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對導師的要求
㈠ 考研選擇導師要注意什麼
一、研究生導師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三類:
第一類是論文型的導師,課題以理論研究為主,發表論文很多且刊物的檔次比較高。如果你喜歡純理論研究工作,畢業後想進高校或者科研機構,這類導師是你的首選,最好碩博連讀拿到博士(現在沒有博士學位別想進高校),如果外語夠好可以在讀研期間或畢業後出國發展。
第二類導師的課題以應用或者應用基礎研究為主,一般發的文章不多,論文的刊物檔次也不太高。如果你畢業後希望到企業、公司工作或者在有關領域從事研發工作(注意:研發和研究是不同的含義,研發是要拿出產品/技術來而研究是以探索某些問題、原理、方法為目的,以論文為主要成果),這類導師是首選。
第三類導師是以教學為主、科研為輔。項目不多,科研水平有限。適合只要能讀研無所謂方向和導師的學生去選。
二、選定導師類型後,可按下面標准挑選理想的導師
(1)人品好,肯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的老師應是首選。拿學生當苦力並不願花心思或沒有精力去指導學生的導師最好不要選,原因不言而喻。
(2)導師的研究方向你感興趣,因為導師人再好、實驗室條件再理想,你對他的課題沒有興趣的話,這些對你都毫無意義。
(3)導師所在實驗室有良好的科研條件(有課題、充裕的經費和必要的硬體),你進去後不愁沒有科研課題完成畢業論文也不愁沒有經費和科研條件來開展研究。
(4)導師有充足的時間指導學生,一般來說沒有過多行政職務和眾多兼職的中年導師是最佳選擇,年齡大的老師精力不夠、對新事物的接受過程也慢而年輕導師的經驗不夠、資金也不充足。
(5)導師所帶的學生都能順利畢業、畢業去向比較好。
(6)導師每年在讀研究生的數目不要超過6個,在一個茶壺(導師)配幾十個茶杯(學生)的研究生培養方式下,你一年也見不上幾次導師的面,從何獲取指導呢,除非你自學成才。這樣的研究生生涯中,你的知識、才能的長進將很有限,因為能力是靠做事鍛煉出來的,可在你做事的過程中沒有高人指點、引路,與你討論問題,你走的彎路將很多、很長,學業可能也很艱難。如果是混文憑,花上寶貴年華的幾年時間沒有得到實際的長進,文憑拿到手走向社會仍舊沒有競爭力:在研究生擴招的大背景下,研究生文憑也在大幅貶值。那麼最終還是要看真本事,這本事本該在讀研期間培養的,因為導師沒選好,你沒什麼長進,走入社會可能還不如直接工作的同學,境遇與失落感可想而知。
三、如何判斷導師是否符合以上標准?
(1)先通過電話、再通過電子郵件的溝通過程去判斷、了解老師的人品、
性格。一個為人正直、肯體諒學生的老師一般心胸都比較開闊,會認真回答你的問題和郵件。你在聯系的過程中除介紹自己外,可以主動詢問老師的在研科研方向、計劃開展的方向、實驗室條件、在讀研究生數目及對學生的要求等等。一般情況下,能夠平等對待考生的老師在接到學生聯系郵件後會主動告訴上述事項(除非他對你不感興趣或者已經有了中意的學生)。
(2)通過老師的周圍人--在讀研究生了解導師對學生的要求、導師的為人、性格和實驗室條件等,不過要注意方式方法和語氣,如果你給未來的師兄師姐留下不好的印象,那就麻煩了。如果從老師現在的學生口中你都能感覺到他們的不滿和冷漠,那麼這個導師你就敬而遠之。反之,你可以考慮到這個導師這里讀研。
(3)在初步聯系後利用面試前的時間到導師實驗室見見導師,可以親身感受未來學習、工作的環境和氛圍,憑親身感覺判斷你是否適合、是否想到這個實驗室深造。導師的能力、水平對於一個初出茅廬的考生來說比較難以判斷,但從導師實驗室的條件、科研經費狀況、導師的一些頭銜和論文及在讀研究生那裡可以進行初步了解和判斷。
四、若導師對你漫不經心,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
