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教授吳大輝
㈠ 清華大學有外交學院嗎
沒有外交學院,但有類似專業的國際關系學系。
清華大學國關系共有教師20名:其中教授名,副教授5名,講師3名,博士後多名。師資隊伍的年齡結構和專業特長較為合理,教師個個年富力強,都有博士學位,在國外知名大學學習和進修的經歷,具有較強的國際學術交流能力。骨幹教師不僅有豐富的教學和科研經驗,而且在學術上有突出成果,在國內外有較大的影響力。
最出名的是閻學通,他是美國加州伯克萊大學政治學博士,《國際政治科學》總編、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總編。中國國際關系學會副會長、中華美國學會副會長、國家社科基金學科評審專家、中國人民外交學會理事、 中國國際交流協會理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理事、中國聯合國協會理事、中國軍控與裁軍協會理事、中國國際關系研究會理事、中美友好協會理事、中國亞太學會理事、中國太平洋學會理事、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中國委員會委員、國家安全委員會高級研究員。
另:
孫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關系暨政治學博士,著名的中美關系專家;
劉江永,著名的中日問題專家;
李彬,著名的軍備控制專家;
吳大輝,著名的原蘇聯東歐中亞地區研究專家。
還有年輕一代,還有好幾個非常出色,清華國際關系學系是清華重點發展的一個學科,未來還會陸續有牛人加盟。
㈡ 開通「冰上絲綢之路」有何意義
「冰上絲綢之路」不僅開啟了北極資源寶庫,還開辟了一條通往歐洲的捷徑,在極專大縮短航程和節約航運成屬本的同時,還能降低航運安全風險,由此帶來巨大的直接經濟效益並激發亞歐大陸的貿易潛力。清華大學國際關系學系教授吳大輝指出,北極航道是連接中國與歐盟國家的最短航線,相比傳統航線,可縮短大約三分之一航程。
此外,北歐國家熱切希望提升與東亞的互聯互通,他們提出的「北極走廊」計劃與「冰上絲綢之路」不謀而合。芬蘭、挪威等國計劃投資至少30億歐元,建設一條從歐洲內陸經芬蘭首都赫爾辛基通往挪威東北端希爾克內斯港的鐵路線,在那裡與「冰上絲綢之路」會合。來源:
新華網
㈢ 今天央視4的評論員是吳大輝和誰
男,漢族,博士,研究員 1967年1月生於吉林。清華大學國際關系學系教授。1990年本科畢業於解放版軍國際關系學院俄權羅斯語言文學系。1999年調入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工作。 2002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俄羅斯外交專業,獲博士學位。2005年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畢業,獲法學博士學位,同年8月晉升研究員。曾任總參謀部某部中校團職副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戰略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兼任全國俄羅斯東歐中亞學會秘書長、發展研究中心歐亞社會發展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俄羅斯方向高級顧問、中國和平與發展中心高級研究員。
㈣ 吳大輝的個人簡歷
男,漢族,博士,研究員 1967年1月生於吉林。清華大學國際關系學系教授。1990年本科畢業於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俄羅斯語言文學系。1999年調入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工作。 2002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俄羅斯外交專業,獲博士學位。2005年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畢業,獲法學博士學位,同年8月晉升研究員。曾任總參謀部某部中校團職副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戰略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兼任全國俄羅斯東歐中亞學會秘書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歐亞社會發展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俄羅斯方向高級顧問、中國和平與發展中心高級研究員。
㈤ 央視特約評論員吳大輝是哪裡人
