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行政老師
㈠ 大學老師是行政編制好還是教師編制好
這個要來看個人的情況而源定。教師編制不需坐班,上完課即可下班。行政編制要坐班的嚴格遵循上下班時間,和一般單位作息時間一致。但兩者編制有最大不同是教師編制屬於事業編制,行政編制是公務員編制。
行政單位事業編制屬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師隸屬於教育局編制,是兩種不同的編制。
行政編制就是公務員,而老師只是事業編制,要想成為教師的話還是要考入教育系統的事業編制。
㈡ 高校行政職務和教師哪個好
本人認為高校行政職務要比老師好的多!無論從哪個方面說!
㈢ 在大學里做行政還是當老師好
老師。在一般大專里老師和行政人員編制不同,職稱體系不同。且由於目前生源減回少,小學答,初中等等學校有不少合並,撤銷的,因此,當老師如果以後學校有變化還可以一技防身。好多學校一把手都是老師出身,行政出身能當一把的很少,前途差些。
㈣ 在大學做行政,是做什麼的
高校行政人員是指除專職教師以外的所有高校在職在編人員,包括教務線上(教務處)、學生線上(學生處和校團委)、財務處、保衛處、後勤管理處、科技處、海外交流處,以及所有的組織部、宣傳部、工會等黨群部門的人員等。
「行政」指的是一定的社會組織,在其活動過程中所進行的各種組織、控制、協調、監督等活動的總稱。由國家行政機關對於不屬於審判、檢察工作以及立法中的其他法律的具體應用問題以及自己依法制定的法規進行的解釋。
(4)大學行政老師擴展閱讀
行政的意義: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思想,在堅持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基礎上,前瞻性、全局性地謀劃好未來全國人口和經濟的基本格局。
引導形成主體功能定位清晰,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相互協調,公共服務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不斷縮小的區域協調發展格局。
(二)主要原則。堅持以人為本,引導人口與經濟在國土空間合理、均衡分布,逐步實現不同區域和城鄉人民都享有均等化公共服務;堅持集約開發,引導產業相對集聚發展,人口相對集中居住,形成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其他城鎮點狀分布的城鎮化格局。
提高土地、水、氣候等資源的利用效率,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堅持尊重自然,開發必須以保護好自然生態為前提,發展必須以環境容量為基礎,確保生態安全,不斷改善環境質量,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㈤ 大學行政老師的工資究竟是多少
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標准:教師按職稱,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四個回級別。行政人員按照行政級別答,科員、副科級、正科級、副處級、處級、副廳級、正廳級……。大體上科員收入略少於助教,副科級略低於講師,正科級與講師相當,副處級與副教授相當,教授與正處級相當。
至於具體是多少錢,要看當地收入水平,全國各地差異很大。
㈥ 大學老師行政崗和小學老師哪個好
不能說哪個比較好,只能說各有利弊
1. 大學老師行政崗比較輕松,不累,專而且大學福利待遇可能會好屬一些,但是時間長了會感覺很無聊
2. 小學老師相對來說會比較操心一些,不過跟小朋友待在一起不會有很多職場中的那些勾心鬥角
㈦ 在大學里待過的人,在大學里是做教師好還是做行政好
首先要說的是,我的好不一定是你的好。
某一類人肯定是適合當老師而不適合干行政的。當老師人際關系簡單,不用花精力在這方面。只需要一門心思做好自己的事即可,多數情況下面對的是事而不是人,在中國太不容易找到這樣的工作了。
對於一個做事的人來說,「考核、聽課、評比、還要寫論文拉,做科研拉」,都不是問題。他可能覺得這比搞人際關系更容易。
有一個觀念要糾正一下。在當前的我國,教師並不比教職工更有面子。行政人員在學校里的地位類似於公務員在社會中的地位,理論上來講,他們是服務於教學服務於企業的,但,由於他們對教師對企業具有管理作用,所以,他們的實際地位是高過教師的,「公僕」這種稱呼只適用於意淫。
想必你也看過許多許多關於大學衙門化的現象。大學教授競聘處長這種事是普遍現象而不是個別現象。
說到待遇,一般行政人員的收入並不高,但高校教師的收入同樣不高。行政人員拿教師的平均收入。另外,行政人員也一樣要考核。
如果說到工作壓力,我個人認為教師工作壓力大過行政人員。教過書才知道教師的噩夢是啥。
