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於盛博士生導師

於盛博士生導師

發布時間: 2021-02-03 22:46:04

⑴ 博士博士後博士生導師哪個學歷高

博士後是博士在畢業以後,以一種工作的形式繼續科學研究,屬於工作人員,是沒有學歷的,

研究生包括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博士的學歷最高,
希望回答能幫助到你,你也可以追問。

教授和博導誰的職稱更高

沒有可比性,因為教授是職稱,而博士生導師不是職稱。

1、教授

教授,是一種高等教育體系中的職稱。多指在大學或社區學院中執教的資深教師與研究員,但教授與研究員是有區別的。教授有教課的任務,而研究員則沒有。

教授為大學教師職稱的最高級別。中文的教授兩字則源於「傳教授業」的字義,是中國古代就使用的學官名稱,在中國漢代、唐代的大學中都設此職位。這個詞語與英文沒有關聯。日語中則與中文同用「教授」來稱呼大學中的老師。

2、博士生導師

博士生導師應是本學科學術造詣較深的教學科研人員,其學術水平在國內本學科領域內處於前列,在某些方面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一般為教授職稱,也有特別優秀的副教授、講師擔任博士生導師。有培養研究生經驗,至少培養過兩屆碩士研究生。

能堅持正常工作,擔負實際指導博士生的責任。有協助本人指導博士生的學術隊伍,培養的研究生質量較好。有課程教學經歷,承擔過或正在承擔一定工作量的本科生或碩士生課程。

對年輕的教授(1972年以後大學畢業)申請擔任博士生導師,除具備上述條件外,一般應具博士學位。至少培養過一屆碩士研究生或在國內外協助指導過博士生的學位論文。

(2)於盛博士生導師擴展閱讀:

職責:

一、教授

教授的工作是在大學里針對他們所擅長的領域開課、或授與學生專業訓練,如科學和文學等領域。另外教授也必須深耕自己專精的學科,以發表論文的方式來獲得商業上的合作機會(包括了政府在科學上的顧問、或是商業發明等);

同時訓練自己的學生將來有足夠的能力與他們交棒。在授課、訓練、提交論文與尋求商業合作這四個方向里,要取得平衡則端看學校、地點(國家)和時間額外因素。例如在歐美的頂尖大學中,學校相當重視在獨一領域中專精的教授,而且常常將他們做為該校的宣傳重點。

二、博士生導師

根據博士生學習的定位,博士生導師的主要工作不在於為學生開出幾門課,而在於引導學生學習。或者說,導師的主要工作不在於「教」而在於「導」。

1. 引導學生熟悉本學科或相關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方法

本學科或相關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方法,這是進入博士生學習和研究的一個前提性的條件。由於博士生自身學科背景、學術水平的差異,引導學生熟悉本學科或相關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方法的工作極為重要。

沒有對本學科及相關領域研究狀況的基本了解,不熟悉本學科的學術規范,不會運用本學科及相關學科基本理論和方法提出和解決問題,博士生的學習和研究就沒有一個科學的基礎。

2. 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提高其研究能力

引導學生熟悉本學科或相關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方法的主要途徑,是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把讀書、思考和研究緊密結合起來,不斷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提升學術品位和研究水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教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博士生導師

⑶ 博士後跟博士生導師有什麼區別

博士畢業抄後,可以進博士後流動襲站,作進一步的研究工作(有工資、住房、子女教育安排),完成科研項目後即出站,找工作,或是可以再進博士後流動站,作更進一步的研究工作哦!!
博士生導師嘛,就是博士研究生的指導教師,所在單位的學科如果設有博士後流動站,部分博士生導師還可以做博士後的指導教師啦!!

⑷ 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有什麼分別哪個學歷更高

教授是職稱,博士是學位,博士生導師是職務.

三者之間有關聯,但是本身無法區分.

某大學一個博士學位的教授,開始擔任博士生導師

你覺得上面這句話能區分哪個學歷高嗎?

