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教授太兇猛

教授太兇猛

發布時間: 2021-01-30 04:08:04

❶ 兇猛的蚊子:逼死牲畜,傳播20餘種疾病

最近,有媒體報道,位於中蒙邊境線的新疆第十師一八三團獨立營地,一種叫白紋伊蚊(Aedes albopictus)的蚊子泛濫成災。盡管現在已入秋,但是當地氣溫仍高達30℃,白紋伊蚊仍十分活躍。據當地居民介紹,他們平時外出需要穿長袖和長褲將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才能免受蚊蟲的叮咬,但是當地的牲畜以及寵物糟了殃:雞、鴨竟被白紋伊蚊咬死,豬也因忍受不了白紋伊蚊的叮咬撞牆而死,連毛發較長的狗也逃離不了它們的叮咬。如此具有殺傷力的蚊子,人們也送了一個頗為霸氣的名字給它:Tiger mosquito,中文譯名為「亞洲虎蚊」。事實上,這種蚊蟲不僅叮咬讓人難以忍受,它們的擴張以及傳播疾病的能力,也是「無愧」於這個名字。
亞洲虎蚊原本只生活在東南亞,西太平洋以及印度洋的一些島嶼上。20世紀後期,它們逐漸擴散至非洲、中東以及美洲地區。事實上,亞洲虎蚊擴散到其他地方的時間可能提前很多,這可從當地的一些歷史及事件推斷出來。只不過,真正記錄的是從20世紀末開始。
1980年左右,亞洲虎蚊在法國首次被發現,之後擴散至歐洲大部分地區。1987年,位於美國東南部的阿拉巴馬州首次發現這種蚊蟲,隨後也逐漸擴散至全美大部分地區。據了解,當年它們是通過輪胎貿易進入美國的,因為輪胎中有積水,存活下來的亞洲虎紋蟲卵或是幼蟲孑孓就這樣在美國擴散開來。現在它們已在美國32個州被發現,但仍主要分布在美國東部地區,西部地區如加利福尼亞、亞利桑那等地也零星地發現了它們的身影。未來它們會擴散至美國各州也不是沒有可能的,因為隨著氣候變暖,它們逐漸向更北、更冷的地區進行擴散。至於亞洲虎蚊對中國不同地區的公共健康帶來,目前這方面鮮有數據,我們只能通過零星的報道,發現它們出現在中國很多地方,至於它們給公共健康帶來的負面影響如何,目前尚未有數據來說明。亞洲虎蚊的確有驚人的適應以及擴散能力,目前,已經有人在寒冷的南極大陸發現了亞洲虎蚊。

圖為亞洲虎蚊在拉丁美洲國家巴拿馬的分布圖,從a、b、c三個不同時間段來看,亞洲虎蚊在當地擴張速度非常快。紅點代表亞洲虎蚊的分布區域。圖片來自Miller,2015。

亞洲虎蚊除了令人恐怖的叮咬外,它們在傳播疾病方面也不容小覷。它們可傳播20餘種疾病。亞洲虎蚊是很多病毒以及病菌的中間宿主,如尼羅河病毒、登革病毒以及屈曲病毒(Chikungunya virus)等,這些病毒對人來說,都有致命性,稍微放鬆,極有可能會帶來嚴重的疫情。最近,美國南部地區爆發的尼羅河熱疫情,是否與亞洲虎蚊的擴散有關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一種對美國人陌生的屈曲病毒已經悄然進入美國境內。根據國際權威學術期刊Nature報道,2014年美國佛羅里達州有人感染了屈曲病毒,這種病毒以前只出現在拉丁美洲法屬聖馬丁島(St Martin island)上,屈曲病毒在當地已經感染了大約50萬人。根據進一步調查發現,傳播屈曲病毒的媒介有原本是埃及伊蚊,而現在亞洲虎蚊在這方面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早在亞洲虎蚊來到這里之前,這種病毒由埃及伊蚊進行傳播,當亞洲虎蚊入侵這里後,它們逐漸適應當地氣候,成為主要蚊蟲類群,亞洲虎蚊於是就成為了傳播屈曲病毒的主要媒介。

令人感到不安的是,埃及伊蚊在寒冷的冬天會死亡,這也是屈曲病毒之前並沒有大規模爆發的主要原因,但是隨著具有更強適應能力的亞洲虎蚊出現在當地,它們能夠在寒冷的氣溫中存活下來,這不僅使得這種傳染病傳播得更加有效,而且傳播范圍會更廣。有資料顯示,這種屈曲病毒還可以與亞洲虎蚊協同作用,能增強它們的繁殖能力,從而更好地進行病毒傳播。由於雌蚊的卵巢發育需要動物包括人類的血液來進行「滋潤」,因而雌蚊的天性中非常嗜血,它們給我們的公共健康帶來嚴重的挑戰。

圖為海地工作人員利用有毒的煙霧來消滅蚊蟲,此舉用來減少它們帶來的公共健康威脅,圖片來自Hector Retamal

如何防治它們?除了需要定時清理我們生活附近區域的積水以及水坑外,我們也最好是遠離有竹林的地方,因為它們也會躲藏在竹林中生存,伺機而行。此外,我們還可通過噴灑葯物來控制亞洲虎蚊的種群數量。
當然,最好的方法是生物防治了。數年前,巴西為了控制蚊蟲傳播登革熱,開始在野外釋放基因經過改造的雄蚊,這種雄蚊同雌蚊進行交配後,它們就不會產生出可繁育的後代來,由於研究者在野外大量地投放這種基因進行修飾的蚊子,因而當地亞洲虎蚊的種群得到有效的抑制,幾乎90%以上的亞洲虎蚊被消滅。近年,我國中山大學教授奚志勇及其他團隊,也通過改造雄性蚊子,從而使得交配後形成的給胚胎不能正常發育,降低蚊子種群數量,減少疾病傳播,這種方法也獲得了很好的效果,相關研究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Science雜志上。但是這種方法是否在更大面積有效?我們仍不得而知,民眾對這種基因修飾的蚊子也心存芥蒂,有很多人甚至抗議利用轉基因蚊子來控制亞洲虎蚊,擔心它們殺傷力更強以及生產出超級蚊子出來。
蚊子在地球上已經存在了上億年。當我們在擔憂地球上的其他物種是否因氣候變暖而逐漸消失時,這類物種卻能很快地適應氣候帶來的變化、繁衍生息。由於擁有極強的生命力,亞洲虎蚊在同其他蚊蟲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它們已然成為一個國際問題,在全球氣候變暖的驅使下,它們分布范圍更廣,帶來的公共健康問題也更大。

