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昆教授
A. 湛江海洋大學有沒有藝術系藝術系怎樣好不好
有
湛江海洋大學中歌藝術學院是湛江海洋大學和中國歌舞團聯合創辦、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的國有公辦藝術學院,是湛江海洋大學屬下的一個具有當代特色的學院,面向全國招收全日制本科學生。
湛江海洋大學中歌藝術學院設在主校區,擁有17000平方米的現代化藝術教學樓,教學設備完善,有容納500人的劇場和功能齊全的多媒體教室。舞蹈編導系有高標準的舞蹈排練廳和藝術模特訓練舞台。音樂系有一流的教學琴房210間,並有大型合唱廳、影像練習廳。藝術設計系教學場所條件優越,設有藝術設計工作室、漆畫工作室、陶藝工作室、服裝藝術工作室和攝影工作室等一流的教學硬體設施。我校中歌藝術學院以發展先進文化為已任,以學校其他學科體系為依託,以中國歌舞團一流的藝術人才及聘請國內外著名的藝術教育家為教學骨幹,以中國歌舞團在國內外的演出為實踐舞台,為中國歌舞團等國家專業藝術團體培養演藝、影視、編導、舞美、藝術模特等優秀專業人才,為社會培養舞蹈教育、音樂教育、藝術設計、美術創作、美術教育等高級人才。
湛江海洋大學中歌藝術學院按一流藝術學院的水準要求辦學,師資力量雄厚。原中國歌舞團團長張業生任中歌藝術學院院長,並聘請著名舞蹈編導家、教育家房進激、黃少淑教授,音樂教育家王詩學、李桂芝教授,歌唱家呂金鶴教授,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曾民信、楊呈祥教授,及加拿大籍聲樂教授董禾剛,烏克蘭鋼琴教授阿列克謝·彼得羅維哥·科斯堅科和塔吉楊娜·瓦列里耶夫娜·科斯堅科,著名油畫家唐稚雲、張華娥教授,日本藉美術教授張昆等一批國內外權威專家教授長期任教。著名歌唱家劉秉義、著名作曲家王佑貴、胡琴演奏家陳寶君、著名詞作家瞿琮、青年舞蹈家王文俐、國際平面設計大師余秉楠、設計藝術家呂中元等一批名師任客座教授。學院創辦四年多來,取得了累累碩果,成績驕人。2006年,學院應國家文化部邀請,選派舞蹈系32名同學參加上海合作組織成立五周年慶典晚會暨成員國藝術節開幕式演出。馬斌同學作為演員代表受到胡錦濤總書記的親切接見; 2006年12月,學院應國家農業部南海區漁政漁港監督管理局和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邀請,為紀念《漁業法》頒布實施20周年創編大型歌舞《海洋禮贊》在廣州中山紀念堂隆重演出; 2007年6月,學院派出67名學生參加《神聖》劇組,赴香港紅館舉行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大型文藝演出。學院師生創作、編導和表演的音樂劇《手牽手》獲廣東省第一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聲樂節目一等獎和全國第一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聲樂節目一等獎;學院自創、自編、自演舞蹈作品《蓮頌》在廣東省廉政文化進校園活動中獲創作一等獎、優秀表演獎;原創劇目群舞「放飛」獲廣東省首屆大學生舞蹈比賽專業組一等獎,獨舞「一個不能少」、雙人舞「青澀」分別獲專業組二等獎;音樂系排演大型合唱《長征組歌》在中共廣東省委教育工委、廣東省教育廳舉辦的高校主題系列活動群眾性歌詠合唱比賽中獲一等獎。學院一大批學生在國內外各類藝術大賽中獲獎,如:舞蹈系吳俊和陳聖分別獲德國慕尼黑第一屆世界青少年舞蹈比賽二等獎和三等獎;夏凡獲CCTV模特大賽南寧分賽區(廣西、雲南、貴州、海南四省區)冠軍 ,獲CCTV模特大賽全國總決賽最具活力獎;音樂系陳聲譽和湯潔獲全國流行樂壇新人選拔賽組合金獎;孫藝同學在第二屆「廣東省星海音樂獎」比賽中獲獎,並獲國家「金鍾獎」美聲組決賽資格;藝術設計系陶明華和吳珍等同學分別在廣東省大學生動漫設計比賽中獲攝影一等獎、動漫設計二等獎。四年來,學院師生共獲各類大獎110項 301人次,其中國際類獎 2 項 2 人次,國家級獎 31 項 53 人次,省部級獎 55 項 148 人次。03級515名學畢業生,截止2007年12月初,學生就業率達到98.79%