(1)老師很忙,沒空理你、了解你。
(2)他已經有了中意的學生,不屑理你。
(3)這個老師不太重視招生環節與學生的必要溝通,到面試後隨便定個學生就行。
無論出於上述原因的哪一條,你都不必把他做為重點聯系對象了。當然,只是想混個研究生文憑,能讀研就行的學生可以不關心這些。如果你本人就很困難,在發愁有沒有導師肯帶你的話,以上因素和准則均不是你有資格可以考慮的。
㈡ 研究生應該如何選擇導師~~~
很多學生來選研究生導自師,喜歡選那種名頭特別大的,或者當學校、學院領導的,其實我個人覺得這種方法特別盲目。因為越是社會職務多的導師,越是沒有時間指導學生。特別是那些有行政職務的導師,自己開展科研工作的時間就特別有限,更不用說指導學生了。
歡迎關注「蘇蘇快跑」微信公眾號,邀你一起關注高等教育和家庭教育問題。
㈢ 研究生應該如何選擇導師
但也有為數不少的院校對導師選擇是不做要求的。這些學校一般是錄取後,通過師生相互間的了解,進行雙向選擇。當然,如果能夠聯繫上一個看好你的素質和能力的老師,那麼必然給你帶來很多的幫助,即使他/她沒法決定錄取你,但他∕她在幫助你了解專業科研方向、專業實力、專業報考與錄取情況方面以及在復試科目的重點、考查形式等方面給予你的指點都是有幫助的。因此,盡力聯系一個好導師(即使最終他/她沒有成為你的導師),與他∕她進行有效的溝通是很重要的。以下簡要探討如何選擇好導師,以及如何與導師進行有效地溝通。
根據院校要求而定。如果院校對選導師有要求,在開始准備復習時就應選擇導師。如果院校沒有要求,則可以先全力以赴准備初試,考出一個理想的成績。考完後可以對答案,估分數,再結合以前的錄取線(要根據該年試題的難度進行調整),大致估計下自己是否能夠進入復試。在成績出來之前,多了解一下各位老師的基本情況。分數出來後,雙向選擇導師。
需要特別提醒一下的是,參加調劑時一般需要事先聯系導師。
理想的參照系是這樣的:
(1)人品好的導師。研究生階段,老師的為人必然對你,甚至對社會都會有不可估量的影響。一個好的導師,一般都很謙虛,尊重學生,給研究生一個很寬松自由的研究氛圍,並且很信任你,知道你一直在努力和刻苦工作。這個一般要通過學長才能了解到,當然也可以在跟導師的聯系交往中看出來。
(2)科研能力強的導師。讀研究生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自己的科研實力,為畢業後快速進入工作角色做准備,而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在導師的指導下形成的。如果導師的科研能力不行,完全靠研究生自己摸索的話,要想在某方面有所建樹就會比較困難。另外,在經濟技術一體化的今天,導師的科研能力不行很可能意味著導師的科研經費少,科研經費少就無法保證一些實驗的順利進行。所以報考前應該盡量對導師的科研項目和科研經費有一些了解。看看導師的科研經費是否充足,科研課題是否比較多,是否比較前沿。當然,對大部分名校來說,導師的科研經費是不成問題的。
(4)導師科研方向與自己的興趣、專業追求相符合。要盡可能從自己的興趣出發,深入了解導師的研究方向,選擇那些科研方向與自己興趣一致的導師。這可以通過導師近期發表的論文以及最近研究的課題來了解。
此外,務必注意以下幾點:看自己是喜歡理論還是喜歡實踐。如果自己喜歡理論研究,在選擇導師時就應該偏向於做理論方面的導師,最好找一個教授級別的老師;而感覺自己適合偏重實踐方面,在選擇導師時也應有所偏向,最好找工程項目多一些的導師,至於導師級別倒不是很重要。還要看自己今後有沒有出國和讀博的打算。想出國的話最好選一個有海歸背景的導師,想讀博的話最好選一個教授級別的導師。如果想畢業後就業,導師選擇就相對沒那麼重要。
至於選擇年輕還是年老的導師,就要看個人的喜好了。往往年長的導師有更多的指導經驗和科研經費,而年輕的導師經驗相對不足,但在科研上他們會有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闖勁。
