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導師乾女碩士新聞
① 研究生中的大牛是什麼意思還有考研的時候都說不要找女導師是因為什麼都說找女導師是人艱不拆為什麼是
大牛的意思是牛導,就是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的導師。
更傾向找男回性導師的主要答原因,可能還是偏見。相比女性導師,年富力強的男性導師可能更容易出成功,更PUSH學生成功,更容易萌蔭子弟。
我研究生導師是女性,博士生導師是男性。感覺差異很大,女導師的教研室都是媽媽,比較輕松,也不怎麼PUSH,全靠自覺。但是男老師就很著急,很PUSH,項目多,機會也多,但是明顯的很疲憊和累。
② 暨南大學新聞傳播博士生導師有哪些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導師簡介
蔡銘澤
蔡銘澤,湖南嶽陽人,中共黨員,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博士,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暨南大學首批特聘教授。主要從事新聞傳播學史論結合研究,發表學術論文50篇,出版《中國國民黨黨報歷史研究》、《新聞傳播學》2部專著、參撰專著4部,主編教材1部。目前承擔省部級課題2項,參與國家社科課題2項。他對中國新聞傳播事業史、新聞傳播學原理、當代中國新聞傳播事業、新聞法制學的研究,均有較高水準。現任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兼任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新聞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新聞教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新聞史學會副會長、廣東省新聞學會副會長。2001年11月,被推選為國家「千百十」工程省級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其專著《中國國民黨黨報歷史研究》獲海內外新聞學術界好評。
李異平
李異平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復旦大學傳播學博士,具有多方面的學術潛力,她對東南亞、美國、英國等地的新聞事業發展史多有涉獵。
譚天
譚天教授、高級記者、電視編導,長期在媒體工作並有大量作品獲獎,研究領域涉及:電視策劃、電視新聞、紀錄片、廣電產業、網路媒體等,發表學術論文約30篇,其中中國電視呼喚名記者獲首屆全國優秀電視論文一等獎,著有我國第一部電視策劃學(獲第四屆中國廣播電視學術專著二等獎)。
董天策
董天策教授,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廣東省宣傳思想戰線優秀人才「十百千工程」第二層次培養對象。主要從事新聞理論、大眾傳播、媒介文化等方向的教學與研究,指導新聞學新聞理論方向、傳播學大眾傳播方向兩個學科方向的研究生,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電視娛樂類節目在思想道德與文化建設中作用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90年代中國報業發展趨勢研究」,參加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報業集團核心競爭力與改革創新問題研究」,發表新聞、傳播及文學論文近60篇,出版學術著作、教材多部,主要有:傳播學導論、中國報業的產業化運作、網路新聞傳播學、公關理論導引、仁智的樂趣:山水泉石,參加編寫了新聞傳播網路全書、科技新聞理論與寫作、都市新聞傳播學、網路傳播概論、新聞春秋——中國新聞改革學術研討會暨中國新聞史學會年會論文集等著作。現任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
曾建雄
曾建雄,新聞學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新聞傳播實務與理論、報業經營管理等。主持完成過多項科研課題,並取得相應成果:已出版專著、編著、教材各一部,發表論文多篇,其中專著中國新聞評論發展史1998年獲教育部第二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新聞傳播類二等獎;2001年被授予省級「有突出貢獻科技人員」榮譽稱號;目前主持一項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報業集團核心競爭力與改革創新問題研究。
劉家林
劉家林教授,以治中國新聞史、廣告史見長。合作撰寫的中國新聞事業史新編被列為全國通用教材,所著中外廣告通史填補了學術空白。對近、現代新聞史專題,及我國著名報人成舍我的生平業績等,均有深入的研究。他曾應邀去香港、馬來西亞等地作短期學術訪問。現任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副書記(負責工作)、副院長。
林如鵬
林如鵬教授,碩士生導師,傳播學博士。2002年1月開始定為學校一級「千百十工程」重點培養對象。
林如鵬教授,長於新聞采訪和新聞評論的教學和研究,同時兼及新聞媒介經營管理研究。他現任校長辦公室主任,在教學、科研、行政工作三方面均有較為突出的表現,同時在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他著有新聞采訪學、科教新聞采訪與寫作(合作),參撰國家級教材新聞事業經營管理;主持多項省級和國家級科研課題。主要社會兼職有廣州市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廣州市穗版報刊審讀委員、廣東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常務理事。曾被表彰為國務院僑辦所屬學校「優秀教師」、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暨南大學「園丁獎」。
③ 新聞學專業研究生是男導師多還是女導師多
這個沒有定比的!
不同的學校情況不一樣。
具體的你可以查詢有新聞學碩士/博士點的學校,
看看其招生目錄中該專業有哪些老師及其性別,
自己分析一下就好了。祝你好運!
