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最年輕的教授
1. 中國最年輕的女教授是
范淑琴,女,1978年出生,1997年5月入黨,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信息安全教研室教授。
/來自中華網社區 club.china.com/
2006年12月,在范淑琴職稱晉升評審中,該校專家、評委全票通過了審議。該校不拘一格降人才,不唯資歷重能力,上級有關部門在層層審批中更是一路「綠燈」,就這樣,范淑琴成為了我軍教授方陣中一顆閃耀的新星,成為了全軍最為年輕的女博士教授。
參與完成國家和軍隊重大研究課題6項,在國際重要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有關研究成果曾在2002年世界數學家大會上宣讀並發表,攻克了國際數學難題「漢森·穆倫猜想」。2005年7月榮獲鍾家慶數學獎(27歲),2006年12月晉升教授(28歲)。
15歲上大學,19歲讀碩士研究生,22歲攻讀博士,26歲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7歲攻克國際數學難題「漢森·穆倫猜想」,28歲成為教授,29歲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1998年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從事課題研究,1999年參加中科院晨興數學中心以數論和信息安全中的數學問題為主題的系列活動,2002年在世界數學家大會宣讀有關研究成果,2004年在清華大學數學科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05年提出了在世界數學界影響很大的「Fan-Han」方法。
1993年,懷著孩時的綠色夢想,年僅15歲的范淑琴以高出錄取線20多分的優異成績,被解放軍信息工程學院應用數學專業錄取,成為了該學院當時年齡最小的學員。
「漢森·穆倫猜想」是國際著名的數學難題,在信息安全、工程通信等領域都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研發價值。之前,國內外許多著名數學家都曾致力於此難題的研究,但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怎樣才能破解這一世界數學難題?2002年,正在讀博的范淑琴在導師、該校信息安全系主任韓文報教授的精心指導和幫助下,開始了向這一世界顛峰的挑戰,走入歷時三年的艱辛探索之路。在充分消化已有研究結果和研究方法的基礎上,在經過無數次的推導計算和無數次的失敗與「絕望」後,已經在實驗室連續工作了四個晝夜的范淑琴,終於憑借著驚人的數學天賦,在創造性地引入p-adic和Galois思想方法後圓滿的解決了「漢森·穆倫猜想」和Cohen問題。英國著名學者S。D。Cohen稱所提出的p-adic思想方法為Fan-Han方法.
請採納。
2. 麻煩推薦下浙大信電系通信方向的好導師,最好是年輕點的,能真正帶學生的那種,教授、副教授都行 謝謝!!
不知LZ是研究生還是本科生,就研究生而言,通信所的老師一般都會自己帶研究生的,畢竟研究生也是替老師打工的;本科生的話,就看老師而言了,有的老師不喜歡帶本科生,加上自己也很忙,也沒時間來管。
浙大信電都是好老師,有問題也都很耐心講解的。就我了解(別的可能不太了解,就沒寫)
比較牛的又比較年輕的(可能也比較忙的)有:
徐文(教授博導)[email protected] 信號處理與水聲學
於慧敏(教授博導)[email protected] 視頻智能信息處理理論與應用,計算機視覺,醫學影像分析與處理,數字信號處理理論與技術。
虞露(教授博導)[email protected] 視頻編碼、多媒體通信、專用集成電路設計
比較年輕又很熱心,專業也很強的有:
杭國強(副教授)[email protected] 低功耗集成電路設計;多值邏輯; 新型集成電路設計理論
化存卿(副教授)[email protected] 無線網路
唐慧明(副教授)[email protected] 圖像通信、圖像識別
王維東(副教授)[email protected] 多媒體通信,視頻圖象處理,嵌入式系統,數字電視
徐元欣(副教授)[email protected] 面向3G網路的邊緣接入網系統、光網路系統、數字電視傳輸系統
具體你可以發郵件詢問哈
3. 如何看待浙江大學27歲女博導劉琬璐,本科畢業6年成浙大最年輕教授
27歲的女博導,對於我們來說,根本就沒有什麼好驚奇的,這是人家努力換來的,劉琬璐,所取得的一切靠的是實打實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不拼爹不拼關系,她的優秀,我們難以想像,讓我們更加難以想像的是,為了能夠走到現在的這一步,她所付出的努力。
有人一定會說她的家庭可能大富大貴,或者原本就是高級知識分子,其實這一切都不是真的,他的父母只是上海最普通的兩個紡織工人,是那種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那種,家裡條件只能算是普通,極其普通的那種。她只有一個表哥是寫手,在辛苦的碼字給大家看。
而且應佚倫從小就不是大家想像中的那種傳統型學霸,成績雖然一直不錯,但是絕不是那種在學校里出類拔萃頂尖的存在,這也能從他的本科華東理工大學看出一二,華東理工確實是所好學校,但是和清華北大,復旦交大相比,無論是知名度還是百姓的認知度上都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之所以能有現在的成就,很大程度靠的是應佚倫自身的努力,以及對於所學習的專業的喜愛,一個人找對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再加上不懈的努力,成功就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
應該這么說應佚倫真正踐行了那位著名的女兒所說的能力之外的資本是零,我想浙江大學的劉琬璐也是如此。這樣的優秀人才對於我國來說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而我們的媒體對於這些創造奇跡的科學家們關注又特別的少,是不是能夠在關注流量明星的同時,也應該對這些科學界的人多關心一下呢,畢竟明星只能帶來流量,科學家的一項科學成果,卻有可能帶來一場科技革命
4. 中國最年輕的教授是多少歲
中國最年輕的教授叫黃鴻,2006年,20歲的黃鴻被破格提升為高級教授
中國最年輕副教授的好像只有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國科技大學的溫元凱
5. 中國最年輕的教授是…
全國最年輕的正教授之一:曹珍富
余秋雨 1985年成為當時中國大陸最年輕的文科正教授。
6. 當選院士時最年輕的是誰
當選院士時最年輕的中海軍工程學院馬偉民,動力專家.
王選發明照排時還沒有院士制度
7. 張忠苗的浙江大學教授
1979年9月至1983年7月:抄成都襲地質學院讀大學;
1983年9月至1990年8月: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院任研究室主任等職;
1990年9月至1993年8月:浙江大學土木系岩土工程讀碩博研究生;
1993年8月至1996年12月:留校任浙江大學土木工程系講師;
1996年12月至2001年12月,任浙江大學土木工程系副教授(1999年獲博士學位);
2001年12月起至今任浙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教授
8. 中國最年輕的教授
余秋雨 1985年成為當時中國大陸最年輕的文科正教授
全國最年輕的正教授之一:曹珍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