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研究生怎麼和導師相處

研究生怎麼和導師相處

發布時間: 2021-02-04 16:05:48

A. 研究生怎麼和導師相處

積極主動一點就好了,節日多打電話問候一下。平時多問候一下說有什麼作業要布置的,版然後表明權下自己會好好努力,我和導師關系不錯啊,他也經常送需要的東西給我,我把他當自己的父親一樣看待,這樣說有點誇張,但是很尊敬他,又把他當朋友,你自己好好領悟,不是教教就會的……

B. 研究生如何與導師相處

轉的馮長根教授的 我覺得挺有用的:

前不久中山大學的艾雲燦事件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或許該事件只是研究生與導師關系緊張的極端個例,那麼,研究生特別是博士生應如何與導師建立良好的關系呢?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北京理工大學應用化學學科博士生導師馮長根,在其教學生涯中,已有74位博士生成功拿到學位,目前還有8位博士在讀。4月2日,他在北京化工大學所作的演講中,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豐富經驗,為研究生處理與導師關系提出了自己的忠告和建議。

陽光准則:保持與導師的聯系

這件事雖然看起來簡單,但不容易做到。馮長根自己就有過這樣的經歷,他在讀博士時,就因為導師忙,有時一兩個月都沒有機會見面,甚至有時他寫了留言條貼在導師的門上,約好什麼時間見面,最後還是不能如願。

但是,博士生與導師保持聯系又非常重要,博士生進入某個科研領域,對該領域科學共同體最真實細致的體驗往往首先來自導師。

很多博士生開始做實驗、搞研究時,非常希望得到導師隨時隨地的指導,但這不現實。馮長根對學生們說:「你們平時見不到我是可能的,但聯系不到我卻沒有可能,我手機天天開著怎麼會聯系不到呢?」他認為,保持聯系並不僅僅是見面。見面不是本質,聯系才是本質。

與導師保持聯系最快捷有效的辦法就是發手機簡訊,也可以給導師留紙條,此外還有導師的助手、學科組的其他老師,這些都是與導師聯系的渠道。

如果博士生與導師保持密切的聯系,他不僅可以得到科研上的指導,而且也給導師留下深刻印象,那麼導師在與科學共同體內其他同行交流時也樂於推薦他,對其未來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的實驗毫無進展」

與導師保持聯系是第一步,但保持聯系要說些什麼呢?這就用到了第二條:讓導師得到你的消息。

一些博士生在導師出差幾天、幾周、甚至幾個月時,失去了「導師意識」:「導師出差了,他不會找我了,我也不用找他了。」更糟糕的是,有些博士生甚至會鬆懈起來,甚至偷懶了。如果導師在出差期間得不到學生的信息,而產生「看起來一切順利」的想法,那麼對學生以及他的研究工作毫無益處。

博士生要有規律地給導師發送一些自己的研究消息,也許有的博士生擔心自己的實驗沒有結果能跟導師說些什麼呢?那麼他也可以給導師發一個簡訊:「我連續作了幾天的實驗,沒有任何進展。」

馮長根甚至收到過這樣的簡訊,他的學生告訴他實驗樣品給浪費了、實驗室的儀器給燒壞了等等。

馮長根認為,這樣的通報也是有價值的,至少讓導師了解到你科研的詳細進展。讓導師得到自己的消息,他將會成為一名「幸福」的博士生,因為讓導師知道自己的研究進展會起到推進研究的效果。

要將向導師通報科研工作的信息成為有規律的任務,頻率最好是一個星期一次。

摸清導師的脾氣

社會上很多人習慣地把導師「美化」成「觀音菩薩」式的人物:慈眉善目、和藹可親、循循善誘。其實導師也是一個有七情六慾的普通人,有的導師性子慢,也有的導師性子很急,這些現象都是很正常的,人的脾氣總是各有特點。

因此,博士生要熟悉導師的說話方式、口頭語甚至是思維方式,這樣做的目的是挑選最高效的詞彙、語言與導師進行有效的溝通。博士生與導師溝通的語言要像玻璃一樣透明,一句不行,就再說一句,這也許叫「導師語言」。

