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大學教授趙周賢
㈠ 生態考核為什麼要突出群眾滿意度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為什麼要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如何理解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就這些問題,國防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所長趙周賢就十八大報告中關於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做出深入解讀。
趙周賢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是經濟富裕、政治民主、文化先進、社會和諧的社會,也應該是生態環境良好的社會。我國要跨越資源環境約束這道坎,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就必須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因此,十八大報告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使得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地位更加明確。
趙周賢表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說到底就是為了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滿足人民群眾對良好環境、宜人氣候的需求。不能因為我們這一代人要過好日子,從而犧牲子孫後代的生存發展環境。同時還必須看到,建設生態文明,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目標之一,也是中國對全球生態安全的承諾與貢獻。
為此,我們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逐步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和生活方式。
趙周賢說:依據黨的十八大報告,今後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一是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原則,控制開發強度,調整空間結構,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加快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
二是要全面促進資源節約。要節約集約利用資源,大幅降低資源消耗強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支持節能低碳產業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確保國家能源安全。加強水源地保護和用水總量管理,建設節水型社會。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嚴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強礦產資源勘查、保護、合理開發。發展循環經濟。
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要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設,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
趙周賢認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制度保障非常重要。
首先,要加強生態文明考核評價制度建設。考核制度是最重要的導向,也是推進落實的指揮棒。要制定和實施生態文明目標指標體系,並將其納入地方黨委績效考核之中,促使各級把中央關於生態文明建設戰略部署落到實處。
二是要建立符合生態文明要求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耕地保護、水資源管理等制度。
三是建立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市場機制。可逐步開展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試點,通過規劃和政策引導,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目標實現。(記者宋 歆)
為此,我們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逐步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和生活方式。
㈡ 用.唯物歷史觀說明為什麼要把生態文明提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為什麼要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如何理解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就這些問題,國防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所長趙周賢就十八大報告中關於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做出深入解讀.
趙周賢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是經濟富裕、政治民主、文化先進、社會和諧的社會,也應該是生態環境良好的社會.我國要跨越資源環境約束這道坎,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就必須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因此,十八大報告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使得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地位更加明確.
趙周賢表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說到底就是為了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滿足人民群眾對良好環境、宜人氣候的需求.不能因為我們這一代人要過好日子,從而犧牲子孫後代的生存發展環境.同時還必須看到,建設生態文明,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目標之一,也是中國對全球生態安全的承諾與貢獻.
為此,我們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逐步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和生活方式.
趙周賢說:依據黨的十八大報告,今後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一是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原則,控制開發強度,調整空間結構,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加快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
二是要全面促進資源節約.要節約集約利用資源,大幅降低資源消耗強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支持節能低碳產業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確保國家能源安全.加強水源地保護和用水總量管理,建設節水型社會.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嚴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強礦產資源勘查、保護、合理開發.發展循環經濟.
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要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設,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
趙周賢認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制度保障非常重要.
首先,要加強生態文明考核評價制度建設.考核制度是最重要的導向,也是推進落實的指揮棒.要制定和實施生態文明目標指標體系,並將其納入地方黨委政府績效考核之中,促使各級把中央關於生態文明建設戰略部署落到實處.
二是要建立符合生態文明要求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耕地保護、水資源管理等制度.
三是建立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市場機制.可逐步開展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試點,通過規劃和政策引導,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目標實現.(記者宋 歆)
為此,我們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逐步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