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普林斯頓大學化學專業教授

普林斯頓大學化學專業教授

發布時間: 2022-11-18 14:43:02

『壹』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相關資料~~

普林斯頓大學

網址:http://www.prinston.e

一、校史簡介
普林斯頓玒紐澤西州中部的小鎮�早在西元一六九三即有歐陸移民來此定居�然至一七二 四年才將此地正式命名為普林斯頓(Princeton)。後因紐澤西學院遷徙來此,並改名為普林斯頓大學,此地方以大學城聞名於美並逐漸發展出 大學城特有的人文景觀及小鎮風格。

普林斯頓大學初名為紐澤西學院(theCollegeofNewJersey)於一七四六年設立於伊利沙白(Elizabeth)�是英格蘭北美四大學院之一四學院依成立先後分別是哈佛、威廉瑪利、 耶魯及紐澤西學院)。一七四七年遷至紐渥克(Newark)�一七五六年方遷至普林斯頓而後於一八九六年正式將學校更名為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University)。

就如同其他英格蘭在北美殖民地上的學校一般,普林斯頓保有濃厚的歐式教育學風。創立宗旨上強調訓練學生具有人文及科學的綜合素養。而最終的目的在透過其特有的教育方式, 以培養出本州及教會引以為榮的學者。這項傳統及今仍是校方強調的重點�而彰顯宗教的意味 已不復見。畢業校友秉承此一傳統,在各行各界嶄露頭角�使普林斯頓盛名得以不墜。例如畢 業校友中有州長,有好萊塢明星。而最值得一提的是校友中有二位曾擔任美國總統:他們是麥 迪遜總統(JamesMadison,1771)及威爾遜總統(WoodrowWilson,1879)。在學術方面也因 教學相長之故。歷屆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中,就有八位是普大的教授�著名的相對論大師愛因斯坦 亦曾於此任教並從事高等研究。雖然歐式學風深深影響著普大但在英格蘭殖民地上所點燃的獨立戰爭也一度使普林斯頓成為戰爭要地。例如校園中目前作為行政大樓的拿莎堂(NassauHall)在獨立戰爭中數度被獨立盟軍或英軍作為軍營及醫院的據點。一七八三年十三州聯合代表大會 (ContinentalCongress)於拿莎堂召開,盟軍領袖華盛頓蒞此致贈五十枚金幣給普林斯頓大學,以表彰其在戰爭中的貢獻。這種歐式殖民與獨立戰爭的歷史沖擊使普大的學風更具傳承與創新的雙重風格。

這種歷史傳承與現代創新的風格更一覽無遺地展現在二○○○英畝的校園建築中。舉凡哥德式的校舍殖民風格的英式建築或者是當代名家的結構設計,皆是訪者駐足的焦點,而使校園宛如一座活生生的建築博物館。參訪之際亦不難尋到名中國建築師貝聿銘先生精心設計的作品(SpelmanHall)。

二、系所介紹
普大大學部共設有六十三個系及各種系際合作的學習課程;研究所則設有五十多個系及三所 專業研究學院。研究所自一九○○年規模初定以來� 即著重人文、科學及工程等博士人才的培養。除了三所專業學院於博士學位之外另設有碩士學位外,其他各系除了近東及蘇聯研究和藝術考古音 樂學系偶授有碩士學位�其他各系皆一秉其培養理論人才的初衷,不授予碩士學位,這種傾向可能是台灣留學生人數在研究生總人數中不顯著的原因之一。

雖然理論研究是普大的學風特色,但其仍於學用相輔的信念下創立科際整合的專業研究院。 一九一九年成立建築學院(theSchoolofArchitecture) 強調硬體規畫及建築環境的設計。並期藉由政治、經濟、社會、行為等學科的薰陶使設計理念能與當地居民及環境相結合。一九二一年另設立工程和應用科學學院(theSchoolof EngineeringandAppliedScience)�其下共設有五個系�分別是化工系(Chemical Engineering)、電機系(ElectricalEngineering)�土木工程和作業研究系(Civil Engineering&OperationResearch)�電腦科學系(ComputerScience) 以及機械航空工程系() ;最後成立的專業學院則是威爾遜公共和國際事務學院(theWoodrowWilsonSchoolof PublicandInternationalAffairs) �成立於一九三○年。玒為一政治經濟和歷史科際整合的培訓計畫,目的在培養具通才知識的公共行政和國際事務專業分析人才。

普大向以理論研究見長。縱使設有三專業學院,但仍於系際理論探討的范疇之內,因此資本 主義就業カ場的專業學院--商學院、法學院、醫學院�仍無法於此競足一地。普大排除了三大擴充學校經費來源的招生機會�為其學術風格依 然保持理論傾向,並且使純朴校風得以維持,這一特色是其他常春藤盟校或新近崛起的名校所無法向及的。

三、研究設備
研究設備及圖書資料是普大另一值得稱道之處。全校共有五百萬以上的藏書�三百萬的微縮 片(microfilms)�三萬多種當代期刊及各項珍貴手稿及文獻資料分別收藏於總圖書館 (FirestoneLibrary) 及其他廿二個專業性系院圖書館。葛斯德東方圖書館提供了此地東方學生慰解鄉思的一個好去處館藏中除了東亞各國古典及當代學術研究文獻外另有古典及當代小說多冊是課余之暇的好去處。

學校中電腦設備完整,小至個人電腦,大至各種電腦工作站及電腦網路一應俱全。並且可與 世界一千四百個大學及研究機構連線,使得資料的擷取及處理迅速正確。校園中另設有歷史博物館�館藏以地中海、西歐、中國、美洲及拉丁美 洲地區的藝術及雕塑為主。此博物館兼具研究、教學及典藏的功能。是學生開啟知識寶殿的好去處。

普大另一校區法瑞斯特校區(JamesForrestalCampus) 是電漿物理及航太工程研究的所在�著重於高速、高溫、高能、高壓等基本現象之研究。理工學院學生可就此優越研究設備之便�從事更高深之研究。

四、校園近況
1995-96學年普林斯頓大學部約有學生四千六百人。研究生一千八百人,教師總數約有九百五十人左右;其中研究生並不擔任講課的任務。學生分別來自全美五十個州及世界六十三個國家。外籍研究生約占總研究生人數的百分之卅五。所有外籍學生中以中國大陸高居第一位,約為總外籍學生的五分之一。台灣留學生僅為全研究生的百分之二,占外籍研究生的百分之五。約與日本、韓國、英國之留學研究生人數相當。同居第四位來此之台灣留學生全為研究生,且以主修理工科為主。