❷ 在國外如何報復惡心的教授

我建議你不要考慮保護這件事情,因為在國外人生地不熟,你不具有比較收購,版好的人脈,權也可能惹不起這個教授,與教授有利益關系的時候,可能是教授會從中使絆子,也無法對將來會發生的事情做出預知。如果他告訴你,你將不會有報復回來的力量,反而可能把自己賠進去。

❸ 誰能給我介紹一下俄羅斯卡斯羅,他的兇猛性和價格`

義大利卡斯羅犬
全名: 義大利卡斯羅犬
簡稱: 卡斯羅
英文名: cane corso
類型: 大型犬
分類: 畜牧與守衛犬 牧牛犬
肩高:雄性 64 到68 cm,
雌性 60 到 64 cm.
肩高 准許上下偏差2CM。
體重:雄性 理想 45 到 50 kg,
雌性 理想 40 到 45 kg.
原產地:義大利西西里島
起源時期:17世紀
起初用途:驅趕牛群
現在用途:伴侶,保安 ,軍警用犬,防暴,陪護,放牧,搜索,營救,大型野獸狩獵。
壽命:11-12年
完全成熟期:2歲以上
另有標准規定:體重范圍:36-63.5千克
肩高范圍:56-71厘米
卡斯羅是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古老義大利獒犬的改良種。這種改良的大型猛犬過去不曾在義大利大陸生存,而是在西西里島繁育下來。它們過去用於驅趕牛到屠宰場,咬住牛以便屠夫屠宰。一般也用於狩獵大型野物:野豬等。它有著極好的敏捷度和反應能力。
卡斯羅是標準的大型猛犬,它們沒有義大利紐波利頓獒的那種地理親緣關系特徵的鬆弛皮膚。它們強壯有力,具有典型的巨大頭骨和關節,頭部長度為肩高的36%左右。頭蓋骨寬度略大於長度,前方成球狀拱形,往後至枕骨處漸平。
額段點非常明顯。就是眉間稍下方凹陷明顯。
嘴角周圍皮膚較緊實,不像嘴角皮膚鬆弛的大型猛犬那樣流口水。嘴吻部和頭蓋骨的牙齒為下凸齶(俗稱「地包天),或反剪狀咬合,剪狀咬合不提倡。上凸齶和過分的下凸齶為嚴重錯誤。下凸齶上下齒間距不得超過1CM。嘴吻部和頭蓋骨長度大概為1:2。嘴吻部呈正方形,長度=寬度。
身體微成長方形。也就是體長稍微大於肩高。
卡斯羅的被毛沒有紐伯利頓那樣粗糙,是近似光滑但不是很柔軟的一種短毛。准許有少量底毛。毛皮顏色准許黑、藍、黃及其之間的漸變色,鼻子眼睛得顏色可以隨體毛變化,各色的虎斑是常見的顏色。但不準許出現類似杜賓和羅維納一樣的黑紅相間色 。
胸前的白斑為卡斯羅犬種標准記號。不能過小,幾塊不連成片也不好。有個別純色無白斑的個體也可以被標准接受。腳趾上的白色斑塊都是准許存在的。
卡斯羅對陌生人可能有攻擊性,並會嚴密注視陌生人在周圍的行動。可以自主判斷敵我。甚至觀察主人的臉色和眼色行事。
它們是人類很可愛的伴侶。可以跟孩子相處的很好。它們可以很安心待在戶外,也可以在每天有1-2小時外出活動後安靜的呆在公寓里。沒有異常的聲響,它不會亂吠。在對主人有要求的時候,還會輕輕溫柔的鳴叫。
像卡斯羅這樣的所有的大型猛犬的一般特徵就是具有粗大有力的頸部,這種狗耳朵一般都裁成等邊三角形,以防止在驅趕害獸的打鬥中被撕扯開,最後導致血流不止死亡。裁耳的第二個功能也是為了讓卡斯羅更好的聽到聲音。探查周圍的動靜。
(註:義大利卡斯羅標准頭版在卡斯羅吧內有說明。市場上現在有紐伯利頓雜交犬冒充卡斯羅。區別是義大利卡斯羅體型皮膚肌肉緊湊,基本無口水,無體味,更聰明、敏捷、領悟能力高,有運動型輕型馬士提夫的明顯特徵。)
參考資料:Fci Standard No. 343 - 12.03.1999
卡斯羅的歷史