⑸ 陳建輝的著名畫家、院長、博士生導師

畫家陳建輝,著名書畫家孫其峰先生入室弟子。1958年9月生於天津。1981年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1983年至2003年任教於天津工業大學(原名天津紡織工學院),2000年晉升正教授。曾任天津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院長。現為東華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教學院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博士生導師。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藝術設計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藝術委員會副主任,第十一屆全國美展評委,中國文房四寶協會高級顧問,上海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常務理事、主任委員。西安美院、深圳大學、齊齊哈爾大學客座教授。武漢紡織大學陽光學者特聘教授。惠州大學顧問教授等。(曾任全國服裝設計與工程本科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上海服裝行業協會教育委員會主任。)
曾作為公派高級訪問學者赴香港理工大學紡織及成衣學院。並赴捷克共和國布拉格美術學院、查理大學講學,應邀赴德國門興格伯拉赫應用科技大學訪問及講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文化部主辦的赴美國紐約——「中國文化美國行」活動中,出任藝術總監等。
曾多次擔任「兄弟杯」、「中國國際青年設計師作品大賽」、「中華杯」中國服裝設計大賽、「新人獎」中國服裝設計師大賽、「中國模特之星」設計大賽、「中國十佳設計師」、「金頂獎」、「大連杯」中國國際青年時裝設計大賽、中國服裝院校優秀畢業生創意設計作品大賽、中國國際殘疾人職業技能選拔賽、世界超級模特選拔賽、全國三好杯學生裝設計大獎賽、全國都市女孩禮儀小姐選拔賽、首屆中國國際青年裘皮服裝設計大賽等大賽評委、2008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禮服設計策劃與評審。曾接受中央電視台、《服裝時報》、《中國服飾報》、《中華英才》等國內多家媒體的專題采訪及應邀作專題講座。
出版中國服裝高等教育「十五」部委級規劃教材《服飾圖案設計與應用》、《服裝畫技法教程》、《服裝造型美感設計》、《服裝畫技法教程》、《美術高考應對寶典》等專著。音響教材《服裝畫技法教程》曾榮獲國家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署「第二屆全國優秀教育音響製品獎」——二等獎。此外,論文與作品曾多次發表於《裝飾》、《美術觀察》、《國畫家》、《敦煌研究》、《中國書畫報》、《美術界》、《藝術研究》、《流行色》、《青年視覺》、《魅力》、《藝術與設計》、《美術&;設計》、《今日上海》、《裝飾科技》、《服裝與紡織品》《生活指南》等雜志。 「《水墨之維》——陳建輝當代水墨畫展」於2011年9月13日至9月26日在中國美術館隆重展出 。30餘幅精心創作的水墨作品,為藝術愛好者們帶來了一場視覺盛宴。從畫家獨到的視角,解讀宇宙世界的生機、秩序、格局及內在的韻律。其中,《塵》《生命之旅(之一)》《生命之旅(之二)》三幅作品正式被中國美術館永久收藏,為此次個展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這三幅作品呈現了陳建輝先生水墨作品的獨特風格,大膽留白與濃墨淡彩之間,虛實相生,噫韻貫穿,其筆法氣定神閑。正如著名沒數評論家邵大箴先生所評價:「他的現代水墨畫既接收了西方抽象主義繪畫的不少元素,又從傳統繪畫中吸收了營養,形成了有自己面貌的圖式。他的繪畫介於理性抽象與感情抽象之間,還具有明顯的傳統中國畫的意象特色。他畫面中的一些隱喻、暗示和象徵的符號或圖像,與中國的自然、哲學和文化典籍有內在的聯系。」 2000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文化部主辦的赴美國紐約——「中國文化美國行」活動中,出任藝術總監等。
1998-2003年 任天津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院長
1998、2000年 赴德國夏萊茵大學講學
1995-1997年 赴捷克共和國查理大學、布拉格美術學院講學
1988-1990年 香港理工大學高級訪問學者
