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曉波的博士導師
⑴ 博士生導師高出教授博導是個什麼銜
將博士生導師變成事實上高出教授的一級「職稱」,據稱是中國人貽笑於西人的一種中國式笑話,但這種笑話,卻實實在在反映了中國人的某種根深蒂固的習慣和愛好 前不久,北京大學出台了研究生招生改革的新方案,在幾個院系試行。 雖然方案的具體細節外界還不清楚,甚至所涉及相關院系的教授有的對此也不甚了了,但大體的內容,據校方有關單位的公布,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打破博士導師只能是教授才能擔任的慣例,凡是符合條件的講師和副教授,都可以申請擔任博士生導師;二是研究生招生不再標明導師姓名,錄取後由學生自行在具有導師資格的教師中選擇。 這兩條之中,以導師資格的改革最為引人注目。將博士生導師變成事實上高出教授的一級「職稱」,據稱是中國人貽笑於西人的一種中國式笑話,但這種笑話,卻實實在在反映了中國人的某種根深蒂固的習慣和愛好。 從古到今,國人對於等級制,存在兩種興趣趨向,一是強化等級,讓級別越多,級別間的儀式差別越繁復越好。實行了多年的九品十八等官階,每個級別不僅俸祿有別,而且衣帽服飾也各有等差,彼此間的稱謂儀式各自不同。太平天國的農民,剛坐了半個屁股在江山上,就開始大排等級,甚至比清王朝還過分,不同級別之間的子女稱呼都不一樣。 第二種趨向,是大家都往最高的級別上擠。魏晉時節在士人中推行九品中正制度,將士人分成九個等級(品)。按道理,應該是三個等級呈正態均衡分布才是,可是事實上,由於第一品專門留給皇族,對士人沒有意義,所以第二品變成了實際上的最高品,人稱「灼然二品」,連第三品都無人問津了。 久而久之,在大家死命的擁擠下,主管分品的中正官頂不住壓力,口子越開越大,最後,一項很貴族化的制度變成了頭重腳輕的怪物。不少王朝末年,朝廷里的高品官就更多,左宗棠的親兵,都是正一品頂戴的大員。太平天國也是如此,到天國滅亡前夕,一共封了2700多個王。 這種毛病,到了現代大有愈犯愈重之勢。教授之上加個博導,就是這個意思,而且博士後,也已經被實實在在地變成了博士之上的一級「學位」。 中專技校沒人看(其實真正缺的恰是這個層次的人材),本科臭大街,大家眼睛裡只認碩士和博士,結果,碩士和博士大擴張,廉價大甩賣。很多學校甚至教授多於講師。 所有這些毛病都跟官僚制有關。現在所謂的等級都是官等官階。中國的貴族制很早就萎縮了,取而代之的是無所不在的官僚體制,歷史證明,社會的行政導向勢必會導致依附於官僚制的等級制,同時遲早會打破等級制的規矩和限制,使最高等級擠滿了人,導致這種等級體制整體上貶值。 今天在我們的高校中,職稱有著過於濃烈的行政等級色彩 。姑且不說講師相當於科長,教授相當於處長這樣的官方類比,職稱設置的本身,也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賦予的權力,至於能否成為博導,那更是要取決於教育行政部門給不給你博士點。 從現在研究生招生中存在的問題看,有導師過濫的問題,有程序缺陷的問題,但從根本上說,依然是行政導向過強的問題。 至於改革的後項內容,其實也存在諸多疑問。讓學生放開自主選導師,勢必要導致考試科目的泛化,這樣不利於研究生階段專業化的需要。
⑵ 博士生導師和教授有什麼不同
博士生導師是大學研究所的導師資格.