普大年經費約為五億三千萬元,全由大機構或私人捐助�研究生中約百分之九十學生可獲得 獎助學金的補助。研究生於無財力之慮下,可專致於學業及研究。一般博士學位取得約為七年左右。然近年來校方竭力促學生縮短取得博士學位的年限�目前平均約為五年六個月。普大因大學城之利且聲譽宏偉,許多研究機構或公司紛紛設立於其附近或外圍,以就近取才或從事建教合作諸如AT&T,Lucent貝爾驗室(BellLab),Mobil,DavidSarnoffResearchCenter, NEC,Squibb及教育訓練及測試中心(ETS) 等皆設立於此�一方面提供了知識及文化上的多樣性�另一方面也創造了許多就業機會。根據一九八八~八九年校方針對博士畢業生所作的調 查研究顯示�二百二十七位受訪者中,有一百五十五位就業於學術研究部門,而五十八位則為非學術部門。就業率高達百分之九十四,足以顯示普大學術聲望之所在。

五、生活與休閑
普林斯頓雖為鄉間小鎮�但鎮上仍不乏有各項藝文活動,除了音樂會及芭蕾舞表演外�也常有重大的演講及展覽,如前日本首相海部、美國總統柯林頓蒞校演講�吸引大多數媒體來此采訪。同時普林斯頓居南北二大城中點北及紐約不過五十五哩南至費城亦僅四十五哩�交通便捷,因此居住於此,不僅享有城鄉的安逸寧靜,也可享受大都會購物休閑等文明之便。對於百老匯秀或藝文訊息的掌握乃輕而易舉。

普林斯頓繁華之處莫過於其商業街(NassauStreet) 。風格獨特,其建築物大致與普大維持一致的風格。歐風濃厚,設計典雅,歐式精品服飾垂手可得。即使較低價位的日常用品也陳列於街上之商店中。只是你會發現平日庸俗展售的 Woolworth及BergerKing,在此都有他們獨特 的風貌。漫步其街,沒有擁擠沒有喧嘩,是購物上很大的享受。此外,吃中國菜,買東方食品,亦可在街上尋訪一二�但如有閑情,亦可驅車至附近城鎮選購。車程不過十~二十分鍾。因此選有一部可以代步的汽車是此地留學生的生活,需要和享受。但絕非為必需。因為學校於夜間有免費的專車接送於宿舍及校園之間白天雖可以腳踏車或步行至街上選購,但冬日寒風刺骨雪地履冰,其惱人之苦,不可不慮。況且久居小鎮�值留學之便至外地訪友或增廣見聞�是假期中最大的樂趣,是否有一部車就成為考慮的焦點 了。

由於普大台灣留學生人數並不多,因此同學間來往密切,連絡方便,舉凡迎新、送舊及年節 各項活動、聚會�出席率常高達九成以上。雖然人數少,但留學生的各項服務,亦辦理齊全�如新生接機,凡與學會直接聯絡者,必可獲致溫馨的接抵小鎮,平安及快樂地展開留學生涯。對於往後 環境的適應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台灣同學已以中國研究生同學會(TheChineseGraate StudentAssoication)名義正式向校方提出登記 使得校方對這個人數不多但活動力旺盛的社團給予更多的關注。同時也使同學會有更多的機會參與校方合辦的活動,促進學校對台灣留學生的重視。

普林斯頓雖是小鎮,但豐富的史螺及學術盛譽,值得在留學生生涯中細心體會,慢慢摸索。 進入這座寶山,必可豐富你精神上、生活上及學業上的需要。�讓你日後有咀嚼不完的故事及回憶!

六、備注
普大研究生年錄取率約為七取一,其申請程序與一般大學無太大差異。大抵是TOFEL五百五十分以上,三封介紹信及個人自傳、成績、一般英文能力評估、專業GRE 視系別而定�有些系甚至要求附上個人作品。一般申請截止日期為一月上旬。有興趣者可與下列地址或電話聯絡∶
.O.Box270Princeton,
NJ 08544-0270U.S.A.
URL:http://webware.princeton.e/GSO/appform.htm
TEL:(609) 258-3034

『貳』 夢校探索——杜蘭大學

成立於1834年,2017年排名第39名,兩諾獎,五普利策,要求嚴格,金融專業碩士(MFIN)全美第五,全球第29。學生13,581,本科生8,452,研究生5,129,有11所學院,包括商學院、法學院、文學院、醫學院、研究生院、計算機工程學院等,商、法、醫學院強。開設1,318門課程。錄取率26-30%,SAT:1480-1500,對中國學生有獎學金

商業港口新奧爾良市,風景優美,州最大城市,2013年GDP超過1800億美元,人口37萬。上世紀79萬人,遭2005年颶風襲擊人口急劇減少

路易斯安那州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夏季濕熱,冬季溫和。8月份28℃,1月份平均8℃,氣候和廣東差不多。印第安人是路州最早的居民,黑人多,以爵士樂和法國殖民地文化聞名。

杜蘭大學治學嚴謹,對學生要求嚴格,有「南方哈佛」的美譽。其商學院、法學院、醫學院更是在各自領域內名列前茅,聞名遐邇。

杜蘭大學弗里曼商學院是全美最早成立的商學院之一,與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等同為美國管理商學院聯合會(AACSB)的發起成員,2013年杜蘭大學商學院金融專業碩士(MFIN)被英國金融時報評為全美第五,全球第29的金融學碩士項目。

學校雖規模不大,本科生一共7000餘人,但卻是北美大學協會62所成員學校之一,並擁有包括諾貝爾獎得主及眾多國際知名學者在內的1000餘名教研人員。在經歷了2005年秋季全美最惡劣的自然災害卡特里娜颶風之後,伴隨著新奧爾良市的重建,杜蘭大學正以嶄新的面貌迎接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莘莘學子。杜蘭大學不僅保持了一向嚴謹的教學作風,而且更加不遺餘力的為師生提供無限的學習與研究空間。

杜蘭大學的研究科目和科系是南方學府中最全面的,校園基礎設施又非常齊全。在2017年《普林斯頓評論》中,最幸福學生大學排名第4,生活質量最佳大學排名第9。

學校共設有九大學院,包括商學院(A. B. Freeman School of

Business),建築學院(School of Architecture),繼續教育學院(School of Continuing Studies),法學院(School of