1977-1981年 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 ⒈ 教育部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⒉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服裝藝委會副主任委員
⒊ (曾任)全國服裝設計與工程本科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⒋ 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常務理事、主任委員
⒌ (曾任)上海服裝行業協會教育委員會主任
⒍ (曾任)國家教育部藝術設計學碩士點學位評定、評估委員會成員
⒎ (曾任)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服裝設計專業教材」編委會委員
⒏ 中國紡織教育學會、紡織工業出版社編審委員會委員
⒐ 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會員
⒑ 中國天津青年美協會員
⒒ (曾任)原天津市教委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
⒓ (曾任)天津包裝技術協會、設計委員會常務理事
⒔ 西安美院、深圳大學、齊齊哈爾大學客座教授,武漢紡織大學陽光學者特聘教授,惠州大學顧問教授等
⒕ 第十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評委 2011年,《水墨之維》——陳建輝當代水墨畫展(中國美術館·北京)
《塵》《生命之旅(之一)》《生命之旅(之二)》三幅作品正式被中國美術館永久收藏 。
2009年,陳建輝當代水墨畫展(劉海粟美術館·上海)
2008年,陳建輝當代水墨畫展(山東曹州書畫院·山東)
阿散水墨空間(藝術景中心·上海)
2007年,中國當代藝術畫品展——陳建輝新作展(ART SCENE WAREHOUSE·波特曼麗嘉酒店·上海)
陳建輝個人畫展(YEMAC畫廊·韓國)
陳建輝水墨空間(日本)
陳建輝個人畫展(藝術景中心·上海)
2006年,陳建輝個人畫展(藝術景中心·上海)
2004年,個人畫展(里昂博物館·法國)
1996年,個人畫展(布拉格博物館·捷克共和國) 2011年,「自然與現代形式」明園藝術展(明園文化藝術中心)
第七屆深圳國際水墨雙年展(關山月美術館)
2010年,首屆浦東機場當代繪畫展(浦東國際機場)
上海美術家協會「海平線」抽象藝術展(上海油畫雕塑院)
世界華人迎世博美術作品展(上海美術館)
中意當代著名藝術家繪畫精品大展
2009年,2009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上海美術作品展暨第五屆上海美術大展
2009第十三屆上海藝術博覽會(香山書畫院恆源祥)
第十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中國畫展區系列展-上海藝術院校水墨藝術探索展
第五屆上海美術大展(上海美術館)
2009當代藝術展(首爾·韓國)
2009 孫其峰先生從藝教學七十年——九十年華誕師生作品聯展(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
2008年,全國中青年藝術家推薦展(明圓文化藝術中心·上海)
中國當代藝術群展(藝術景北京·北京)
陳建輝馮峰雙人展(藝術景中心·上海)
過去不遠——「家藏收」藝術家經典小品系列展(東方紅藝術沙龍·上海)
2007年,繪畫精神韓中交流展(首爾·韓國)
上海中青年藝術家推薦展(明圓文化藝術中心·上海)
2006年,真情真跡——海上優秀藝術家素描作品展(明圓文化藝術中心·上海)
中青年藝術家推薦展(藝博會·上海)
2005年,自由的情懷——當代八家作品展(明圓文化藝術中心·上海)
中青年藝術家推薦展(藝博會·上海) ⒈ 《服裝畫技法教程》——中國紡織工業音像出版社96年出版,98年獲國家教育、國家新聞出版署《第二屆全國優秀教育音像製品》教材二等獎,ISRC CN-C11-96-0001-0/VT編號V98(第一作者)
⒉ 《服裝畫技法教程》——中國紡織出版社1998年6月出版,ISBN7-5064-1357-41TS.1156(第二作者)
⒊ 《西方繪畫賞析》——中國紡織工業出版社1998年出版,ISRC CN-C11-98-0003-0/V.T 編號V123
⒋ 《西方繪畫形態》——中國紡織工業出版社1998年出版,ISRC CN-C11-98-0004-0/V.T 編號V124
⒌ 《素描教程》——中國紡織出版社1999年出版,ISBN7-5064-1455-4/J.0044(參編,刊登作品)
⒍ 《陳建輝藝術作品2000集》——台灣三希堂出版社2000年出版,ISBN919-91231/T 0080(獨立作者)
