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老師的職務
A. 大學教師算國家職務嗎
公立大學的大學老師廣義上的公職人員是算的,但是國家職務是什麼意思,如果說在國家機關里擔任職務,那大學老師算不上,大學屬於事業單位,不屬於國家機關
B. 高校教師級別是如何劃分的
教授崗位分為七級,其中正教授崗位包括一到四級,副教授崗位包括五至七級。
C. 大學老師的職責
1.教師考核中規定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量。
2.致少承擔一門課程的輔導、答疑、批改作業、課堂討論、習題課、實驗課或實習等一至兩種教學環節的工作。
3.擔任體育、公共外語、政治理論、制圖等課程的,要求能擔任講課任務;擔任其它課程的,在認真試講的基礎上,經院領導主任批准也可擔任部分或全部講課任務。
4.助教期間,應參加學校組織舉辦的崗前培訓班、馬列學習班,至少有半年以上時間從事實驗建設、社會實踐性工作。擔任班主任工作。
5.在導師的指導下,參加各種教學、科研活動,協助指導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積極參加教研室活動。
6、積極承擔並完成院(部)教研室分配的各項任務。
講師
1.完成教師考核中規定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量。
2.系統地擔任一門或一門以上課程的講授,負責組織與指導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或畢業論文等。
3.協助研究生導師指導研究生或進修教師。
4.重視實踐活動,參加實驗室建設、社會調查等工作,根據需要擔任班主任工作。
5.參加教學改革、學術研究等科研工作,積極參加教研室活動。
6.積極承擔並完成院(部)教研室分配的各項任務。
副教授
1.完成教師考核中規定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量。
2.系統地承擔兩門或兩門以上課程的講授(其中專業課教師應有一門為基礎課或專業基礎課)。任職期間至少開出一門全院或全校性選修課。負責組織課堂討論、指導實習、社會調查、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及畢業論文等。
3.擔任研究生指導教師,或者參加指導研究生、進修教師,承擔研究生某些課程的講授工作。
4.掌握本學科的發展動態和本學科的某一發展方向,負責和參加本學科的某一方面的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積極撰寫教學研究和科學研究論文。每年至少作一次全院以上學術講座,積極參加教研室活動。
5.認真鑽研教材、針對教學實際情況參與編寫教材或教學參考書。
6.積極參加本學科的學術梯隊建設、實驗室建設,指導和培養年輕教師。
7.積極承擔並完成院(部)教研室根據需要分配的各項任務。
教授
1.完成教師考核中規定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量。
2.系統地承擔兩門或兩門以上課程的講授(其中專業課教師應有一門為基礎課或專業基礎課)。任職期間至少開出一門全院或全校性選修課,負責組織課堂討論、指導實習、社會調查、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及畢業論文等。
3.擔任研究生指導教師,承擔研究生課程的講授工作。
4.把握本學科的發展方向,領導和參加本學科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積極撰寫教學研究和科學研究論文。每年至少作一次全院以上學術講座,積極參加教研室活動。
5.認真鑽研教材、針對教學實際情況編寫教材或教學參考書
6.負責本學科和學術梯隊建設,實驗建設、指導和培養年輕教師。
7.極承擔並完成院(部)教研室根據需要分配的各項任務。
D. 大學教師職稱有哪些
我國高等學校教師的職務分為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四級。各級教師的職責,根據1986年中央職稱改革領導小組轉發的《高等學校教師職務試行條例》,作如下的規定:
l 助教的職責
1.承擔課程的輔導、答疑、批改作業、輔導課、實驗課、實習課、組織課堂討論等教學工作(公共外語、體育、制圖等課程的教師還應講課),經批准,擔任某些課程的部分或全部講課工作,協助指導畢業論文、畢業設計。
2.參加實驗室建設,參加組織和指導生產實習、社會調查等方面的工作。
3.擔任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或教學、科學研究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4.參加教學法研究或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社會服務及其他科學技術工作。
l 講師的職責
1.系統擔任一門或一門以上課程的講授工作,組織課堂討論,指導實習、社會調查,指導畢業論文、畢業設計。
2.擔任實驗室的建設工作,組織和指導實驗教學工作,編寫實驗課教材及實驗指導書。
