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學老師的
1. 困惑:如何評價一個大學老師
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組織。因此,對企業員工的評價也是比較簡單的,就是業績,而業績所支撐的就是盈利。 但是對一個大學的評價就不那麼容易了,大學的目的是教育、培養人才、促進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這個我還有疑問,不知有沒有更專業的說法)。利潤肯定不可以用來評價大學,為公眾做了哪些服務,也不適合用來評價大學。同理,評價一個大學教師,也是不容易操作的。大學教師能用業績來評價嗎?那麼業績所支撐的是什麼,是培養學生的多少?科研做得多少?還是培養學生的好壞?科研做得好壞?從企業走到大學,這是我一直困惑的問題。 大學教師有三個職責:教學、科研和公共服務。這個公共服務先不談,有活就干,沒活也不能搶。而對於教學和科研,我一直困惑的是如何評價。就教學來說,如何評價一個大學教師課上得好呢?我曾經以不經意的方式詢問過學生:你們如何決定選哪個老師的課?學生的回答是這樣的:大部分學生選課看這個老師給的分高不高,因為要評獎學金,分數很重要;再有一部分學生看上這個老師的課輕松不輕松,比如考試前劃重點,上課一直就像考試輔導,這樣上完這門課考試時輕松就能拿高分;再才有少部分學生看老師課講得好不好。也就是說,看學生的選課情況,是很難判斷一個老師課上得好不好的。況且在大多數情況下,如果教師還算負責認真的話,大學教師上課是很難分出伯仲的,各有各的特點,除非有特別好和特別差的。上課不是一個特別考驗大學教師才能的東西,只要夠認真負責,大多數大學教師都能勝任上課。所以,用上課來評價大學教師,我覺得是不可取的。 那麼只有科研了,雖然用科研考核大學教師的罵聲很大,但我覺得也只能用科研來評價。大學教師的科研在為社會促進科學技術發展的同時,也包括了培養研究生,因此責任重大。那麼如何評價一個大學教師的科研水平呢?這真是一個難題,目前我們通常是以發表文章和專利,以及獲得科研經費資助的數量來評價的,這樣的結果就是數數,數文章數、數點數、數科研經費數。這個就引發了n多的口水戰,有人說華麗麗滴SCI不能做為評價的唯一依據,有人就反駁說基礎研究就只能看華麗麗滴SCI,而且我不保證我這些華麗麗滴SCI有任何應用的價值。做技術的就又叫起來,你做不知有沒有應用價值的研究,就不能要大筆的經費,你用大筆的錢,做你不關心也不知道有沒有應用價值的科學研究,然後獲得極高的評價,這樣三贏的事情,是不合理的。做科學的又反駁說,我們做的是揭示自然規律的陽春白雪的科學,而你們總用下里巴人的技術眼光來看我們,鼠目寸光,中國的科研落到你們手裡,真是悲哀。 好吧,就這么吵來吵去,搞得導師和研究生也吵起來了。研究生說:導師必須以培養學生為最重要的目標,以為學生考慮為最重要的事情。教授說:親,我要培養你們,我還要為受眾面更廣的本科生上好課,我還有自己的研究計劃,畢竟我的科研也不能只停留在培養研究生的花拳綉腿上,還要促進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啊! 所以,究竟如何評價一個大學教師,我算不算一個優秀的大學教師,仰望星空,我發現依然無解。還是,低頭泡茶吧! 附記: 寫這篇文章,並不是突然,而是一直在想,因為一直無法做到問心無愧。有時覺得自己該更努力一些,但總是力不從心,顧了這頭顧不了那頭,結果在教學的時候想著科研,在科研的時候想著教學,總是坐卧不安,患得患失。所以,我覺得做一個大學教師,其實很煎熬,不是別人給你的煎熬,是自己內心的煎熬。總想對得起所有人,所有事。
2. 當一個大學老師是種什麼體驗
我感覺大學老師是一個非常光榮的角色,因為大學老師要培養很多中國要用的人才,這是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看似簡單,實則很難,做老師的難免要嘔心瀝血。
3. 大學老師的職稱有哪些
助教、講師、副教抄授、教授
大學教師職稱是大學里教師的職稱,分為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四個級別。其中:助教的主要任務是協助教學。講師是能夠獨立開設一門或一門以上課程的大學教師。副教授原則上不僅具有開課的能力,對本學科的整體情況有充分的了解,自己主持研究項目,而且能把最新的研究用學術研討會的形式不斷開設成新課。教授是大學里的主體,大學里主導性的工作是由教授承擔的。
(3)一個大學老師的擴展閱讀:
教授的工作是在大學里針對他們所擅長的領域開課、或授與學生專業訓練,如科學和文學等領域。另外教授也必須深耕自己專精的學科,以發表論文的方式來獲得商業上的合作機會,同時訓練自己的學生將來有足夠的能力與他們交棒。在授課、訓練、提交論文與尋求商業合作這四個方向里,要取得平衡則端看學校、地點(國家)和時間額外因素。例如在歐美的頂尖大學中,學校相當重視在獨一領域中專精的教授,而且常常將他們做為該校的宣傳重點。
4. 如何成為一個大學老師