B. 有人認識張昆實教授嗎
不認識···
C. 廣東海洋大學藝術系怎麼樣
廣東海洋大學中歌藝術學院是經教育部批準的國有公辦藝術學院,擁有近20000平方米的現代化藝術教學樓,教學設備完善,有標准舞台的劇場和功能齊全的多媒體教室。舞蹈編導系有高標準的舞蹈排練廳和藝術模特訓練舞台。音樂系有一流的教學琴房210間,並有大型合唱廳、影像練習廳。藝術設計系教學場所條件優越,設有藝術設計工作室、漆畫工作室、陶藝工作室、服裝藝術工作室和攝影工作室等一流的教學硬體設施。中歌藝術學院把培養二十一世紀文化藝術產業高級應用型人才為已任,為社會培養舞蹈、音樂、影視、藝術模特、節目主持、藝術設計、美術創作和舞蹈教育、音樂教育、美術教育等高級人才。
廣東海洋大學中歌藝術學院按一流藝術學院的水準要求辦學,師資力量雄厚。原中國歌舞團團長張業生任中歌藝術學院院長,著名舞蹈編導家、教育家黃少淑教授,舞蹈家趙國芬教授、劉群教授、佟錦波教授,一級戲劇編導成進森教授,音樂教育家王詩學教授,歌唱家呂金鶴、區雲翚、李桂芝、夏燕生、宋夫來教授,小提琴演奏家楊呈祥教授及加拿大籍聲樂教授董禾剛,烏克蘭鋼琴教授阿列克謝和塔吉楊娜,設計藝術家徐中敏教授,著名版畫家馮兆平教授,國畫家林校偉教授,油畫家張春生教授,日本籍教授張昆等一批國內外權威專家教授長期任教。學院創辦兩年多來,取得了累累碩果,成績驕人。舞蹈編導系學生吳駿、陳聖分別獲得2004年德國慕尼黑第一屆青少年世界盃舞蹈比賽男子青年組獨舞第二名和第三名;夏凡同學獲得第三屆南方新絲路模特大賽「最佳儀態獎」和「十佳模特獎」;音樂系學生湯潔、陳聲譽獲得2004年全國首屆流行樂壇新人選拔賽組合金獎;陳聲譽、鄭從科獲得2004年中國少數民族全國首屆通俗歌曲比賽成人專業組「十大歌手獎」;2005年我院自創音樂劇《手牽手》獲全國第一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聲樂專業組一等獎。
廣東海洋大學中歌藝術學院按高起點高標准辦學,是優秀藝術人才成長的搖籃。
D. 張昆的個人信息
張昆抄,1968年8月出生於江蘇徐州。
傢具設計與工程專業博士。
1992年畢業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獲碩士學位。 中國礦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教學副院長、副教授,產品設計研究所所長;
江蘇省工業設計協會理事;
機械工業教育協會工業設計學科教學委員會委員。 產品形象設計、通用設計。
E. 廣東海洋大學中歌音樂學院。
首先呢,要糾正你的是:不是叫中歌音樂學院,而是中歌藝術學院!它不只是有音樂專業內、還容有舞蹈編導、音樂學、藝術設計、表演等專業。
它廣東海洋大學與國家歌舞團(原中國歌舞團)於聯合創辦的,由原中國歌舞團團長張業生任中歌藝術學院院長,著名舞蹈編導家、教育家黃少淑教授,舞蹈家趙國芬教授、劉群教授、佟錦波教授,一級戲劇編導成進森教授,音樂教育家王詩學教授,歌唱家呂金鶴、區雲翚、李桂芝、夏燕生、宋夫來教授,小提琴演奏家楊呈祥教授及加拿大籍聲樂教授董禾剛,烏克蘭鋼琴教授阿列克謝和塔吉楊娜,設計藝術家徐中敏教授,著名版畫家馮兆平教授,國畫家林校偉教授,油畫家張春生教授,日本籍教授張昆等一批國內外權威專家教授長期任教。
說實話,我對藝院的了解也不多,希望這點資料能幫到你~!