3.參加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社會服務及其他科學技術工作,參加教學法研究,參加編寫、審議教材和教學參考書。
4.根據工作需要協助教授、副教授指導研究生、進修教師等。
5.擔任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或教學、科學研究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6.根據工作需要,擔任輔導、答疑、批改作業、輔導課、實驗課、實習課和指導學生進行科學技術工作等教學工作。
副教授的職責
1.擔任一門主幹基礎課或者兩門或兩門以上課程的講授工作(其中一門應為基礎課,包括專業基礎課或技術基礎課),組織課堂討論,指導實習、社會調查,指導畢業論文、畢業設計。
2.掌握本學科範圍內的學術發展動態,參加學術活動並提出學術報告,參加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社會服務及其他科學技術工作,根據需要,擔任科學研究課題負責人,負責或參加審閱學術論文。
3.主持或參加編寫、審議新教材和教學參考書,主持或參加教學法研究。
4.指導實驗室的建設、設計,革新實驗手段或充實新的實驗內容。
5.根據需要,指導碩士研究生,協助教授指導博士研究生,指導進修教師。
6.擔任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或教學、科學研究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7.根據工作需要,擔任輔導、答疑、批改作業、輔導課、實驗課、實習課等教學工作。
l 教授的職責
除擔任副教授職責范圍的工作外,應承擔比副教授職責要求更高的工作。領導本學科教學、科學研究工作,根據需要並通過評審確認後指導博士研究生。
(三)大學教師的修養
教師要加強自我修養。在師德的修養上要高要求,具有高尚的情操與道德品質。能嚴以律己,以身作則,時時處處做到為人師表。要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提高馬列主義的理論水平。要努力學習高等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和大學生心理學等,提高教育的藝術。還要在深入鑽研本學科的同時擴大知識面,進行語言和文化修養,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
五、大學教師的培養與提高
高等學校師資隊伍的培養與提高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是關繫到辦好大學,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性問題。從一般的規律來看,世界在發展,社會在進步,要求大學的教學內容要不斷更新和提高,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現代世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從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出發,必須盡快培養與提高大學的師資隊伍。就我國當前的特殊情況來看,大學的師資隊伍面臨「青黃不接」和「斷層」的情況。因而培養與提高大學的師資隊伍的任務更顯得十分緊迫。
培養與提高的目標,根據對大學教師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的要求,要培養又紅又專,能勝任所在崗位的職責。
根據教師創造性的腦力勞動的特點,其成長過程需要若干年的時間。為此,對青年教師的培養要抓緊。新分配到教研室的青年教師,教研室必須指定講師以上的教師當他們的指導教師;按照崗位的職責,要求新教師在制訂工作計劃時要同時制訂進修計劃。進修一般以在職為主,有條件和需要時,也可出外脫產進修,應當要求他們進一步掌握好本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與專業理論知識。還要學習與研究教學法,掌握教學的原理與方法。
中年教師一般是具有講師職稱以上的教師。對他們的培養與提高,主要是分配給他們新的和重要的教學與科研任務,在教學與科研中做出成績,從而得到鍛煉,提高政治與業務水平。有條件和需要時可安排國內或出國進修,要求他們不斷更新業務知識。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條件,鼓勵他們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成為教學與科研的骨幹。
老教師一般已是教授或副教授,他們有豐富的教學與科研的經驗,但在科學技術發展迅速,知識更新很快的今天,仍要在教學科研中不斷自我提高。除了完成他們的崗位職責外,還要求他們傳幫帶,指導中青年教師的成長;總結經驗,著書立說;提供各種咨詢服務。
E. 高校教師的崗位分為哪13個等級,求詳解!
教授崗位分一至七級。其中正教授崗位包括一至四級,副教授崗位包括五至七級;中級崗位分3個等級,即八至十級;初級崗位分為3個等級,即十一至十三級。
