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畢業後告導師
❶ 博士畢業送導師什麼好
那麼大歲數的應該也淡薄什麼禮物了交心就好. 其實地方土特產不錯,書法篆刻這版東西也權不容易找到什麼珍品 仿製品嘛也那個 表達心意吧 ,以後有空能去看看或節日打個電話。 買個適合的盆景吧!既有紀念意義,又可以舒緩心情,他們這個年齡不需要太多物質東西沒什麼意義
❷ 女子浙大博士畢業後疑因導師騷擾跳樓,處理結果是什麼
一女子浙大博士畢業後疑因導師騷擾跳樓的事情在網上傳的沸沸揚揚,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這件事情的起因是有一位自稱是浙江大學博士生王某蕾的母親毛女士在微博上發文曝光了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農學系教授戴某在2016至2017期間多次性騷擾自己的女兒,致其精神抑鬱跳樓自殺,毛女士在文中指出戴某曾多次對自己的女兒有過性騷擾行為,動手動腳,極其不尊重,在此之後,長期的性騷擾讓女兒的思想不堪重負,最終患上了抑鬱症,在2018年的七月,王某蕾選擇用跳樓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離開了人世。以上這些都是毛女士對戴某性騷擾其女兒的指控,如果事件屬實,那麼戴某的行為實在是令人發指。
❸ 教育部是如何回應導師將自主決定碩博士畢業的
近日,針對人大代表提出的「改革我國對博士生、碩士生畢業考核體制,給予導師決定博士生、碩士生能否畢業的自主權,釋放研發能量」的建議,教育部表示,該建議對完善高校研究生科研成果評價標准具有很大啟發,下一步將充分採納,今年下半年還將出台《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准則》,明確規定研究生導師的指導職責。
教育部表示,研究生教育是國民教育的頂端,博士、碩士學位代表著一定的學術水平,應有高要求和科學的評價標准。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第一責任人,是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關鍵,要對研究生開展學術研究、寫作發表論文、撰寫學位論文進行嚴格把關,把學位論文的實質性創新作為評價學位論文質量的關鍵要素。
(3)博士畢業後告導師擴展閱讀
學生覺得畢業更難了
教育部於近日表示,將出台多份文件,細化強化導師、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和學位評定委員會的權責,壓實學位授予單位、學位評定委員會和研究生導師責任等。隨後,「導師將自主決定碩博士畢業」話題立即登上熱搜。
賦予導師自主權,是健全導師制的重要內容。沒有自主權,導師必然很難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負責。但是,只賦予權利,而沒有相應的約束機制,學生也必定擔心導師濫用職權,故意刁難,加劇師生矛盾。
這也是該議題登上熱搜的原因。網友們擔心,導師有了自主權之後,學生「更難了」。實際上,過去導師就擁有對學生是否達到畢業標準的第一評價權,這些年頻發的碩博研究生自殺以及師生沖突,多數不都是因為「導師刁難、故意推遲、不讓畢業」等原因,可見碩博士能否順利畢業,擔子本就壓在導師肩上。
有網友認為,能否畢業的自主權,就等於讓導師決定碩博士能否畢業,會扭曲師生關系。將導師的權力進一步絕對化、義務化,從最直接的結果來說,就是形成導師對學生的絕對優勢(絕對優勢恰恰容易轉換成壓制,甚至是壓榨)。
❹ 導師不讓博士畢業怎麼辦
如果導師不讓博士畢業的話,那麼首先要反思一下自己的問題出在哪裡,如果自己沒問題的話,那麼可以向學校舉報這個導師。
❺ 我博士都畢業了,我導師還讓我寫論文,我應該怎麼辦
這種事情主要看你怎麼想的了,如果自己力所能及而且對自己有利,那就寫唄!但是最後一版定要體現權為自己的成果,不能被老師據為己有。如果僅僅是導師為了自己的需要,有給不了你任何幫助,那就看你和導師的師生情誼了。從長遠看,還得考慮導師對你的現在和將來是否有影響,如果不想鬧僵,那就盡力而為吧!
❻ 博士聯系導師之後,導師的回應,能不能看出什麼
1、博士聯系來導師之後,導師的回源應,一般能看出導師的基本傾向和態度。
2、導師的回應應該能看出大致情況,具體還是要自己判斷。
3、導師的回應通常有三種情況:
一是非常歡迎,通常是個人的情況如教育背景、科研經歷或已經發表的論文等條件不錯,導師也很可能還沒有滿意的人選;
二是禮節性回應,通常是沒有吸引導師的亮點但導師也還沒有明確的滿意人選;
三是委婉拒絕,如告訴名額已滿建議選擇其他導師,通常是有了滿意人選,如有自己的學生或其他熟悉的導師推薦的學生報考。
❼ 博士畢業一年無導師怎麼辦
博士畢業一年了。都已經畢業一年了,當然就不會再有導師。導師都是你在博士學習期間才有的,畢業以後當然沒有導師。
❽ 博士只要導師同意畢業,就可以畢業嗎
學校有硬性指標,來根據專業不同,自略有差別。
導師只有權利不讓你畢業,沒有權利讓你畢業。
意思就是說,如果你達到了學校規定的博士畢業要求,但是導師不同意你畢業的話,你還是畢不了業。但是導師在你沒達到要求的情況下,無論如何也做不到讓你畢業。
❾ 女子浙大博士畢業後疑因導師騷擾跳樓,事情的真相是什麼
真相就是女博士說的那樣,他被導師騷擾了,但是校方只回應沒有確鑿的證據,這件事情到現在都沒有得到妥善的處理,該導師只是受到了很輕的處罰,為什麼近幾年總有這種事情發生呢?我覺得就這件事看來有以下三點原因。
一 女博士沒有勇氣站出來
當受到性騷擾的時候,她處理的方式是選擇了隱忍,所以才給了導師更多的機會,直到有一天他終於受不了了,他把這件事情告訴了母親和男友,但是迫於壓力和對方的勢力,母親和男友也只勸她不要一個人和導師相處,她心裡很絕望,沒有人支持她,終於當她再也忍受不了這種精神壓力的時候,她選擇了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是一件多麼悲哀的事情,假如他在事情剛開始的時候,就勇敢地站出來,並且收集證據,那麼結局也許就不會是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