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看導師嗎
❶ 研究生應該如何選擇導師~~~
很多學生來選研究生導自師,喜歡選那種名頭特別大的,或者當學校、學院領導的,其實我個人覺得這種方法特別盲目。因為越是社會職務多的導師,越是沒有時間指導學生。特別是那些有行政職務的導師,自己開展科研工作的時間就特別有限,更不用說指導學生了。
歡迎關注「蘇蘇快跑」微信公眾號,邀你一起關注高等教育和家庭教育問題。
❷ 參考研究生怎麼看導師的好壞
首先明白,你希望未來往哪方面發展,希望跟怎樣類型的導師?
1.如果你希望未來走科研院校的道路,那可以選擇跟一個科研能力強的導師,一般這樣的導師發的文章級別很高,國內外都有。這樣的導師會帶著你一起做科研,你會積累相應的能力與經驗。此外,你也可以選名氣很高的導師,例如該領域在全國數一數二的學科帶頭人。這類人一般沒什麼時間管你,但他的名氣讓許多核心期刊願意發他以及他學生的文章。此外他的學生一般很牛逼,你會有很好的人脈資源,可以和師哥師姐一起研究,那些師哥師姐可能已經是某個科研機構或學院的老師或研究員了。
2.如果你未來希望去企業,走實踐的道路,那你可以選擇跟一個實踐能力強的導師,例如做了很多國家級、省級或者企業咨詢類的橫向課題、項目的導師,做了很多企業的顧問、獨立董事的導師,他會認識很多企業,而且常年有來往,會常常帶著你去企業,像咨詢公司一樣去做事,或者你會認識很多企業的高管,也了解他們的經營情況,也會看到導師、高管如何處理那些企業中的棘手問題。
3.如果你希望今後走行政路線,在高校或公務員等系統當官,那你可以找在高校的校級、院級領導做導師。例如副校長、院長、副院長。他們很多人在省級、國家級的機關里都有掛職。比如某某協會會長,理事員等等。如果你能力夠,他會讓你做他的助理,幫他做事,你會認識很多行政機關的領導,會學到很多東西,也會積累很多知識、經驗、人脈。今後走出去從政也會很有名氣。
4.如果你希望輕松地度過大學,你可以找一個高官級的導師,因為他沒時間管你。也可以找沒什麼科研、實踐項目的導師。不過,要提前了解這個師門畢業論文通過率。有的學校畢業論文通過很難,而一些導師有這樣的習慣,如果他覺得你的不行,就提前斃了你的論文,根本沒機會參加論文答辯。有的導師無暇顧及你的畢業論文指導,你身邊也缺少博士師兄師姐的支持和幫助,也可能會掛掉。
5.此外,還可以根據大家的交流看一個導師的師德。有的導師注重學生的發展,有的導師只覺得學生是自己的下屬、助手,幫自己做事而已。差別還是很大的。有的導師注重公平,提供正能量,有的導師可能不注意這些。有的導師溫柔和藹,有的導師可能會嚴肅嚴格一些,做錯了就要被說。可能心理壓力會比較大。看情況。
❸ 你覺得考研應該看重學校還是看重導師
對於考研來說抄好的學校好的導師自然就多了,那不如就先考一個好的學校。但不是每個學校都能遇到適合你的老師。俗話說:良師益友,老師在你的一生中扮演的角色還是很重要的。所以選擇跟對一個老師也是很重要的,但是老師有時候也會挑人。
❹ 研究生能不選導師嗎
一個好的、合適的研究生導師對一個學生的研究生涯,甚至以後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影響,那應該怎樣選擇最合適對你最有利的導師呢?