2000年前古羅馬戰場上得卡斯羅特別鳴謝作者Renzo Carosio
RMB猛犬域譯
卡斯羅的故事和義大利的歷史是融為一體的,它有著光輝和苦難的經歷。不幸的是這一種族在多年前遭受過近似滅種的數量的下降,現在它們的數量少之又少。但是所有的一切都抹不去它們重大的歷史意思和肖像背景,卡斯羅的少數狂熱者想使它們恢復到它們先祖的模樣。
卡斯羅名字的語源學意義到現在還沒有搞清。但一些可信的假設暗示了卡斯羅的希臘起源:KORTOS=拉丁文里的「牆壁」。COHORS=庭院護衛者。到現在為止,最古老的卡斯羅名字的引證是在1500年前的詩歌和散文里出現。zaiu1998nianA.I.C.C.或者義大利卡斯羅聯盟出版了這一犬種的研究,在該書中證實了卡斯羅的軍用事實。在1137 年Monopoli di Sabina(羅馬附近地區),人們找到了那個時代的犬舍,這樣就拉近了這一犬種和羅馬歷史的距離。
這些事實使我們得知了卡斯羅作為古代的犬種穿越了幾個世紀保留了它的特性的證據,這使得我們回到了過去的時代,回到了不僅僅是處於農業時代末期的工業革命,而且是和深愛著卡斯羅的人們所處得偉大的文明時代,羅馬帝國的興衰,中世紀時代和現代。卡斯羅保留著幾個世紀犬種自然選擇的結果,它是和自然最近的連接,是人們寶貴的伴侶。我們說的是那個艱苦的時代,這一犬種成功的生存下來是靠著它的獨特的工作能力,人們選擇飼養它們只是出於經濟因素。想要獲得食物就必須工作。
現今我們喜愛的卡斯羅正是體形和性格都為了工作要求而生長形成的最好的犬種的例證,這一犬種展示了和諧的外形和平衡的性格。它在演變過程中的所有的優點不但留存到了現在,而且更加的清晰醒目起來。流走的只有時間,不變的卻是過去的那個卡斯羅 。
卡斯羅的始祖Epiro獒和老羅馬獒在那個時代被用來參加戰爭和在斗獸場競技,它們好鬥和充滿殺氣的本性能使它們順利成功的完成它們想要作的事情,它們撕咬起來毫不猶豫,而且有著人們想像不到的強大的力量。它們從頭到尾生活在人類的社會環境里,它們懂得如果在必要的時候行動,它們是善解人意的動物。正是有這樣的能力,卡斯羅才得以生存到現在。在義大利南部的小殖民地里,人們還飬養著卡斯羅來維持古老的農業耕作,因為在那種環境里,有多功用的狗作為助手是非常必要的。
現代化的農業和養殖業,特別是野生動物家養或者半家養化,槍支和其他狩獵方式的出現都是人們忽略卡斯羅的用途的原因。正是在這些因素的驅使下,卡斯羅在二戰的時期數量就銳減了下來。1970年左右卡斯羅的數量少到了使人擔憂的地步,即使有少數的個人如Count Bonatti和Ballotta. 教授疾呼應該拯救卡斯羅,官方的犬迷圈還是把它和其他一些沒有吸引力的犬種劃上了等號。
美麗的農場中的卡斯羅直到1976年Breber博士在研究了義大利鄉下民俗後,在義大利犬舍俱樂部的期刊上發表了引人注目的一系列文章,這一舉動將卡斯羅重新帶到了公眾和官方的犬迷圈的面前。跟著他聯系了在此期間和他保持聯絡的一些熱心的犬迷,開始了拯救卡斯羅的行動。在1983 年10 月,這些人成立了 S.A.C.C(義大利卡斯羅社會聯盟)。
拯救卡斯羅的意圖成為了建立SACC的初衷,但1986年Breber博士脫離了該組織,使得該組織成員受到了不小的打擊。這一事實在當時邊緣的官方犬迷組織里引起了不大不小的一次震動。Breber為決定卡斯羅今後的發展方向作出了決定,也為卡斯羅重新吸引人們的注意力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親手培育出的兩只種狗Dauno和Tipsi繁殖出的雄性卡斯羅 Basir 成為了卡斯羅繁育標準的樣板。在Breber博士離開了SACC後,他把位於Mantova的Giancarlo Malavasi犬舍作為了SACC的中心組織,而且把系統的繁育計劃 交給了這個犬舍,從此以後tefano Gandolfi, Gianantonio Sereni 和 Ferdinando Casolino.成為了SACC的掌控人。
繼續繁育和繁育所需的經費使這個組織變得中央集權化起來,這樣它不再是那麼民主的了,而且聽不進去與它的意見相孛的群眾的言論。因為這一原因,兩個副總裁Oreste Savoia 和 Flavio Bruno先生相繼退出了該組織。在這一時期,SACC一直致力於提高卡斯羅的社會聲望,而且取得了一定的良好的結果。但是不幸的是,Basir在以後的繁育過程中沒有穩定遺傳的特性,它的後代沒有出現和它一樣的外觀。而且只到現在為止卡斯羅的外形也和理想中的模板相差很遠。在那個時候,SACC成功的組織了犬迷們的聚會,使義大利犬舍俱樂部對卡斯羅進行測試和繁育標準的標定。
這一活動促成了在1987 年的由AntonioMorsiani博士編撰的且被評委會承認的卡斯羅官方繁育標準的生成。為了使卡斯羅和義大利Molosso獵犬、紐伯利頓獒犬的區分更加明顯,出現了很多有爭議的條款。標准中最重要的使確定了卡斯羅的咬合需要少許的凸齶,水平咬合僅僅是可以容忍,但卡斯羅的水平咬合的現象卻很普遍。
Convegno nazionale di Civitella Affadena,1990年6 月16日,這不僅是熱心的繁育者(包括Breber)而且是官方的首次有記錄的聚會。在1992年為了更好的發展卡斯羅的繁育事業,義大利犬舍俱樂部決定將Corsi的誕生日期記錄下來,以作為卡斯羅純種血系繁育的開始。一些非正式的書籍中也有1994年1月20 日開啟純種血系的記錄。
出於對該犬種的熱心、好奇和了解,越來越多的卡斯羅愛好者和繁育者在對卡斯羅喜歡的促使下,不可控制的繁殖出了大量的卡斯羅幼犬,這樣就使卡斯羅的平均質量受到了影響。SACC組織並未對這種現象作出任何控制和約束,而是用不斷的提高卡斯羅和該組織的影響力來作為其拯救卡斯羅的唯一手段。在這種因素的促使下,卡斯羅由原來的幾十個的數量一下猛增到每年由2500隻注冊的程度。他們沒有注重卡斯羅品質的提高,而只是追求數量上的增加。
這一選擇的結果導致了使卡斯羅的形態發展受到了影響。在1996 年5 月22日在Arese最好的卡斯羅進行了一次聚會,CH Boris被選為了品質F.C.I卡斯羅標准繁育樣板。11 月的時候,卡斯羅經過了國際認證。這看起來好像是質量提高的結果,但是它使卡斯羅的繁育產生了更進一步的惡化,因為義大利之外的人們也認識了卡斯羅,熱情的人們會對這一新出現的犬種感到新鮮,更會沒有目的沒有計劃的去繁殖它。
他們對卡斯羅的選擇只是建立在缺乏對卡斯羅的認識、沒有任何准備、只看中卡斯羅幼犬的價格和顏色等考慮之上。這就顯示了近年來完全沒有官方的嚴格的卡斯羅信息供給和沒有國際水平的卡斯羅的繁育調控。在這樣混亂的狀態下,即使有少數卡斯羅愛好者想組織和在他們自己國家裡嚴格繁育卡斯羅,也會為不能和喜歡掩蓋自己缺點的傲慢自大的SACC公開交流感到煩惱。