⒎ 《素描應試》——中國紡織出版社2000年出版,ISBN7-5064-1879-7/J 0080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00)第44006號(獨立作者)
⒏ 《中國現代書畫名家精品集—陳建輝中國畫新作》—上海市郵政局,2005年8月出版(獨立作者)
⒐ 《美術高考應對寶典—色彩器皿》——安徽美術出版社,2005年12月,ISN7-5398-1504-3
⒑ 《服飾圖案設計與應用》(服裝高等教育「十五」部委級規劃教材)——中國紡織出版社,ISBN7-5064-3935-2,2006年8月(獨立作者)
⒒ 《陳建輝現代水墨畫集》——安徽美術出版社,2006年出版(獨立作者)
⒓ 《陳建輝 ART SCENE CHINA 》——ART SCENE WAREHOUSE,2006年10月(獨立作者)
⒔ 《筆情墨趣寫精神》專輯——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中國民航雜志社,2007年3月(獨立作者)
14.《居家服裝設計》——「十一五」規劃教材——中國紡織出版社,2008年(獨立作者)
15.《服裝畫技法》(附光碟)——高教出版社,2009年9月(獨立作者)8-7-04-02744
16.《陳建輝現代水墨畫集》——江西美術出版社,2010年2月(獨立作者)ISBN978-7-5480-0099-0 (中國美協副主席、著名畫家何家英)評論
扶手雲——說說陳建輝的畫
熟悉陳建輝的人都知道他的水墨創作可分為兩部分:一是傳統題材,二是現代水墨。早年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的他在這座具有深厚傳統文化底蘊的院校里順理成章地完成了一個畫家應有訓練。可貴的是他並未滿足於次此,而是大跨步以傳統材料做抽象表現,在共性之中求個性表現,其探索之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想。天津美術學院特有的「北派思想」和他工作的中國最大城市的「海派精神」共同滋養了他,使之現在水墨的表現是:突出了自己,感染了觀者,體現了精神,提升了境界。
大哲學家康德說過:「沒有抽象的視覺謂之盲,沒有視覺的抽象謂之空。」一幅好的作品正是這種主客觀的對立與統一。在具象的因素里加入抽象因子。使畫里內涵意蘊和形式意味更加豐富,更具美感,給觀眾提供更廣闊的想像空間正是陳建輝現代水墨所探索的重要課題,從他的作品裡我們不難看出這些探索是分二步進行的,第一步是客觀觀察,第二步是主觀表現,尤其是在第二步上陳建輝更加註重追求自己內心獨特感受,感悟藝術本質,把描繪客觀上升到追求個性創造和精神表達,以眼前之景寫意之象,借客觀景物,發主觀情懷,使之作品成為自我行軌跡,如秋水澄潭,一望見底,凝練圓潤,真人本色。應該說這些畫,無框框,無戲說,無功力,無輕慢,但有眼光,有膽量,有悟性,有筆韻。這種直接,單純,簡括且又蘊含豐富的當代水墨,傳達給我們不僅是陳建輝理性的思考,更多的是他敏銳的心性。早年求學經歷和多次出國講學與考察,讓他深黯西方藝術的表現語言,我想這也正是他選擇抽象繪畫最基本的兩大元素「黑,白,灰」,「點,線,面」來構造他的水墨世界的聰明之舉,西方構成理論在他的作品裡巧妙地化解到中國的水墨里,一點一線,一塊一面。在他的筆下可謂是隨性所至,禪機又在。筆韻的抽象美被他細致地,耐心地一點一點呈現在我們面前,展讀這些作品的同時也折射出作為藝術家的才情,胸懷和夢想。
作為建輝的老同學和好朋友,為他在各個領域作出的出色卓越成就我都由衷的高興,行文致些唯願朋友:君子務本,鍥而不舍,輕取毛發,取其精髓,思想無疆,澄懷觀道,用扶雲之手創作出更多的好作品!
邵大箴《叛逆與繼承--陳建輝的現代水墨》
陳建輝的水墨畫大致可分為兩個類型:前期的作品屬於一個類型,形態接近於傳統山水花鳥;近幾年來創作的實驗性抽象水墨畫,是另一亇類型。陳建輝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受過學院系統的美術教育和傳統繪畫的熏陶,涉獵過不少民族繪畫的經典。這些影響在他早期作品中有所反映,題材、章法、筆墨意趣,大致上屬於傳統水墨的范疇。這里我說「大致上」,因為嚴格地說,即使在他前期的作品中,一方面保留著對傳統水墨形態的依戀,另一方面也開始顯示出他的一些叛逆精神。他逐漸有意識地將傳統水墨的結構鬆散化,將其程式作適當解構,預示著他要越過傳統水墨的法則,發揮自己的創造智慧和才能。他自己總結這個轉變過程時說:「我個人認為,從一個傳統藝術的繼承逐漸轉化到一個現代主義思潮上來,這不是一個突然的、跳躍的,是一個逐漸轉變的過程。」是的,陳建輝是從傍依傳統水墨一步一步地走向他的現代水墨之路的。