(1)學校的網頁上關於專業領域老師的介紹。
(2)通過網路、谷歌等網站搜索導師的畢業學校、科研經費、研究方向、聯系方式等信息。這些介紹可能很簡略,有些甚至是過期信息,但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做到初步篩選。
(3)學校的學生論壇上的相關信息。
(4)與老師的學生或高年級的學生交流。
在選定自己理想的導師以後,應該及時和導師取得聯系,以防別人捷足先登,因為導師可以指導的研究生人數畢竟有限,如果你聯系得比較晚的話,很有可能就會處於劣勢,甚至會被直接拒絕;另外,及時聯系導師還有可能對你的復試有很大幫助,你可以誠懇地告訴他你對他∕她的研究方向很感興趣,對他∕她本人非常欽佩,還可以詢問一下,要想成為他∕她的研究生以及更好的適應研究生生活應該做哪些准備等等。
溝通是人際交往的一個重要方面。溝通能力不強的朋友可以通過多看看人際交往方面的書,多聽講座,多與身邊的朋友(電話)交談等途徑來提高溝通能力。
與導師溝通的方式很多。一般而言,如果你擅長口頭表達,可以首先電話聯系;如果你不擅長口頭表達,那麼最好先發封郵件給老師,寫明你的考研打算、個人情況(所在學校專業、成績排名、科研實踐經驗、獲獎情況等)、讀研計劃(對什麼感興趣、讀研期間准備怎麼做、是否有念博士的打算)等。最後表明你對導師的敬仰之情,感謝導師的閱讀,並希望得到導師的回復。
至於郵件聯系或電話溝通的語言技巧,則要各位自己去斟酌了。總之,不卑不亢,自信而不自負,謙虛謹慎而在適當的時候表現出年輕人的活力。記住:導師也是人,和自己身邊的老師一樣的人。大部分導師一般都是喜歡學生的,樂於為學生解答問題的。
最後請記住兩點:
(1)實事求是。不說假話,自己有什麼就說什麼,不要掩飾自己的不足之處。能力差,背景差一點都沒有關系,關鍵是要誠懇、虛心、上進、勤於學習、勇於挑戰,大膽改變自己的命運。最終,考研的成功需憑初試分數、復試筆試分數、面試成績說話。初試分數、復試筆試分數高的話,從大量的案例來看,導師一般是不會在面試中為難你的。雖然有不少學校的老師在復試時,即便已經決定要錄取你了,還會從不同角度來「刁難」你。但是,這也只是為了讓你明白你不懂的地方還很多,不能驕傲。
(2)大膽嘗試。確實有一些導師會對學生詢問考研事情表現出冷淡的傾向,因為他不了解你,也不知道你能否考上,也可能他們自己的工作很繁忙。這個時候你不要氣餒,不要灰心。只要大膽嘗試,多試幾次,總有可能遇到熱心的老師的。即使萬一遇不到,你努力了,也可以安心了,因為其他考生也會受到相同的待遇。復試時當面找老師談可能就容易得多了。小木蟲為個人公益性站點,此信息由網友發布提供。
㈣ 研究生選導師需要考量哪些標准
首先要了解導師是否有足夠的經費。"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做科研也是如此,沒有足夠的經費是十分痛苦的,有時甚至根本無法開展工作。記得我讀研期間,有的同學老師經費不足,每次用食鹽都得到處借,一不小心,多買了幾瓶溶劑都得想辦法賣掉或交換成其他試劑,嚴重地分散了工作精力和影響了工作效率。錢並不是越多越好,但選取一個有足夠財力的老師是必要的。現代的科研是需要資金支持的,從實驗試劑儀器到結果分析測試,都需要花費。資金充裕可以保證在研究生學習期間接觸到更多更先進的儀器設備和測試手段,這對以後的工作科研都有很大的幫助。