在1999年7 月,在很多年書面建議和多次反對SACC的呼籲下,義大利俱樂部將SACC改變成為一個官方的卡斯羅俱樂部。為了消除卡斯羅的繁育惡化的趨勢,卡斯羅愛好者們成立了自己的A.I.C.C。
如果2000年結束的時候卡斯羅品種的不穩定的陰雲還在的話,那麼3000年將和無限的希望一起開啟;許多國家級協會的會長,義大利AICC的Renzo Carosio先生,美國ICCF的Micheal Ertaskiran先生和荷蘭CCNL的 Erik de Vries先生,決定背負起嚴肅誠懇的卡斯羅迷們的希望,進行國際化的合作,一起打造卡斯羅的精彩的未來。
卡斯羅的故事和歷史見證
RMB猛犬域譯
它是我們的兄弟姐妹Cane Corso Stories and Testimonials
--------------------------------------------------------------------------------
無論何時,義大利南方的老人,只要坐在一起就長篇大論的講述有關於卡斯羅的故事,一些故事是真實的,還有一些是「次」真實的,甚至有一些是幻想出來的。他們總是帶著敬仰和愛戴來談論這一偉大的犬種的創始者,他花費了一生的時間來繁育它們,照顧它們。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看到我的故事,因為這些故事是你深入了解卡斯羅的重要開端。
--------------------------------------------------------------------------------
有一家人住在山上,一次他們長途跋涉去海里沐浴。他們的卡斯羅在此之前從來沒有見過大海,所以當他看到他的家庭「消失」在波濤里的時候,他被嚇呆了。立刻,他躍入水中,輕輕的咬住他的家人的肩膀奮力的把他們拖回海岸。任何海洋也不能從他的身邊奪去他的家人!
--------------------------------------------------------------------------------
另一個故事可以證明卡斯羅是種何等睿智的狗,一個農民去市場,那裡有個賣花瓶的,農民拿不準買哪個花瓶好,所以他讓他的卡斯羅幫他決定,他要把他的卡斯羅放開,卡斯羅先碰到哪個他就買哪個。他的卡斯羅徑直的走向了擺在遠處的一個做工精細的花瓶。那個賣花瓶的人大笑的告訴農民說:「你的狗太聰明了,他選中的那個花瓶是海員們用來裝錢的。」
--------------------------------------------------------------------------------
一個巡警說他的卡斯羅可以自己巡邏。那地方的人都知道他的卡斯羅可以一個接一個的排成隊在大街上巡邏。
--------------------------------------------------------------------------------
在義大利南部的一個地方,一個人教他的卡斯羅去偷他鄰居的瓜,他把他的卡斯羅訓練得只在夜間匍匐前進偷瓜,這樣他的鄰居都不知道瓜是怎樣從瓜莖上消失的。
--------------------------------------------------------------------------------
在一個小村子裡村民每天都有新鮮的牛奶供應,擠奶的人帶著牛從每一家門前經過,當有人要牛奶的時候他就讓奶牛停下,然後當著買主的面擠出新鮮的牛奶。這個擠奶的人有幾只奶牛和兩只卡斯羅,牛的犄角都穿在一條繩上,狗咬著繩子的一頭牽著這些奶牛,如果有奶牛想逃跑或者不停在正確的位置上的話,另一隻卡斯羅就會沖上來咬住繩子的另一頭,這樣這兩只狗就會完全的控制住這些奶牛。
--------------------------------------------------------------------------------
在另一個村子裡,一個人讓他的卡斯羅接送他的兒子上下學。這只卡斯羅每天都會准時的護送他的兒子往來於學校之間。
一個牧牛人兼繁育者讓他的卡斯羅看守他的牲畜和財產,一次一個住在另一個村子裡的年輕人來看卡斯羅新生的一窩小狗,當時家裡沒有人,「當值」的卡斯羅立刻跳起攔住他的去路,並且不準許他有任何舉動,只到他的家人回來了對他下達命令他才放開這個可憐的年輕人,然後搖頭擺尾的和他親熱起來。
美麗卡斯羅--------------------------------------------------------------------------------
這里有很多關於卡斯羅在集市上降伏住受驚的公牛的故事。卡斯羅遇到發瘋的公牛會猛然跳起咬住它的嘴唇,鼻子或者耳朵不放(這是公牛最害怕攻擊的地方),當卡斯羅咬到合適的部位的時候它就會死死的叼住不放來迫使公牛跪下來,在人們重新控制公牛前它是不會放開它的。
--------------------------------------------------------------------------------
上次在義大利我十分奇怪獵人是怎樣訓練卡斯羅來狩獵野豬的,這是獵人之間很保密的一個事情,他們 輕易不和別人說。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不拍攝卡斯羅狩獵野豬的任何圖片或者錄象。不管你如何表達對他們的狗的喜愛他們也不會告訴你,甚至在很偏僻的村莊里也是這樣的。
一個卡斯羅的繁育者試圖從獵手那裡弄來卡斯羅狩獵野豬的訓練方法,獵手的朋友看到陌生人就停止了對話,然後問他可以在繁育者面前討論這些話題嗎.獵豬結束後,獵手們扒下野豬得皮,作成一個"充氣野豬".這只"野豬"能保留野豬得原始氣味.然後把它放在一種卡車得車軸上,當車軸轉動得時候"野豬"就往返蹦跳起來.
當幼犬被領到"野豬"面前得時候,它們會在天生得狩獵本性的驅動下幾乎是自發得攻擊那隻野豬,當他們談到這里的時候就停止住了話題.Flavio Bruno 說也可以讓有經驗的老卡斯羅帶著從未上場過的小卡斯羅去打獵.因為野豬畢竟是非常危險的動物,所以很多沒有經驗的小卡斯羅會在戰斗中丟失生命.
在獵獾的時候,如果獵手的獵犬僅有卡斯羅一種,那他首先要知道獵物的藏身之處.獵手只在滿月的夜裡出擊,因為明亮的月光會使視野變得清晰.當夜很深的時候,獾會離洞很遠,所以不會來的及逃入洞中.獵手就把卡斯羅帶到獾洞附近,然後放開狗他們就會自動的去搜索,捕捉和殺死獾.如果獵手不知道地形,可以通過別的獵狗搜索,然後放卡斯羅撲咬.在獵獾的時候,淺黃色的卡斯羅是首選的,因為這樣顏色的卡斯羅可以方便獵手在黑暗中發現他們,以便跟蹤收取被卡斯羅咬死的獾.在狩獵野豬中,這種顏色的卡斯羅也是獵手首選的,因為可以明顯得和有條紋的野豬區分開,防止錯殺.有斑紋的卡斯羅在與野豬的廝殺中就讓人很難分辨開.

