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大學教授修身

大學教授修身

發布時間: 2021-01-29 03:08:50

『壹』 《大學》中提出的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分別是什麼意思

誠意:就是要意念誠實。
正心:就是要除去各種不安的情緒,不為物慾所蔽,保持心靈的安靜。
修身:就是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
齊家:就是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
治國:就是要為政以德,實行德治,布仁政於國中。
平天下:就是要布仁政於天下,使天下太平。
(1)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2)譯文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知研究萬事萬物。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後,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後,才能修養品性;品性修養後,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後天下才能太平。

『貳』 《大學》中『修身在其正心』的釋義是什麼

「修身在正其心者」,修身首先要修心。修身主要指的是言辭、姿態、儀態等要合乎道德規范。修身就是用一種社會的規范和道德使自己和社會其它角色能夠和諧相。心正是在和心不正的對比中表現出來的。《大學》列出了四種心不正的狀態。所謂「不正」就是不能保持一種客觀的、中立的、實事求是的態度,而是帶有成見偏見,帶有過分情緒化的自我情感,當然就不能保證中正之心。
四種不正分別是:
一,「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忿懥」就是憤怒甚至勃然大怒。人在極其憤怒的情況下是不清醒的,有人可能會說「憤怒出詩人」。的確,憤怒是可以出詩人。但魯迅認為,當詩人真正寫詩的時候,他一定要等那種憤怒憂憤的心情平靜下來,等心靈的憤懣沖撞平息之後,才可以客觀中正地去寫作,而不是說在憤怒的時候去激情澎湃地寫詩。那樣可能會出浪漫主義詩人,比如像李白。但是,像杜甫的詩——《三吏》《三別》卻不是憤怒時寫出的。這就需要通過內心陶養把這種憤怒加以過濾,變成一種中正之氣,一種深情冷眼的歷史眼光,才能夠去更有深度地看待歷史,故而杜詩有「詩史」之稱。在忿懥憤怒的情況下,要去把握事情的真相,「則不得其正也」。
二,「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人有所恐懼的時候,心也偏了。當一個人畏手畏腳、畏前畏後的時候,他要去做光明磊落的事情是很難的。因為,恐懼尤其是巨大的恐懼會使人喪失基本的判斷力。
三,「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如果人有特殊的愛好、偏好,那麼在對待事情的時候也不能保持中正之心,也不能夠去正確客觀有效地去看世界萬物。過分地沉醉在某一種喜愛之中,也可能麻痹了自己的神經,掩蓋了自己深邃的眼光。
四,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從表面看,這話會讓人感到奇怪,因為孟子就強調「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而且儒家的文化精神在有些學者看來就是一種「憂患意識」。《大學》居然說,「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的確會給人誤解。其實,這個地方的「憂患」是患得患失的意思,不敢去大膽地創新而經常瞻前顧後、憂心忡忡,總是放不下放不開。這里的「憂患」就是與孔子所說的「君子坦盪盪」相對的「小人常戚戚」的「戚戚」,就是一種斤斤計較、左顧右盼的心靈不釋然的狀態。在這樣的狀態下人當然不能做到心正。
《大學》認為,「忿懥」、「恐懼」、「好樂」、「憂患」是阻礙心正的四種不良態度。因此,摒棄魯莽武斷和畏手畏腳,不再玩物喪志和患得患失,潛心陶養自己的品格,這樣才能正其心修其身。心正最重要的東西是不貪,不在恐懼、憂患、富貴、快樂中使己心拋離了中正之線。在《大學》看來,恐懼、憂慮等不良情緒,深深地影響著心靈發揮其正常的認識功能。因此,所謂正心就是要去掉偏僻、狹隘的私心雜念,摒棄外界干擾和不良情緒的影響,使心始終保持一種中正平和不偏不倚的狀態。
其次,《大學》除了警告心不正,還提出如何去心不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君子「心不在焉」,心不在功名利祿,不在人際關系,不在拉幫結派等小利上,而是在人格塑成、道德修為、道義擔當上。這樣的人才有公心,才算正心。因此,孔子說:「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廣交朋友而不拉小圈子,而小人卻拉小圈子,而沒有公心。在這個意義上,心正才能身正,反之也只有身正才能心正。
再次,「此謂修身在正其心」,修身的根本就在於正其心。只有心正才身正,反過來,也只有身正才心正,它們是互為表裡的。也就是說,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不再津津樂道於外在利祿的引誘,而始終處於一種為了追求自己真正的美好理想而「心不在焉」的精神狀態。同時,我們可以知道,人被境轉就是凡夫俗子。人被境轉是說,人隨環境而轉,被環境逼迫而不斷改變自己,這就是一種凡夫俗子的處事方式,因為他的心在不斷地變化。相反,境隨人變、境被人轉,才是真正的君子之道。只有高風亮節、德高望重的君子才可以恪守自我,轉變環境。他不僅通過自己的正心去改變了周邊的環境和他人,而且使得整個氛圍變得祥和,充滿了朝氣、正氣和生氣,並富於人格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這樣才可以扭轉局勢。
總的來說,《大學》這句話的意思可以簡單的理解為:修養品德首先在於端正思想。