一、了解導師是否有足夠的經費
"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做科研也是如此,沒有足夠的經費是十分痛苦的,有時甚至根本無法開展工作。資金充裕可以保證在研究生學習期間接觸到更多更先進的儀器設備和測試手段,這對以後的工作科研都有很大的幫助。
二、其次要了解導師的課題內容
許多同學很關心課題內容,可是卻不知道如何挑選一個好的課題,通常只是看了看題目覺得很炫,就直接選了,這樣帶來的往往都是失望。"標題黨"在學術界也是存在的。
三、搞清楚導師做的課題是偏理科還是偏工科
同樣課題題目或研究方向,從工科角度入手和從理學方面研究是截然不同的。通常工科注重效果效益,與工廠、公司、軍隊等聯系緊密,而理科注重創新獨特,發表文章多是理科的優點。
總體而言,理科和工科是各有所長,單從就業角度上看,兩者倒是區別不大。偏工的也有在大學任職的,偏理的也有進公司工作的。
四、盡量選擇一個研究水平高的課題
導師的科研水平直接決定學生的水平。在一名高水平導師的指導下,不僅能做出高水平的論文,而且通過導師的言傳身教以及平時的耳濡目染,自身的素質也會得到很多的提升。
大家可以簡單地通過以下幾個方面衡量:一是導師發表文章的檔次和數量,對於偏工的導師可以用發表專利的情況來判斷。二是導師獲得的資助情況。比如,國家重點項目,傑出青年基金,863項目,國家面上項目,省級市級基金,軍工項目,企業的橫向課題等。
五、了解這個課題可以學習到得知識
幾乎沒有一個研究生的科研項目會與你以後的工作內容完全相符,因此在研究生期間學到的主要是方法手段。哪個題目對學生的訓練多,哪個題目應該越好。
課題中涉及的知識內容廣,實驗表徵手段豐富,實驗操作復雜,有些甚至是獨門絕技,可以成為看家本領,那這就是較好的課題。
六、了解導師的指導風格
無論是指導風格還是組內氛圍,都各有千秋,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有適合不適合,在於個人的把握。在選擇導師時,切忌導師腕兒越大越好。大的導師指導的學生多,宏觀指導為主,而具體指導方式也會各有不同,有的是指定替他老師,有的是開組會定期溝通等等。大家選擇知名導師時,一定先了解清楚這些情況。
在一些情況下大家可以多留意一些有水平的年輕的導師,他們精力旺盛,工作慾望強,實驗中也親力親為,而且學生少,對學生的指導力度也大,這些對研究生的成長都是十分有利的。
七、了解導師的學生畢業生去向
現在畢業生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不完全是但有相當的參考價值。畢業生的去向在一個穩定成熟的研究小組里是比較有傳統的。
要了解以上的信息可以通過瀏覽老師主頁,與師兄師姐交談,參觀導師實驗室,與一些老師長輩,甚者導師本人交流等許多手段獲得。每種方式都會有有幫助,不能偏信某種方式,綜合在一起考慮才是上策。
❺ 考研後:研究生導師要去看嗎,什麼時候去最好,需要注意什麼
當然要去看,看與不看差別太大了。
考前要去看,給導師留下一個印象。內說不定到時候還會給容一些內部消息。
考後也要看。
考分出來了。也要找導師,與導師溝通一下,加深一下印象,復試才好辦。也知道一下競爭者的情況。如果自己實在不行,也好考慮調劑這條道路。
❻ 考研如何找導師,是看導師的研究方向,還是看導師
1.一定要選對專業,方向可以暫時不考慮,復試或是開學的時候會根據導師情況再定回的。因答為每個學校都要保證導師有學生帶,如果所有人都報了一兩個導師,按這樣算其他的導師豈不是沒飯吃了?
2.由於導師招生的名額有限制,所以我建議在初試成績出來的第一時間,如果能夠確定上線的話,盡快聯系你感興趣的方向的那個導師。個人認為,如果現在聯系,除非保送的,一般的導師不會明確答復。要麼是他對你有十足的把握。
3.到時候只要考慮所選老師的研究方向就可以了,那個簡章上的方向不一定全。
4.聯系導師可以向你本科的師兄或是老鄉打聽下,有些學校的網站上也有,有些老師有自己的BLOG 和個人主頁,都可以採用。
❼ 讀研期間研究方向主要看導師,導師做什麼自己就做什麼,是這樣嗎另外考研初試是在哪裡考的呀
1、是的,碩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主要就是根據導師的安排,與導師的研究方向版基本一致。權
2、碩士研究生考試的初試地點要看你報名時選擇的報考點,應屆生要選擇本科學校所在地的報考點,你的考試考場由報考點安排,就在你的本科學校所在地附近。
3、碩士研究生復試在你報考的學校進行。
❽ 考研要不要去看導師呢有什麼用
現在不用復,安心復習准備制考試吧。到你考完,對了答案,感覺自己考的不錯的時候,或者遲一點,等成績下來了。然後去聯系導師,這樣他會更感興趣點,不然你沒什麼可以和他交流的。當然,要提前准備一下導師的資料及科研成果,說說你多麼崇拜和仰慕他。應該就可以了。
❾ 如何選擇研究生導師主要是看他哪方面
1.