教授是大學教師的職稱,
大學裡面博導一般是教授,差的大學裡面教授不一定是博導,研究院所裡面沒有教授,但高工一樣是博導。
⑶ 夏曉波是哪裡人
夏曉波,男,博士,1998年在美國Glaucoma Research Foundation 的資助下在美國New Orland 接受回青光眼答的診療培訓,1999年-2002年分別在美國University of Texas-Hemann Hospital以及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從事眼科博士後研究工作。一級主任醫師,二級臨床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博士後指導老師,中南大學眼科研究所所長,湘雅醫院眼科主任。
中文名
夏曉波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
職 業
中南大學眼科研究所所長
性 別
男
學 歷
博士
⑷ 教授評博導條件
問這個問題說明你是外行。
⑸ 導師是教授、博導和副教授的區別大嗎
教授是一抄種職業,多指在大學襲或社區學院中執教的資深教師與研究員,教授為大學教師職務的最高級別。
博導,即博士研究生導師,是一個中國特有的職稱,在高教系統(大學、研究院所)中承擔對博士研究生的培養作用。一般博導均已取得教授(研究員)頭銜,隨著改革,部分重點院校部分領域優秀的副教授也已經被授予博導的資格。
所以教授不一定是博導,博導一定是教授
⑹ 大學里的講師,教授,博士生導師...是怎樣的資格
1、按照我國現行的專抄業技術資格(職稱)體系,講師、教授都是高校教師職稱類別的名字,代表著該教師的從業資歷和教研水平,並享有不同級別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其中助教是初級職稱、講師是中級職稱、副教授是副高級職稱、教授是正高級職稱,與企業中的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和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還有中小學里的二級教師、一級教師、高級教師和教授級高級教師(教授級僅在部分地區試點開放)相對應。一般要求有一定從業資歷、教學和科研能力的前提下方可評到職稱,而現行的職稱制度通常是終身有效的,退休後也可以按照相應的職稱等級享受待遇;
2、博士生導師是一個職位,即指導博士生學習研究並完成畢業論文的崗位,一般要求教授級職稱的高校教師才能擔任該職位。所以,能夠擁有博士生導師本身也代表著一種榮譽;
3、在國外,並沒有「職稱」的概念。講師、教授之類只是代表任教的職位,由高校根據你的實際水平來予以聘任,一旦解聘則不能再稱作該身份(除帶有榮譽性質的「終身教授」以外)。隨著我國在高校內開始推廣「以聘代評」的體制,帶有終身性質的職稱也在漸漸轉變、與國際接軌。
⑺ 博士生導師大還是院士大
誰大???
這個問法很蹊蹺哈
你的意思是誰的頭銜更有分量 或者說誰的專業成就專更厲害屬的意思吧?
博士生導師 指的是作為一名教學者的職稱
院士是國家隊在自然科學領域(現在只有科學院 工程院院士,沒有哲學社會科學院士,所以基本上可以說只能是自然科學領域了)的科研有傑出貢獻的在資質上的認可和授予的一種榮譽
從某稱程度上說 博導和院士不是一類概念 他們在評價標准 內涵和外延上都沒有多少可比性 尤其是哲學社會科學的博導和院士根本就是風馬牛不相及
但是 不妨從「物以稀為貴」的角度痕量一下 那正如另幾位兄台說的一樣,還是院士稀缺一些
⑻ 博士生導師大還是教授大
博士生導師和教授是不同的,無法比較,博士生導師職業,教授是教師職稱。
博士生導師應是本學科學術造詣較深的教學科研人員,其學術水平在國內本學科領域內處於前列,在某些方面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一般為教授職稱,也有特別優秀的副教授、講師擔任博士生導師。有培養研究生經驗,至少培養過兩屆碩士研究生。
博士生導師能堅持正常工作,擔負實際指導博士生的責任。有協助本人指導博士生的學術隊伍,培養的研究生質量較好。
博士生導師有課程教學經歷,承擔過或正在承擔一定工作量的本科生或碩士生課程。對年輕的教授申請擔任博士生導師,除具備上述條件外,一般應具博士學位。至少培養過一屆碩士研究生或在國內外協助指導過博士生的學位論文。
教授為大學教師職稱的最高級別。中文的教授兩字則源於「傳教授業」的字義,是中國古代就使用的學官名稱,在中國漢代、唐代的大學中都設此職位。這個詞語與英文沒有關聯。日語中則與中文同用「教授」來稱呼大學中的老師。
(8)夏曉波的博士導師擴展閱讀
1、教授為大學教師職務的最高級別,教授只是職稱系列中的最高級(正高),並沒有行政級別的規定。但「官本位」的思想下,總是有意無意地以官員做參照。比如,規定院士享受副省級醫療待遇、教授享受廳級住房標准等。
2、博士生導師簡稱博導,一般是本學科、專業的學術帶頭人,是本學科內學術造詣深、學術水平領先的教授、研究員或者相當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我國自實行學位制度以來,高校一直實行嚴格的博士生指導老師選聘制度。
由於博士生導師是在教授的基礎上選聘的,很多單位為表示尊重,也給予了「博導」高於教授的特別待遇。這樣就在事實形成了在教授之上的又一個階層――「博導」。久而久之,「博導」除了代表一個人在學術上的造詣外,更成了一種很高的榮譽。但博導也沒有行政級別。
⑼ 導師和教授有什麼區別
導師和教授的區別:
1、性質不同
導師:高等學校或研究機關中指導他人學習、進修、或撰寫學術論文的教師或科研人員。例如:研究生導師。
