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教育小孩清華大學教授

教育小孩清華大學教授

發布時間: 2021-02-03 08:42:23

⑴ 要找清華大學老師給小孩補課

各有春秋沒錯。我一直在當家教,對比下去,我雖然是大學生,但是教出來的效果和老師差不多。最主要是要因材施教,不同的孩子,教育方法要學會應變

⑵ 跪求清華大學教授名單

你去清華主頁上的「院系設置」里的「師資隊伍」里,都能看到。

⑶ 怎樣咨詢清華大學教育專家王晶教授關於孩子教育的問題哪位有經驗的人士介紹下,十分感謝!

你可以少打些字
語言要簡潔
介紹重點
字多無益

⑷ 推薦:這5位院士告訴你,家庭和學校應該如何培養孩子

一提起院士,大多數人的腦海中就會浮現出醉心研究的科學家形象。院士在大多數人的認知里,其實就是一種「頂級學霸」的形象。那麼,這些「頂級學霸」對於學生們有什麼好建議,對於成長又有什麼深入的思考呢?

今天,我們給大家盤點了

5位院士的一些觀點,

在他們看來,學生們在成長過程中,

應該磨礪這幾種品質。

我們為您總結出了5個詞,10個字,

看看是否對您有啟發

施一公院士:信仰

在施一公看來,年輕人的著眼點不應僅是要賺很多錢。

「我覺得我們是人,我們不是簡單的動物,吃飽了喝足了,如果不缺衣少穿,為什麼要這么擔心少掙幾塊錢,多掙幾塊錢呢?」中國科學院院士、結構生物學家、清華大學教授施一公說。

在施一公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那個時候因為沒有足夠多的食物,沒有肉,沒有水果,他的夢想之一是長大每天都能吃一個蘋果。

「當時怎麼可以想像長大還有汽車開,每天都可以吃到肉,簡直不可思議。」施一公說。但即使那個貧困的時候,還是會覺得科學很偉大,覺得科學可以改變社會,可以讓中國富強,確確實實潛移默化地決定想要做一點事情。

「其實就是這種動力,讓我們這一代人往前走,不知不覺,這個社會變得現實,現實到最後大家在比,沒有走入工作崗位之前,在中學、小學之前開始比,將來學什麼掙錢多。在我的價值觀里,從小到大從來沒有把錢和我自己的價值,加上中間一個什麼關系,我並不是說不需要錢,也不是說錢是壞東西,但是錢是要拿來做事的,我只要相信我的事情能給社會帶來價值,能讓我實現自己的價值。」施一公說。

楊振寧院士:投入

想深入學習,

那就多和同學討論

「記得有一次我們所爭論的是關於量子力學中「測量」的准確意義,從喝茶開始辯論,到晚上回到學校,關燈上床,辯論仍沒有停止。現在已經記不清爭論的確切細節,也不記得誰持什麼觀點,但我清楚地記得我們三人最後都從床上爬起來,點亮蠟燭,翻看海森堡的《量子論的物理原理》來調解辯論。」中國科學院院士楊振寧向青年學子講述了自己與黃昆和張守廉無休止辯論物理題目的故事。

「我特別跟大家分享這一段是因為,跟同學討論是極好的深入學習的機會」,楊振寧說,從他這么多年學習研究的經歷來看,一個大學生學到的東西多半來自同學,因為學生一學期看到老師的時間不會很長,但是跟同學可以整天討論和辯論。「深入的辯論可以使你對學問裡面重要的東西,尤其是重要的細節有徹底的了解。與同學討論是最好的學習機會。」

多注意幾個不同的領域

「今天的年輕人能夠走進一個剛剛開始發展的領域,而這個領域將來大有發展,那麼他的前途就比較容易。」楊振寧進一步解釋說,「好的大學的研究生過了十年之後,有的人非常成功,有的人一般,絕不是因為他們天生的能力問題,最主要的差別就是有人走進了合適的領域,而有的人沒有。」

「研究生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走到將來最有發展的領域,這個當然不是件簡單的事情,我想提醒年輕人,也許你應該多注意幾個不同的領域,然後評估一下哪個領域以後5年、10年、20年有發展,然後走到這個領域。」楊振寧說到。

嚴純華院士:擔當

有很多事情

比學習好壞重要得多

「有多少同學在家會主動做家務?」「有多少同學會做飯?能獨立地做一桌飯菜?有多少同學會做魚?」「有多少同學回家第一件事是問候父母,和他們主動聊天?」「又有多少同學能夠通過步態、語言等感受到老師的心情或身體狀況?」