先說明兩個概念,研究生是指學歷,和專科、本科屬於同一范疇;而碩士,博士是指學位,與學士是同一范疇。所以碩士又可稱為碩士研究生,再往上讀的是博士研究生。
兩年前有個北大畢業的博士到吉林某高校應聘,前期一切都好,但當招聘方看到他的第一學歷是某不知名大學的本科學歷之後,態度明顯轉變,最終沒有要他。現在招聘大學教師的要求更高,一位大連理工的信息類博士後到東北大學應聘教師崗位沒有成功,原因同樣是第一學歷過低(如果不是這樣,博士即可)。
現在在經濟比較發達省份的大中城市,幾乎沒有一本和二本的高校會聘任碩士,即使有,也往往要求應聘者本科和碩士兩個階段都必須是211工程高校畢業的,甚至還都得有學位。這不僅對於那些二、三本,自考,成人本科,專升本及專科直接考研者來說是個壞消息,甚至將那些本科沒學位試圖通過考研來彌補這一缺憾的重點大學畢業再讀研的人都拒之門外。
可能有人會說他的大學同學07年初碩士畢業當大學老師了,所以他也想走同樣的路。這些朋友不知道,這兩年高校招老師的條件是一漲再漲,從05年起高校開始逐漸減少招聘碩士的人數,而07年畢業的碩士趕上了一次機會,就是07年教育部搞的「高校本科教學水平評估」。這次評估使得很多高校把積攢了幾年,甚至下一年度的編制都用完了。已經有懂行的人算過,2010以後隨著高考人數的減少,高校規模會逐漸萎縮,一如現在的高中,往昔的初中和小學,恐怕以後即使是名校的博士也很難得到高校的青睞了,高校負責人的目光只會盯在那些博士後或者海歸的博士身上。
5. 一個大學老師的水平
比較差,生物,材料之類的學科好一點的國內博士都能有9篇,比較難發文章的學科一年也得有兩篇左右,不然靠工資吃飯都有問題。
當然國外除外。
6. 怎樣成為一個大學老師
想成為大學老師,首先要受到更高的教育,需研究或博士生畢業,需要在專業方面有更高的水平,更重要的有教書育人甘當人梯的精神,當然還有符合學校的要求條件。
7. 一個大學老師的年薪
中國的抄大學老師年薪情況是不一樣的,整體而言,重點大學的教師收入水平要比一般大學的高,學術成就高的老師要比學術水平一般的老師收入高。一線大城市的高校老師收入要比普通城市的高。所以根據不同的情況其收入也是差距很大的,少的可能年薪只有十來萬,多的年薪上百萬,還不包含其他補貼。
8. 怎樣成為一名大學老師
1、高學歷;
2、通過高校教師資格證的培訓考試;
3、語言表達能力良好。
第一:具有一定的高學歷。現在就國內的高校來講,不同級別的高校對大學老師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如果是國內知名大學,至少是要國內一流大學的博士生畢業或者是國外的一些著名大學博士生畢業,才有機會進入這些高校;
如果說是普通本科省屬院校,特殊專業可能碩士研究生可以進去,但是一般專業只要要國內的高校的博士研究生畢業才能過得了學歷這一關;而如果是高職高專類的高校,要求可能會更低一點。總之,高學歷是進入大學當老師的一個門檻。
第二:要通過高校教師資格證的培訓考試。只是自己的學歷高只是當大學老師的一個必要條件,要想做一名大學老師,還必須要有高校教師資格證,這個大部分都是被學校招聘以後由省教育廳組織培訓考試通過以後,自己在網上申請通過才能拿到此證。
這個和從事會計專業需要會計資格證,醫生需要從醫資格證是一樣的。
第三:如果自己做一名大學老師要想走上講台,只有前面兩條還不行,還需要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很好,因為大學老師不能只是自己會,還要學會怎麼教,這個就需要對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好的人。
如果語言表達不行還需要鍛煉。當然現在高校還有一類老師不從事教學工作只是搞科研,這類教師的對語言的表達能力要求就相對低很多。
總之,想成為一名大學老師,首先是要過了學歷的門檻,進入高校以後再考取教師資格證才行。
(8)一個大學老師的擴展閱讀:
報考條件:
遵守憲法和法律,熱愛教育事業,履行《教師法》規定的義務,遵守教師職業道德。並經申請人員單位或戶籍所在地鄉(鎮)或街道辦事處思想品德鑒定合格;應屆畢業生,由所在學校進行思想品德鑒定。
具備承擔教育教學工作所必須的基本素質和能力。非師范教育類專業 [3] 畢業的人員需參加教育學、心理學補修、測試和教育教學能力測評,成績合格。
普通話水平應當達到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頒布的《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標准》二級乙等以上標准,並取得相應等次《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證書》。
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無傳染性疾病,無精神病史,適應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經教師資格認定機構組織在縣級以上醫院體檢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