我不知道卡斯羅這個品種是義大利的純還是俄羅斯的純。只能給你參考一下

❹ 歷史上。唯一被載入正史中的女將軍是誰,她都建立了哪些功勛

是花木蘭,我們都學過一篇膾炙人口的《木蘭詩》,這個詩歌講的就是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在戰場場上披荊斬棘,雖然是女兒身,但卻不輸給男子。她聰明過人,屢戰屢勝,用她的才智幫助將軍一並擊退匈奴。後來被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

花木蘭為人穩重,聰明,有一天,敵軍來偷襲軍營,木蘭向將軍出謀劃策,讓體力衰弱的老兵先正面抵抗,然後年輕力壯的部隊在他們打到疲倦時突擊敵人。沒想到成功的殲滅敵人可是敵人惱怒了,把全部軍對集中起來要攻打,木蘭選擇走山路,利用地形來夾擊敵軍,來他個聲東擊西。打的敵軍落荒而逃,越戰越勇花木蘭,得到了將軍賞識,讓她帶領軍隊,攻打敵軍的營地,花木蘭一人把敵軍的將軍砍死,帶領軍隊,趁勝追擊,把敵軍出了關外!邊關也從此安穩。

將軍把她的功勞一一報給了皇帝,後來知到其是女兒身,也免除了她欺君大罪,同時被她的孝心感動了。但是因為木蘭是女兒身的原因,在後來的史記上,並沒有太多的記載她的豐功偉績!

❺ 網上 尋找 朱琦教授的散文:《 回鄉日記》

散文名為《故鄉黃河中原》曾被北京文學雜志社列為中國當代文學排行榜散文隨筆類第三名。

後來由中央電視台拍攝、根據他的散文 改編、並由他的家人出演的電視文學片《回鄉日記》,曾獲得大陸電視最高成就星光獎。

故鄉黃河中原 朱琦

即使把一百次算作一次,也說不清楚我來黃河邊有多少次了,但這次距上次相隔了五年。如果說五年前的那個冬天黃河水已讓我驚愕失望的話,那麼這一次我就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在這本該是百川灌河洪水暴漲的夏季,黃河卻像冬季乾旱的小河,緩慢無力地蠕動著,幾乎讓我感覺不出它還在流淌。河床倒退了十來里地,種上了玉米和高粱,綠旺旺的莊稼連同河邊細裊裊的蘆葦都在輕松愜意地當風抖著,在這危險的季節好像忘記了黃河的存在。

