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歷史教授
1. 有誰知道啊全國大學最新的歷史系排名(前十)以及該大學歷史系教授人名!
你好!以下為:
2012年中國大學歷史學排行
1 A++ 北京大學
2 A++ 復旦大學
3 A++ 南開大學
4 A++ 北京師范大學
5 A++ 南京大學
6 A+ 華中師范大學
7 A+ 華東師范大學
8 A+ 武漢大學
9 A+ 中國人民大學
10 A+ 四川大學
北大歷史系教授詳見:http://..com/question/74586469.html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張廣智
南開大學詳見:http://history.nankai.e.cn/PublicView/PersonnelManage.aspx
2. 中國哪所大學的歷史系好
河南大學歷史系很強,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河大歷史系培養處好多,歷史權威學家和考古學家。
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前身為中州大學歷史系,創建於1925年,是河南大學設立最早的院系之一。學院歷史悠久,師資力量雄厚,長期以來形成中西交融古今貫通、既重視歷史知識更強調歷史通識的學術傳統,在國內享有盛譽,在國外也有一定影響。著名專家學者如範文瀾、嵇文甫、蒙文通、高亨、姜亮夫、郭紹虞、馬非百、朱芳圃、孫海波、孫作雲、黃元起、胡思庸、韓承文等先後在此執教,曾在這里求學的尹達、石璋如、白壽彝、韓儒林等也成為享譽中外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濃厚的學術氛圍孕育出一代又一代史學人才。
歷史文化學院現有教職工81人,博士生導師12人(國家博物館4人),專兼職教授25人,副教授21人;具有博士學位者30人,在讀博士8人,河南省特聘教授2人,河南大學特聘教授4人,黃河學者1人,河南省省管優秀專家4人,河南省學術帶頭人8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3人,全國政協委員1人,教育部歷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中國古代史專業屬於省級重點學科,中國古代史、世界史為河南省精品課程,旅遊管理專業屬於校級重點培育學科。創刊於1951年的《新史學通訊》即現在的《史學月刊》,屬歷史類國內核心期刊,已故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先生為該刊題寫刊名,該刊在國內外史學界有較大影響。由學生自己創辦的學術刊物《歷史文化論壇》,從1977年至今刊出40餘期,為全國高校歷史系交換刊物。
歷史文化學院下設歷史學系、旅遊學系、文博系和世界歷史等四個系科,擁有河南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和河南大學宋史研究所、世界歷史研究所、近代中國研究所、猶太研究所、旅遊規劃發展中心等科研機構。中國古代史專業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由河南大學和國家博物館聯合招生)。擁有歷史學碩士一級學科授予權,包括史學理論與史學史、考古學與博物館學、歷史地理學、歷史文獻學、專門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等八個專業方向。旅遊管理專業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為河南省最早的旅遊管理碩士授權點。目前在校博士、碩士研究生200多名,本科生千餘人。
古色古香的7號樓是學院的辦公和科研場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學院資料室佔地面積1600多平方米,擁有18餘萬冊圖書,200多種刊物、30多種報紙。特別是《四庫全書》、《清實錄》、《明實錄》、《近代中國史料叢刊》、《民國叢書》、《叢書集成》、《敦煌寶藏》、《隋唐五代墓誌》、《殷周金文集成》等大型套書,是書庫鎮庫之寶。除豐富的藏書外,資料室還擁有大量三四十年代的報刊,如《大公報》、《申報》、《盛京時報》、《晉察冀時報》、《抗敵報》、《政府官報》等報紙及《新青年》、《紅色中國》、《東方雜志》、《婦女生活》等各種舊雜志。圖書資料之豐富、種類之齊全,在全國高校文史類系科中名列前茅。