F. 張昆的藝術簡歷
1960年,出生來雲南昆明源
1986年7月,四川美術學院工藝系畢業,獲學士學位
1986年9月,雲南工業大學﹝原重慶建築學院昆明分院﹞,建築系美術教研室
1988年10月,自費赴日留學
1996年3月,多摩美術大學大學院油畫專業畢業,獲修士﹝碩士﹞學位
1999年3月,東京藝術大學大學院油畫專業畢業,獲修士﹝碩士﹞學位
現在,日本行動美術協會( 會友)、廣東海洋大學中歌藝術學院藝術設計系主任、副教授
G. 廣東海洋大學比較內蒙個師范大學的音樂專業怎麼樣!
廣東海洋大學與國家歌舞團(原中國歌舞團)於聯合創辦的,由原中國歌舞團團長張內業生任中歌藝術學院院長,容著名舞蹈編導家、教育家黃少淑教授,舞蹈家趙國芬教授、劉群教授、佟錦波教授,一級戲劇編導成進森教授,音樂教育家王詩學教授,歌唱家呂金鶴、區雲翚、李桂芝、夏燕生、宋夫來教授,小提琴演奏家楊呈祥教授及加拿大籍聲樂教授董禾剛,烏克蘭鋼琴教授阿列克謝和塔吉楊娜,設計藝術家徐中敏教授,著名版畫家馮兆平教授,國畫家林校偉教授,油畫家張春生教授,日本籍教授張昆等一批國內外權威專家教授長期任教。
雖然不是特別厲害,不過相對內蒙的就好很多
H. 中原工學院傳媒專業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怎樣
中原工學院傳媒專業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是新增專業,屬於二本專業。
主要培養:具有較高政治水平、理論修養、新聞素質和藝術欣賞能力,能在廣播電視系統和文化、宣傳部門從事廣播電視節目的編導、策劃、攝像(影)、編輯、製作及節目主持的高級應用專門人才。
畢業生適用范圍:新聞出版管理部門、廣播電台、電視台、影視傳媒機構、報社、雜志社、網站、各類社會組織。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就業前景
廣播電視編導是為適應廣播電視媒體的發展而設立的一個比較新的專業。編導涵蓋的范圍很廣,既不同於普通紙媒體的編輯,又不同於電影電視劇的導演工作。一台精彩的文藝晚會或者一個精緻的新聞專題片,除了攝像、記者等前期工作人員,編導的工作貫穿於整個節目製作始終。
過去在廣播電視節目的製作過程中,導演和編輯分工不同、各司其職,因此在各工作環節上容易出問題,而且製作時間比較長。現在的廣播電視媒體,尤其是電視節目的製作以編導中心制為主,在逐漸形成的采、編、播合一的趨勢中,編導的作用舉足輕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就業方向包括七個個模塊,包括電視編輯、文藝編導、新聞編導、影視劇編導、專題片編導、音樂編輯及網路藝術等方向。
這些方向主要研究廣播電視媒介中的新聞節目、文藝節目、紀錄片、音樂節目以及網路藝術的編導工作。編導專業的同學還有一條就業的道路就是進入一些大的影視公司或者廣告公司等。在這樣的公司,同樣可以發揮專業技能。而且一般來講待遇會比電台電視台等單位高出一塊。如果在編導某一項專業領域中有很強的個人能力和興趣的話,也可以選擇做自由工作者,比如專業攝影師、獨立電影製作人、自由撰稿人等等。當然從事這些工作不只需要專業領域的技能,還需要個人有很強的藝術感受力和個人審美能力。
編導專業的就業前景還是非常寬泛的,在專業學習中,我們可以把自己培養成一個專業領域的全才也可以就專業中某一項成為一個高端人才。無論哪一樣,都可以有很好的職業前景。在這里要說明的一點是,很多編導專業的同學在學習編導之前就是奔著進電視台的目的去的。其實很多電台也很有發展,現在隨著汽車的普及,電台作為車載傳媒最有效的媒體,已經越來越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如果有很好的創意和敬業精神的話,電台也一個不錯的選擇。
I. 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怎麼樣
在全國來說是很不錯的
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概況 作者:xwpg 日期:2007-07-20