其次要了解導師的課題內容。許多同學很關心課題內容,可是卻不知道如何挑選一個好的課題,通常只是看了看題目覺得很炫,就直接選了,這樣帶來的往往都是失望。開個玩笑,比如一個題目"基於天然高分子原料的多孔材料",看上去不錯,可是實際上它的本質有可能就是做凍豆腐的,因此題目是靠不住的,"標題黨"在學術界也是存在的。我認為了解導師的課題應該從一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要搞清楚導師做的課題是偏理科還是偏工科。同樣課題題目或研究方向,從工科角度入手和從理學方面研究是截然不同的。選擇工科還是理科對個人發展有深遠的影響。通常工科注重效果效益,與工廠、公司、軍隊等聯系緊密,而理科注重創新獨特,發表文章多是理科的優點。由於我自己是理學出身,因此可以舉出很多理科的好處優點,但如果在這里一一列舉這樣對工科有失公允,影響大家的判斷。總體而言,理科和工科是各有所長,單從就業角度上看,兩者倒是區別不大。我本科和研究生學位都是理學學位,我的同學里有的研究偏工一些,有的研究偏理一些,但是他們的就業方向沒有什麼明顯的區別,偏工的也有在大學任職的,偏理的也有進公司工作的。其次要盡量選擇一個研究水平高的課題。導師的科研水平直接決定學生的水平。在一名高水平導師的指導下,不僅能做出高水平的論文,而且通過導師的言傳身教以及平時的耳濡目染,自身的素質也會得到很多的提升。我就覺得從導師那裡學到了很多很多,受益終身。衡量研究水平的高低其實是一件相當復雜的事情。大家可以簡單地通過以下幾個方面衡量。一是導師發表文章的檔次和數量,比如發表文章的SCI影響因子,被引用次數等。特別是偏理的導師,文章是一個關鍵指標。對於偏工的導師可以用發表專利的情況來判斷。二是導師獲得的資助情況。比如,國家重點項目,傑出青年基金,863項目,國家面上項目,省級市級基金,軍工項目,企業的橫向課題等。擁有的基金檔次越高通常說明導師的工作水平和意義越高。項目的檔次基本與基金發放部門的級別和資助金額的多少相一致的。比如國家級項目要優於市級項目,而幾百萬的大項目要優於幾十萬的普通項目。再次了解這個課題可以學習到得知識。幾乎沒有一個研究生的科研項目會與你的後的工作內容完全相符,因此在研究生期間學到的主要是方法手段。哪個題目對學生的訓練多,哪個題目應該越好。有的題目看起來很誘人,但是到了實驗階段,工作中接觸的實驗內容簡單,測試方法手段單一,這樣的題目就不利於以後的發展。相反課題中涉及的知識內容廣,實驗表徵手段豐富,實驗操作復雜,有些甚至是獨門絕技,可以成為看家本領,那這就是較好的課題。
再者了解導師的指導風格。讀一個研究生少則兩年三年,多則五年六年,而且是青春年少的美好時光,誰也不想在不愉快中渡過。因此在你選擇進入導師的研究小組之前,最好從各個渠道了解一下導師的風格和這個科研小組的氛圍是否與你合拍。我把導師大致分為兩個類型:"放養"型和"圈養"型。前者是指導師給學生的只有科研課題和方向而沒有具體研究方案,導師會定期或在關鍵時刻給學生指導意見。相反"圈養"型的導師對學生的指導比較細致具體,從方案設計到實驗方法都予以安排輔導。"放養"型對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是極大地鍛煉,而"圈養"的同學會能從導師那裡學到更多的試驗技巧。從研究小組的氛圍講,有的組像大家庭,平等合作,有的組像私企,競爭氣氛濃厚。無論是指導風格還是組內氛圍,都各有千秋,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有適合不適合,在於個人的把握。在選擇導師時,切忌導師腕兒越大越好。大的導師指導的學生多,宏觀指導為主,而具體指導方式也會各有不同,有的是指定替他老師,有的是開組會定期溝通等等。大家選擇知名導師時,一定先了解清楚這些情況。有些同學進入科研小組後發現指導工作的不是報考的導師而是其他老師,就會產生失落感,甚者有種被欺騙的感覺。其實這種現象在國內外學術界都是正常的,只是大家在報考前一定要了解相關的情況,以免不必要的煩惱。在一些情況下大家可以多留意一些有水平的年輕的導師,他們精力旺盛,工作慾望強,實驗中也親力親為,而且學生少,對學生的指導力度也大,這些對研究生的成長都是十分有利的。