學院的文物館佔地面積3000平方米,現已開展的有中國歷代文物陳列、中國錢幣——銅鏡陳列、中國瓷器陳列。共有藏品3000餘件,另有教學標本(含復制模型)300餘件。
3. 現在中國研究社會史的歷史學教授有誰
延年榮
4. 如何成為大學歷史系教授
需要考研究生,學習研究生歷史專業。最好是名牌研究生院。然後要到有歷史系的大學應聘,被錄用後先做助教,然後會被晉升為講師,之後,如果能多發表一些研究論文,可能會晉升為副教授、教授。
5. 武漢大學的歷史系的研究生導師有哪些
武漢大學歷史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信息如下:(姓名、性別、職務、專業、研究方向)
陳冰白:
男 副教授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
徐承泰:
男 副教授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 秦漢考古)
賀世偉 :
男、副教授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 六朝-宋元考古 中國古代瓷器研究)
劉國勝:
男 副教授 (歷史文獻學)(先秦秦漢出土文獻)
覃啟勛:
男 教授 (中國文化史)(中日文化交流史)
王雪華:
女 副教授( 中國古代史)(明清史)
朱海:
男 副教授 (中國古代史)(隋唐五代史)
申萬里:
男 副教授(中國古代史)(元史)
周榮:
男 副教授 (專門史)(明清社會經濟史)
楊國安:
男 副教授 (專門史)( 明清社會經濟史——鄉村社會史)
彭敦文:
男 副教授 (中國近現代史)(中華民國史)
薛毅
男 副教授 (中國近現代史)(中國近現代經濟史)
李榮建:
男 教授 (地區國別史)(阿拉伯近現代史)
徐友珍:
女 副教授 (國際關系與中外關系史)( 戰後大國對華關系)
潘迎春:
女 副教授( 國際關系與中外關系史)( 美加對外關系)
謝國榮:
男 教授 ( 地區國別史)(美國史——美國黑人史、種族關系史、民權運動史)
熊沛彪:
男 教授 (國際關系與中外關系史)
李清臨:
男 教授(考古學與博物館學)(科技考古)
6. 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都有誰
蔡崇榜,博士生導師,中國古代史,宋代史學。
陳廷湘,博士生導師,專門史,中國近現代史。
郭齊,博士生導師,歷史文獻學,朱熹詩文研究。
郭聲波,博士生導師,中國古代史,歷史地理學。
何平,博士生導師,世界近現代史,史學理論,中西文化比較,現代化,國際關系。
何一民,博士生導師,城市史研究。
霍巍,博士生導師,漢唐考古,西南(包括西藏)考古,博物館學,文化人類學。
李文澤,博士生導師,歷史文獻學。
劉復生,博士生導師,宋史,西南民族史。
羅志田,博士生導師,中國文化史。
7. 山大歷史系八大教授的詳細資料
你可能說的是50年代初山東大學歷史系的「八馬同槽」 吧。
這8位歷史教授:楊向奎、趙儷生、陳同燮、黃雲眉、鄭鶴聲、童書業、張維華、王仲犖。其中,趙儷生、陳同燮、黃雲眉、張維華、鄭鶴聲是1950年後,進入山東大學的。現在,8位著名教授,歷史學家都已經逝世。
「八馬同槽」,是山大歷史系在青島的一個鼎盛時期,但僅僅局限於50年代初期,50年代中期開始,各種運動攪亂了山東大學。
楊向奎,是青島解放後,新成立的21人校務委員會成員之一,8人中,就他1人進入委員會。1950年3月,山大決定:文學系和歷史系合並組成文史系,楊任系主任。文史系裡分為文、史兩個組。1951年3月,楊正式就任山東大學文學院歷史系主任。1952年6月,任文學院院長兼歷史系主任。1956年6月調北京工作,離開青島。後任中國科學院歷史所明清史研究室主任、清史研究室主任,是位歷史學的大家,一代宗師。
楊向奎在青島時,曾任著名刊物《文史哲》的主編。這本刊物1951年5月1日在青島創刊,創刊當年的夏天,陳毅在上海的一次會議上說:「山東大學創辦《文史哲》是開風氣之先,繼續辦下去,一定可以引起全國各大學的重視。」1954年,刊物受到領袖的青睞。
當年在《文史哲》上開展了《紅樓夢》研究的討論。
楊向奎對《紅樓夢》下了工夫,特別是對寧、榮二府的來源,對豐潤和遼東兩個曹氏族譜和宗譜的研究,有很大成果。這可能和楊向奎是豐潤人有關。
1954年,《文史哲》發表李希凡、藍翎關於《紅樓夢》的文章,領袖發表了他的那篇文章,引發了全國文藝界的一些大事。
對於《文史哲》的創刊,不知道為什麼,《青島市志.大事記》中,沒有記載。
那本1954年在青島編輯出版的《文史哲》,青島文史界是否有研究文章呢?