Law),文學院(School of Liberal Arts),醫學院(School of Medicine),公共健康與熱帶醫學院(Tulane

University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d Tropical Medicine),理學院(School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及社會工作學院(School

of Social Work)。

該校的商學院擁有全美唯一設在學校的能源類證券交易中心(Energy Equity Trading Center),其金融方向的工商管理碩士(MBA in Finance)在2008年被金融時報評為全球排名第十的金融學習項目。2013年杜蘭大學商學院金融專業碩士被英國金融時報評為全美第五,全球第29的金融學碩士項目。該校的公共衛生與熱帶醫學院擁有全美歷史最悠久的公共衛生課程以及全美唯一的熱帶醫學院。

杜蘭大學的前身為成立於1834年的路易斯安那醫學院(Medical College of Louisiana),是美國南部第二個醫學院。1837年,醫學院被合並至當時成立的公立路易斯安那大學(University of Louisiana,not LSU)。

1861年學校因為美國南北戰爭而關閉,與1865年重新招生。

1882年,新奧爾良商人保爾·杜蘭捐獻了時價超過一百萬美金的房地產作為教育基金,並設立杜蘭教育基金委員會監管資金使用。1884年州議會通過決議將大學的監管權移至杜蘭教育基金委員會,路易斯安那大學從此轉為私立並更名為杜蘭大學。

1885年,杜蘭大學設立研究生院。1894年,杜蘭大學設立工程學院,即現在的理學院。同年杜蘭大學搬遷至目前在上城校區(uptown)。1914年杜蘭大學設立商學院,是當時美國南部最早的商學院。隨後,杜蘭大學陸續成立了其他學院。

杜蘭大學坐落於美國南部路易斯安那州的國際著名商業港口及南部文化名城新奧爾良市。學校在市中住宅區的聖查爾斯大街,面臨密西西比河,離商業區只有15分鍾的路程,到歷史悠久的著名法國區也只需要搭乘一小段市內公車。學校對面為佔地385英畝的奧圖本公園,風景優美,是學習與居住的理想環境。

杜蘭大學的主校區位於聖查爾斯大道新奧爾良上城區,對面是奧杜邦公園(Aubon Park)。人們一般稱它為上城校區或聖查爾斯校區。該校區建於19世紀90年代,佔地0.45平方公里,這里最為著名的是有生氣和活力的橡樹林以及具有理查森羅馬式、伊麗莎白時代、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等風格的古建築,並於1978年被列入國家史跡名錄。

該校區的中部也是歷史上著名的紐科姆校區所在地,是由曾為耶魯大學校區做過設計的紐約建築設計師詹姆斯·羅傑斯(James Gamble Rogers),這里也是杜蘭大學的表演與藝術中心。

杜蘭大學上城校區佔地0.45km2,共90幢建築,大部分院系位於該校區。

杜蘭大學下城保健科學校區,位於新奧爾良的中心商務區,醫學院、公共健康學院、熱帶醫學院以及杜蘭大學醫學中心的主校區都位於此校區。

弗里曼商學院(Freeman School of Business)聲譽卓著,是AACSB的創始學院之一。

其自1914年建立以來,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頂尖商業人才,被譽為全美最頂尖的商學院之一。其商學,金融學,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等專業的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炙手可熱。

杜蘭大學科學與工程學院開設的專業有:生物化學、生物醫學工程、細胞核分子生物學、化學工程、化學、生態學和進化生物學、工程物理學、環境生物學、環境科學、地質學、數學、神經系統科學、物理學、心理學、兒童早期成長心理學,還有一些工程學和海洋生物專業的輔修科目。

被權威雜志《商業周刊》評為全美最頂尖的20個EMBA項目之一的杜蘭大學商學院是第一家在中國獨立建設校園的世界頂尖商學院,杜蘭一張江國際商學院坐落於上海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內,杜蘭大學商學院將在這里舉辦亞洲EMBA項目及其他高層管理培訓項目,為大中華地區培養新世紀的高級管理人才。

路易斯·吉列爾莫·索利斯,哥斯大黎加現任總統

里卡多·薩利納斯·普里戈,墨西哥電器集團(Grupo Elektra)主席,2012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第37位

紐特·金瑞奇,柯林頓政府時期眾議院議長

Robert Ivy,美國建築師協會現任首席執行官

David Filo,1988,雅虎聯合創始人雅虎公司聯合創始大衛·費羅

Lisa P. Jackson,美國前國家環境保護局局長(2009-2013),現美國蘋果公司environmental director

Neil Bush,投資家,商人,美國前總統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之子,美國前總統喬治·沃克·布希之弟

Amy Carter,兒童書作家,美國前總統卡特之女

C. Jackson Grayson,杜蘭大學、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大學教授,尼克松政府內閣成員,前美國物價委員會主席

Frank Vandiver,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1969–1970校長,德克薩斯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 1981-1988校長

Kurt Mislow,1944,普林斯頓大學化學系教授,前普林斯頓大學化學系主任(1968-1974)

Douglas G. Hurley,美國宇航員

Michael DeBakey,醫生,DeBakey術式、DeBakey剪等發明者,現代心臟外科之父,「史上最偉大的外科醫生(2005年美國醫師協會評語)」

Ellen DeGeneres,著名脫口秀主持人,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及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主持人

Regina Benjamin,MBA

1991,美國聯邦政府前衛生局局長

Walter Isaacson,作家,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前首席執行官

Philip J. Carroll,M.S.,1961,殼牌石油集團前首席執行官(CEO),美國福陸公司前首席執行官(CEO)

John L. McLucas,美國前國家空軍部部長,美國前國家偵察局局長

Hodding Carter,記者,普利策獎得主

Ira B. Harkey Jr.,普利策獎得主

Robert I. Grossman,B.S.,紐約大學醫學院院長

Dean Lombardi,美國國家冰球聯盟(NHL)洛杉磯國王隊總裁

章孝慈,蔣經國與章亞若之子,東吳大學前校長,杜蘭大學法學碩士

陳曉,1996年杜蘭大學經濟學博士,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會計系主任

岳衡,杜蘭大學會計博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會計系主任

William Harry Fitzpatrick,Winner of 1951 Pulitzer Prize in Editorial Writing

Howard Henry Baker,Jr.(1945),U.S. Senate majority leader,White House chief of staff,U.S. ambassadorto Japan