在繪畫創造中,水墨的媒材和表現手段看起來最簡單、便捷:水和墨適度地調和,有時輔以礦物質顏料,在宣紙上塗繪,造成種種作者預設的或意料之外的痕跡,形成某種物象的形或顯示出某種意象……惟其媒材簡單、手段便捷,而要真正駕馭它卻並非易事。那水與墨摻和的干濕、濃淡,便有很多學問;那平面上黑與白的關系,更有變化無窮的意蘊;水墨在宣紙上的流淌、氤化、滲、染過程中所造成的各種影像,還有那筆力的輕重緩急,墨色的濃淡虛實……這單純的水墨語言所包含的有與無、虛與實的辯證關系和「禪」的意味,直通宇宙萬象生成和存在的原理,也直接牽動著人的復雜而豐富的心靈世界。道家闡釋的「大象無形」的觀念,傳統的寫意藝術主張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理論,給水墨畫以極大的自由空間。這些,對陳建輝無疑有很大啟發。不過,我以為最早促成他走上抽象之路的動因,不是受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和文藝理論的影響,而是西方的現代主義藝術,特別是其中的抽象主義繪畫。但是,在從事了一段抽象藝術的實踐之後,結合自己的對傳統哲學的研究,開始打通這兩者之間的關系,並有所體悟,將其訴諸於新的創作。正如他自己所說的:「我本人崇尚西方抽象核心形而上的結構主義理論及理性精神,又深諳中國傳統的禪宗、道家思想之精髓。」
試圖把理性的嚴謹和感性的奔放自由地加以融合,表達對人生、自然、宇宙的思考,並用水墨的形象語言加以表現,是陳建輝實驗性抽象水墨追求的目標。他的現代水墨畫既接收了西方抽象主義繪畫的不少元素,又從傳統繪畫中吸收了營養,形成了有自己面貌的圖式。他的繪畫介於理性抽象與感情抽象之間,還具有明顯的傳統中國畫的意象特色。他畫面中的一些隱喻、暗示和象徵的符號或圖像,與中國的自然、哲學和文化典籍有內在的聯系。
被人們泛稱為抽象主義的藝術,其符號與圖像有的是藝術家從客觀物象中抽取、提煉而成的,有的是藝術家從抽象的理性觀念與思維出發,構建而成的。陳建輝的畫兼有這兩種方式,但前者居多,因而他的不少作品介於意象與抽象之間,似乎有一根隱藏不見的線,與民族傳統繪畫在精種上保持著血緣的聯系。至於他駕輕就熟運用的水墨特有的筆墨情趣,更賦予他的作品以一種民族藝術特有的風采。
水墨畫的現代轉型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條是在原質的基礎上,深入發掘傳統,賦予傳統語言以新的意義,走以古開今的道路;一條是引進外來文化藝術資源,改變舊質的成分,形成具有新質結構和內容的水墨語言。陳建輝選擇的是後一條路,他既是傳統文人水墨的叛逆者,又擔負著承續傳統水墨精神的使命。
(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 研究生院院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張曉凌先生)評論
筆情墨趣寫精神——陳建輝作品印象
20世紀以來,中國畫一直遭際到三個問題的糾纏:如何使筆墨具有現代感和現代情趣,筆墨與寫實造型的關系,以及筆墨與主體精神的表達。最後一個問題可引申至重建中國畫現實功能的層面上。這三點,可以作為考量中國畫家質量的標准。在這個背景上閱讀陳建輝的作品,別有一番體會。在他的花鳥畫作品中,你可以讀到層出不窮的新意:如抽象筆墨、心象、當代精神、實驗、個人心性、豪放與細膩等等。他以自己的方式不動聲色地回到了上述三個問題,他的作品也由此別開生面,構建出全新的花鳥境界。
陳建輝長期致力於傳統筆墨的研習、思考與總結,同時,學院的系統學習,使他具備了良好的寫實繪畫修養,以此為基礎,他一直尋找融合二者而開新格局的創作之路。在其作品中對筆墨節奏、力度、變化的關注,體現的正是他內心對傳統筆墨精神的追慕。在陳建輝的創作中,筆墨效果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用筆的提、按、頓、挫,用墨的濃、淡、干、濕等,在畫家的激情統領下,產生出多層次變化,筆法與墨氣渾然天成,水墨交融,氣象萬千。陳建輝的花鳥畫既有文人墨戲般的自由和灑脫,又具西方現代繪畫的光感與色澤。他的花鳥草蟲,多以墨為主,色彩輔之,同時講究墨色對比和相映成趣。墨因色而明麗,色因墨而沉著。並且畫中色彩不受客觀情境的制約,光與色依畫面需要而變幻生發,時而濃艷絢麗,時而清新淡雅,或以色入墨,或純以水墨,均能各臻其妙,彰顯出中國繪畫的蘊籍之美和獨特魅力。陳建輝的花鳥畫中吸收了很多西方繪畫的元素,特別是陳建輝花鳥畫中具有實驗性特徵的筆墨,這種具有實驗性探索精神的個性化筆墨,使陳建輝的花鳥形象,既未拘泥於傳統,又有別於單純的水墨實驗,在吸收傳統造型優勢的同時,又表現出頗為前衛的審美特點。
在筆墨中建立當下感受和現代精神,並以此完成筆墨的現代轉換,是陳建輝進行筆墨實驗的根本皈依。因其難度過大,我們可以從其多變的語言中窺測到陳建輝的苦心孤詣。他時而將筆墨做極簡性處理,寥寥數筆,直握機杼;時而大面積渲染,細心勾勒;時而精心設計畫面,照應物象的構成;時而回歸傳統寫意,重溯本源。這種語言的跳躍性正是探索期思維所具的鮮明特徵,對藝術家而言,這是最為寶貴的品質。