黃河在歷史上數十次改道,上千次決口,史書上有許多驚人的記載,但最可怕的變化應該就在這三十來年。這變化不是轟轟烈烈的大改道,也不是鋪天蓋地的大決口,而是悄悄地不斷地減少著水流量。當它出現斷流的時候,人們才驚呼一聲:黃河乾涸了!黃河是喜怒無常功過參半的大河,兩岸人對黃河始終是一種復雜的感情。當它不洪不旱灌溉沃野的時候,人們感激它;當它決堤崩潰洪水泛濫的時候,人們詛咒它;當它流量銳減田疇乾涸的時候,人們抱怨它。而對所有的中國人來說,想到五千年前文明的淵源和一千年前歷史的燦爛,人們就把黃河看作是搖籃和母親而由衷地贊美,於是在音樂家壯美的樂聲中,在畫家淋漓的潑墨里,在文人慷慨的筆下,黃河都是那麼洶涌奔騰,一泄千里;而想到中國後來的衰落,黃河就變成了沉重、嗚咽、苦難的河。我的童年在葫蘆庄度過,那時的葫蘆庄大概是黃河岸邊無數村莊中距離黃河最近的一個村莊了。本來這個地方難以居住生存,是河南、河北、山東、山西和陝西等中原各地逃荒的難民陸續跑到這里,在凄風苦雨中漸漸就成了一個村莊。我爺爺就來自河南,奶奶就來自山東。從幾里開外的上游往南看,葫蘆庄似乎陷落在茫茫河水之中,黃河從西南北三麵包裹著它;站在黃河古道沖成的高坡上往西看,葫蘆庄就象大水之中的一星點綠洲。每年從農歷六月初到八月底是河水上漲的時節,葫蘆庄的村巷裡、壕溝里到處都是渾黃的河水,河水兇猛的時候整個村莊就成了一個飄浮在大水之中的葫蘆了,葫蘆庄因此得名。葫蘆庄人喜歡種葫蘆,葫蘆風干曬乾之後就可以背在身上,充做救生圈。黃河水含泥帶沙,濃稠有浮力,一隻葫蘆浮得起一個人,葫蘆庄人有了葫蘆就不怕洪水。與其說膽大勇敢,不如說對洪水的襲擊早已習慣。記得我五歲那年,當洪水撲入小巷涌進院子甚至竄到房間的時候,奶奶照舊盤腿坐在土炕上搖動著紡車織線。忽然聽見魚在屋子裡跳得闢辟啪啪響,我喊著要下炕捉魚,奶奶不許,然後她自己挽起褲腿,下炕關門,從水裡摸出一條大鯉魚。葫蘆庄人知道,黃河漲水通常只有一頓飯兩袋煙的功夫,只有當黃河接連漲水的時候,他們才會把葫蘆掛在背上傾巢出門,跑到黃土高坡上躲一躲。大水過後,各回各家,漂浮了幾個小時的葫蘆庄又落地生根。我的童年就在這樣一個有些傳奇色彩的小村莊渡過。那時正是文革初期,父母遭到沖擊,我和奶奶躲在鄉下。七歲時到父母身邊,在縣城上學,但每逢暑假我必定要回到葫蘆庄來。兒時的我對黃河帶來的災難沒有多少體會,只有洪水沖來的屍體讓我知道黃河的恐怖。葫蘆庄人說女人屁股大,臉朝上,男人屁股小,臉朝下,有一天我就這樣壯著膽子辨認著上游沖來的浮木一般的男屍女屍,初次體會到死亡的恐懼。但那時畢竟是貪玩的童年,黃河給予我的是無窮盡的野趣。我常與一群野夥伴在野河灘里追逐野鴨野兔,更快意的是在河灘水窪里摸魚。我們各自拔幾大蓬蒿草,赤條條下水,齊刷刷站成一排,然後把蒿草放在胸前推著走,一直推到水窪的另一頭,於是群魚被迫現身,辟啪亂跳,白光閃爍。及至少年時代,雖然仍以下水摸魚為樂,但每次摸魚之前,都要面對著黃河默然良久,儼然是大哲大賢,間或長嘯一聲,似乎有壯士的情致。盡管幼稚,但情感至為神聖,那就是和許多中國人一樣,把黃河當做母親,當作整個中華民族。後來上大學,正是八十年代文化反思的時候,我每逢假期回故鄉,都要在黃河岸邊走一走。石頭壘成的堤壩擋住了洪水,河灘上很少有水窪,水窪里很少有魚,縱然有很多魚我也不會赤條條的跳下去了。我只是在長長的河堤上散步,思緒紛紜,我眷戀著黃河,也審視著黃河,它雄渾的氣勢讓我心胸開闊,它喚起的歷史滄桑又讓我覺得沉重。再後來,離故鄉越來越遠,一想到黃河心底就就泛起鄉愁。大概就因為小時候常在在黃河邊戲水,我特別喜歡去有水的地方,喜歡海上乘帆,湖上泛舟。現在我住在舊金山附近的海邊上,窗外懸崖之下就是大海。悠悠海水把我的思緒牽向黃河,海濤聲里聽得見黃河水的淺吟低唱。無論黃河岸邊多麼蒼涼,它都是我夢之所系。我熟悉這里的一切,但這次回來發現一切都變了。滾滾大河變成了緩緩小河,大片大片的河床變成了田野,葫蘆庄與黃河拉開了距離,而我此時置身的河岸在幾年前還是河床的中心地帶。僅僅幾年,已是滄海桑田,三十多歲的我似乎已可以說些積古話兒了。

二葫蘆庄是各地難民遠道而來形成的小村莊,只有兩百多年歷史,但緊相毗鄰的舜帝村是傳說中舜的故鄉,十公里外的蒲危b鎮是史書記載中舜的古都。舜帝村從前有舜王廟,現在只剩下一個刻著「舜帝故里」的大石碑。歷史學家說舜帝是遠古時代的部落首領,舜帝村人聽不懂,他們或說舜帝做的陶器又結實又好看,或說舜帝能耕善種,是犁地的好把式。黃土坡上無意間挖出一個清朝的古墓,也讓他們油然想到了舜帝。舜帝村來過許多歷史學家,有人肯定這里就是舜的故里,有人否定,無論肯定還是否定,都說這里是華夏文明最古老的地方,郭沫若就把這里譽為中華民族文化搖籃的中心。葫蘆庄託庇而自豪,老年人說舜帝村是樹根,葫蘆庄是樹杈,幾里地以外的遠葉村和小葉村都是樹葉。他們不知道,如果把舜帝故里比做樹根,那麼中原各省都可以比做樹杈,散落在世界各地的遊子都可以比做樹葉。葫蘆庄位於山西省永濟市,永濟市古稱蒲州,更遙遠的古稱叫做蒲 。蒲位於山西、陝西和河南三省交界的地方,正所謂「雞鳴三省」。從這里往西三百多里是西安,往東四百多里是洛陽,再往東一點就是開封了。一千年以前,在比一千年還要遠為漫長的歷史時期,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都集中在黃河流域的這一帶,西安、洛陽和開封以古都而聞名於世。蒲州鮮為人知,但它的歷史許比西安和洛陽還要悠久。在歷史學家繪制的地圖上,蒲 是夏朝的都城。最近歷史學家把夏朝的歷史遠溯到公元前兩千多年以前。夏朝的蒲州渺不可尋,縱然再了不起也早已隨風而去,只有考古學家才可考證一二。先秦時代的蒲州還清晰可辨,史書上多有記載。春秋時代蒲州屬晉國,戰國時代屬魏國,因其地處秦晉豫要沖,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進入紀元以後,蒲州在長達數百年的時間里一直是河東郡治所,至唐代更隨著整個中原的極盛而臻於極盛。特別是盛唐開元年間,蒲州為河中府,建號「中都」,與西都長安和東都洛陽鼎足而立。

那時,蒲州城西門外有一浮橋,是黃河上最早的浮橋,肇自公元前541年。經過一千多年的興興衰衰,到盛唐□\'7d元年間而進行大規模改建,竹索變成了鐵索,鐵索維系著一隻只木船,兩端系在鐵牛身上,鐵牛由鐵人牽著,連接著鐵柱鐵山。兩岸各有四個鐵牛鐵人,由於黃河改道,鐵牛鐵人都被深埋在淤泥之中,考古學家遍覓不得。1989年夏,原來位於東岸的鐵牛鐵人終於被發掘出來,轟動海內外。我與鐵牛鐵人雖為同鄉,但因客居東京,見到他們時已是1992年的秋天了。四隻鐵牛圓目如怒,豎耳似聽,肌肉隆起,壯碩沉厚,正是盛唐雄風;四個鐵人的神情和服飾各有不同,分別代表漢族、蒙古族、維吾爾族和藏族,正是盛唐時代民族大融合的氣象。