『叄』 普林斯頓大學的傑出校友

約翰·F·肯尼迪1939屆(第一學期之後因為健康原因退學) - 第35任美國總統
詹姆斯·麥迪遜1771年屆 - 第4任美國總統
伍德羅·威爾遜1879屆 - 第28任美國總統,曾任普林斯頓大學校長及新澤西州州長
蓋瑞·貝克1951屆 - 諾貝爾獎得主(經濟1992年)
艾倫·圖靈博士 1938屆 - 計算器科學家、密碼學家
皮特·康拉德1953屆 -宇航員,第三個踏上月球的人
田長霖-柏克萊加州大學校長
羅伯特·文丘里國際著名建築師,「後現代主義建築之父」,1991年第十三屆普利茲克獎獲得者
Tod Williams 國際著名建築師,2013年美國國家藝術勛章獲得者
喬治·凱南-美國外交家和歷史學家,普利策新聞獎獲得者。遏制政策始創人。
胡應湘-香港合和實業主席
溫特沃斯·米勒越獄-《越獄》男主角
陶哲軒-菲爾茲獎、沃爾夫獎、數學突破獎得主
約翰·納什-1994年獲得諾貝爾獎經濟學獎
米歇爾·拉沃恩·奧巴馬-美國第一夫人
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Amazon(亞馬遜)網站創始人 本·伯南克 - 經濟學和公共關系教授,前任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
托妮·莫里森- 英文教授,黑人女作家
安德魯·懷爾斯- 數學教授,費馬大定理證明人
約翰·福布斯·納什- 數學教授。主要工作領域為博弈論和微分幾何學,並提出了納什均衡。
姚期智- 世界著名計算機科學家,2000年圖靈獎得主。
余英時-著名歷史學家,2006年獲得素有「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諾貝爾獎」之稱的「約翰·克魯格終身成就獎」。 來源:普林斯頓大學網站諾貝爾獎獲得者名單
(請參考至2006年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大學)
粗體標出曾在普林斯頓大學就讀的獲獎者,其他是曾在普林斯頓任教的獲獎者。
詳細名單請參考著名普林斯頓大學人物列表。
化學獎
埃德溫·麥克米蘭 - 1933屆物理博士,獲1951年化學獎
里查德·斯莫里(Richard Smalley) - 1974屆博士,獲1996年化學獎
經濟學獎
加里·貝克(Gary Becker) - 1951屆,獲1992年經濟學獎
約翰·福布斯·納什- 數學教授,1950屆博士,獲1994年經濟學獎
文學獎
尤金·奧尼爾(Eugene O'Neill) - 1910屆,獲1936年文學獎
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 英文教授,黑人女作家,獲1993年文學獎
和平獎
伍德羅·威爾遜 - 1879屆,獲1919年和平獎
物理學獎
理查德·費曼 - 1942屆博士,獲1965年物理學獎
阿諾·彭齊亞斯- 教授級訪問學者,獲1978年物理學獎
約瑟夫·胡頓·泰勒
崔琦,電子工程教授,獲1998年物理學獎
戴維·格婁斯,物理教授,與其學生弗朗克·韋爾切克共同獲得2004年物理學獎
生理學或醫學獎
艾瑞克·威斯喬斯 - 分子生物學教授,獲1995年生理學或醫學獎

『肆』 施一公的人物故事

施一公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有兩個姐姐、一個哥哥。父親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母親畢業於北京礦業學院,施一公的名字帶著深深的時代烙印:父母親給他取名「一公」,希望他「一心為公」。1985年,施一公被保送到清華生物系,成為清華大學生物系復系後的首屆本科生。清華園里的施一公學習成績年年名列全年級第一。1989年,他又以第一名的成績提前一年畢業。在出色完成生物系課程的同時,他還獲得了數學系的學士學位。
施一公注重全面發展,在高中期間,他就練習長跑,練過的項目從800米到1500米,再到3000米。進入清華後,由於長跑隊只招收專業運動員,施一公便轉練競走,從5000米到1萬米。他還在校運動會上創下全校競走項目的紀錄。一直到1994年,在他大學畢業五年後,這個紀錄才被打破。 1990年初,施一公赴美深造,在全美一流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攻讀生物物理學及化學博士學位。
施一公初到美國時,最先發現的差距就是英語不行。他給自己規定每天背25個新單詞。科研上,他勤思苦幹,持之以恆。有一次,系主任兼實驗室導師自認為發現了一個生物物理學中重大理論突破,激動地向學生們演示。施一公當場敏銳地指出導師在一個演算上的錯誤。從此,導師對他刮目相看。畢業時,導師公開宣布「施一公是我最出色的學生」。
1997年4月,施一公還未完成博士後研究課題,就被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聘為助理教授。此後,普林斯頓大學給他提供了面積達200平方米的實驗室和近50萬美元的啟動基金。在當時,這樣的待遇是很多人都無法企及的。良好的科研條件和機制為施一公提供了施展才華的空間。短短9年間,他就獲得了普林斯頓大學最高級別的教授職位,並很快成為學校分子生物學系的領軍人物。
施一公的妻子也是清華大學生物系的本科生、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博士,他們有一對龍鳳胎兒女。 已是國際著名結構生物學家、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的施一公,面對廣闊的事業發展前景,面對優越的生活條件,他卻作出了一個讓許多人為之驚訝而敬佩的決定:放棄這一切,全職回國,回到母校清華。在他看來,「愛國是最樸素的感情,有誰不愛自己的母親呢?」經歷攀登的艱辛,山頂總會有無盡的風光。如果僅僅因為科研,施一公不會回來。他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
2008年2月,40歲的國際著名結構生物學家、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施一公,全職回到中國,受聘為清華大學終身教授、並出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研究院副院長。
施一公說:「中國的科技和教育體制、中國大學的科研和教學,都與美國一流大學有相當的差距,中國正在為此而努力。我會發自內心地為清華、為中國科技和教育體制的進一步發展付出更多。」
回國時,他給普林斯頓大學校長的信中寫道:「我回到清華,對普林斯頓大學的貢獻會比身在普林斯頓大得多。我希望將來能進行更多的學生交流活動,使普林斯頓、耶魯、哈佛等這些名校的本科生有機會到清華來、到中國來,因為這三所大學的學生很多都是美國未來的領導者,我希望美國這些優秀的人才在年輕的時候能在中國待上一段時間,真正了解中國。」
如今,施一公希望自己能在清華為本科生開設一門思想政治課,用他在國外曲折而真實的經歷,激發同學們的愛國主義情感。 2011年12月,施一公與另外一位全職回國的教授落選中科院新科院士。有媒體報道稱,施一公落選因「國籍」問題。對此,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執委會秘書長正式回應,施一公和饒毅國籍沒有問題,其雙雙落選院士與「國籍」無關。關於國籍的問題,公安部給過中科院學部主席團一個函。有兩句話,一是從某年某日起,兩人具有中國國籍,二是相關手續還沒有辦完」,中科院學部主席團經過討論後,認定他們擁有中國國籍,也將其列入了有效候選人中。