④ 請問: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范紅老師是碩士生導師還是博士生導師呢
我的復印機在復印時濃度加減沒有反應?能幫我講解一下嗎?我的機子是松下版DP-8016P-PK,新機子,粉足,在權復印時顏色成陪減淡,比如原件復印出的顏色再復印一次時,就會比原來的更淡,怎麼設置,幫幫我請解一下,不甚感謝!
⑤ 女研究生選擇男導師好還是女導師好
女研究生選擇男導師好還是女導師好這個問題嘛,因為深受社會新聞影響,女導師可能會好一點。但這也說不準,具體還是要比較男導師和女導師他們的專業,哪個更適合你,學術成就也不能被忽略啊。
⑥ 博導招碩士研究生嗎
博導招碩士研究生。
博士生導師應是本學科學術造詣較深的教學科研人員,其學術水平在國內本學科領域內處於前列,在某些方面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一般為教授職稱,也有特別優秀的副教授、講師擔任博士生導師。有培養研究生經驗,至少培養過兩屆碩士研究生。
能堅持正常工作,擔負實際指導博士生的責任。有協助本人指導博士生的學術隊伍,培養的研究生質量較好。有課程教學經歷,承擔過或正在承擔一定工作量的本科生或碩士生課程。
對年輕的教授(1972年以後大學畢業)申請擔任博士生導師,除具備上述條件外,一般應具博士學位。至少培養過一屆碩士研究生或在國內外協助指導過博士生的學位論文。
(6)博士生導師乾女碩士新聞擴展閱讀:
既帶碩士生、又帶博士生的導師,一直是學生追捧的對象。導師的名聲直接關繫到科研項目數量和經費的多少,這就決定了學生參與學術前沿研究的機會有大有小,同時也成為學生畢業論文有無「實質性內容」的關鍵因素。
意見要求,研究生培養單位要將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評價考核結果,作為人才引進、職稱評定、職務晉升、績效分配、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充分發揮考核評價的鑒定、引導、激勵和教育功能。
教育行政部門和研究生培養單位要把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落實情況納入教學督導范疇,加強督導檢查。對於未能履行立德樹人職責的研究生導師,研究生培養單位視情況採取約談、限招、停招、取消導師資格等處理措施;對有違反師德行為的,實行一票否決,並依法依規給予相應處理。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經濟網-教育部明確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新聞網-研究生入學"博導"遇冷 只帶碩士生的導師受追捧
⑦ 女子浙大博士跳樓身亡,生前遭導師性騷擾,有證據嗎
伴隨著疲憊感的,是曉月開始疑神疑鬼,她告訴毛女士,總覺得學校里的人知道了戴某對她做的那些事,因為每次曉月一走近同學,同學們就不再聊天,好像在避開自己。
2017年3月到8月期間,曉月去日本做訪問研究,回國前,曉月在跟母親的通話中第一次提到“死”的字眼,崩潰大哭,覺得自己難以逃脫戴某的關系圈。毛女士勸女兒,“再有幾個月就畢業了,離開戴某的關系圈是自然的事,不要害怕。”隨後,2017年9月10日,曉月得知前男友結識新女友,當晚情緒明顯異常並產生幻覺,與母親通話中,問毛女士“為什麼你的腿被鋸了不告訴我?”
9月12日,曉月在老家一所精神病醫院被確診為輕度抑鬱,後因為持續規律服葯,曉月病情不斷好轉,但在2018年6月27日,臨近畢業,曉月抑鬱症復發。
7月2日,毛女士和丈夫到浙江大學,和女兒一起辦了畢業手續,當晚回家後,女兒不敢脫褲子上廁所,說怕戴某過來強奸她。整夜也睡不著覺。幾天後,曉月在新鄉市一家精神病院確診為中度抑鬱、輕度偏執和焦慮。
毛女士回憶,女兒曾告訴自己,抑鬱症復發是因為戴某又說了刺激人的話。當時毛女士以為,離開戴某自然就能正常生活,而直到曉月去世,她才意識到,隱忍沒有解決任何問題,他們決定舉報戴某曾經的行為。
一開始只是給教育部提交材料,之後與浙大成立的調查組交涉,但當這些方式都沒有得到可以確證戴某曾性騷擾過曉月的結論。在調查組也幾乎不再回應家屬的電話後,今年8月16日,距離曉月去世兩年多後,毛女士在微博上實名“曝光”戴某。
毛女士表示,女兒曉月從小乖巧,勤奮,成績沒有低於第二名的;初三那一年,曉月一直是學校第一名。2014年,曉月在浙大獲得碩博連讀資格,在研究生導師張國平的引薦下,她轉為浙大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戴某的開門弟子。