教授:教授,是一種高等教育體系中的職稱。多指在大學或社區學院中執教的資深教師與研究員,但教授與研究員是有區別的。教授有教課的任務,而研究員則沒有。
2、起源不同
導師:導師(Hierophant)一詞源自希臘語,古希臘埃勒夫西斯秘密宗教儀式的主祭司,主要工作是神秘宗教慶典中呈上聖物,並對初入教者解釋秘義。
教授:在宋代才開始成為教師的稱謂,當時宗學,律學,醫學,武學等專業都設有教授。在中國漢、唐的大學中即設有此官職。
在現代漢語與日本語的語境中,多作為英語「Professor」一詞的同義語使用,指在現代高等教育機構(例如大學或社區學院)中執教的資深教師。中國漢、唐兩代太學都設有博士,教授學生。博士就是後來的教授。
(9)夏曉波的博士導師擴展閱讀:
根據教育部和人事部聯合發布的相關規定,把高校教師的崗位分為13個等級。教授崗位分一至七級。其中正教授崗位包括一至四級,副教授崗位包括五至七級;中級崗位分3個等級,即八至十級;初級崗位分為3個等級,即十一至十三級。
1、現下「教授」都是聘任制的;
2、「特聘教授」,顧名思議,是特殊(特別)聘任的教授,本身是教授;
3、「客坐教授」,是「客情」聘請的學者,不定期的來作報告或搞講座。本人可能不是教授,而是名人、官員、企業家、發明者,等等;
4、「兼職教授」,校際間、學校與社會間,互相聘請講課的教授。本身是教授,實際講課或搞科研、帶研究生。
5、「榮譽教授」,是對知名的老教授、有成就的老領導,授予的榮譽稱號;
6、一般教授,是大學聘任的正高級職稱,既上課、又搞科研、帶研究生,也是學術帶頭人。
7、「叫獸」同音詞,一般用來戲稱愛裝什麼都懂的人。
⑽ 劉曉力的北京大學博士導師
邏輯學、西方科學哲學、認知科學哲學問題、科學的社會研究
2003年以來發表的主要論文
1.認知科學研究綱領的困境與走向,《中國社會科學》2003-1
2.計算主義質疑,《哲學研究》2003-4
3.科學技術的價值審視適時而必要,《哲學研究》,2003-12
4.科學知識社會學的集體認識論,《哲學研究》,2004-11
5.建構科學知識社會學的與境分析《求是學刊》,2004-6
6.交互隱喻與涉身哲學——認知科學新進路的哲學基礎,《哲學研究》2005-10
7.哥德爾的哲學規劃與胡塞爾的現象學,《哲學研究》,2006-11
2003年以來科研項
1、2、3項為獨立主持人
1.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哥德爾思想在數學、計算機和認知科學中的影響, 6萬。
2.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認知科學中的哲學問題, 3萬。
3. 北京市科協科普基金項目:心靈-大腦-計算機,3萬。
4.教育部科技司重點項目(袁貴仁主持,劉曉力負責):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人文社會環境研究,20萬。
5.教育部重點基地重大項目(劉曉力、胡新和主持):認知科學哲學問題研究,20萬。
6.地方政府委託課題:思茅市生態旅遊文化戰略研究(第一主持人),20萬。
7.參加北京大學外國哲學重點基地項目:邏輯哲學與數學哲學
2003年以來獲獎
1. 寶鋼優秀教師獎
2. 北京市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3. 北京師范大學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4. 全國邏輯學會首屆優秀成果獎
5. 全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首屆優秀著作獎二等獎 1、白血病發病的分子遺傳學機制、靶向治療與耐葯機制研究
2、血液腫瘤遺傳資源及相關數據的生物信息學研究 代表論文
1、The role of 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K in the progression of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2009. Med Oncol.(通信作者)
2、慢性髓系白血病急變相關蛋白的初步研究.2009.中華腫瘤雜志(通信作者)
3、輻射對abl和bcr基因在IM-9細胞間期核中三維動態分布的影響.2003.中華血液學雜志(通信作者)
學術專著
1、現代醫學教育與信息技術.2007.人民軍醫出版社
2、血液腫瘤免疫治療學.2005.人民衛生出版社
3、血液免疫學.1999.人民衛生出版社 1、慢性髓系白血病發病機制和相關診療策略的研究.2004.中國人民解放軍醫療成果二等獎
2、熒光原位雜交技術在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研究中的應用.2002.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3、《巨幼細胞性貧血》視聽教材.2001.中華醫學會優秀電視教材一等獎 1、EphB4/Crkl/Rho通路參與微環境介導髓系白血病耐葯機制研究,2001.01-2012.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萬
2、區域性血液腫瘤遺傳資源及相關信息的整合與利用.2006-2010.廣州市科技攻關計劃-科技攻關引導項目,60萬
3、高等醫葯院校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平台的構建與應用研究.2007-2010.全國教育科學 「十一五」規劃課題,7萬
目前可支配總經費:100萬以上(包括配套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