『伍』 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由於過去獎勵了不少與化學交叉的工作,諾貝爾化學獎一度被認為是「理綜獎」,目前諾貝爾化學獎共頒發了112次,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1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的評選結果於北京時間10月6日17時45分許揭曉,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該獎項由德國科學家本亞明·利斯特(Benjamin List)和美國科學家戴維·麥克米倫(David W.C. MacMillan)獲得,兩人因在「有機小分子不對稱催化」方面做出的重要貢獻而被授予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

來源:社交媒體

這兩名科學家究竟是個什麼來頭?

公開資料顯示,本亞明·利斯特,1968年生於法蘭克福,是一名德國化學家。他曾在柏林自由大學攻讀化學專業,1997年在法蘭克福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之後在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做博士後研究並留所任助理教授。2003年起,利斯特入職馬克斯·普朗克煤炭研究所,於2005年榮升為教授。

本亞明·利斯特主要從事有機催化與合成,是不對稱有機催化領域的開創者之一,他發展了一種新型不對稱催化模式:手性抗衡陰離子導向的不對稱催化。手性特徵,是左手與右手的關系,可以鏡面重合而無法在空間上完整重疊。

本亞明·利斯特(左)和戴維·麥克米倫(右)(來源:路透社)

戴維·麥克米倫,1968年出生於蘇格蘭,是美國有機化學家,也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2010年至2015年期間擔任化學系系主任。

麥克米倫在格拉斯哥大學獲得了化學學士學位後選擇離開英國,他前往美國,在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拉里·奧夫曼教授的指導下開始他的博士研究,並於1996年獲得了博士學位。

1998年7月,麥克米倫作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系成員開始了他的獨立研究生涯。2000年6月,他加入加州理工學院化學系,他和他的小組將研究興趣集中在對映選擇性催化的新方法上。

麥克米倫的研究小組在不對稱有機催化領域取得了許多進展,並將這些新方法應用於一系列復雜天然產物的合成。

「有機小分子不對稱催化」又是個啥?

由於過去獎勵了不少與化學交叉的工作,諾貝爾化學獎一度被認為是「理綜獎」,而今年獎勵「有機小分子不對稱催化」,不少人,尤其是化學工作者認為,這是回歸傳統化學。

構建分子是一門困難的藝術,而本亞明·利斯特和戴維·麥克米倫開發了一種精確的分子構建新工具:有機催化。CNN報道稱,諾貝爾化學獎委員會成員佩妮拉·維通-斯塔夫謝德表示,他們二人的發現「為如何『組裝』化學分子開創了一種全新的思維模式」。

「這種新型『工具箱』在今天被廣泛應用到各個領域,比如說在葯物發現和精細化學品生產,而且還極大地造福人類。」維通-斯塔夫謝德補充說道。

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分子的構建,小到在電池中儲存能量,大到抑制疾病的惡化都離不開分子的構建。而這項工作又需要催化劑,催化劑可以控制和加速化學反應的物質,但不會成為產品最終的一部分。

報道稱,一直以來,研究人員都認為只有金屬和酶這兩種類型催化劑。而在2000年,利斯特和麥克米倫各自發現了第三種催化劑,也被稱為不對稱有機催化。

據了解,在過去的20年間,這種新型催化劑已經被應用到了不少領域,包括用於製造新葯和在太陽能電池中捕捉光的分子。諾貝爾化學獎委員會稱贊他們二人「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利益」。

相關報道截圖(來源:CNN)

CNN報道稱,利斯特在接到諾貝爾獎委員會的電話時,自己正在和妻子在咖啡店喝咖啡。利斯特說:「當時我的手機屏幕上出現瑞典的來電,我看著我太太,我太太也看著我,下一秒我就跑出了咖啡店。你知道,這真的是太驚人,太特別了。」

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2

過去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名單

2020年——法國和美國科學家Emmanuelle Charpentier、Jennifer A. Doudna獲獎,獲獎理由是「開發出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

2019年——美國和日本3位科學家 John B Goodenough、M. Stanley Whittlingham、Akira Yoshino獲獎,獲獎理由是「在鋰離子電池的發展方面作出的貢獻」。

2018年——美國科學家Frances H. Arnoid獲獎,獲獎理由是「研究酶的定向進化」;另外兩位獲獎者是美國的George P. Smith和英國的Sir Gregory P. Winter,獲獎理由是「研究縮氨酸和抗體的噬菌體展示技術」。

2017年——瑞士、美國和英國3位科學家Jacques Dubochet、Joachim Frank和Richard Henderson獲獎,獲獎理由是「研發出冷凍電鏡,用於溶液中生物分子結構的高解析度測定」。

2016年——法國、美國、荷蘭3位科學家Jean-Pierre Sauvage、J. Fraser Stoddart和Bernard L. Feringa獲獎,獲獎理由是「分子機器的設計與合成」。

2015年——瑞典、美國、土耳其3位科學家Tomas Lindahl、Paul Modrich和Aziz Sancar獲獎,獲獎理由是「DNA修復的機制研究」。

諾貝爾化學獎小知識

——截至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共頒發了112次,沒有頒發的8年分別是1916、1917、1919、1924、1933、1940、1941和1942年。

——1901年至2020年,共186人次獲獎,實際獲獎個人為185人,因為英國科學家Frederick Sanger於1958年和1980年兩次獲獎。

——112次頒獎中,63次為單獨獲獎者,24次為2人共享,25次為3人共享。

——最年輕的獲獎者是法國科學家Frédéric Joliot,1935年因「合成新的'放射性元素」與妻子Irène Joliot-Curie一起獲獎,時年35歲。

——最年長的獲獎者是美國科學家John B. Goodenough,2019年因「在鋰離子電池的發展方面作出的貢獻」獲獎,時年97歲。他也是迄今為止所有諾獎得主中獲獎時最年長的一位。