在後來的師弟師妹眼中,師姐曉月有些內向,“安靜、話很少,被公認科研能力強”。
和曉月同實驗室的學生沈林說,戴某的幾個學生中只有曉月會做生物信息分析,個人能力比較突出。如果學術上有問題,後輩們也會找她求助。
戴某,這位36歲就評上教授的年輕老師,與學生們的相處並不愉快。沈林形容他是一個控制欲很強的人。戴某的一位研究生也說,實驗上的一些小事沒有做好,也會遭到戴某責罵,這是經常發生的事情。
拋開溝通方式,僅就學術指導而言,也有學生覺得戴某算不上合格導師。戴某一位不願透露具體信息的學生表示,一方面,戴某給學生分配任務後會不停施壓,另一方面,卻不給學生們系統的指導。“比如說種一顆麥子,他只需要學生學會播種或者澆水,但是整個麥子在成長過程中,什麼時候播種、澆水的時候有什麼注意事項、什麼時候種子容易受損,他不會系統教這些東西。在這個過程中,你只需要把體力工作做完,換句話說,學生是他科研工作中的一個螺絲釘,一個流水線工人”。在這種情況下,戴某指導的研究生,幾乎都曾因為論文不達標而延遲畢業。
沈林說,戴某門下有兩位博士,除了曉月,另一位博士在博三時轉入其他導師門下。還有一位研究生李某,與戴某徹底鬧掰,最終在沒有戴某指導的情況下畢業。
實際上,曉月因為個人能力突出,是同門中在學術上與戴某關聯最多的一個學生。曉月在讀博期間發表的兩篇重要論文,戴某分別是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沈林也說,戴某最近幾年論文的主要合作者就是曉月。
在微博公開曝光戴某之前,毛女士一家人也嘗試過其它辦法。他們整理了一份與曉月自殺相關的材料發給教育部,2018年8月1日,材料從教育部轉到浙江大學。隨後,8月的某天,一行四位男士自稱是浙江大學的調查組人員,到長垣縣見了毛女士及其家人。
2018年10月29日,浙江大學調查組負責人通過電話口頭傳達了對戴某的初步調查結論——舉報信中的具體內容,戴某本人全部否認,沒有發現戴某對曉月存在騷擾行為的確鑿證據;戴某寫給曉月的保證條屬實,但無法指向具體的騷擾行為等內容。
毛女士不接受這樣的結論,又整理新的材料發給教育部,同時向浙大調查組申請與戴某當面對質。2019年9月22日,浙大調查組人員、戴某以及毛女士一家,在河南鄭州見面。但戴某和毛女士家人各執一詞,直到最後,也沒有互相同意的解釋。
實際上,在給教育部發舉報信之前,2018年7月25日,毛女士電話聯系過戴某並錄音,想從戴某口中得到他當年給曉月手寫保證條的原因。戴某沒有直接回答,次日發微信回復毛女士,手寫保證條是因為2017年那篇基因組的論文,他將曉月署名第二作者,曉月不開心。毛女士不相信戴某的說法,因為基因組的論文2017年3月投稿,6月返修,8月才被接收,期間戴某可以在任意時間段修改署名,為什麼要在2017年2月手寫保證條?
這個疑問,在去年9月的那次見面中又被提出,得到了戴某同樣的回復。至於為什麼要在保證條中使用“欺侮”二字,戴某回復是筆誤,當時沒考慮那麼多。戴某告訴毛女士家人,“我和曉月互相之間很信任,她是我第一個學生,我肯定對她更好,她鬧鬧小脾氣我也會包容她。”類似的疑問,毛女士還有很多。
毛女士近日在微博曝光戴某後,8月28日下午,浙江大學調查組人員聯系毛女士,稱學校正在組織復查工作,您(毛女士)如果有新的證據,請及時提供給我們。
⑧ 碩士生選擇女博導當導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和性別沒什麼關系,和導師性格有關系。
我有一個同學導師是位女士,平時要求很嚴,每周有例會。但是相應的畢業時也發表了專利和論文。
你希望有什麼體驗...
⑨ 大學里研究生導師和博士生導師需要干什麼
帶學生搞研究
⑩ 研究生期間遇到了變態的導師,被他天天折磨的瘋了,不知道該怎麼辦
回想起自己的研究生生活,導師大齡剩女,心情時好時壞,不知道該如何去相版處。就這權樣忍氣吞聲過去了。自認為我還是一個比較努力有想法的人,但是三年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研究生第二年對科研絲毫沒興趣了,期間輕度抑鬱,課題組還有大老闆,大老闆很好,但是太忙不管學生。就一直幫老師做項目,苦工,而沒有任何的進步。畢業那一年,本想著老師會給介紹點工作,但是呢,我想多了,後面換了領域,雖有遺憾,但無悔吧。
經歷了當時的那三年,畢業之後,覺著自己特別幸福,雖然錯過了科研,現在卻特別容易知足。
國家對研究生的教育方面,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吧。
大多數研究生遇到這種類似問題,都在忍氣吞聲。個人覺著,是因為我們從一開始讓他們覺著我們好欺負,他們才會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