最後了解導師的畢業生去向。這是一個終極標准。現在畢業生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不完全是但有相當的參考價值。畢業生的去向在一個穩定成熟的研究小組里是比較有傳統的。比如我當初的導師的學生在高校或科研院所里任教的就比較多,而我的理想也一直是想搞科研工作,這樣的導師就恰好適合我。又比如我知道一名老師,他與寶潔公司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每年都要選送畢業生到寶潔去,如果你的理想是進外企工作,那麼顯然這樣的導師是再合適不過了。
要了解以上的信息可以通過瀏覽老師主頁,與師兄師姐,老鄉等交談,參觀導師實驗室,與一些老師長輩甚者導師本人交流等許多手段獲得。每種方式都會有有幫助,不能偏信某種方式,綜合在一起考慮才是上策。我發現許多同學就是找老鄉聊聊然後就定了,要知道一個人的知識是有限的,見解是片面的,如果你只有找老鄉的渠道,至少也要多找幾個。如果有條件,在暑期或課余時間到感興趣的導師那裡去實習工作一段時間是非常好的一種方式。我當初就是暑假在導師那裡做實驗,最後留下來的。現在回頭看起來,這是我做過的最正確的選擇之一。
㈤ 研究生對導師的要求如何填寫,就是我應該如何表達對導師的期望,最好是列出幾條
1.遵循參與制定本學科研究生培養方案,並根據專業培養方案的要求和研究生的具體情況回,制定每位研究生的培養答計劃。承擔研究生課程教學任務,制訂教學大綱和授課計劃。①所開設課程的內容應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能夠反映學科前沿。②所授課程應有教學大綱(內容提要)及參考書目。③積極開展教育教學改革,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方法,不斷提高教學質量。④不得隨意減少教學工作量。
2.全過程指導研究生培養工作:指導和檢查研究生的課程學習、科學研究、教學實踐、專業實踐、論文(包括確定課題、組織開題報告、擬定課題計劃、定期檢查和指導課題、修改學位論文、階段論文等),並做好研究生的考核工作。
3.審定研究生外出學習計劃。對研究生的專業學習提出明確要求,指導研究生閱讀相關文獻和參考書籍,定期檢查研究生學習情況。加強對研究生科學實驗、社會實踐和科學研究的指導,注重培養研究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吸收研究生參與自己主持課題的研究工作,積極為研究生開展科學研究、發表科研成果創造條件。
㈥ 研究生選導師應該考慮哪幾方面
首先要了解導師是否有足夠的經費。
"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做科研也是如此,沒有足夠的經費是十分痛苦的,有時甚至根本無法開展工作。錢並不是越多越好,但選取一個有足夠財力的老師是必要的。現代的科研是需要資金支持的,從實驗試劑儀器到結果分析測試,都需要花費。資金充裕可以保證在研究生學習期間接觸到更多更先進的儀器設備和測試手段,這對以後的工作科研都有很大的幫助。
其次要了解導師的課題內容。
許多同學很關心課題內容,可是卻不知道如何挑選一個好的課題,通常只是看了看題目覺得很炫,就直接選了,這樣帶來的往往都是失望。首先要搞清楚導師做的課題是偏理科還是偏工科。同樣課題題目或研究方向,從工科角度入手和從理學方面研究是截然不同的。選擇工科還是理科對個人發展有深遠的影響。通常工科注重效果效益,與工廠、公司、軍隊等聯系緊密,而理科注重創新獨特,發表文章多是理科的優點。
再者了解導師的指導風格。
讀一個研究生少則兩年三年,多則五年六年,而且是青春年少的美好時光,誰也不想在不愉快中渡過。因此在選擇進入導師的研究小組之前,最好從各個渠道了解一下導師的風格和這個科研小組的氛圍是否與你合拍。
最後了解導師的畢業生去向。
這是一個終極標准。現在畢業生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不完全是但有相當的參考價值。畢業生的去向在一個穩定成熟的研究小組里是比較有傳統的。