——185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中,有7位女性。分別是1911年的居里夫人(居里夫人另外還獲得1903年的物理學獎)、1935年的Irène Joliot-Curie、19 64年的Dorothy Crowfoot Hodgkin、2009年的Ada Yonath、2018年的Frances H. Arnold,以及2020年的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Jennifer A. Doudna。

『陸』 馮·諾依曼的生平和貢獻

約翰·馮·諾依曼
20世紀即將過去,21世紀就要到來.我們站在世紀之交的大門檻,回顧20世紀科學技術的輝煌發展時,不能不提及20世紀最傑出的數學家之一的馮·諾依曼.眾所周知,1946年發明的電子計算機,大大促進了科學技術的進步,大大促進了社會生活的進步.鑒於馮·諾依曼在發明電子計算機中所起到關鍵性作用,他被西方人譽為"計算機之父".而在經濟學方面,他也有突破性成就,被譽為「博弈論之父」。在物理領域,馮·諾依曼在30年代撰寫的《量子力學的數學基礎》已經被證明對原子物理學的發展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在化學方面也有相當的造詣,曾獲蘇黎世高等技術學院化學系大學學位。與同為猶太人的哈耶克一樣,他無愧是上世紀最偉大的全才之一。

約翰·馮·諾依曼 ( John Von Nouma,1903-1957),美藉匈牙利人,1903年12月28日生於匈牙利的布達佩斯,父親是一個銀行家,家境富裕,十分注意對孩子的教育.馮·諾依曼從小聰穎過人,興趣廣泛,讀書過目不忘.據說他6歲時就能用古希臘語同父親閑談,一生掌握了七種語言.最擅德語,可在他用德語思考種種設想時,又能以閱讀的速度譯成英語.他對讀過的書籍和論文.能很快一句不差地將內容復述出來,而且若干年之後,仍可如此.1911年一1921年,馮·諾依曼在布達佩斯的盧瑟倫中學讀書期間,就嶄露頭角而深受老師的器重.在費克特老師的個別指導下並合作發表了第一篇數學論文,此時馮·諾依曼還不到18歲.1921年一1923年在蘇黎世大學學習.很快又在1926年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布達佩斯大學數學博士學位,此時馮·諾依曼年僅22歲.1927年一1929年馮·諾依曼相繼在柏林大學和漢堡大學擔任數學講師。1930年接受了普林斯頓大學客座教授的職位,西渡美國.1931年他成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第一批終身教授,那時,他還不到30歲。1933年轉到該校的高級研究所,成為最初六位教授之一,並在那裡工作了一生. 馮·諾依曼是普林斯頓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哈佛大學、伊斯坦堡大學、馬里蘭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慕尼黑高等技術學院等校的榮譽博士.他是美國國家科學院、秘魯國立自然科學院和義大利國立林且學院等院的院土. 1954年他任美國原子能委員會委員;1951年至1953年任美國數學會主席.

1954年夏,馮·諾依曼被使現患有癌症,1957年2月8日,在華盛頓去世,終年54歲.

馮·諾依曼在數學的諸多領域都進行了開創性工作,並作出了重大貢獻.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他主要從事運算元理論、集合論等方面的研究.1923年關於集合論中超限序數的論文,顯示了馮·諾依曼處理集合論問題所特有的方式和風格.他把集會論加以公理化,他的公理化體系奠定了公理集合論的基礎.他從公理出發,用代數方法導出了集合論中許多重要概念、基本運算、重要定理等.特別在1925年的一篇論文中,馮·諾依曼就指出了任何一種公理化系統中都存在著無法判定的命題.

1933年,馮·諾依曼解決了希爾伯特第5問題,即證明了局部歐幾里得緊群是李群.1934年他又把緊群理論與波爾的殆周期函數理論統一起來.他還對一般拓撲群的結構有深刻的認識,弄清了它的代數結構和拓撲結構與實數是一致的. 他對運算元代數進行了開創性工作,並奠定了它的理論基礎,從而建立了運算元代數這門新的數學分支.這個分支在當代的有關數學文獻中均稱為馮·諾依曼代數.這是有限維空間中矩陣代數的自然推廣. 馮·諾依曼還創立了博奕論這一現代數學的又一重要分支. 1944年發表了奠基性的重要論文《博奕論與經濟行為》.論文中包含博奕論的純粹數學形式的闡述以及對於實際博奕應用的詳細說明.文中還包含了諸如統計理論等教學思想.馮·諾依曼在格論、連續幾何、理論物理、動力學、連續介質力學、氣象計算、原子能和經濟學等領域都作過重要的工作.

馮·諾依曼對人類的最大貢獻是對計算機科學、計算機技術、數值分析和經濟學中的博弈論的開拓性工作.

現在一般認為ENIAC機是世界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它是由美國科學家研製的,於1946年2月14日在費城開始運行.其實由湯米、費勞爾斯等英國科學家研製的"科洛薩斯"計算機比ENIAC機問世早兩年多,於1944年1月10日在布萊奇利園區開始運行.ENIAC機證明電子真空技術可以大大地提高計算技術,不過,ENIAC機本身存在兩大缺點:(1)沒有存儲器;(2)它用布線接板進行控制,甚至要搭接幾天,計算速度也就被這一工作抵消了.ENIAC機研製組的莫克利和埃克特顯然是感到了這一點,他們也想盡快著手研製另一台計算機,以便改進.

1944年,諾伊曼參加原子彈的研製工作,該工作涉及到極為困難的計算。在對原子核反應過程的研究中,要對一個反應的傳播做出「是」或「否」的回答。解決這一問題通常需要通過幾十億次的數學運算和邏輯指令,盡管最終的數據並不要求十分精確,但所有的中間運算過程均不可缺少,且要盡可能保持准確。他所在的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為此聘用了一百多名女計算員,利用台式計算機從早到晚計算,還是遠遠不能滿足需要。無窮無盡的數字和邏輯指令如同沙漠一樣把人的智慧和精力吸盡。

被計算機所困擾的諾伊曼在一次極為偶然的機會中知道了ENIAC計算機的研製計劃,從此他投身到計算機研製這一宏偉的事業中,建立了一生中最大的豐功偉績。

1944年夏的一天,正在火車站候車的諾伊曼巧遇戈爾斯坦,並同他進行了短暫的交談。當時,戈爾斯坦是美國彈道實驗室的軍方負責人,他正參與ENIAC計算機的研製工作。在交談在,戈爾斯坦告訴了諾伊曼有關ENIAC的研製情況。具有遠見卓識的諾伊曼為這一研製計劃所吸引,他意識到了這項工作的深遠意義。