「托物以言志」是歷代中國畫家慣用的創作方式,花鳥畫更是如此。中國的花鳥畫不單是為了表現花鳥之美,更是以描繪花鳥為媒介,抒發和表達作者的觀念、情感和品格。它代表著畫家們觀察、感悟、記憶和表現客觀世界的獨特過程,通過筆墨的自由書寫,抒發出畫家對自然、對人生的思索和追問。因此,很多花鳥畫家經常會創造出寄託畫家主觀情感的藝術形象,這個藝術形象非但不受自然物象的制約,甚至完全可以不與自然相吻合,就好像八大山人的魚、孔雀以及斜眼向天的孤鷲,藉此充分展現畫家的心性和品格。陳建輝深諳個中道理,在他的花鳥畫中把握了中國寫意創作的精髓,以簡練傳神的筆墨,生動刻畫物象特徵,用巧妙的構圖和空靈的意境,體現出畫家內心的個性情趣。而陳建輝選擇了蝸牛的形象,在他的藝術語言里蝸牛象徵了很多崇高的品格。蝸牛的形象反復地出現在他的作品裡,這種看似柔弱、嬌小的軟體生物,在陳建輝的筆下被塑造成身負重荷,躑躅前行的探索者,不畏艱辛在草石間摸索、探尋,昭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勃發的人生理想。同時,蝸牛的神態可掬,也流露出陳建輝灑脫的天性品格,亦賦予了畫面超然的審美意境。
陳建輝的花鳥具有很多傳統的痕跡,即使其具有實驗性筆墨的傾向,也依然能夠清晰地解讀出他對中國畫傳統中「經營位置」的確切把握。構圖是中國畫的精髓之一,畫面位置經營的好壞也是中國畫重要的評判標准,「馬一角、夏半邊」以獨特的構圖方式和深厚的筆墨功力為後世津津樂道,同時歷代畫家對畫面韻律、形象、位置的刻意追尋,歷代畫論對章法、布局的深入探討,都是中國畫對構圖講究的最好例證。陳建輝受過多年西畫造型和設計藝術的熏陶,對畫面形式美的追求尤為注重。他作品中具有不拘泥於傳統的題跋方式,這些題跋橫亘於畫面的中央,打破畫面略顯沉悶的平靜,新穎而自由;水墨的單純也因為有了印章的精心安排顯得生氣盎然。執白守黑是中國繪畫的傳統,空白非但不是缺失,反而是一種「弦外有音」的昭示,陳建輝作品中構圖的最大特徵莫過於對畫面節奏的把握和他對執白守黑的深刻體會,在他的作品中淡墨的氤氳、個性的題跋都因為畫面大片的留白而顯得大膽和獨特。
當然,陳建輝的新筆墨、新格局還在不斷的藝術實踐和探索中繼續成熟和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通過他一如既往的執著追求和勤奮耕耘,將會開拓出一條獨具面貌的藝術道路,在這條道路上亦如蝸牛般躑躅前行的陳建輝,也將走向他的藝術理想之境。
張曉凌 (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助理、 研究生院院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加拿大藝術評論家凱瑟琳女士)評論——返璞歸真
陳建輝對水墨充滿現代感的運用既大膽又富有美感。他的作 品中蘊涵了充沛澎湃的情緒和感覺。深淺色的對比激發了觀者的 萬千想像。他色調沉鬱的調色板由黑灰白三色將點、斷續的線條 和輕巧的筆觸結合,同時也將神秘的風景和抽象的幻境編織在一 起。陳建輝是一個藝術家也是一個哲學家。他的作品向觀者呈現 了一個闡釋的世界。他的表達純粹來自於潛意識。陳建輝的畫作 擁有一種內斂的冥想氣質。在那些游絲般的線條和淡淡的水墨圈 點的泡沫中觀者可以感受到一種撫慰心靈的溫柔。凝視他的作品, 我們好似感覺到畫面的運動和一種與水相似的富有節奏的流淌。
觀者甚至可以想像這些細密蜿蜒的線條在風中微微彎曲。這賦予 他的水墨作品安靜的禪意。陳建輝有的畫作中只有寥寥數筆,有 的卻有非常復雜的線條安排。這些細密的線條相互交織,形成了 錯綜復雜類似蛛網般的圖案。仔細觀察,作品中還時而出現一些 蝸牛。這些小小的生物在藝術家抽象的風景畫中星點出現,好像 正在這些捉摸不清的混沌中向外張望。看著它們,我們不由得想 起畫外的自己也正是在這大千世界裡懵懂地觀察著外界。他對作 品中元素狀態的表現不僅在技法上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同時也體 現了一種深刻的洞察力。他的作品優雅且大膽地運用了現代的元 素,因此進入了中國水墨畫的另一個領域。陳建輝的構圖不同尋 常,觀賞他的畫作時觀者會發覺:大片的留白和重墨勾勒的漩渦 和線條一樣耐人尋味。他在空間的安排上頗費心思,用一種智慧 的語言讓觀者感受到作品中的古典意韻。
陳建輝內心尊崇傳統中國圖形和花鳥繪畫,但是他的畫作不 拘泥於傳統,匠心獨具,且讓觀者覺得耳目一新。多種元素的並 置使得他的畫作更具深意。在這一方面,我們可以說他是一個視 覺上的詩人。觀者也許會認為他的作品是實驗性的,但這絕不僅 僅流於用現代方法表現傳統媒介的表面。陳建輝的作品充滿了內 省且暗藏一種小心翼翼的細膩之感。他非常注重細節,學院背景 對作品的影響也在其中得到了清晰地體現。陳建輝在水墨畫方面 擁有高超技巧的同時,也發展了自己獨有的現代表現手法:將許 多的物體未加修飾地呈現,好像這些根本無需闡釋。值得注意的 是陳建輝以一種精緻的手法平衡這兩種表現方式。盡管內涵復雜, 他的作品卻舉重若輕。從這個意義上說,陳建輝也許正是試圖突 出真實本身的簡單質朴。