要了解以上的信息可以通過瀏覽老師主頁,與師兄師姐,老鄉等交談,參觀導師實驗室,與一些老師長輩甚者導師本人交流等許多手段獲得。每種方式都會有有幫助,不能偏信某種方式,綜合在一起考慮才是上策。
㈦ 研究生該如何選擇導師和課題
當時還好好想了想。說真的導師的選擇要更據個人的目標和要求,好的boss和差的有天壤之別。有些人認為,導師當然要牛,越牛越好,(以前我也覺得是這樣)我不覺得完全對。對於一些人想出國的,選牛的老師自然最理想,有好的老師推薦出國會容易許多,但是對於一些想從老師身上學到東西的人,選擇一個年輕的老師也是一個好的選擇,年輕的老師一般精力較多,帶學生少,有些對學生很負責,可以在你身上用很多時間來指導,這樣比半年見不到的牛師要好得多!當然選導師不能只看這些啦!要看導師容不容易相處,導師的科研經費是否充足,導師擁有的實驗室設備條件如何,導師的科研方向和以前的成就,是否有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反正對這些自己心中要有數,自己想得到什麼,不要麻木的追求牛師。還有有些牛師門下高徒很多,自然競爭激烈,在那樣的實驗室裡面生活有些郁悶的,我們學校就有,幾個很活潑的人進了實驗室連句話都不講,只會作實驗了!還有就是導師的性格很重要,有些慷慨的老師對學生好,經濟上也給予支持,作實驗少儀器也樂於幫你解決,要是你實驗做的不好,他會為你擔憂,就怕耽誤你答辯。而有些老闆比較摳,放假了自己出去happy了學生害得拚死拼活的幹活,而且贊揚的話也不會說,你的表現不好就會給你臉色看,兩種人手下幹活,感覺就是兩回事,所以這方面選前要研究研究!
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在目前的條件下要進行研究,有要有所成果,就要克服幾個大的困難,最大的阻力來自於設備和資金,這要求我們所選擇的課題必需是有快捷簡單經濟的測定方法和原料,所採用的技術對設備的要求不能太高等等。一句話就是要自己和實驗室有作這個課題的能力才選擇來做,否則想也不要想!對於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問題,國內的大部分導師追求的是大而全的模式,有時候一個本科畢業課題也要作一整套工藝,這是不合理的。我覺得理想的模式是能夠把握實驗中的創新點,進行深入的研究。而在樅向上將研究的各方面考慮完全。實際上目前我們的研究模式在模仿的同時缺乏創新,同時對工藝研究的同時沒有注重理論和機理的研究分析。同時採用優良的實驗設計方法和分析處理方法極其重要。
課題分為縱向和橫向,縱向課題一般為周期較長的課題,一般好多課題是省或者國家的項目,需要很多人合作,前後有一定的繼承性,要是不是剛剛開始著手,一般資料很多,而且一個人研究只是其中易小部分。橫向課題不同,周期比較短,常常是老闆們接手的工廠裡面的項目,一般要求較快搞定可以到工廠用來掙錢的,以工藝性應用性的比較多。如果將來還想搞科研,選擇縱向課題我認為比較理想,可以學到易整套的研究操作。要是將來想進入工廠或者到企業作研發,作橫向的比較好,工廠就是要快、省錢、能掙錢。有些人選擇課題時,有兩個誤區。對於以前有人作過的就覺得沒有意思,其實不然,作課題作科研關鍵在於創新,只要你有閃光的地方就可以,還有前人也不一定成功呀!還有就是也許前面的研究根本沒有重復性,這一點在開始前要作一下,自己心理有數。此外就是對於沒有作過的新課題,不感作,其實沒有必要,當然對於新課題是狠有挑戰的事情,探索總不會全部成功,但是不探索就沒有成功的可能,國外研究證明一條不可行的路線也是一種成功,而國內普遍認為是一種失敗,所以很多人才畏懼探索和創新。這方面可以事前查閱外文文獻的有關研究,不要相信日本人的研究,重復性較差,我個人覺得美國和德國的研究比較嚴謹,當然個別現象除外。要是別人有所得,我們也必須有理由相信自己的能力!
