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生導師
1. 研究生被導師罵正常嗎
首先你想一想是不是自己有錯?自己是不是玻璃心了?導師罵你是要糾正你的錯,回想一下你的父母有沒有罵過你甚至打過你,他們是害你嗎?上研究生了還有人罵,說明導師是在乎你的。如果你犯了錯,導師沒有罵你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在導師心裡,你是不是已經沒有糾正的價值了,導師也不願意在花費心力去培養你,那你這研究生讀的什麼都學不到,還有什麼意義呢?到了社會里,假如你犯了錯,上司可能罵都不罵你,直接讓你走人,這些東西當你在挨罵的時候想到了嗎?承受指責,這是人的必修課,不在學校里接受,那就去社會,那你就不止是心裡不好受了。
當然,如果你的導師沒有緣由就人身攻擊或是人格侮辱就另當別論了,我想既然他能做你導師,必然是有較高的素質,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這是普遍現象。
而且是世界普遍現象。
這個問題,大家要正確看待。可以從兩個方面來探討:
首先是教育屬性。
中國許多學生,會不由自主地把研究生階段的教育等同於小學,中學,大學教育。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
中小學教育屬於普及教育,即使大學本科教育現在也在許多國家走上了普及的道路。這種普及教育,是在國家的強烈介入下,以普羅大眾的知識技能培訓為主要目的,教師自然要對全世界負責,因為老師們拿的是財政撥款,老師就要對社會負責。
研究生階段不一樣,指導研究生的導師在許多國家雖然也是財政撥款,但是還有一大批導師是學校付錢,或者導師自己尋找的科研項目帶來的資金,尤其是外國。因此,研究生階段的教育,並不是一般意義的"老師教,學生學",而是"導師指導,學生研究"。因此,研究生,與其稱他們學生,毋寧稱他們為"學徒"更適合。
研究生階段,是"指導教育",並非普及式教育,而且每個導師的指導都不一樣,不要說國家沒有強制導師的要求,即使是學校也無權干涉導師的指導。因此,導師是絕對的權威。況且,這個導師還是學生自己選的。
這個階段,和其他行業的學徒幾乎一模一樣,比如娛樂圈裡的跑龍套的,車間里的學徒工,商店裡的小學徒,這些學徒與師傅之間的關系,與研究生和導師之間的關系是一樣的。導師作為行業,學科的頂尖精英,有這樣的權威和資格對學徒嚴格要求,甚至要求學生做一些其他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因為導師要帶你進入行業頂尖領域,這完全是個人能力,與普及教育完全不同。
再就是學生的品格。
研究生,不能把自己當成小學生,中學生,或本科生。以為自己交了錢,就要享受到應有的教育。完全不是這么回事。研究生不是來"享受教育"的,而是來"實習"的,只不過這個實習有點不一樣,是學術研究而已!你叫學術實習也行!
一個實習生,還能有什麼要求?有什麼值得驕傲的,還不屁顛屁顛趕緊完成導師(老闆)的各種變態要求!這是初踏社會的學徒,實習生本就應有的基本品格啊!
學術圈相對來說更加像一個象牙塔,好像與沒有現實社會那麼復雜不。
但是,在學術圈之內,同樣猶如真正的社會一樣,存在各種爾虞我詐,存在各種激烈競爭,存在各種不平等,而這些東西,你的導師要獨自去面對,要在學術上立於不敗之地,要爭取項目資金,要出成果寫論文,要搞大實驗,要與同行競爭,要對的起自己的學徒,這是非常不容易的!甚至是艱難的!
研究生不能正確定位自己,還把自己定位為一個"享受更高級階段學習的學生",這是完全錯誤的。研究生是要獨立面對自己學術生涯的時候了!你連導師都不服氣,又如何在學術上,在圈內立足呢?
當然,話說回來,有些導師確實是過分,把學徒當驢當馬,任意指使,學術上卻沒有建樹,還搶占學生的研究成果,這是非常不對的,這不是教育的問題,這是人品的問題,這樣的人渣導師要揪出來廣而告之,別再讓同學選他做導師了!