如有不明白,可以追問
如有幫助,記得採納,謝謝
F. 應聘大學教師,請問教師崗位和實驗室崗位有什麼區別待遇一樣么
大學教師崗位和實驗室崗位的區別分別為職責、學位要求和待遇上的區別。
1、職責區別。教師崗位,是主要承擔高質量的本科生基礎課程、研究生公共課、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工作,同時承擔教學研究工作的崗位。實驗室崗位,是主要承擔高水平科學研究工作的崗位。所承擔的科研工作任務要高於教學崗位對科研工作任務的要求。
2、學位要求區別。教師崗位一般應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或副教授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近三年課程教學工作量必須達到學校規定的要求。實驗室崗位研究員、副研究員崗位的教師一般應具有博士學位,同時,應具有發表高水平論文、承擔國家重大研究項目的能力。
3、待遇區別。雖然待遇並不只是根據崗位來評定,還要看個人在崗位上評定到的最高職稱。但是,由於實驗室崗位準入門檻比較高,所以起薪普遍高於教師崗位。
(6)大學老師的職務擴展閱讀:
大學教師崗位,主要有四種。除了教師崗位和實驗室崗位以外,還有教學科研型、實驗教學型崗位。
教學科研型教師應年均承擔一定學時的本科生或研究生理論課程教學工作,考核的重點是高質量教學、高水平科研成果等內容。而實驗教學型崗位和教學科研型崗位的要求是類似的。
在大學教師崗位設置上,教學為科研明確了方向,提出了問題,也成為科研成果交流和討論的平台;另一方面,科研則是教學的基礎,來自長期科研工作所形成的科研成果是教學效果的有效支撐,同樣教師扎實的科研功底和深厚的科研底蘊也使教學質量得到了很好的保證。
G. 大學老師和學生都有哪些職位和權利責任
大學老師的職位分別有輔導員,普通教師和高級教師,按照職稱還可以分為副教授回和教授或只是客答座教授和全職教授。每個職位都有不同的權利責任,都可以掌控一定的教育資源。具體的權利責任每個院校各不相同,詳情請咨詢具體院校。
大學生的職位分別有輔導員助理,班幹部,學生會幹部和學生會主席,還有工會和社團主席等。具體的權利只能每個院校各不相同,詳情請咨詢具體院校。
H. 大學學校的職務有哪些
說說我的學院吧,雖然各學校分門別類情況不同,但基本職能就那些:
1、學生會主席(主席團成員) 統籌一切學生工作,負責管理各位部長級人物,保持學生會內部各部門工作運轉良好,及時傳達學院上級領導(黨委、團委)的任務及消息,監督各類學生活動的順利進行等等。
2、副主席(主席團成員) 不用說了,可能有兩三個,協助主席,打下手的,不過權力也大,次於主席。
3、團委副書記(主席團成員) 重要程度僅次於主席,負責學院學生黨建工作,一切文件,是學院輔導員及黨委領導的「心腹」,對能力要求很高。
4、執行秘書長(主席團成員) 負責協調學院一切工作,工作內容沒有具體的,主要負責工作簡報的編寫、審閱及部長例會的召開、紀錄等、所有事情都有份,是個苦差事,但是非常鍛煉人。
5、科(技)協(會)主席(主席團成員) 這個職務大多數學校可能僅僅是個部長,負責學院學生的科技活動,統籌科技協會各子部門的工作,與學生會主席、團委副書記並稱「三巨頭」。
6、秘書處部長 各部門中最為重要的部門,對內部幹事要求很高,需要較好的公文寫作能力和文筆,負責編寫學院學生工作簡報,各類繁雜資料的統計工作,部長例會的會議記錄,各類獎狀、證書、文件、宣傳海報的製作、列印工作等等,總之很繁雜。
7、組織部部長 也是相當重要的部門,負責一切活動的組織安排工作,只要有活動就得參與,很苦很累也很鍛煉人,日後得到提拔的機會也很大。
8、紀檢部部長 負責監督各學生幹部的作風和工作,以及各部門的工作,負責「三查」(查課、查操、查宿舍),每月編寫一次紀檢部工作簡報,報道學院的通報情況,同時接受各類學生投訴等。
9、宣傳部部長 很累,負責製作宣傳類的材料,包括宣傳海報、宣傳板、橫幅等,要求幹事對繪畫、寫字等方面有功底。
10、學習部部長 顧名思義負責學習有關的工作,包括學生手冊考試等低等考試的監考、評閱等,還有團學幹部(即學生幹部)的培訓,查課,將情況反映給紀檢部,方便出簡報,還有辯論賽等活動的培訓及組織等。
11、生活部部長 主要工作查衛生,把情況反映給紀檢部(簡報),組織活動很有限,如:文化宿舍設計大賽等(基本沒可以有等)。
12、體育部部長 主要負責查操,情況反映紀檢部(簡報),此外遇到學校組織的體育活動,需要承擔一切工作,如:籃球賽、運動會、足球賽等等。
13、文娛部部長 負責文娛活動一塊,通常情況下都是閑職。
14、網路部部長 負責學院網站的更新及管理,學生會內部一切有技術含量的電腦工作都要做。
15、學(生)通(迅)社部長 負責活動中的采訪、講座會議的記錄、編寫學院新聞稿的工作,需要一定寫作水平。
16、公關部部長 主要負責學院活動的拉贊助工作,需要很好的交流技巧,同時,學院活動中的接待工作也需要做,如倒茶、端水,通常用女生較多。
17、辦公室主任 負責科協部門內部的文件管理,協調科協內部各部門的工作,哪有需要哪裡跑,不過也是經常被忽略的部門。
18、科技發展部部長 基本是閑職,名字挺好聽的,隸屬科協,但作用不大。
19、環境科技部部長 同上。
20、等等。
不同學校可能不同,但主要就這么多了,頂多名字不一樣罷了,部門職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