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稀土化學研究專家、南開大學副校長嚴純華通過這些問題,提醒學生們:「大家已經不是小孩子了,必須有所擔當」。在他看來,有很多事情比學習好壞重要得多。

上大學不是萬事大吉,

要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

近年來,一些大學生自由散漫、沉迷游戲、不愛學習、翹課代課等話題備受社會關注。有一種論調認為,高中老師的「教導」,有一定的影響。嚴純華反復叮囑:「我要糾正一個老師常常教導我們的『忠告』,那就是『高中辛苦一點,等你們上了大學,想怎樣就怎樣』。我非常反對這一點!」

他認為,學習有幾個重要節點:中小學教育是讓學生「知其然」;本科教育是讓學生「知其所以然」;而研究生教育則是讓學生「知未然」。

「絕對不是說,考上大學就萬事大吉了,就可以不學習了,就可以盡情地玩兒了。大學給予你的是一種學習的方法,是教會你怎樣學習,而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嚴純華說。

楊華勇院士:執著

要有創造性,要敢於挑戰權威

未來人才需要什麼樣的素質?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華勇認為,要有創造性,要有敢於挑戰權威的精神,但挑戰權威也不是莽撞行事。

「我覺得年輕人還是要敢於挑戰權威。」楊華勇表示,他常在教學科研中鼓勵學生挑戰權威,培養創新思維,「這關乎未來他們能站得多高、走得多遠。」

在楊華勇看來,目前一些不正規的課外培訓機構正在「蠶食」孩子童年的幸福。「一些培訓班還是題海戰術,培養的是慣性思維,雖然會提高學生的解題速度,但僅僅培養了解決已有問題的能力,卻不能讓孩子去發現問題,培養創新思維。」楊華勇說。

楊華勇發現,現在的家庭教育早已關注孩子成長的幾乎全部細節,但多數家長唯恐孩子犯錯誤,家庭和學校都缺乏挫折教育。「對孩子要放手,這樣他才能主動去探索,敢於挑戰權威,主動創新。」

所有的事

都是一點一點做出來的

「要把得住方向、耐得住寂寞、經受得了挫敗。」楊華勇院士說,所有的事情都是做出來的,要實現科研創新突破,科學家必須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執著,要歷經一次次「破繭」的陣痛,才能實現人生目標和社會價值。

段樹民院士:仰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中科院院士、浙江大學醫學院院長段樹民表示,如果沒有興趣和愛好而從事科研,是極為痛苦的,在確定要踏進科研領域前,一定要三思,找准自己的興奮點,而後勇往直前。

給孩子快樂的童年,

讓孩子擁有仰望星空的能力

「現在看我們的教育節奏,其實是缺乏通盤考慮的。小升初的壓力,導致很多孩子的小學階段學習非常緊張,但很多孩子也沒掌握自學的能力和方法,後面到了大學階段放鬆了,就很難通過主動學習,實現有效提升。」段樹民建議,應該還給孩子一個快樂無憂的童年,讓他們全面發展,擁有仰望星空的力量。

是的,能夠仰望,是一種能力。

⑸ 如何看待清華教師遺棄女兒這件事

我覺得這件事情,男方都有過失。如果女方是真的對其家暴,在女方為他生下孩子三天後消失,這既不是一個丈夫和一個父親應該做的事情。
清華教師遺棄女兒的事情,一直在網上吵著沸沸揚揚,很多人都很同情女子的不幸,對男子的行為更多地是指責。

對於這位清華男老師的拋棄孩子的行為,真的找到不同情他的地方。一個男人不能養家,不能在妻子最需要他的時候守在身邊,還拋棄孩子,這就是典型的渣男。
如果真的不想繼續走完這段婚姻,看在妻子為你生了一個孩子的份上,也要陪完月子之後再處理婚姻的問題。

