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教授無償獻血
㈠ 武漢大學教授16年無償獻血200次,你願意無償獻血嗎
武漢有一個大學教授,16年來一直堅持獻血,全血和成分血竟然達到了200次,一共有,84900毫升,這么多血一定救助了非常多的生命,為這位教授的偉大貢獻致敬,如果是自己一定做不到這樣的程度,最多隻能一年去一次兩次。
無償獻血就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一種意識,所以我們都要有一顆奉獻的愛心,等自己有需要的時候別人也會幫助我們,所以自己也會選擇每年去一兩次,但是還是不能和這位武漢大學的教授相比,實在是非常偉大的一個人。
大家有沒有過無償獻血的經歷呢?
㈡ 武大教授無償獻血16年,無償獻血的標準是什麼
隨著我國醫療的快速發展,無償獻血也成為了一項高尚的行為,因為現在我國醫療手術,很多時候都會用到大量的血液為患者施救,這個時候就體現到了血液的珍貴性,因此我國推行大家進行無償獻血,武大教授無償獻血16年,為我國的醫療事業做出一份貢獻,雖然叫做無償獻血,但是獻血者可以獲得一些優先的權利,比如說以後如果需要做手術輸血就有優先使用的權利,這也算是對無償獻血的朋友的一種回報,是在我國無償獻血也是有著一定的標准,這種標準的設立就是為了獲得那些更好的血液,因為血液是用來救人命的,如果救人的血本身就含有大量問題,很可能就會害了這個被救的人,下面我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無償獻血的標准:
一、身體各項指標合格無償獻血對身體要求的標准需要各項都合格才能獻血,比如體重需要達到100斤以上,這是為了防止獻血人獻血後變得虛脫,而且身上要求沒有皮膚病,血壓心跳需要正常,而且不能有家族遺傳史。
各位讀者,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個人見解,大家有什麼想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哦。
㈢ 武漢大學教授16年無償獻血200次,是什麼支持他這么做
武漢大學教授16年無償獻血次,是善良和無私支持她這樣做。
11月15日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潘老師迎來了自己無償獻血第200次,她的行為鼓舞了很多人去獻血。在疫情期間也堅持獻血,並提倡獻血者在獻血時候一定要做好檢測再去獻血。
獻血的好處真的很多,並不是之前謠傳的會對身體有害。就像潘教授說的一樣,要用科學的觀念看待獻血的事情。總之獻血對自己對他人都是利益多多,潘教授200次的獻血更是善良無私的,她一直堅持和呼籲身邊的人無償獻血,很多網友都為她點贊。
㈣ 武漢大學教授無償獻血200次,你獻過血嗎
隨著社會的發展,公益活動在社會各處都隨處可見了,特別是無償獻血這項公益活動,在大街小巷都能夠看得到采血點,武漢一位大學教授在武漢血液中心進行了第200次獻血。獻血量已經達到了84900毫升。
武漢的這位教授能夠十幾年如一日的不間斷的前去獻血,使用她血液的人不計其處,拯救了許多的家庭,我們應該以這位教授為榜樣一直是他的榜樣,同時希望更多人參與到成分獻血。
㈤ 武大教授無償獻血16年,獻血後有哪些注意事項
隨著歷史進程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生活當中開始進行無償獻血這一項公益運動,因為無償獻血除了可以幫助很多需要幫助的人之外,也可以讓自己覺得無比自豪。對於很多的人來說,他們在生活當中一直都在堅持無償獻血這一項公益運動,像是武大教授就無償獻血了16年,雖然說無償獻血這一行為是值得推廣的,但是有很多的人在獻血之後都會出現一些不良症狀,而且在獻血之後還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下面給大家詳細解釋一下。
一、避免劇烈運動對於很多的人來說,他們在生活當中都非常喜歡做運動,因為做運動能夠讓自己的身材一直都保持在一個非常好的狀態上,但是在獻完血之後一定要避免劇烈運動,因為在獻血之後整個人是非常虛弱的,如果要進行劇烈運動的話就很有可能會出現一些非常危險的情況。
各位看官,以上就是我對“武大教授無償獻血16年,獻血後有哪些注意事項?”的回答,如果您還有更好的想法,歡迎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
㈥ 16年獻血200次,要怎麼做才能擁有如此健康的體魄