⑹ 教授等不等於博導啊二者有什麼區別

教授不等於博導。

一、教授與博導的范疇不同:

(1)教授是一種職業,是在大學或社區學院中執教的資深教師與研究員,教授為大學教師職務的最高級別。

(2)博導,即博士研究生導師,是一個中國特有的職稱,在高教系統(大學、研究院所)中承擔對博士研究生的培養作用。一般博導均已取得教授(研究員)頭銜,隨著改革,部分重點院校部分領域優秀的副教授也已經被授予博導的資格。

二、職責不同:

(1)教授工作是在大學里針對他們所擅長的領域開課、或授與學生專業訓練,如科學和文學等領域。另外教授也必須深耕自己專精的學科,以發表論文的方式來獲得商業上的合作機會(包括了政府在科學上的顧問、或是商業發明等),同時訓練自己的學生將來有足夠的能力與他們交棒。

(2)博導主要是根據博士生學習的定位,博士生導師的主要工作不在於為學生開出幾門課,而在於引導學生學習。或者說,導師的主要工作不在於「教」而在於「導」。

三、授課重點不同:

(1)教授在授課、訓練、提交論文與尋求商業合作這四個方向里,要取得平衡則端看學校、地點(國家)和時間額外因素。例如在歐美的頂尖大學中,學校相當重視在獨一領域中專精的教授,而且常常將他們做為該校的宣傳重點。

(2)博導授課自由度相對較高。

(6)於盛博士生導師擴展閱讀

博士生導師引導學生熟悉本學科或相關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方法:

本學科或相關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方法,這是進入博士生學習和研究的一個前提性的條件。由於博士生自身學科背景、學術水平的差異,引導學生熟悉本學科或相關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方法的工作極為重要。

沒有對本學科及相關領域研究狀況的基本了解,不熟悉本學科的學術規范,不會運用本學科及相關學科基本理論和方法提出和解決問題,博士生的學習和研究就沒有一個科學的基礎。

博士生導師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提高其研究能力:

引導學生熟悉本學科或相關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方法的主要途徑,是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把讀書、思考和研究緊密結合起來,不斷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提升學術品位和研究水平。