男,漢族,博士,研究員 1967年1月生於吉林。清華大學國際關系學系教授。1990年本科畢業於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俄羅斯語言文學系。1999年調入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工作。 2002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俄羅斯外交專業,獲博士學位。2005年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畢業,獲法學博士學位,同年8月晉升研究員。曾任總參謀部某部中校團職副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戰略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兼任全國俄羅斯東歐中亞學會秘書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歐亞社會發展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俄羅斯方向高級顧問、中國和平與發展中心高級研究員。
㈥ 海上聯合2014中俄海上聯合軍演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海上聯合-2014中俄海上聯合軍事演習
國 家 :中國俄羅斯
性 質 :軍事演習
地 點 :東海
演習內容
中俄海上聯合軍演主要將演練艦艇錨地防禦、聯合對海突擊、聯合反潛、聯合護航、聯合查證識別和聯合防空、聯合解救被劫持船舶、聯合搜救以及海上實際使用武器等課目。中俄海軍將派出各型水面艦艇14艘、潛艇2艘、固定翼飛機9架,以及艦載直升機、特戰分隊等兵力參加演習。
參演意義
梁陽強調,這次聯合演習是中俄兩國海軍落實兩國元首共識,增進兩國政治互信、加強兩軍友好務實合作的重要舉措,對鞏固發展中俄兩國兩軍間戰略協作夥伴關系,演練海上聯合保交行動的指揮協同和保障,提高中俄兩國海軍共同應對海上安全威脅能力,優化規范中俄海上聯合軍演的組織實施方法,共同維護和促進本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具有積極意義。演習不針對第三方。
海空利器
透視參演海空利器:中華神盾、航母殺手齊亮相隨著俄方6艘艦艇2014年5月18日抵達上海,參加中俄「海上聯合-2014」軍事演習的中俄雙方兵力全部集結完畢。中俄海軍都派出了主戰艦艇參加,雙方14艘水面艦艇、2艘潛艇、9架固定翼飛機、6架艦載直升機、2個特戰分隊齊聚一堂,未來七天內將在中國長江口以東的東海北部海空域開展聯演。中方參演兵力以東海艦隊為主,包括鄭州艦、哈爾濱艦、寧波艦、煙台艦、柳州艦、千島湖艦、某新型導彈快艇、潛艇2艘、多型固定翼飛機和艦載直升機等。其中,寧波艦和被譽為「中華神盾」的052C型導彈驅逐艦鄭州艦均為首次參加中俄聯演。不僅如此,參加此次演習任務的中方官兵,大都執行過亞丁灣護航、中外聯合演習、出訪以及出島鏈遠航訓練、紅藍實兵對抗、多軍種聯合演習等重大軍事任務。另據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張軍社透露,此次軍演中方除派出主力艦艇外,還將有蘇-30型、殲-10戰斗機參演。俄羅斯也有大批軍艦陸續抵達上海,包括「瓦良格」號導彈巡洋艦、「潘捷列耶夫海軍上將」號反潛艦、「快速」號導彈驅逐艦、「涅韋利斯基海軍上將」號大型登陸艦和一艘拖船及艦載直升機等。對此,海軍軍事專家李傑指出,素有「航母殺手」之稱的俄太平洋艦隊旗艦「瓦良格」號導彈巡洋艦雖是已有25年艦齡的老艦,但「寶刀不老」。他表示,中俄雙方均派出各自艦隊規模級的強大陣容,共同展開 「海上聯合-2014」聯演。
亮點紛呈:接近實戰體現兩軍軍事互信與以往兩次中俄海上聯演相比,這次演習具有3個顯著特點:首次將參演的艦艇進行全部的混編;首次組織水面艦艇編隊進行互為條件的超視距攻防演練;首次組織潛艇與水面艦艇編隊進行自主對抗。對此,軍事專家尹卓分析認為,混編全部參演艦艇既體現出核心作戰能力,又表現出中俄兩軍間相當高的軍事互信程度;而組織潛艇與水面艦艇編隊進行自主對抗,意味著此次中俄軍演不設定情況,演練接近實戰。同時,他還指出,超視距攻擊是今後驅逐艦等大型艦艇在海上反艦作戰的主要手段,中俄雙方的艦艇多採用雷達波制導的超視距攻擊。針對中俄海軍將首次演練聯合查證識別和聯合防空課目,清華大學國際關系學系教授吳大輝認為,這是以往中俄軍演所沒有的一個科目,聯合查證識別的演練在當下頗具敏感性。俄方推出此項目,也意味著對中方東海防空識別區的承認和支持。根據演習需要,中俄海軍此次演練課目涵蓋了應對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的多個領域。雙方將圍繞艦艇錨地防禦、聯合對海突擊、聯合反潛、聯合護航、聯合查證識別和聯合防空、聯合解救被劫持船舶、聯合搜救以及海上實際使用武器9個課目實施演練。中方總導演、海軍副司令員田中海軍中將表示,這次聯演的聯合性、融合性、實戰性明顯增強。而俄方總導演、俄羅斯海軍副司令員費多堅科夫則認為「不斷地演習有利於完善中俄聯合軍演的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