馮·諾依曼由ENIAC機研製組的戈爾德斯廷中尉介紹參加ENIAC機研製小組後,便帶領這批富有創新精神的年輕科技人員,向著更高的目標進軍.1945年,他們在共同討論的基礎上,發表了一個全新的"存儲程序通用電子計算機方案"--EDVAC(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CompUter的縮寫).在這過程中,馮·諾依曼顯示出他雄厚的數理基礎知識,充分發揮了他的顧問作用及探索問題和綜合分析的能力。諾伊曼以「關於EDVAC的報告草案」為題,起草了長達101頁的總結報告。報告廣泛而具體地介紹了製造電子計算機和程序設計的新思想。這份報告是計算機發展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文獻,它向世界宣告:電子計算機的時代開始了。

EDVAC方案明確奠定了新機器由五個部分組成,包括:運算器、邏輯控制裝置、存儲器、輸入和輸出設備,並描述了這五部分的職能和相互關系.報告中,諾伊曼對EDVAC中的兩大設計思想作了進一步的論證,為計算機的設計樹立了一座里程碑。

設計思想之一是二進制,他根據電子元件雙穩工作的特點,建議在電子計算機中採用二進制。報告提到了二進制的優點,並預言,二進制的採用將大簡化機器的邏輯線路。
現在使用的計算機,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存儲程序和程序控制,它是由世界著名數學家馮·諾依曼提出的。美籍匈牙利數學家馮·諾依曼被稱為「計算機之父」。

實踐證明了諾伊曼預言的正確性。如今,邏輯代數的應用已成為設計電子計算機的重要手段,在EDVAC中採用的主要邏輯線路也一直沿用著,只是對實現邏輯線路的工程方法和邏輯電路的分析方法作了改進。

程序內存是諾伊曼的另一傑作。通過對ENIAC的考察,諾伊曼敏銳地抓住了它的最大弱點--沒有真正的存儲器。ENIAC只在20個暫存器,它的程序是外插型的,指令存儲在計算機的其他電路中。這樣,解題之前,必需先相好所需的全部指令,通過手工把相應的電路聯通。這種准備工作要花幾小時甚至幾天時間,而計算本身只需幾分鍾。計算的高速與程序的手工存在著很大的矛盾。

針對這個問題,諾伊曼提出了程序內存的思想:把運算程序存在機器的存儲器中,程序設計員只需要在存儲器中尋找運算指令,機器就會自行計算,這樣,就不必每個問題都重新編程,從而大大加快了運算進程。這一思想標志著自動運算的實現,標志著電子計算機的成熟,已成為電子計算機設計的基本原則。

1946年7,8月間,馮·諾依曼和戈爾德斯廷、勃克斯在EDVAC方案的基礎上,為普林斯頓大學高級研究所研製IAS計算機時,又提出了一個更加完善的設計報告《電子計算機邏輯設計初探》.以上兩份既有理論又有具體設計的文件,首次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計算機熱",它們的綜合設計思想,便是著名的"馮·諾依曼機",其中心就是有存儲程序原則--指令和數據一起存儲.這個概念被譽為'計算機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它標志著電子計算機時代的真正開始,指導著以後的計算機設計.自然一切事物總是在發展著的,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今天人們又認識到"馮·諾依曼機"的不足,它妨礙著計算機速度的進一步提高,而提出了"非馮·諾依曼機"的設想.

馮·諾依曼還積極參與了推廣應用計算機的工作,對如何編製程序及搞數值計算都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馮·諾依曼於1937年獲美國數學會的波策獎;1947年獲美國總統的功勛獎章、美國海軍優秀公民服務獎;1956年獲美國總統的自由獎章和愛因斯坦紀念獎以及費米獎.

馮·諾依曼逝世後,未完成的手稿於1958年以《計算機與人腦》為名出版.他的主要著作收集在六卷《馮·諾依曼全集》中,1961年出版.

另外,馮·諾依曼40年代出版的著作《博弈論和經濟行為》,使他在經濟學和決策科學領域豎起了一塊豐碑。他被經濟學家公認為博弈論之父。當時年輕的約翰·納什在普林斯頓求學期間開始研究發展這一領域,並在1994年憑借對博弈論的突出貢獻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柒』 諾貝爾化學獎發現了什麼

製造新分子的巧妙工具
他們發現了製造新分子的巧妙工具。北京時間10月6日下午5點49分許,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德國科學家本傑明·李斯特 (Benjamin List) 和美國科學家戴維·麥克米倫 (David MacMillan)榮膺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他們對不對稱有機催化的發展所作出的貢獻」。本傑明·利斯特,德國化學家,魯爾河畔米爾海姆馬克斯·普朗克煤炭研究所主任。戴維·麥克米倫,蘇格蘭出生的化學家,2010年至2015年期間擔任普林斯頓大學化學系主任。諾獎委員會指出,這兩名科學家的貢獻,為合成分子提供了一種巧妙的工具。在化學領域,分子合成永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本傑明·李斯特教授與戴維·麥克米倫教授在「不對稱有機催化」領域的創新發明,帶來了一種極為精準的合成新工具,對醫葯研究和綠色化學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捌』 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正式揭曉,獲獎者有何背景

每一位科學家研究的領域不盡相同,這就會導致某一些科學家研究的成果和速度存在著很大的差距。一直以來,諾貝爾獎是許多科學家和文學創作者的共同目標。2021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已經正式宣布,獲獎人員有兩個,一個是德國的科學家,名為本傑明利斯特。另外一位科學家是美國的科學家,名為戴維麥克傑倫。

其實兩位科學家並沒有特別深厚的背景,他們擁有的是對科學研究的執著和努力。兩位科學家共同開發的有機催化工具是導致兩位科學家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主要原因。兩位科學家的研究方向幾乎相同,但是兩位科學家的人生經歷卻充滿著不同之處。

總的來說,任何一位科學家的重大突破都是經過不斷的研究和探索,他們在未知的領域方面展現了無比的努力和汗水,最終收獲到獎項。或許他們也沒有預料到自己可以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肯定,但是他們的研究成果卻使得多個領域進行了重要的改革和突破。除此之外,兩位科學家在各自的領域上發光發亮,他們只是眾多科學家的典型代表人物。大多數的科學家在專業的研究項目上集中了太多的精力,雖然他們沒有辦法獲得諾貝爾獎項的肯定,但他們始終不後悔自己的研究。