馮長根認為,博士生要鑒別自己的個性和人際交往技巧與導師的差別,然後逐步消除這些差別,作為學生,這是責無旁貸的事。導師已經帶著自己的脾氣和個性在科研中得到了成功,學生沒有必要因此去犯低估自己導師的錯誤。

「我能行!」

博士生在與導師的交往中,贏得導師的尊重也很重要。

博士生的科研工作雖然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導師在該領域的經驗也比學生多,但是具體科研工作的細節不一定是導師完全了解的,如果博士生在與導師交流時,對自己的工作沒有信心,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導師,讓導師對學生的工作也失去信心。

如何走出這個怪圈並贏得導師的尊重呢?其實方法很簡單,博士生只要對導師說:「我能行!」馮長根曾經有個學生,他在回應老師交予任務時總是說:「老師,您放心……」這樣有信心也有獨立工作能力的學生就會贏得導師的尊重。

在與導師的交往中,博士生的獨立工作能力是贏得導師尊重的首要因素,高於其做出的研究成果。博士生首先要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獨立工作的能力,在確保自己已經得到某些深層次的好東西、好想法再交予導師,否則導師也會厭煩。

稍稍有些個性

許多學生不習慣向處於權威地位的導師提出要求,很多都是百依百順,這樣也沒有好處。對於一個學生來講,稍稍帶著一些個性與導師交往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如果一個博士生已經應用了上述第四條建議,那麼他就得到了一個直接的好處:處在和老師正常交往甚至「談判」的地位,博士生完全可以跟導師提出一些對實驗的方式、順序等的具體安排,甚至是對某個研究課題的看法,因為導師已經開始重視他的看法,導師也會在你的意見中得到一些啟發。

這對博士生自己的培養也是很重要的,博士生的研究過程就是一個被訓練成獨立研究者的過程,如果他在與導師交往中應用這個准則,那麼就會更快地完成這個過程。

給導師寫一點東西

對於博士生來說,學術論文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培養環節。對於導師來講,相關的學術論文同樣有著重要的意義,一個直接的結果就是導師可以把學術論文用於申請研究項目。

因此,盡快將自己工作的成果寫成論文交給導師,對博士生來講是非常重要的。這首先會讓導師對學生有信心:我在你身上付出更多的時間是值得的。同樣,博士生的論文也會給導師自己的研究工作帶來便利。

馮長根為他自己的導師寫的第一篇論文只涉及到一個數據,只有短短的3頁,但他的導師拿到論文時是那麼的高興,馮長根也由此和導師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對於科學技術專家來說,再沒有比看到又有一篇帶有自己姓名的新的學術論文要遞交給刊物更能吸引他們關注的事情了。

而對於博士生來說,導師會因此愉快地閱讀他博士學位論文的一稿、二稿……博士自己的論文答辯也變成了一件水到渠成的容易事——因為你研究的某些部分已經作為學術論文發表了。

C. 讀研期間如何與導師相處如何與同學相處

那要看你導師的性格了,因人而異!
跟導師的關系要張弛有度,學業上要以嚴肅認真的態度尊重導師,課下的生活就應該以輕松愉快的態度對待了,不要把導師想的很恐怖,其實也不過是為人父母的長輩而已。 教師節、他的生日、春節等等都要問候。一般而言,你對他的態度決定他對你的態度。
至於室友呢 平時互相幫忙。晚上睡覺前來個small talk,多聊聊天。相處時間久了,自然有感情,不會太冷淡的。

D. 研究生該如何與導師相處

導師都希望自己的研究生對自己的研究課題表現出很大的熱情、責任感和能專動性。屬因此,在研究生初期接觸科研的時候,花時間閱讀課題組前輩們的文章,尤其是自己導師的文章,了解課題組目前的研究進展,縮小你與課題組前輩們的知識鴻溝,通過閱讀文獻盡快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方向並與導師交流。

E. 研究生都是怎樣和自己的導師相處的

研究生與導師的關系不能簡單地被看作師傅與學徒的關系,也不完全是同事之間版的關系、僱主與權雇員的關系。研究生與導師的關系十分重要。作為一名研究生,在剛剛進入學科內部問題時,你對這個專業的了解或者對課題共同組的了解,許多方面都來自導師。良好的師生關系會給你帶來驚人的收獲。