唐代的蒲州興盛繁華,人文薈萃,單是詩人就有一大群。大詩人王維和柳宗元祖籍這里,中唐詩人盧綸、耿 、楊巨源、暢當、呂溫和晚唐詩人柳中庸、聶夷中、司空圖等都是此地人。外地詩人也紛紛前來,在這里觸發靈感,吟詩作賦。到處都留下古人的詩句,最有名的還是王之渙的《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宏大的景象,雄渾的氣勢,開闊的情懷,這是典型的盛唐之音。而今,湮沒數百年的鸛雀樓正在重新修建,站在尚未竣工的鸛雀樓上,往東南看是蒼蒼中條山,往西南看是莽莽華岳,往西看就是黃河了。雖然蒲州早已失去當年的繁華,黃河細瘦了很多,但大氣猶在。有位學者來到這里,遠眺著夾峙黃河而遙遙相對的中條山和華山忽有所悟。他說「中華」兩字就來自中條山和華山,因為這一帶是中國文明最早的發源地。他的說法是否成立姑且不論,當我站在尚未竣工的鸛雀樓上的時候,只覺得騁目所見正是一派古老悠久、渾厚蒼涼的中華氣象。

蒲州城舊址以東,在黃河古道沖積而成的黃土高坡上有一佛寺,佛寺里古塔高聳。這佛寺就是以韻事風流的《西廂記》故事而出名的蒲救寺,這古塔就是鶯鶯塔。《西廂記》故事源自元稹的傳奇小說《鶯鶯傳》,《鶯鶯傳》的故事其實就是元稹自己的經歷。小說里的張生和崔鶯鶯始終處在「情」和「禮」的矛盾之中,他們的悲劇本與老夫人無關,而是他們自己的觀念和性格造成的。到了金代董解元那裡和元代王實甫那裡,《鶯鶯傳》才成了一個才子佳人皆大歡喜的古裝戲。但無論是哪個時代的人來改編這個故事,都得把故事發生的背景放在唐代,因為只有那時的蒲州才是那樣的繁華,崔鶯鶯和他的家人才會長年寄宿在蒲救寺,從東都洛陽出發奔赴西都長安趕考的張生才會繞道跑到中都蒲州。大膽地讓想像力放馬一下,彷彿看得見蒲州城當年的景象:亭台樓閣,紅磚碧瓦,遊人如織,揮汗成雨,其間有才子佳人來往穿梭。俊俏的紅娘走過來了,美麗的鶯鶯走過來了,瀟灑的張生走過來了,他們都是外地人,應該還有許多本地的才子佳人。唐代的蒲扛7b是個出美人的地方,楊貴妃就是這里人。當年她送給安祿山天下寶物四十餘種,排在最前邊的是故鄉的桑落酒。蒲州隨中原的興盛而興盛,也隨中原的衰敗而衰敗。北宋時代朝廷重文抑武,軍力虛弱,致使強敵壓境,但生產發展,經濟繁榮,中原仍舊是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當開封城作為北宋的都城而極盡繁華的時候,蒲危b城也是一個周長二十餘里的繁華城市。後來金兵南下,佔領蒲州城,再後來又被元軍攻陷,戰火頻頻,鬼聲啾啾,城垣殘破,橋廢渡絕。公元1368年明太祖建立新王朝,三年後蒲州城得以重建,但無論如何也覓不回唐時的氣象和宋時的繁華了。1555年晉陝豫大地震,蒲州城幾乎整個覆沒。到了所謂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盛世,蒲州城也不過是一次次的修修補補。清朝末年,更隨著整個中國的衰敗而衰敗,殘破不堪的老城在戰火中化為灰燼,閱盡滄桑的鐵牛似乎再也不忍目睹,沉入淤泥。悠悠千古,蒲州出了許多風流人物,故鄉人驕傲地說唐多詩人,宋多畫家,明多將相,清多藝匠。唐代的蒲州盪人詩思,宋代的蒲州撩人畫意,明代的蒲州仍算是文化古城,出了不少由科場到官場的得意人物。民間流傳這樣一首歌謠:

一巷三閣老,對門九尚書。

站在古樓往南看,二十四家翰林院,大大小小扛7b縣官,三斗六升菜籽官。

中國人以做官為第一要事,因此蒲州人以官多而自豪。其實,明代以八股文取仕,八股文考出來的人未必有真本事。蒲州出的官雖多,但象楊博那樣能文能武而青史留名的卻是寥寥。即使多幾個楊博,給故鄉也注入不了多少元氣。而清代的藝匠們手藝再精巧,也不過是給殘破的蒲州城修繕一下門面罷了。

我小時候曾有幾次跟著父親到蒲州一帶打獵,走過空曠而寂寥的河灘。古老的蒲州城沉埋在泥沙中,只留下幾處半露在地面的城垣映在夕陽的殘照里,荒草萋萋,狐兔出沒。父親給我講當年蒲危b的輝煌,讓我覺得每一塊破磚殘瓦都在落寞中嘆息。少年時代讀了些蒲州的歷史,曾獨自來到這里發思古之幽情。坐在黃土坡上,望著坡下幾絲細裊裊顫悠悠的炊煙,聽著斷續幾聲雞鳴狗吠,我想像不出一千年前這里的繁華景象。後來去洛陽,到開封,才知道蒲州的衰敗無足驚奇。在去開封的火車上,我腦子里一直浮動著北宋人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的畫面,到了開封才知道那個繁華熱鬧的汴京城早就埋在黃河下邊去了。

中原各地的歷史很相似,中原各地的文化習俗、生活節奏甚至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都很相似。正因為如此,當來自中原各地零零星星的難民跑到葫蘆庄的時候,他們並沒有多少生活上的差異,更沒有什麼文化沖突。他們來自不同的樹杈,卻同屬於一個根。