近日,武漢大學教授16年無償獻血200次引起很多網友熱議。雖然無償獻血對我們的身體有一定的好處,但是像武漢大學教授這樣多次獻血對身體還是會有一定傷害的。這個教授雖然獻了兩百次血,但是他的身體卻很健康。他是如何擁有這樣一個健康的體魄的呢?下面請聽我一一道來。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們吃得越來越好了,各種美食應有盡有。但我們在享受這些美食的同時,我們的身體也在遭受危害。很多美食的添加劑等都超標,攝入量過多會對機體造成很多不良影響。這個武漢大學教授十六年以來一直健康飲食,很少吃垃圾食品。所以如果大家也想要擁有健康的身體,就一定要健康飲食,要管住自己的嘴。
以上就是我對如何擁有一個健康體魄的一些看法,大家如果有其它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㈦ 我在事業單位做老師,體弱多病,但是學校組織無償獻血,還讓老師帶頭,我有權利拒絕嗎
一般男女都有個體重要求的,沒達標不會讓獻血的。另外獻血前也會填專表格,很多項不符屬合也不會讓獻血的,另外獻血前會問你有感冒之類嗎?是經期嗎之類,你實在不想獻可以說感冒了或者別的之類,因為生病的血不會採用的。你沒必要這么糾結。獻血也是自由的。
另外如果清楚的話,其實適當獻血是很好的一件事,新陳代謝自己體內血液,也或許救了他人一命。以後用血也方便。我不是醫務人員哦~我就是個90斤獻過幾次血的學生妹子。反正我覺得不可怕,蠻好的。
當然你身體不適合那就不要獻血吧,其實不適合現場醫生會阻止你的~
㈧ 武漢大學教授16年無償獻血200次
是的。潘迎春是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她和無償獻血的緣分,開始於2004年8月4日。近日,潘迎春成為了武漢第37位獻血次數超過200次的無償獻血者。16年來,她已經成功捐獻3次全血,197次成分血,累計84900毫升。
疫情期間,潘迎春也從未間斷獻血,先後5次前往武漢血液中心江南分中心獻血。潘迎春常說著「獻血沒什麼大不了」,事實上,每一次獻血對她來說都並非「舉手之勞」。無償成分獻血一般是捐獻血小板,整個過程通常需要60分鍾到90分鍾。
但是潘迎春只有左臂的血管符合採血的條件,因此每次她只能用一隻手臂采血和還血,加上她每次都會選擇捐獻2個治療量的血小板,每次獻血過程常常接近3個小時。
(8)武漢大學教授無償獻血擴展閱讀
獻血後的恢復期
健康成年人一次獻血200-400毫升後,骨髓的新陳代謝加快,人體在肝、脾等臟器內貯存的血液也會迅速進入血液循環系統,和循環血量保持平衡。血管周圍的液體立即會進入血管內,只要1-2小時便可補上失去的血容量;血漿蛋白大約在1-2天內即可補足;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在7~10天即可恢復到獻血前水平。
符合獻血條件的人,獻血200-400毫升,不超過正常人體血液總量的十分之一,不會對身體造成實質性的損害。血液本身具有旺盛的新陳代謝能力,人體每時每刻都有大量的血細胞在衰老死亡,獻血後反而會刺激人體造血功能更加旺盛,加速血細胞的生成,促進血液的新陳代謝,以適應機體的需要。
㈨ 關於武漢大學教授16年無償獻血200次一事,你怎麼看
一名武漢大學的教授無償獻血兩百次,而且獻血的年頭已經達到了16年,這在普通人看來是一個沒有辦法完成的目標,我們都覺得這位大學教授特別的偉大。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是我們的榜樣,也值得我們大家敬佩。
武漢大學教授每年都去獻血十來次,這也給我們做出了一個科學的解釋,那就是,獻血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甚至在疫情期間,他們的團隊也在堅持獻血,每一個人都會做了核酸檢測,保證血液和人都是健康的,這些無償捐獻的學業,都是可以放心使用的。
大家如何看待武漢大學教授16年無償獻血呢?
㈩ 武大教授16年獻血200次,無償獻血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昨天看到的一則新聞,武漢大學的一名教授在16年間一共獻血次數多達200次,今年52歲的潘迎春是武漢大學的歷史學院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她個人從2004年開始無償獻血,獻全血和成分血的毫升數量加起來一共有84900毫升,這些獻血量加起來和17個成年人的血量總和是一樣的。這樣的獻血量,是可以至少挽救350人的生命的。這樣的舉動在我們看來,是可歌可泣的,獻血對於我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平凡的小事。無償獻血的舉動是很好的,但是也要注意身體健康狀況。
無償獻血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大家還是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和其他一些情況,也希望大家的血都可以被很好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