F. 研究生與導師關系如何相處

1、讓導師經常得到你的消息。如果不這樣,導師就會認為你的工作沒有問題,產生一種虛化的安全感。如果你的研究做得不順利,導師又沒有你的消息,這對你沒有好處。即使是一個簡單的簡訊,讓導師知道在上一次見面六七天以後,你現在在做什麼、做得怎麼樣,也是非常好的辦法。即使研究沒有任何進展,也不用怕跟導師說。讓導師得到你的消息,無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都可以。因為讓導師知道你的進程,對你而言一定是有利的。

2、摸清導師的性格。導師是急性子還是慢性子,內向還是外向,脾氣如何……了解導師的性格,你和導師的相處會更加融洽。可以問問實驗室里比你大一點的同學,他們是怎麼跟導師相處的。研究生要熟悉導師的說話方式、口頭語,甚至是思維方式,要用導師的語言跟他交流,這樣做的目的是具備與導師保持聯系的能力。

3、贏得導師的尊重。懶惰和不自信會失去導師對研究生的尊重。如果你偷懶,你的導師肯定不相信你;在與導師交流時,你對自己的工作沒有信心,很有可能讓導師對你的工作也失去信心。

4、敢於向導師提問題,適當展現個性。如果你得到了導師的尊重,實際上你已經得到了一定的地位,你就可以跟導師談判了,因為導師尊重你、歡迎你。這個時候你一定要注意,這是最好的時機,一定要把握。

5、為導師寫一點東西。如果想與導師有更進一步的交往,你必須要在學術上比較活躍,特別是學術論文上。論文對你學術上的積累很重要,因為科學共同體評價一個專家,歸根到底要看其學術論文。同時,論文也會給導師自己的研究工作帶來便利。