當然選擇課題還有對目前研究熱點的把握的問題,那麼剛剛入學的或者開始著手實驗的同學如何來把握呢?我也沒發現什麼好的辦法,一個就是到圖書館看看近兩三年的文獻,找到一兩個自己關心的覺得理想的主題在到網路上search一下,作了解性的研究。還有就是看看自己的學校和其他學校相關專業近三年發表的文章,都是關於什麼的,一般教授們選擇的課題都是適合我們國情(各種條件)有不是太落後的研究,至少國內如此。(當然和老美比有些要落後10-20年)。
作課題的主要步驟和內容:開始老闆給課題自己選或者自己找課題(自己找比較麻煩,最好找好幾個給老闆或者有經驗的人看),這其中要注意的問題就是自己的實驗室有沒有實驗儀器的條件可以滿足自己作相關的研究,測定分析分離等方法需要的材料容不容易得到,實驗原料等等。選定課題以後就是對課題進行查新和研究,看看該課題的研究進展,對自己以後的研究要有一個初步的想法,這里提到一點就是對中文文獻,尤其是非核心刊物,要持有懷疑的態度去看,只能是對常識性的了解,真正的研究要有足夠的英文資料,同時也提高自己的英文能力。要是這一步作不好,後來發現在重新定課題都比較悲慘啦!(同學中有例子)如果你的研究結果肯定可以進行研究了,就要進行一些初步的實驗,一來實際了解一下實驗,二來從整體上對自己實驗的難度有體會。然後就是按照制定的計劃全面的開始研究,最後階段就是寫論文答辯。
㈧ 研究生如何選導師,師兄師姐們請進
研究生選導師的方法:
1、看導師願不願帶你,再好的導師,如果他本人不願意帶你,你再強求也不會有很好的結果,導師不帶你可能因為幾個因素:
第一,專業不對口,你的本科專業與他想招的不一樣。
第二,感覺你不適合跟著他,這是為你好,以免耽誤你的前程。
第三,他已經招夠人了。
2、看導師的實力強不強,知名導師一般都擁有著很廣的人脈關系以及很多項目,跟著他對以後的發展會很有幫助。
3、看導師的為人好不好,有些導師雖然學術成就斐然,但是個人性格、品德可能不太好,這時就要好好想下是不是合適自己。
4、看導師的科研方向是不是符合自己的目標,同一學科會有很多方向,每個導師研究的方向也不同,這時要根據自己希望從事的行業選擇研究方向,然後根據研究方向選導師。
5、看導師未來兩三年的發展規劃,如果在未來的一年或者兩年的時間里,導師要去國外進修什麼的,那你就瞎了,可能一年都見不了導師幾面。
6、看導師的學術水平高不高,在選擇導師前,一定要先了解他的專業特長、學術觀點等, 這些信息可以再網上搜,也可以去看一些老師發表的論文、書籍等。
注意事項:
在選擇導師時需盡可能多的收集導師的信息,不要只看一位導師的信息,說不定會有更合適你的導師。
選好導師之後,就需要跟導師聯系了,聯系導師時盡量實話實說,不吹噓,但也不要謙虛,把自己做過什麼、可以做什麼都讓導師清楚,
在聯系導師時不要心虛,大膽的去聯系就可以,也不必為被導師拒絕而沮喪,繼續選擇下個合適的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