這8名教授中,我最感興趣的是趙儷生,這位「信仰馬克思的自由主義者」。他有跌宕傳奇的一生。
趙教授山東人,原名趙甡,取自《詩.大雅》「甡甡之鹿」。在原籍景德鎮小學畢業後,上世紀20年代隨母親到青島,生活困難,住在西鎮貧民院。在多人的幫助下,到鐵路中學上了6年學。1932年就在《膠濟日報》發表過作品。我不清楚20至40年代西鎮的貧民院中,是否還出過其他的教授,或者是其他的什麼「家」。
他的自傳中有「一二.九的五次遊行,我全參加了,而且掌過門旗;我參加了『左翼作家聯盟』和『民族解放先鋒隊』,還當過清華文學會的主席」等等。
我是從他的自傳,才記住「12.9運動」共遊行5次。
也就在「12.9運動」中,蔣南翔動員他參加組織,他考慮一番,表示想當信仰馬克思主義的自由主義者。原話好象是「做一個馬爾托夫式的孟什維克」。
他1950年回到青島,到山大任教。
1955年華崗出了問題,又趕上肅反還沒結束,趙儷生被揪了出來,批鬥一番。好在問題得到改正,夏征農來青島,到山大宣布給他平反。但57年的「反右」中,他又倒霉了。
夏征農現在健在,104歲。和趙儷生都曾經是「左聯」成員。前幾年北京一位朋友告訴我,他是青島某人的爺爺,不知道真假。這是位老資格,可能是現在唯一健在的「五四運動」參加者,僅有的兩位健在的「南昌起義」參加者(另一位肖克)。他和山東及青島的許多事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1956年6月,楊向奎調動工作離開青島,由黃雲眉接任山大歷史系主任。
他是一位靠自學成才的學者、教授。
童書業是學究式的教授,和黃雲眉一樣,都是浙江人。青島解放後的1949年下半年,經楊向奎介紹,他從上海來到青島。他的記憶力驚人,過目不忘。在青島,一次華崗作報告,討論時對華崗講話中的細節發生爭論,於是請童教授評判,他把報告背了出來。當時醫學院的人沒去聽報告,由童書業去傳達。他不僅完整的復述一遍,就是華崗講話時咳嗽的地方,他也咳一聲。
這位老教授在青島時,多次挨整。
趙儷生曾回憶童書業,大概意思:1948年時,童參加過顧祝同的一次會議,國軍的人員說,打共產黨,一夜可以消滅千把。童回來後曾向一些人說過。經過多人傳播,成為童書業一夜打死過上千共產黨員。他的檔案里就有這樣的揭發材料。所以,50年代中期,他成為山大歷史系三大「反革命」之一。
還有一段:60年代初台灣當局要反攻大陸,叫運動整怕了的童知道後非常緊張。他找到黨支部書記說,國民黨來了肯定要我帶領他們抓共產黨員,我不敢不帶他們去。現在我就跟你約定好,到時候我就使勁咳嗽,聽到咳嗽聲,你馬上躲起來。
文革中,童教授的一大罪狀,和台灣當局反攻大陸聯繫上了。
以上對童書業的描述,是否有演繹的成分?我就不清楚了。
張維華,山東人,是個有氣節,敢說實話的教授,1952年到青島。
50年代中期,他也是山大歷史系的三大「反革命」之一,而且位於3人之首。
先發到此,有時間再繼續發。
8. 浙江大學歷史系教授有哪些
陳新,劉國柱,王海燕,魏得良,劉進寶,吳艷紅(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_,
9. 雲南大學歷史系(中國古代史)專業現在的教授有哪些
江應梁、楊堃、、尤中 方國瑜教授、張德光教授、趙瑞芳教授、林超民教授、唐敏教授、林文勛教授。呂昭義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