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老師朋友無用
Ⅰ 我以前為什麼沒有這樣的老師啊,復旦大學 陳
復旦家教中心復只有一個制,在復旦大學本部裡面,這是復旦自己開的家教部,你可以親自去咨詢一下,復旦大學正門進去右拐,葉耀珍樓107,只有復旦的本科生、研究生才能來這里登記做家教,而且要先經過考核的,同理,華師大、交大,也有類似自己的家教中心,都在學校裡面,不要相信馬路上的
Ⅱ 復旦大學陳果老師的經典語錄
1. 什麼是孤獨?孤獨是從人群中偷來的享受,她高傲、優美,完全是精神的自由。孤獨,是要我們有獨處的時間,做到「如我所是」,完全不需要裝扮、做作,不需要戴著帽子抽根煙來裝深沉。
2. 什麼是寂寞?寂寞是一種病,是一種精神的飢餓。既然是病,就需要治療。寂寞的人如何找到治療的方法?方法就是人群,寂寞的人總是需要他人的陪伴。
3. 人群的治療分為兩種。一種是利益需要建造人脈,這僅僅是互為功利(確實有用,不過不會有真正的朋友);還有一種是寂寞者的相互取暖,這是廉價的交往。
4. 狂歡是一群人的寂寞,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
5. 孤獨不求外物,反求諸己。(也就是淡定,我理解為一種無上菩提的境界)。
6. 寂寞是無可慰藉的牢籠。因為寂寞的人無所適從,焦躁不安。他們的思想從而貧瘠而荒蕪,產生自我厭棄感。
7. 他比煙花更寂寞。煙花綻放於無形,消失於烏有,當中是有短暫的釋放,伴隨而來的是無邊的寂寞。
8. 孤獨不是故作姿態,孤獨是一種心境。沉默未必是孤獨,孤獨沒有任何形式,那是孤獨者精神上的自我流浪。裝出來的叫浮躁,那是一種虛榮心,是為了招攬目光。
9. 真正的朋友是二人世界。我們很安靜,但是不冷清。多一個人就難免會有不能共同討論的話題,這就是一種分心,從一種不設防變成了一種社交。三個人的世界太擁擠。
10. 很多東西放到時間里去就能看清。要麼越走越遠,要麼越走越近。
11. 如果你把朋友當做了男女朋友的備用,那你就侮辱了友情和愛情。
12. 跟朋友在一起也是一種孤獨。但是這種孤獨更美好,會比自己一個人的時候還自如。因為真正的朋友全然不設防。
13. 朋友是奢侈品,奢侈的東西都是不實用的東西(黃金、美女)。這種東西擁有了就該滿足,因為真正的朋友,除了友情,什麼也不能給你。
14. 朋友不是附庸,不會只有贊同、妥協。朋友在現實中需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15. 有些所謂的傾訴、出氣筒,都是語言暴力。不該以「這是對朋友的信任」為借口。這是對友情的濫用。朋友不該承擔這種宣洩。Soul mate,靈魂上的一體,他\她不用承擔我的瑣事。
16. 朋友應是無用的。(此處的「用」指利用)。和他在一起的時候就會感到自由自在。執手相看無語,卻心事瞭然。
17. 真正的朋友之間不是常聯系也沒有關系,隔上兩三年,電話那頭的人好像從來沒有離開過。需要經常聯系才能維護的所謂「友情」是不牢靠的,因為一旦不聯系,他們會斷。(我理解為:從來也不會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
18. 兩個戴著面具的人就不用做朋友了。
19. 人和人之間要保持距離,距離產生美。靠的太近,我們就會看見對方越多的缺點。兩塊石頭投入水裡,太近太近,水波就越會互相干擾。
20. 人對最親近的人最殘忍,因為太接近,往往看不到對方點點滴滴的優點。(某天你生病了,父母把你的葯煎好放到你的床邊。當有一天他們對你說:到桌邊來吃葯!你是不是會覺得他們變「壞」了呢?)
21. 當我看不見所有人的時候,我對他們產生了一種精神的凝望,這種凝望叫做思念。(有時候物理距離的增大,人的距離卻變得如此之近)。
22. 周圍的人太多,於是我們對人群淡漠。我們很多人喜歡旅行,是為什麼?因為我們是希望找個沒有人的地方去自我放逐一下。我們為什麼要避開別人?因為孤獨者即有趣者。孤獨是我自尋的消遣方式。
23. 我不裝QQ和MSN,因為我需要我自己的時間,很多東西沒有必要和別人分享,我也不想有意無意地陷入某些對話中去。
24. 人是有「賤」性的。
Ⅲ 復旦大學女教授講解《朋友是無用的》,什麼是真正的朋友
又是叫獸
Ⅳ 復旦女教授陳果情商真的很高嗎
上海復旦大學的教授「陳果」爆火網路,她被稱為「復旦北區」三寶之一,上她的課,要用搶的,得提前去佔座,去晚了,過道和教室後門都是人,火爆異常。有人專門驅車前往,就為了聽她一節課,聽完之後,人生困惑茅塞頓開。
在這個速食年代,她的話語不功利沒有戾氣,但卻能輕巧擊中你,引發精神共振,女人要有優雅的外表,更要有會不斷思考的大腦,這樣才會產生源源不斷的魅力。
觀點粗略,歡迎評論。
Ⅳ 上海復旦大學的在職老師可以常年不上班在外面開公司嗎
這個不是常復年不上班,是偶爾上班可制以在外面開公司,因為大學老師又不是天天上課的,都是一周幾節課這樣的,他也不是天天上,所以他可以在外開公司,這個不是常年不上班,是偶爾上班可以在外面開公司,因為大學老師又不是天天上課的,都是一周幾節課這樣的,他也不是天天上,所以他可以在外開公司,只不過他不是常年不上班。他不是常年不上班。
Ⅵ 復旦大學最出名的老師
這幾個條件都滿足?貌似比較困難吧,不過程度不同了。
王德峰,哲學學院,滿足專1、屬3條,2、4、5有沒有不知道;但是1、3是絕對滿足的,只要聽過一次他講課就都知道
陸谷孫,外文學院,《英漢大詞典》主編,1、2、3都滿足(最喜歡的話也可以有幾個吧,蘿卜青菜各有所愛),《東方時空·東方之子》欄目采訪過,是不是專訪不知道;演講應該肯定是拍過的
其他的,楊福家?葛劍雄?陳思和?
說實話,經過媒體包裝,不少老師都可以達到同樣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