G. 研究生如何與導師處理好關系

特別推薦我自感研究生和我的關系是很好的,過去的,現在的都是這樣。
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馮長根教授
近日在中國科學與人文論壇上從切身體會出發,給出了6條建議。
研究生與導師的關系十分重要。作為一名研究生,在剛剛進入學科內部問題時,你對這個專業的了解或者對課題共同組的了解,許多方面都來自導師。良好的師生關系會給你帶來驚人的收獲。
1、保持與導師的聯系
當你開始做實驗、做研究時,你會希望你的導師能隨時隨地幫助你,但是,現實情況往往是導師很忙,而且忙到你想像不到的程度。於是,你就開始擔心了。這是很多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都有的一個心理過程。有的時候,論文做得不是很順利,可能不是由於你的研究水平沒有達到一定高度,而是因為你把自己與導師隔離開了。對此,
你一定要與導師保持聯系
,讓你的名字經常出現在導師的腦子里、嘴上、聯系記錄本上。這樣,你不僅可以得到更多科研上的指導,而且也給導師留下深刻印象,
導師在與科學共同體內的同行交流時,也樂於推薦你。這對於你今後的求職、科研都會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2、讓導師經常得到你的消息
即使研究沒有任何進展,也不用怕跟導師說。讓導師得到你的消息,無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都可以。因為讓導師知道你的進程,對你而言一定是有利的:如果你沒有進展,導師會幫你想辦法,看問題出在哪裡;如果有一點進展,他會幫助你總結經驗,再上台階。總之,我建議,
研究生最好一周與導師聯系一次,告訴導師自己科研工作的進展信息,並使之成為有規律的任務。
3、摸清導師的性格
研究生要熟悉導師的說話方式、口頭語,甚至是思維方式,要用導師的語言跟他交流,這樣做的目的是具備與導師保持聯系的能力。
對於一些導師,如果你不把話說好,很可能要產生誤解。對導師說的話,一定要像玻璃一樣透明,讓導師不會對你說的話產生誤解。
4、贏得導師的尊重懶惰和不自信會失去導師對研究生的尊重。
如果你偷懶,你的導師肯定不相信你;在與導師交流時,你對自己的工作沒有信心,很有可能讓導師對你的工作也失去信心。很多博士生在跟導師談話時,常常處於一種沒有信心的狀態下,對於有的導師,你談話時沒有信心,就會讓他也都沒有信心了。這是一個怪圈。博士生如果對導師說:我能行。這3個字就可以打破這個怪圈。我以前帶一名博士生,他每次都說「老師您放心」
。說到的,他也做到了,我也就對他比較尊重。
更為實質性的,是你的行動。
一是你得到了科學研究很好的結果,二是你通過獨立研究充分表現了你工作的努力,這兩種做法容易引起導師的尊重。對大多數的博士生而言,畢業以後可能做的是別的研究、別的工作,只有獨立思考、獨立工作,才有助於你走向成功。
5、敢於向導師提問題,適當展現個性我們很多碩士生、博士生,其實已經很不錯了,但是在導師的面前像小綿羊似的,不敢提什麼問題,不習慣向處於權威地位的導師提出要求。我想提醒的是,如果你得到了導師的尊重,實際上你已經得到了一定的地位,你就可以跟導師談判了,因為導師尊重你、歡迎你。這個時候你一定要注意,這是最好的時機,一定要把握。再過幾年你將畢業,答辯的時候,一個禮堂的專家可能對你提問題,你要很好地回答,你就必須學會獨立思考。所以,你一定要在此之前就學會表達自己的意見,跟導師提問題。
碩士生可以試著和導師談談自己關於研究課題的個人看法,甚至是商量研究工作中的安排;博士生要學習站在自己的立場上面與導師對話,這將為以後在一群專家面前為自己的研究辯護做好准備。
6、為導師寫一點東西
如果想與導師有更進一步的交往,你必須要在學術上比較活躍,特別是學術論文上。論文對你學術上的積累很重要,因為科學共同體評價一個專家,歸根到底要看其學術論文。同時,論文也會給導師自己的研究工作帶來便利。
如果你已經贏得了導師的尊重,又稍稍有一點個性,跟導師交往得比較好,並且較早地將自己工作的成果寫成論文交給導師,會使導師對你更有信心。導師可能會產生一個想法:我為他付出的勞動是值得的,可以在他身上花更多的時間
。如果導師真的這么想,對你是有好處的。
當然,論文是沒有那麼好寫的,特別是寫出高質量的論文,可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但是如果你真的這樣做了,導師可能對你產生好感,他會很愉快地看你的論文。你的博士論文出來以後,他會一遍一遍地幫你修改。論文答辯也會變成一件水到渠成的容易事。
我記得我在進行博士論文答辯的時候,答辯委員提問,第一個問題是「你是不是已經發表論文了」
,回答這個問題對我來說不難,因為我當時已經發表了14篇論文。後面的答辯感覺就像我們之間在討論問題一樣,我沒有感覺到任何的壓力,整個過程非常順暢。

H. 研究生階段應該如何和導師相處

要有你自己的核心能力,能為導師分擔科研任務,成為導師的左右手。研究生回期間導師科研任務相答對繁重,科研實驗和學術會議等工作內容纏於一身。作為學生,我們要看清楚自己的長項,利用自己的長項為導師和自己所在的科研團隊服務,同時培養和鍛煉自己的能力。在導師心目中起碼在一個專心學術的導師心裡,有為才會有位。