『叄』 《大學》和《中庸》都提到"修身",兩者有何聯系和區別

上午看了下學期要講的教材《中國文化經典研讀》第四單元《修齊治平》,其中選用了《大學》里的一些經典段落。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其中,當然也講到了「慎獨」的重要性。
「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大學》中,也表明了「德」與「財」孰先孰後的觀點。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儒家「以德為本」,這樣的觀點今天看來,仍然是值得去身體力行的。
除了《大學》之外,這一單元還選取了《中庸》里的一些內容。《中庸》里,也有對「慎獨」的表述。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慎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流傳甚廣的經典名句。
「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閱讀指南里,又舉出了些儒家的經典格言。
「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行。」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 後君子。」
大眾普遍對於儒家的認識,是儒家特別強調外在的建功立業,正所謂「達則兼濟天下」。其實,儒家學問里更核心,也是更關鍵的,是個人對自己內在道德修養的提升。孔子提出了「仁」的概念,孟子提出了「義」的概念。儒家標舉「仁」「義」,以此作為個人應該努力達到的道德境界,並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道德修練的體系。
我想,一個真正信奉儒家學說,並能在實際生活中身體力行的人,應該會很少犯錯。如果社會上有更多的人能做到儒家提倡的觀點,社會風氣也應該會有很大的改觀。

『肆』 《禮記·大學》中,「誠意、正心、修身、齊家」各是什麼意思

誠意: 誠懇的心意;使其意念發於精誠,不欺人,也不自欺;

正心: 謂使人心歸向於正,擁有正義的心,不懼怕敵人;

修身:修養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水平;

齊家: 持家, 管理家庭而使家庭和睦。

原文為「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大意是說: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於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國家;要治理好國家的人,要先整頓好自己的家;要整頓好家的人,要先進行自我修養;要進行自我修養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後自我修養完善;自我修養完善了,然後家庭整頓有序;家庭整頓好了,然後國家安定繁榮;國家安定繁榮了,然後天下平定。

(4)大學教授修身擴展閱讀

《大學》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禮記》第四十二篇,相傳為曾子所作,實為秦漢時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經北宋程顥、程頤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學章句》,最終和《中庸》、《論語》、《孟子》並稱「四書」。宋、元以後,《大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中國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大學》提出的「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和「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強調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為了治國平天下,說明治國平天下和個人道德修養的一致性。

『伍』 為什麼《大學》中說一切皆以修身為本

」在明明德「是大學的根本和核心,其實答案本身就在文章內部,回只是樓主太粗心,沒有注意答。
明德,我們可以講的就是到上很高的智慧,園滿的智慧。而這個,我們傳統文化里都提到必需內心達到「定」。定就是誠,什麼事情我們都喜歡講的至誠感通嘛。而需要達到這個。我們要內心清靜,內心清靜就不能有物慾所干擾,所謂人到無求品自高。所以根本還是在修身,修什麼?修我們的自私自利,修我們的惡習,有這些在,我們要有學問、有智慧。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陸』 《大學》中的修身原文與翻譯

《大學》第一章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翻譯:
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讓百姓仁愛敦睦、明理向善,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有堅定的志向;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才能夠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每樣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後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後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後才能修養品性;品性修養後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後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後天下才能太平。
上至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品性為根本。若這個根本被擾亂了,家庭、家族、國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輕重緩急,本末倒置卻想做好事情,這也同樣是不可能的!
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這就叫知識達到頂點了。

『柒』 如何實際的在大學修身

大學是人文天堂,也是人蛻變的能量池;也是懶惰的地獄。
要在大學修身,首先學會做人,交際、友情等方面;還要有體驗社會底層的覺悟,勤學;還要多讀書,這是重點。修身最重要的就是多讀書、多感悟。

『捌』 《大學》中的「修身」原文和翻譯是什麼

《大學》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 翻譯:

  • 大學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讓百姓仁愛敦睦、明理向善,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只有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有堅定的志向;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才能夠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每樣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
    古代里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若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必先要修養自身的品性;若想修養自身的品性,必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若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必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若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必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後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後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後才能修養品性;品性修養後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後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後天下才能太平。
    上至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把修養品性作為根本。若這個根本被擾亂了,家庭、家族、國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輕重緩急,本末倒置卻想做好事情,這也同樣是不可能的!
    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這就叫知識達到頂點了。

熱點內容
清華本科生轉學去美國牛校 發布:2025-08-22 14:55:59 瀏覽:344
演唱將進酒大學老師 發布:2025-08-22 14:37:59 瀏覽:962
北京大學2018研究生畢業時間 發布:2025-08-22 14:37:47 瀏覽:272
本科生公考 發布:2025-08-22 14:37:45 瀏覽:57
美國大學申請作文 發布:2025-08-22 14:35:57 瀏覽:751
長江大學博士後 發布:2025-08-22 14:17:15 瀏覽:955
適合大學生翻拍的電影 發布:2025-08-22 13:59:24 瀏覽:50
大學生早操的意義 發布:2025-08-22 13:49:47 瀏覽:629
美國聖母大學暑期科研 發布:2025-08-22 13:49:43 瀏覽:830
我理想中的大學生活 發布:2025-08-22 13:49:07 瀏覽: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