⑺ 教授、講師、博士生導師、學科帶頭人等這些頭銜之間是什麼關系

教授,是一種高等教育體系中的職稱。多指在大學或社區學院中執教的資深教師與研究員,但教授與研究員是有區別的。教授有教課的任務,而研究員則沒有。
教授為大學教師職稱的最高級別。中文的教授兩字則源於「傳教授業」的字義,是中國古代就使用的學官名稱,根據教育部和人事部聯合發布的相關規定,把高校教師的崗位分為13個等級。教授崗位分一至七級。其中正教授崗位包括一至四級,副教授崗位包括五至七級;中級崗位分3個等級,即八至十級;初級崗位分為3個等級,即十一至十三級。
1、現下「教授」都是聘任制的。
2、「特聘教授」,顧名思議,是特殊(特別)聘任的教授,本身是教授。
3、「客坐教授」,是「客情」聘請的學者,不定期來作報告或搞講座。本人可能不是教授,而是名人、官員、企業家、發明者,等等。
4、「兼職教授」,校際間、學校與社會間,互相聘請講課的教授。本身是教授,實際講課或搞科研、帶研究生。
5、「榮譽教授」,是對知名的老教授、有成就的老領導,授予的榮譽稱號。
6、一般教授,是大學聘任的正高級職稱,既上課,又搞科研、帶研究生,也是學術帶頭人。
講師:任職基本條件
1、大學專科畢業以上,擔任助理講師職務四年以上,能擔任培訓教員工作;
2、能勝任一門或一門以上課程的講授和全部教學工作,質量較高,教學效果好;
3、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書籍和資料。
專業技術人員所取得的學歷必須同申報晉升職務的專業相同或相近,否則一般應視為不具備規定學歷。對先參加工作後取得規定學歷的人員(以取得學歷證書為准),取得學歷前後的任職時間可以相加計算,達到任職時間要求的,可以申報高一級專業技術資格。正常申報中級職務,任助理級的總年限最低不得少於4年。
對雖不具備規定學歷與資歷,但在本職工作崗位上確有真才實學、能力強、業績貢獻突出的專業人員,可破格申報相應的專業技術職務。破格申報對象必須是本單位3年內考核成績名列前茅者,且一般情況下,不得越級申報和「學歷、任職年限雙破格」申報。破格申報者,任職年限的提前一般不能超過1年。

⑻ 為什麼有的人自己不是博士,卻當了博士生導師

我國有很多博士生導師沒有博士學位,這很正常,因為他們求學時沒有博士學位的設置;但不正常的是,甚至有的博士生導師又去讀一個博士,這只能說明這些要求他們讀博士的人,可能是他們自己也可能是另外的人,沒有能力從學術的角度評判他們的水平。博士生導師,至少從目前的情況看,應當同時是該學科最有學術水平的一群人,同時也是最懂得學科發展的。他們當年,應當是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到這樣的學術地位。而這樣的人,應當是支撐學科的棟梁之材——換句話,這樣的人存在,以他們的學術道德約束,才有了學科發展的具體途徑,而不是外行領導內行弄出一堆學術垃圾。從客觀的現實,學術垃圾太多就表明學科發展畸形繁榮實質無序。
客觀的一個原因是——文化大革命阻礙了新中國建成自己的學術體系,在文革之後的不到十年間,有不少學科都有了自己的首位博士,這些博士可惜並沒有能力挑起大梁。他們的學術能力並不比文革前的學者們強。剛建國那會兒,中科院院士那水準,至少都是響當當有自己實在的東西,那裡邊有的人是博士,也有很多人不必是博士。現在呢,既然沒有實實在在地去做,哪裡有實在的成果拿出來?當然就是這個名校博士的名頭最能唬人了。你不用急,用不了多久,別說博士生導師了,就是一個助教講師,一個三等大學的輔導員,都能是博士,至於水平,能力,效果,糊弄人罷了。
補充剛看到的一段話:
王以銘在美國研修一年半就提前回國了,他感到國內有太多的事情等著他做。麻省理工學院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教授向王以銘提及,是否考慮在這里拿個博士學位回去?王以銘笑著對丁先生說,年過四十就不必「浪費」寶貴時光念學位了,如果給我機會,我不是花時間拿博士學位的問題,而是指導博士生的問題。至於美國,我還會來的。就這樣,他成為52人團隊中最早完成預定學業後歸國的。

⑼ 博士生導師名錄

中國地質大學年鑒.2013·北京

續表

中國地質大學年鑒.2013·北京

⑽ 博士生導師和教授有什麼不同

博士生導師是大學研究所的導師資格.
教授是大學教師的職稱,
大學裡面博導一般是教授,差的大學裡面教授不一定是博導,研究院所裡面沒有教授,但高工一樣是博導。

熱點內容
浙江農林大學王教授 發布:2025-08-20 19:42:09 瀏覽:986
華東師范大學錢文忠教授 發布:2025-08-20 19:25:34 瀏覽:998
理工大學博士規定學制 發布:2025-08-20 19:14:18 瀏覽:631
大學生就業陷阱 發布:2025-08-20 19:07:45 瀏覽:853
河北工業大學擬錄取名單 發布:2025-08-20 19:06:09 瀏覽:631
四川二本大學名單 發布:2025-08-20 19:01:52 瀏覽:690
2015中國一本本大學名單 發布:2025-08-20 19:01:37 瀏覽:870
北京交通大學法學考研 發布:2025-08-20 18:46:04 瀏覽:420
南昌大學醫學生2019考研結果公布時間 發布:2025-08-20 18:45:50 瀏覽:495
本科生畢業論文入庫嗎 發布:2025-08-20 18:45:49 瀏覽: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