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概況
學校概貌
西南大學是2005年7月經教育部批准,由原西南師范大學、原西南農業大學合並組建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建設學校。學校位於重慶市北碚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縉雲山麓、嘉陵江畔,佔地9000多畝,至今已有百年辦學歷史。校園綠樹掩映、芳草茵茵,是全國著名的花園式高等學府、教育部表彰的文明校園。學校現有95個本科專業,159個碩士學位授權點,66個博士點,師資力量雄厚,辦學規模和質量居西部高校前列。
學院簡介
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組建於2006年4月,由原西南師范大學文學院的新聞系、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的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以及原西南農業大學信息中心等單位合並而成。學院現設有三個系:新聞學系、廣播電視系、傳播學系。設有三個本科專業:新聞學、廣播電視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有一個課程與教學論博士方向,一個傳播學碩士點(新聞傳播、新媒體傳播、影像傳播、編輯出版)和中國現當代敘事文學、電影藝術理論、現代教學傳媒技術方向的碩士。
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教職工3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博士10人(包括在讀),是一支充滿蓬勃朝氣的、有較強教學與科研能力的教師隊伍。學院聘請了原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部黨組成員、原國際廣播電台台長、中國廣播電視學會副會長、《中國廣播電視學刊》主編、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生導師張振華教授擔任名譽院長。還聘請了清華大學劉建明教授、北京大學龍協濤教授、彭吉象教授與俞虹教授、中國傳媒大學胡智鋒教授、武漢大學張昆教授、北京師范大學周星教授、上海大學陳犀禾教授、四川大學蔣曉麗教授與歐陽宏生教授、福建師范大學鄭錦揚教授、西北師范大學楊改學教授、西南大學張詩亞教授與張為群教授、美國俄勒岡大學新聞傳媒學院院長Tim Gleason教授、人民出版社社社長黃書元研究員、《鳳凰衛視》著名時事評論家曹景行先生以及《重慶晨報》總編輯唐林先生等19位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作為我院的兼職教授,聘請了「龍門陣」主持人龍勇、資深記者杜敏等傳媒行業一線人物做指導教師,指導和扶持我院青年教師的教學與科研,舉辦前沿性學術講座,做學院學科建設的學術支撐。
辦學理念
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的辦學理念:「開中外視野、立時代精神、辦特色教育、育傳媒人才」。辦學思路:從時代需求出發,整合學校的優質學科資源,設置開放性的課程內容、運用信息化的現代教學手段,開展新媒體時代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構建文、理、藝多元學科交融的傳媒教育,以適應信息化社會新媒體教育發展的需求。
培養目標
學院的培養目標是「傳媒素養、新聞智慧、科技能力、人文關懷」,即培養既具有現代傳媒素養、新聞采寫能力,又掌握新媒體技術、具有濃郁人文情懷與人文精神的現代社會需要的傳媒人才。
學院簡介
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概況(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