『玖』 普林斯頓大學化學系怎麼樣

普林斯頓大學化學研究生項目擁有全美以及世界知名的研究員與學者團體,為學生提供特別優質的教育與研究環境。該研究生項目非常注重個人發展,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與導師密切交流學習,使學生在開發個人研究興趣與能力的同時,積極參與到重要的研究工程中來。
目前化學系有150名研究生和80名博士後學生。學院在環境優美的前沿的建築里建成Frick化學實驗室對於學生是一個非常激動人心時刻。該實驗室是增強學生與老師之間交流並且互相學習的一個平台。由於化學學院與其他學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該學院的學生將有許多跨學科與多學科的研究機會。
普林斯頓大學化學研究生申請要求
申請材料:
1.申請表;
2.學歷證明及成績單;
3.托福成績;
4.推薦信;
5.研究或工作經驗證明;
6.個人自述。
入學要求:
相關專業本科學歷,且GPA3.5分以上;
語言要求:
1.托福網考108分以上;
2.無雙錄取;
普林斯頓大學化學博士申請要求
普林斯頓化學系(Department of Chemistry)研究生只開設有PhD項目,要求申請者遞交GRE與GRE化學科目考試成績,未設定有最低GRE、GPA等分數要求,但錄取學生的GRE閱讀一般不低於160分,數學不低於165分,寫作不低於4.5分,GPA不低於3.5分,GRE化學多在815分以上。
就業方向:
通過該專業的學習,畢業生可以在化工行業領域從事工作,也可以在國家或當地的教育行業或醫院等領域從事工作。

『拾』 施一公的人物經歷

1967年,施一公出生在河南鄭州小郭庄。1972年,離開小郭庄,全家搬往200公里之外的駐馬店鎮。1984年畢業於河南省實驗中學,並獲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一等獎(河南省第一名)。

保送至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1989年提前一年畢業,獲得學士學位。1995年獲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分子生物物理博士學位。

隨後在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進行博士後研究。1998年—2008年,歷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助理教授、副教授、終身教授、Warner-Lambert/Parke-Davis講席教授。

2008年,婉拒了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中心(HHMI)研究員的邀請,全職回到清華大學工作,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教授、博導。2013年4月25日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

4月30日 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013年12月19日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3年9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授予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2014年度愛明諾夫獎 。

2014年12月9日施一公以校長助理身份,會見匈牙利羅蘭大學校長巴納·德布勒森一行。2014年12月11日證實,施一公教授已出任清華大學校長助理。

2015年08月,施一公擬出任清華大學副校長。2015年09月,施一公出任清華大學副校長。2016年3月25日,施一公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2016年6月2日,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第九屆全委會第一次會議,施一公當選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2018年1月9日,施一公已請求辭去清華大學副校長職務,籌建西湖大學。 2018年4月16日,施一公當選西湖大學首任校長。

(10)普林斯頓大學化學專業教授擴展閱讀:

奇跡誕生的根源:瞄準最前沿的世界課題

早在2008年,《紐約時報》就這樣報道施一公的回歸:「施一公和其他頂尖科學家的回歸是一種信號,中國在拉近和發達國家科技鴻溝的時間上,比許多專家預期得要快。」

如今,施一公和他的同事們,以一個又一個的重大科研成果,讓這個預言變成了現實。僅僅是一個月之前,清華生命科學學院的年輕教授顏寧剛剛在同一地點發布了另一個世界級的科研發現。

首次破譯人體能量轉運通道,成功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的晶體結構。奇跡,為什麼能接二連三地出現在中國科學家的實驗室里?

施一公說,今天所有的成就,是他自己在回國前都「始料未及」的。放棄美國優厚的生活待遇和科研條件毅然回國的他,被很多人認為「瘋了」,「連我在美國的親戚都覺得我腦子有問題。」

可他說,自己現在的心情卻「前所未有的舒暢」,「當時也有過很多擔心,擔心學生質量,擔心科研設備。但現在,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實驗室的總體水平、做科研的深度、系統性等。

已經全面超過我在普林斯頓最鼎盛時期的水平。」事實上,6年來,施一公在科研上的貢獻顯而易見:清華大學的生命科學學科從只有40多個獨立實驗室增加到了120多個。

被他引進到清華全職工作的世界范圍的優秀人才多達70餘名。他自己也在《自然》《科學》《細胞》三大國際頂級的期刊上發表了15篇學術論文。

總結自己、團隊和同事的成功,施一公認為有三條:一是有一批優秀、努力的學生;二是不再囿於論文、課題的壓力,瞄準的全部都是最前沿的世界級課題;三是得益於良好科研環境的支持。

如今的他,盡管已經站在了全世界結構生物學研究的制高點上,卻仍然時刻保持著拼搏的警醒和擔當。「我們的目標是得到更高解析度γ分泌酶復合物的結構,這樣就可以精細地解釋。

任何一個引起老年痴呆症突變的氨基酸突變是如何導致γ分泌酶復合物切割A42的肽段,這樣就可以根據結構來設計葯物分子,這是一種願景吧。」

「不能只把眼光盯在現在的成功上。別忘了,中國的整體創新力還只排在世界20多名。要是在所有的科研領域都能取得令人驚嘆的成就,那我們的國家就真得不得了了。

熱點內容
山東財經大學2016畢業生離校時間 發布:2024-05-02 10:19:22 瀏覽:188
陝西理工大學2019年在陝西招生計劃 發布:2024-05-02 10:02:35 瀏覽:360
理科設計類專業大學 發布:2024-05-02 08:05:25 瀏覽:271
音樂老師大學畢業簡歷模板範文 發布:2024-05-02 08:05:16 瀏覽:777
華僑大學考研復試線 發布:2024-05-02 08:04:19 瀏覽:815
聖何塞州立大學計算機專業 發布:2024-05-02 07:53:15 瀏覽:565
南京各大學放假時間安排 發布:2024-05-02 07:50:17 瀏覽:336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大學排名 發布:2024-05-02 07:46:45 瀏覽:716
本科申澳門大學博士申請條件 發布:2024-05-02 07:23:33 瀏覽:340
江蘇科技大學研究生院領導名單 發布:2024-05-02 07:15:45 瀏覽: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