I. 怎麼與導師相處,才能愉快的過完整個研究生生涯

研究生和自己導師相處不能再是單純的學生和老師的相處模式,尤其是當你的導師級別比較高、平時又比較忙的情況,如果我們自己跟導師相處時再不注意分寸,是很容易出問題的。和導師相處愉快是有一定技巧的,這也是考驗你社交能力的一關。
一、信任你的導師
導師雖然不是你的父母親人,但也是關心愛護學生的,無論哪個導師能達到他們的社會地位,都是有自己獨特的成功法則的,導師的眼界和人生閱歷絕對是遠勝於你並且具有可學習之處的。導師會把自己的人生經驗加到學生身上,如果你在奮斗過程中遇到的不適應與困難不和導師講,失去對老師的信任,這樣的學生很難順利成長,如果學生不用老師指導就能成功畢竟是少數。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不是天才,更何況天才也需要引導,無論何時,無論何種境況,請你信任你的導師,「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一點反過來看也是成立的。
二、擺脫依賴,能夠獨立解決的事情就不要麻煩導師
考研本就是你自己做的決定,這意味著從此你走上了一條自己選擇的路。從此以後你要靠自己了,沒有人會逼著你交作業,沒有人會督促你做這做那,這一點比大學本科的時候更為突出。至少本科的時候還有點名達到考勤記錄。
領導和老師都很忙,除學術之外的細微末節的事情要有自立能力,那是需要自己擁有的生存知識,因為研究生是成人,成人不僅僅意味著可以結婚,更意味著可以自己確定自己的現在和未來的選擇。你要知道,和你同齡的人說不定已在為人父母了喲。相比於他們你所要面臨的生活問題與責任可能不值一提。
三、眼光放長遠,不要計較一時的得失
學術梯隊和企業、學校一樣,是按貢獻排序的,能做出業績必然會得到表揚和關注,這是競技場、訓練營,不是保姆站,領導和老師也是人,要生存,而且要為團隊生存負責,壓力很大,不可能沒有規矩,接受規則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同時,又要堅持自己的主見和目標,不能人雲亦雲,追求卓越是必然的選擇,慢慢看到成功會有快樂,過分計較成功路上的得與失是不明智的,更多的時候需要忍耐和堅持。
四、結束無意義的爭辯,多做有效率的溝通
很多好論文都是學生和老師共同討論出來的,百遍、千遍地改出來的。這種溝通能力沒有,不願討論,導師也沒辦法,畢竟導師是指導,不是給學生寫論文的。 第七,對導師的交流中應該有平等交流的能力,比如辯一個問題,要拿證據,你拿不出證據回答老師的問題,就去找,找不到你就承認錯誤,就去修改,直至正確為止。不能因為誰誰用過了就說是對的,不能因為已經發表的某些論文的錯誤,而認為自己的錯誤沒有關系。這和面子沒有關系,如果明明自己不對,還繼續爭辯就沒有意義了。
五、心態平穩,耐得住寂寞
如果讓老師或領導隨時重視你,這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現,讀研究生畢竟和本科不同,如果真想爭得重視與驕傲,那就拿出你的實力做出成績來,沒有成績,又說別人對你不好,沒有條件和環境等等,無意義,沒有人必須慣著你,你需要自己承受被冷落而帶來的寂寞,做學術本就是一條不能躁的路。其實人人都想被人關注,不想被冷落,想做話語中心的那個人,但是得不到你想要的關注也無可厚非,需要把心態放平穩。

J. 讀研期間如何與導師相處啊

轉的馮長根教授的 我覺得挺有用的:

前不久中山大學的艾雲燦事件引起社會的廣泛關版注,或許該事件只是研究生與導權師關系緊張的極端個例,那麼,研究生特別是博士生應如何與導師建立良好的關系呢?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北京理工大學應用化學學科博士生導師馮長根,在其教學生涯中,已有74位博士生成功拿到學位,目前還有8位博士在讀。4月2日,他在北京化工大學所作的演講中,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豐富經驗,為研究生處理與導師關系提出了自己的忠告和建議。

陽光准則:保持與導師的聯系

這件事雖然看起來簡單,但不容易做到。馮長根自己就有過這樣的經歷,他在讀博士時,就因為導師忙,有時一兩個月都沒有機會見面,甚至有時他寫了留言條貼在導師的門上,約好什麼時間見面,最後還是不能如願。

但是,博士生與導師保持聯系又非常重要,博士生進入某個科研領域,對該領域科學共同體最真實細致的體驗往往首先來自導師。

熱點內容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計算機博士教授 發布:2025-08-18 01:43:12 瀏覽:23
大學教授相當於什麼級別待遇 發布:2025-08-18 01:42:37 瀏覽:289
大學生野模 發布:2025-08-18 01:23:51 瀏覽:894
同濟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周六周日營業時間 發布:2025-08-18 01:23:00 瀏覽:244
中國的女大學生 發布:2025-08-18 01:15:52 瀏覽:94
加州大學在美國的排名 發布:2025-08-18 00:53:20 瀏覽:831
喜寶劇情大學教授 發布:2025-08-18 00:42:37 瀏覽:258
北京大學生原創 發布:2025-08-18 00:41:37 瀏覽:334
四川大學新聞考研 發布:2025-08-18 00:35:52 瀏覽:587
上海一本大學專業排名2015年 發布:2025-08-18 00:35:46 瀏覽: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