如果導師學術上成就很偉大,但是其他方面又有各種缺點,比如剝削學生,性格暴躁,個性十足,那我勸你還是忍了,因為你是來實習的,這是人生的必由之路。
2. 研究生導師需要什麼資格
申請碩士研究生導師資格,原則上須具備以下條件:
1. 政治立場堅定,熱心研究生教育事業,有嚴謹的治學態度和良好的職業道德,身體健康。
2. 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門知識,有較豐富的科研經驗和一定的學術造詣,熟悉所從事學科(專業)的國內外發展狀況。
3. 職稱與學歷、學位條件需滿足下述條件之一:
① 教授或相當職稱者。
② 副教授或相當職稱者,且為大學本科(含)以上學歷,1985年(含)以後大學本科畢業者原則上應具有碩士學位。
4. 承擔有廳局級(含)以上縱向科研項目或橫向科研項目,且經費充足。
5. 有較穩定的科研方向,近5年內有較高學術水平的研究成果。
拓展資料
碩士生導師應是本學科學術造詣較深的教授或相當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學,科研人員,其學術水平在某些方面接近或達到國內或國際先進水平。有協助本人指導碩士生的學術隊伍。有課程教學經歷,承擔過或正在承擔一定工作量的本科生課程。
碩士生導師的主要工作:
導師的主要工作不在於"教"而在於"導"。
1.引導學生熟悉本學科或相關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方法
本學科或相關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方法,這是進入碩士生學習和研究的一個前提性的條件。由於碩士生自身學科背景、學術水平的差異,引導學生熟悉本學科或相關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方法的工作極為重要。沒有對本學科及相關領域研究狀況的基本了解,不熟悉本學科的學術規范,不會運用本學科及相關學科基本理論和方法提出和解決問題,博士生的學習和研究就沒有一個科學的基礎。
2.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提高其研究能力
引導學生熟悉本學科或相關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方法的主要途徑,是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把讀書、思考和研究緊密結合起來,不斷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提升學術品位和研究水平。
碩士生導師的主要職能:
1.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質
2.培養研究生學術創新能力
3.增強研究生社會責任感
4.指導研究生恪守學術道德規范
5.優化研究生培養條件
6.注重對研究生人文關懷
3. 教育學研究生導師有哪些
目前大多數的院校把課程學制大概設置為兩年,但是很多的在職人員因為工作的原因,可能申內請延長學制,容學員需要在2~5年的時間里完成所有的課程即可,所以大大緩解了學員的迫切性。當然很多考生表示自己的接受能力很強,所以並不需要在2年內完成考試,有些學校針對學員的情況,允許考生在一年半年完成所有的課程考試,並對符合資格的考生允許參加申碩考試。作為參加申碩考試只有滿足學士學位滿3年才可以報考的,所以考生在報考的過程中應該計算自己是否滿足申碩的情況在根據自己學習知識的能力來計算自己的學習進度。考生並不需要和別人進行攀比,畢竟參加課程班的目的也是為了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學習踏踏實實的把知識學到手也是非常重要的。
4. 研究生如何選擇導師和課題
選擇導師要看導師容不容易相處,導師的科研經費是否充足,導師擁有的實驗室設備條件如何,導師的科研方向和以前的成就,是否有自己感興趣的課題。
課題分為縱向和橫向,如果將來想搞科研,選擇縱向課題我認為比較理想,可以學到易整套的研究操作。要是將來想進入工廠或者到企業作研發,作橫向的比較好,工廠就是要快、省錢、能掙錢。
5. 為什麼中國研究生容易受導師壓迫
中國的「博導制」既不同於歐洲的「導師制」,也不同於北美的「老闆制」。在學生需要導師提供項目和經費、導師需要學生參與課題的「利益驅使」下,師生關系更像是「僱傭關系」。
在「僱傭關系」之下,導師在很多方面對學生發展具有決定權,學生又不得不接受。甚至有部分導師把博士生當作廉價的高級勞動力,故意使學生延期畢業,使得博士生所背負的壓力倍增。
廣大研究生,沒有導師的同意和簽字,學生無法參加論文答辯;沒有導師的推薦,學生也無法在這一專業中得到一個較好的就業機會,包括由研究生保送博士、由博士到博士後站鍛煉的機會。尤其像歷史考古那樣相對「冷門」的專業而言,就業情況更是要依賴於導師的資源,弟子們不得不對導師絕對服從。
(5)教育研究生導師擴展閱讀
研究生教育改革八要點
1、樹立科學的研究生教育質量觀。
2、加快形成個性化、更加靈活的研究生培養模式。
3、大力加強導師隊伍建設,改變單一以科研為評價的導師機制。
4、建立健全培養單位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定期開展自我診斷式評估。
5、強化外部質量評估與監督,建立與教育質量有效銜接的績效撥款體系。
6、推動研究生教育國家化水平,支持與高水平大學開展聯合學位。
7、強化國家地方管理部門的監管職能,健全學會爭議解決機制。
8、提高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的建設水平。
6. 教育部明確研究生導師十不得,讀研期間導師的影響力有多大
影響力可以關乎到一個學生的“生死”與成功與否。今日我國對於研究生導師明確了十個不得,這十個不得就不一一列舉了。為什麼會突然之間有這樣的規定,其實這與近年來發生的一些案件有很大的關系。這類案件的受害人很多都是研究生,他們用自己的死亡來揭露一些不良導師的面孔。這是怎麼一回事?
好的導師不會做那些讓人憎惡的事,而是帶著學生前進,幫助學生在學習獲得進步,並且獲得自己的研究成果。好的導師還可以是學生的搭檔與朋友,這樣的話大家可以在學術上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