也許普通人讀到碩士博士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普通大學里的教師們除了可以因此自命清高之外,並不能帶來真實的實惠。因為換個角度也可以這樣理解:他除了會讀書甚至不會安裝一個插座,這世界上不容易做的事不僅僅是讀書。
正因為教師們自身的「綜合」素質不像想像中的那麼高,與他們離得很近的行政人員不尊重他們也就是意想之中的了。
把行政人員類比公務員並不是太恰當。因為真正了解公務員的都知道,普通公務員的壓力也不小,現在對公務員的約束很多。而學校里的行政人員完全不存在這方面的情況。
如果要說個人發展,個人認為兩種工作差不多。還是看個人。
最後要說的是,以上我所說的都是普通教師、行政人員和公務員。所以收入方面無論教師還是行政都不理想。當了領導就另當別論。
另外,從教師轉行干行政比較容易,但從行政轉行干教師則基本沒戲。
教師的壓力?呵呵,僅舉兩例:一是總做遲到或者找不著教室的噩夢,這個不做教師是真的不能體會,像聽笑話一樣。二是現代教師不可能一本書上多少年了(也許基礎學科可以),繼續教育壓力、與家人休息時間不同步(備課改作業什麼的,目前這個還是個良心活,可以不幹)等等。但是要承認大學教師工作如果物慾不高的話的確有點世外桃源的感覺。
㈧ 大學里是做教師好還是做行政好
首先要說的是,我的好不一定是你的好。 某一類人肯定是適合當老師而不適合干行政的。當老師人際關系簡單,不用花精力在這方面。只需要一門心思做好自己的事即可,多數情況下面對的是事而不是人,在中國太不容易找到這樣的工作了。 對於一個做事的人來說,「考核、聽課、評比、還要寫論文拉,做科研拉」,都不是問題。他可能覺得這比搞人際關系更容易。 有一個觀念要糾正一下。在當前的我國,教師並不比教職工更有面子。行政人員在學校里的地位類似於公務員在社會中的地位,理論上來講,他們是服務於教學服務於企業的,但,由於他們對教師對企業具有管理作用,所以,他們的實際地位是高過教師的,「公僕」這種稱呼只適用於意淫。 想必你也看過許多許多關於大學衙門化的現象。大學教授競聘處長這種事是普遍現象而不是個別現象。 說到待遇,一般行政人員的收入並不高,但高校教師的收入同樣不高。行政人員拿教師的平均收入。另外,行政人員也一樣要考核。 如果說到工作壓力,我個人認為教師工作壓力大過行政人員。教過書才知道教師的噩夢是啥。 …………………………………………………………………… 也許普通人讀到碩士博士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普通大學里的教師們除了可以因此自命清高之外,並不能帶來真實的實惠。因為換個角度也可以這樣理解:他除了會讀書甚至不會安裝一個插座,這世界上不容易做的事不僅僅是讀書。 正因為教師們自身的「綜合」素質不像想像中的那麼高,與他們離得很近的行政人員不尊重他們也就是意想之中的了。 把行政人員類比公務員並不是太恰當。因為真正了解公務員的都知道,普通公務員的壓力也不小,現在對公務員的約束很多。而學校里的行政人員完全不存在這方面的情況。 如果要說個人發展,個人認為兩種工作差不多。還是看個人。 最後要說的是,以上我所說的都是普通教師、行政人員和公務員。所以收入方面無論教師還是行政都不理想。當了領導就另當別論。 另外,從教師轉行干行政比較容易,但從行政轉行干教師則基本沒戲。 教師的壓力?呵呵,僅舉兩例:一是總做遲到或者找不著教室的噩夢,這個不做教師是真的不能體會,像聽笑話一樣。二是現代教師不可能一本書上多少年了(也許基礎學科可以),繼續教育壓力、與家人休息時間不同步(備課改作業什麼的,目前這個還是個良心活,可以不幹)等等。但是要承認大學教師工作如果物慾不高的話的確有點世外桃源的感覺。
㈨ 大學行政和高中老師哪個好
我是大學老師,復現在正讀博,制談談切身體會:
你這樣的心態進重點大學當老師肯定不行
建議找個差一點的二本院校當老師。
1中學老師工作量大,有升學壓力,很辛苦,
大學老師一周兩次課,上完課就走人
2.工資福利:大學老師好。剔除地區差異,平均每月工資要比中學高1000左右。大學老師內部差異也大:比如說長沙:首席教授年薪十幾萬到幾十萬,講師也就4萬多
3.大學老師的教師資格證不要考,只要普通話過關就發
4.去企業里工作幾年再當老師沒有必要,要想再回來當大學老師就不容易了
5.重點高校一般都要博士,普通高校還不至於。你這樣喜歡輕松,不想承擔壓力又要待遇相對好的心態,建議你去職業技術學院當老師
6.大學老師需要發表若干篇高水平文章,承擔省級或者國家級科研項目、教研項目,或者有著作、專利才能評上教授等職稱
7.高校老師買校內教師房很便宜,有的不到市場價格一半,特別是舊房
但是如果是引進的博士或者教授,我們學校學校提供5萬安家費,5萬科研啟動 費,配手提電腦1部,外加一套160平方的房子
不是博士或正教授就沒有了
8老師的子女必須參加高考(就算是中央領導的子女也不例外啊,虧你還是碩士),但一般可降20分左右錄取
㈩ 大學行政崗是什麼意思呢和輔導員一個意思嗎她不是老師嗎還有就是大學行政崗可以成為大學老師嗎
輔導員本質上屬於教師序列,是可以評職稱的。行政崗只能做行政方面事務,原則上二者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