.9運動」共遊行5次。
也就在「12.9運動」中,蔣南翔動員他參加組織,他考慮一番,表示想當信仰馬克思主義的自由主義者。原話好象是「做一個馬爾托夫式的孟什維克」。
他1950年回到青島,到山大任教。
1955年華崗出了問題,又趕上肅反還沒結束,趙儷生被揪了出來,批鬥一番。好在問題得到改正,夏征農來青島,到山大宣布給他平反。但57年的「反右」中,他又倒霉了。
夏征農現在健在,104歲。和趙儷生都曾經是「左聯」成員。前幾年北京一位朋友告訴我,他是青島某人的爺爺,不知道真假。這是位老資格,可能是現在唯一健在的「五四運動」參加者,僅有的兩位健在的「南昌起義」參加者(另一位肖克)。他和山東及青島的許多事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1956年6月,楊向奎調動工作離開青島,由黃雲眉接任山大歷史系主任。
他是一位靠自學成才的學者、教授。
童書業是學究式的教授,和黃雲眉一樣,都是浙江人。青島解放後的1949年下半年,經楊向奎介紹,他從上海來到青島。他的記憶力驚人,過目不忘。在青島,一次華崗作報告,討論時對華崗講話中的細節發生爭論,於是請童教授評判,他把報告背了出來。當時醫學院的人沒去聽報告,由童書業去傳達。他不僅完整的復述一遍,就是華崗講話時咳嗽的地方,他也咳一聲。
這位老教授在青島時,多次挨整。
趙儷生曾回憶童書業,大概意思:1948年時,童參加過顧祝同的一次會議,國軍的人員說,打共產黨,一夜可以消滅千把。童回來後曾向一些人說過。經過多人傳播,成為童書業一夜打死過上千共產黨員。他的檔案里就有這樣的揭發材料。所以,50年代中期,他成為山大歷史系三大「反革命」之一。
還有一段:60年代初台灣當局要反攻大陸,叫運動整怕了的童知道後非常緊張。他找到黨支部書記說,國民黨來了肯定要我帶領他們抓共產黨員,我不敢不帶他們去。現在我就跟你約定好,到時候我就使勁咳嗽,聽到咳嗽聲,你馬上躲起來。
文革中,童教授的一大罪狀,和台灣當局反攻大陸聯繫上了。
以上對童書業的描述,是否有演繹的成分?我就不清楚了。
張維華,山東人,是個有氣節,敢說實話的教授,1952年到青島。
50年代中期,他也是山大歷史系的三大「反革命」之一,而且位於3人之首。
先發到此,有時間再繼續發。
『柒』 講清朝歷史的那個教授叫什麼名
閻崇年:山東蓬萊人,漢族,現任北京社會科學院滿學研究所研究員、北京滿學會會長、中國紫禁城學會副會長,北京孔廟與國子監博物館學術委員會名譽主任,蓬萊市戚繼光研究會名譽會長。[3著名歷史學家,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研究清史、滿學,兼及北京史。為央視《百家講壇》主講「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興六十年」、「康熙大帝」和「大故宮」系列講座,在國內外引發強烈社會反響,被譽為《百家講壇》的「開壇元勛」。
2004年,閻崇年初登CCTV-10頻道「百家講壇」,主講《清十二帝疑案》系列,共37講。
2006年9月,閻崇年再登「百家講壇」,主講《明亡清興六十年》系列,共46講,並出版同名圖書。
2008年3月,閻崇年三登「百家講壇」,主講《康熙大帝》系列,共23講,並出版同名著作。
2012年,閻崇年第四次登上「百家講壇」,主講《大故宮》系列,共64講。
紀連海,中國民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北京師大二附中教師。北京市骨幹教師,西城區學科帶頭人,西城區兼職歷史教研員。1986年7月畢業於北京師范學院歷史系,長期從事歷史教學工作,CCTV—10《百家講壇》欄目主講人之一。其主講「正說清代名臣」系列(和珅、紀曉嵐、劉墉等)激情澎湃、詼諧幽默、設問解疑、鞭辟入裡,極受歡迎,收視率屢創新高,成為億萬觀眾熱捧的超級學術明星,被譽為《百家講壇》「十大名嘴」中的「最另類」。
『捌』 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都有誰
蔡崇榜,博士生導師,中國古代史,宋代史學。
陳廷湘,博士生導師,專門史,中國近現代史。
郭齊,博士生導師,歷史文獻學,朱熹詩文研究。
郭聲波,博士生導師,中國古代史,歷史地理學。
何平,博士生導師,世界近現代史,史學理論,中西文化比較,現代化,國際關系。
何一民,博士生導師,城市史研究。
霍巍,博士生導師,漢唐考古,西南(包括西藏)考古,博物館學,文化人類學。
李文澤,博士生導師,歷史文獻學。
劉復生,博士生導師,宋史,西南民族史。
羅志田,博士生導師,中國文化史。
『玖』 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高華得的什麼病
肝病。
高華教授自2007年罹患肝病,一直以頑強的意志和樂觀的態度與病魔作斗爭。中國人民回大學教授張鳴表示,「答我感到病魔正在吞噬他的身體,他已經非常虛弱,肚子腹水已經很大了,臉色蠟黃蠟黃的。但是,他的思路很清晰,說話沒有什麼障礙。他在病床上還在為學生改論文,他還說,他一直在看我的微博。」
(9)歷史教授擴展閱讀:
高華 1954年生於南京,「文革」期間曾做過8年工人,1978年考入南京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擔任過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博士生導師。曾於1995—1996年赴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做訪問學者。2004年2-7月,在台灣政治大學歷史系擔任客座教授。2006年1-6月,在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任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