⑹ 一個母親怎麼把普通孩子培養成清華大學

要做一個好媽媽,必須加強自我修養和學習,當好孩子的第一任教師,重在言傳身教,為孩子樹立學習的榜樣,成為孩子健康生活和成長的導師。能讓孩子在幸福快樂中健康成長、成才,成為造福家庭、有益於社會的人,就是一位好媽媽!
在此,為您提供一個學習典範,但不能照搬,因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長,教育的方式要因人而宜。
李振霞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母親,她有四個孩子,而今,這四個孩子分別成為美國麻省理工大學、英國劍橋大學、美國霍普金斯大學、中國清華大學這四所世界名校的博士、博士後。這個家庭被媒體稱為中國第一個「家庭博士群」,李振霞被稱為「中國最成功的母親」。那麼她是怎樣教育孩子的呢?成功母親的教育理念是什麼?
她在回答問題時說了五點:
1、給孩子創設一個溫暖、和睦、幸福的家庭環境;
2、讓孩子養成讀書學習的好習慣;
3、培養孩子強壯的體魄和獨立的精神;
4、挖掘孩子的閃光點,建立自信心;
5、孩子犯了錯誤在「談話小屋」中單獨交談,不在飯桌上批評孩子,不在客人面前批評孩子,不在全家人面前批評孩子,不在孩子情緒不好時批評孩子。
李振霞的教育藝術,其核心意義我總結為:呵護,環境,喚醒,生成。
呵護——我們知道每一個孩子的生命的良好基因要素如創造性之求知慾、問題意識等與生俱來,應當說每個孩子都有,但又是很脆弱的,如同種子,首先需要的是呵護,不要令其霉變、潰爛,以保證它能正常萌生。教育的雙刃劍效應,培養人發展人的同時,有時也在扼殺人,而扼殺的往往就是創造性。因此教育孩子首先要學會呵護。
環境——人為其人,首先具有社會化或人文化生長機制,但這些不會純自然地生長或自然生長的效率是不高的。教授、訓練、養成也是非常重要的。而這里,良好的土壤,適宜的空氣與陽光,加上科學地培植,才有利於生命的生長。因此給孩子創設一個溫暖、和睦、幸福的家庭環境特別重要。
喚醒——與生俱來的人的主體性往往是沉睡的,需要喚醒。如第斯多惠所說,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知識,而在於喚醒、激勵和鼓舞。人的主體性包括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等,這些因素的激活,便是實現了主體精神的覺醒。所以李振霞特別重視挖掘孩子的閃光點建立自信心。
生成——李振霞特別重視的是孩子主體的自我生成,自主發展,無論知識技能學習的自主建構,還是品性養成的自我教育。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真正成功的教育,是實現學生的自我教育。而且,生成是具有歷史性的,動態的和可持續發展的。
可見:呵護、環境、喚醒與生成伴隨生命生長的全過程,這幾層要義既是層層遞進的,也是並列共生的。李振霞營造了一個適宜孩子生命生長的環境:氛圍放鬆,關系和諧,心靈自由,對話,合作……在這樣的家庭里,孩子主體得以凸現,能成為博士家庭,就容易理解了。親愛的父母們,你能成為又一個「李振霞」嗎?我想會的!

⑺ 清華大學副教授的孩子還是普通人嗎

能夠上清華的人都不普通,作為清華大學副教授肯定更不普通,作為清華大學副教授的孩子肯定註定也不是普通人。當清華大學副教授都說自己孩子是普通人的時候,你可要清醒的認識到這只是別人謙虛的說法,也就是安慰一下普通家庭的孩子,讓這些家庭接受命運的安排而已,你可千萬不要當真。清華大學副教授的孩子到底是不是普通人?這引起很多爭議,我說說我的看法,分享一下我的觀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他們說孩子普通只是安慰大家。

當清華大學教授都說自己孩子普通的時候,你聽聽就好,就像馬雲說他對錢不感興趣一樣,你笑笑就好,別人說的普通是給世界頂尖孩子相比認為比較普通,而不是給你的孩子相比認為普通,別人對孩子的期望可能是你孩子一輩子努力都可能達不到的地方,這種普通安慰你的千萬不要當真。

⑻ 全國著名的教育學專家 女兒考清華大學

祝孩子考出好成績

⑼ 我有一親戚孩子今年上高一,書法不錯,前幾天,清華大學和北大的教授看到了說能保送上這兩個學校,能嗎

保送生是不交額外錢的,騙人的,書法不錯,只能走特招生,不會保送,除非獲得國家或者省級重大賽事證書。

熱點內容
四川農業大學2014屆畢業生離校時間 發布:2025-08-21 01:40:12 瀏覽:721
金融專業各所大學排名 發布:2025-08-21 01:34:54 瀏覽:577
大學感謝老師畢業 發布:2025-08-21 01:29:05 瀏覽:779
acm國際大學生程序競賽 發布:2025-08-21 01:28:28 瀏覽:753
大學評書專業 發布:2025-08-21 01:06:11 瀏覽:543
清華大學教授談通貨緊縮 發布:2025-08-21 00:47:44 瀏覽:807
大學生入黨思想篇 發布:2025-08-21 00:43:17 瀏覽:317
四川大學商學院考研 發布:2025-08-21 00:43:15 瀏覽:890
內大學生人數 發布:2025-08-21 00:42:24 瀏覽:665
貴州大學考研化學 發布:2025-08-21 00:40:19 瀏覽: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