導師最佳年齡:30~35
一定要選擇年輕的導師。年輕的導師在單位歷淺,做事情比較小心謹慎,對學生負責的幾率比較大。帶不好學生可能會影響升職。年輕老師社會閱歷淺,比較單純,不會那麼黑。年輕老師富於創新精神,有朝氣,對新事物敏感。
不要選60歲以上的導師.正所謂"強弩之末,其勢不能穿縞也".其實45歲以上的導師基本上已經不做研究了.
2.
職稱考慮:有博士學位的副教授為最佳
職稱越高,名氣越大的導師,往往不把帶學生當成一回事情。在他們眼裡,當博導帶學生就是「踢著玩兒」的事情。有博士學位這一點很重要。還有,一定要看你未來的導師有沒有在國外高級期刊上發表過文章。
3.
不要選胖子做導師
常言道,「心寬體胖」。身體胖的人,往往比較懶,不喜歡費大力氣做事情,也不喜歡替他人操心。他們投機取巧,精於鑽營。給這種人當學生會很累。因為他們早就盤算好把最累的事情讓你來干,然後據為己有。這種人往往心黑。
個子矮的人也不要考慮。
瘦高個老師最好!
4.
不要選有行政職務的人做導師
有行政職務的人時間太少,這些人心思不在做學問上。
5.
不要選擇有項目的導師
你會成為廉價的打工仔,會很累也學不到學問,滿足以上1,2的除外。
6.
要讀博士一定要到國外
最好是英美,其次是法、德、瑞士。也可以考慮日本。日本的導師非常認真。
7.
不要選擇名下帶很多博士的導師
物以稀為貴。人也一樣。導師的精力有限,多了帶不過來,所以乾脆不帶。
最後,我最強調的是第3點:不要選胖子做導師,切記!祝你們好運!
❿ 如何選擇研究生導師主要是看他哪方面謝謝
1. 導師最佳年齡:~35
一定要選擇年輕的導師。年輕的導師在單位歷淺,做事情比較小心謹慎,對學生負責的幾率比較大。帶不好學生可能會影響升職。年輕老師社會閱歷淺,比較單純,不會那麼黑。年輕老師富於創新精神,有朝氣,對新事物敏感。
不要選60歲以上的導師.正所謂"強弩之末,其勢不能穿縞也".其實45歲以上的導師基本上已經不做研究了.
2. 職稱考慮:有博士學位的副教授為最佳
職稱越高,名氣越大的導師,往往不把帶學生當成一回事情。在他們眼裡,當博導帶學生就是「踢著玩兒」的事情。有博士學位這一點很重要。還有,一定要看你未來的導師有沒有在國外高級期刊上發表過文章。
3. 不要選胖子做導師
常言道,「心寬體胖」。身體胖的人,往往比較懶,不喜歡費大力氣做事情,也不喜歡替他人操心。他們投機取巧,精於鑽營。給這種人當學生會很累。因為他們早就盤算好把最累的事情讓你來干,然後據為己有。這種人往往心黑。
個子矮的人也不要考慮。
瘦高個老師最好!
4. 不要選有行政職務的人做導師
有行政職務的人時間太少,這些人心思不在做學問上。
5. 不要選擇有項目的導師
你會成為廉價的打工仔,會很累也學不到學問,滿足以上1,2的除外。
6. 要讀博士一定要到國外
最好是英美,其次是法、德、瑞士。也可以考慮日本。日本的導師非常認真。
7. 不要選擇名下帶很多博士的導師
物以稀為貴。人也一樣。導師的精力有限,多了帶不過來,所以乾脆不帶。
最後,我最強調的是第3點:不要選胖子做導師,切記!祝你們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