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老師的編制
1. 請問大學老師的編制都有哪些
助教、講師、副教授和教授四個等級
2. 答疑:大學老師有編制嗎
轉發僅供參考
總的來說,高校是有編制的,但是高校里的老師並不是都有編制的,有很多不在編制,卻等待進編制的老師。
所謂編制,就是指組織機構的設置及其人員數量的定額與職務的分配,但是,由於事業單位和行政機關都是由國家財政撥款的,所以,有事業編制和行政編制就意味著國家不破產你就有飯吃。一般的公辦高校是屬於事業編制的,分為教學崗、管理崗和工勤崗三個類別,編制內的人員都由國家或者地方財政撥款。而私立高校,國家是不撥款的,所以談編制也沒有意義,私立學校的老師不佔用編制,如果教育局把公辦教師派過去的,這算公辦學校的編制。公立學校的正式教師是國家事業編制的幹部,加入編制必須縣政府編制委員會批准。
剛進入大學的第一年是見習期,會沒有編制。如果一年滿後取得高校教師資格證,可能將有機會轉正。但是學歷肯定要碩士以上才有機會了。
學校沒有那麼多編制,編制要省里給的,現在除了博士招進來基本可以馬上給編制,碩士的都是人事代理,熬幾年,等有了編制名額再一一給。
學校是事業單位,編制人員數是經上級人事部門額定了的。一般省屬大學的上級人事部門是省人事廳。
大學老師有無編制,其待遇也是不同的,所以你想進入一個大學當老師,最好先弄清楚自己是否真的具有編制身份。
應該是不再給以前那種所謂的編制,而是改成簽合同了,可能也是幾年一簽,只要沒有大的問題,一般都會一直續簽,沒有太大問題.各種福利什麼的和以前還是一樣,我們校新進人員就是如此,待遇上一樣的.
身邊有很多小夥伴兒會問:大學老師有編制嗎?今天喬布簡歷的小編就帶領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個問題吧。
關鍵詞:大學老師有編制嗎
總的來說,高校是有編制的,但是高校里的老師並不是都有編制的,有很多不在編制,卻等待進編制的老師。
所謂編制,就是指組織機構的設置及其人員數量的定額與職務的分配,但是,由於事業單位和行政機關都是由國家財政撥款的,所以,有事業編制和行政編制就意味著國家不破產你就有飯吃。一般的公辦高校是屬於事業編制的,分為教學崗、管理崗和工勤崗三個類別,編制內的人員都由國家或者地方財政撥款。而私立高校,國家是不撥款的,所以談編制也沒有意義,私立學校的老師不佔用編制,如果教育局把公辦教師派過去的,這算公辦學校的編制。公立學校的正式教師是國家事業編制的幹部,加入編制必須縣政府編制委員會批准。
剛進入大學的第一年是見習期,會沒有編制。如果一年滿後取得高校教師資格證,可能將有機會轉正。但是學歷肯定要碩士以上才有機會了。
學校沒有那麼多編制,編制要省里給的,現在除了博士招進來基本可以馬上給編制,碩士的都是人事代理,熬幾年,等有了編制名額再一一給。
學校是事業單位,編制人員數是經上級人事部門額定了的。一般省屬大學的上級人事部門是省人事廳。
大學老師有無編制,其待遇也是不同的,所以你想進入一個大學當老師,最好先弄清楚自己是否真的具有編制身份。
3. 大學教授是事業編制嗎 大學教師有無編制有什麼區別
高校取消了事業編制,大學教授不是事業編制了。
大學教師有無編制的區別:
1、最關鍵的版是退休權後有無正常的工資以及醫療、住房等保障 。
2、無編制的學校教師是制,不享受各種待遇,例如職稱評選以及獎金等。
3、有編制屬於事業單位,財政發工資,無編制的主要是學校發工資。
(3)大學老師的編制擴展閱讀:
自《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發布以來,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一直在多方面、多角度向前推進。
最先開始的是高校、公立醫院不納入編制管理。所謂「不納入編制管理」,按照人社部的解釋,就是取消事業單位編制,但保留事業單位性質。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示,「主要是這種管理方式已經遠遠脫離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醫院的人事管理工作實際。
不利於這些單位根據實際需要聘用人員,反而在所有高校、醫院均造成同一單位內因有無編制幾種身份人員之間的諸多矛盾。」
4. 大學老師是行政編制好還是教師編制好
這個要來看個人的情況而源定。教師編制不需坐班,上完課即可下班。行政編制要坐班的嚴格遵循上下班時間,和一般單位作息時間一致。但兩者編制有最大不同是教師編制屬於事業編制,行政編制是公務員編制。
行政單位事業編制屬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師隸屬於教育局編制,是兩種不同的編制。
行政編制就是公務員,而老師只是事業編制,要想成為教師的話還是要考入教育系統的事業編制。
5. 大學老師有沒有「編制」這一說
當然有編制的
現在軍校的叫文職人員。
也有合同的,不過那種是在民辦高校或兼職工作
6. 大學教師去編制了嗎
大學教師去編制了嗎?大學教師的話是沒有去編制,現在還是在編制之內,所以大學教師的話也是工資比較高的。
7. 大學老師屬於公務員嗎
教師不是公務員,編制、工資體系都跟公務員不一樣。教師的編制叫做事業編制,公務員的編制則叫做行政編制。事業編制對應的就是事業單位,事業單位按照收支方式不同一般分為三種:國家全額補助單位、國家差額補助單位、自收自支單位。
大學一般屬於差額補助單位,部分由國家出資,部分則由學校自身收入填補。而公務員的工資都是由國家全額出資的,升職標准、職稱評定都跟事業單位不同。
(7)大學老師的編制擴展閱讀
雖然老師的工作也很穩定,但是跟公務員屬於兩個體系。如果是為了公務員的穩定編制,參加每年的國考和省考才是成功率最高最普遍的方式。
《公務員法》規定:「本法所稱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按照上述規定,是否屬於公務員,必須符合三個條件:
一、是依法履行公職
即依法從事公務活動的人員,他不是為自己工作,也不是為某個私人的企業或者組織工作或者服務。這里所依的「法」,是廣義的「法」,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
二、是納入國家行政編制
僅以履行公職為標准,還不能作出明確的界定。有一些在國家舉辦的事業單位中工作的人員,他們從事的也是公務活動,但並未納入國家的行政編制序列,因而不能認定為公務員。必須是納入國家行政編制序列、履行公職的人員。
三、是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
也就是由國家為他們提供工資、退休和福利等保障。公務員屬於國家財政供養的人員,但並不是財政供養的人員都是公務員。財政供養人員的很大一部分,如公立學校的老師、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員等,雖然由國家負擔其工資福利,但不屬於公務員,因為他們不具備另外兩個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