回到葫蘆庄,去世多年的楊二爺總是在我的腦子里揮之不去。楊二爺家離我的葫蘆庄老屋只隔一戶人家,我小時候對他的勤勞能幹、剛強好勝多有所聞。聽說他年輕時是種莊稼的好把式,他可以一個胳肢窩里夾一個生雞蛋犁一畝地,不僅雞蛋無恙,穀子還比別人撒得勻稱。他愛他的土地勝過一切,他撈魚而不吃魚,把撈來的魚埋在地里漚糞,甚至用衣襟把路上的牛糞捧回來,再撒到自家的地里。五十年代土地充公,他照舊苦幹,直到腰如蝦米。然而,到老仍然家貧如洗,只有家門口那棵合圍粗的老槐樹給他一種特別的安慰,他常坐在這棵槐樹下對人說「我日後就用它來做個大棺材」。孫子長大了,要娶媳婦了,他又對人說「算了,這老槐樹就歸我孫子了,給他做傢具。」有一天鄰居聽他說他想跳黃河一死了之,也好省個棺材錢,幾天後果真就跳黃河了,屍體漂到幾十里以外才浮上岸來。而他的孫子最終也沒得到那棵老槐樹,因為那老槐樹長在家門外,因此就被充作集體的財產砍伐了。我一直覺得楊二爺的一生濃縮了許多黃河人的悲劇,他們只知道種地,只想得到溫飽,然而,種地也不能安安穩穩,溫飽不過是裹腹而已,遇到災年或兵荒馬亂,裹腹也難。因為吃慣了苦,他們驚人地能吃苦,但辛苦換來的還是苦,甚至更苦,不可思議的辛勤贏得的卻是不可思議的貧窮。漫漫千年,漠漠原野,多少曬黑了的累彎了的榨幹了的脊樑!

悲劇既來自外部的災難,更來自自身的因素。唯其如此,更讓人悵然。中原的衰敗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原因很多,簡單地說就是過於封閉保守。僵死的社會機制、可怕的愚民政策和迂腐的道德說教把人們層層束縛起來,小農經濟把人們局限在狹小的土地上。與其它地區相比,中原一帶是最悠久也最典型的小農經濟。種棉花有衣穿,種莊稼有飯吃,養豬吃肉,養雞吃蛋,這就是理想的生活。而中原一帶旱災、澇災和蟲災時有發生,還有那戰亂頻頻,人禍連連,於是能吃飽肚子就已滿足,肉食者就是所謂的有錢人。人們終生困守在一個小地方,方圓幾十里似乎就是普天下,外邊的世界是不知道也不懂得去尋求的。甚至婚嫁大事,也是越近越好,遠村不如近村,近村不如同村,同村不如遠親,遠親不如近親。如此婚姻風俗,再一代代延續下來,連人口素質乃至人的相貌都要大打折扣。從自然環境來說,山西越往南條件越好,越往北條件越差;然而,姑娘的相貌卻與此相反。山西人說,晉南的姑娘像蘿卜,太原的姑娘像樣水蔥,大同的姑娘像花瓶。語雖誇大,卻也不無根據。大同地處塞北,歷史上幾度民族大融合,又因為太窮,走南闖北的人時來時往,人口流動頻繁,無形中促成人種的混合;而晉南的自然條件相對較好,又是典型的小農經濟,人們死守故土,且多近親結婚。

歷史的興衰就是如此。當其興盛之時,似乎一切都隨之興盛,興盛與興盛彼此促動;當其衰敗之時,似乎一切都跟著衰敗,衰敗與衰敗互為因果。幾年前,當你置身蒲州城外光禿禿的黃土高坡的時候,你想像不到這里曾是林深鹿奔;當你走在蒲州小鎮冷清清小街的時候,你想像不到這里曾是繁華的都會;當你發現在我的故鄉很少看到亮麗女孩的時候,你想像不到這里曾是楊貴妃生長的地方,鶯鶯們和紅娘們曾在這里留連忘返。

我之所以把時間界定在「幾年前」,是因為這幾年故鄉已經發生了變化。蒲州鎮的荒涼正悄然退去,普救寺大規模修復,鐵牛鐵人重見天日,鸛雀樓即將竣工,各地遊客出現在蒲州街頭;葫蘆庄也漸漸走出古老的歌謠,手扶式拖拉機代替了牛車的節奏,電視機在悄然改變著人們的想法,一些年輕人再也不想死守著貧瘠的土地,跑到遙遠的大城市開□c館去了。在葫蘆庄,一位老鄉親的話最讓我感到高興。他說:「大傢伙兒眼界開了!」

眼界開了,對中原人來說,還有什麼比這更重要?兩千年多年前莊子以寓言的形式寫黃河東流,望洋而嘆,見大海才知自己的渺小,一千多年前王之渙眺望著黃河,寫下「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詩句,兩個人傳達的道理其實是一樣的,就是要有開闊的視野。數百年來,中原人目光短淺,為此吃夠了苦頭。但我始終相信黃河兩岸底氣未盡,中原大地底氣猶存,只要中原人視野開闊,不再封閉保守,這底氣就會有噴礴而出的一天。

熱點內容
北京大學向教授 發布:2025-08-24 10:03:24 瀏覽:72
女大學生被老師 發布:2025-08-24 10:02:18 瀏覽:627
大學老師寄語怎麼寫 發布:2025-08-24 09:50:28 瀏覽:594
廣州大學城公交車時間 發布:2025-08-24 09:49:43 瀏覽:605
被研究生導師錄取第一次發簡訊 發布:2025-08-24 09:44:53 瀏覽:476
天津大學市政工程考研 發布:2025-08-24 09:43:28 瀏覽:343
大學生的電影節 發布:2025-08-24 09:29:54 瀏覽:463
大學生依賴網路 發布:2025-08-24 09:27:32 瀏覽:898
四川大學何方教授 發布:2025-08-24 09:15:42 瀏覽:149
中山大學自習室時間 發布:2025-08-24 09:00:58 瀏覽: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