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劉一星東北林業大學教授

劉一星東北林業大學教授

發布時間: 2021-02-06 19:14:05

A. 東北林業大學繼續教育知識更新培訓學習心得

滕春波, 女,1970年生,教授,博士生導師。分別於1992年和1995年在東北農業大學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1995-2000年在中國水產科學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工作。2000-2003年在東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組織胚胎學專業攻讀博士學位。2003-2005年在北京大學生命學院細胞生物學與遺傳系做博士後。2005年作為高層次人才被東北林業大學生命科學院引進到發育生物學學科進行教學和科研工作。目前科研方向為胰腺幹細胞離體增殖分化研究、胰腺損傷再生機制研究和胰腺發育的分子機制研究。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1項、東北林業大學科研啟動項目1項、博士後落戶黑龍江科研啟動項目1項、中國博士後基金1項,參加『863』項目、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課題多項。發表科研論文20餘篇,其中SCI文章7篇,出版書籍兩部。

近五年研究課題:

1.小鼠胰腺中LRCs 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研究,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2007.1-2009.12, 主持

2.小鼠胰腺干/祖細胞及其標志性分子的鑒定研究,東北林業大學高層次引進人才啟動基金,2005.6-2010.12 ,主持

3.胰腺干/祖細胞及其標志性分子的鑒定研究 博士後研究人員落戶黑龍江科研啟動基金,2005.12-2007.12,主持

4.小鼠胰腺幹細胞的鑒定研究 中國博士後基金,2004.6-2005.6 主持

5.一種新基因P55與小鼠胚胎著床和褪膜化的關系,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2005.1-2007.12,參加

6.小鼠胚胎著床特異性基因的篩選、克隆及功能分析,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2004.1-2007.12,參加

7.前列腺素E合成酶基因與小鼠胚胎著床和褪膜化的關系,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 2003.1-2005.12,參加

8.basigin基因與小鼠胚胎著床及黃體形成和退化的關系,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 2002.1-2004.12,參加

近五年發表文章:

1. Teng CB, Guo YS, Zhang H, Zhang H, Ding MX and Deng HK.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LRCs in mouse pancreas. Differentiation. 2007, 75(8):702-12. (SCI)

2. Lian GW, Wang CY, Teng CB, et al. Failure of hepatocyte marker-expressing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cells to efficiently convert into hepatocytes in vitro. Exp Hematol. 2006, 34(3):348-58. (SCI)

3. Teng CB, Diao HL, Ma H, Cong J, Yu H, Ma XH, Xu LB and Yang ZM. Signal trans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 (Stat3) expression and activation in rat uterus ring early pregnancy. Reproction. 2004 Aug;128(2):197-205(SCI)

4. Teng CB, Diao HL, Ma XH, Xu LB, Yang ZM.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and activation of Stat3 ring mouse embryo implantation and decialization. Mol Reprod Dev. 2004 Sep;69(1):1-10. (SCI)

5. Sun T, Li SJ, Diao HL, Teng CB, Wang HB, Yang ZM. Cyclooxygenases and prostaglandin E synthases in

B. 東北林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的專業介紹

交通土建工程方向建立於1958年9月,當時專業名稱為林區道路工程專業,隸屬於森林採伐運輸工業系。1964年9月28日成立林區道路工程系林區道路工程專業,1980年7月林業部批准改為林區道路與橋梁工程專業,1993年12月更名為交通土建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工程力學、流體力學、岩土力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備從事道路、橋梁工程的項目規劃、設計、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道路、橋梁、機場等工程的設計、施工、管理、投資、開發部門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幹課程: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流體力學、土質土力學、建築材料、結構設計原理、橋梁工程、道路勘測設計、路基路面工程、施工技術與管理。
畢業生適用范圍:在國家交通和城市建設部門,從事道路交通、機場、橋梁工程領域的科研、設計、施工、管理的企事業單位。 建築工程方向始建於1985年,當時專業名稱為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1999年將兩個專業合並為土木工程專業。於2005年被評為「東北林業大學優勢專業」,2007年被評選為「十一五黑龍江省普通高等學校重點專業」,並以優秀成績通過2011年7月的重點專業驗收。2010年順利通過全國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教育評估,排在通過評估院校的第56位,為黑龍江省第2個通過本專業評估的專業,是我校唯一通過專業評估的工科專業。2011年9月經教育部批准加入「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於明年具體實施。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備從事土木工程的項目規劃、設計、開發部門從事技術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幹課程: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流體力學、測量學、土力學與地基基礎、建築材料、房屋建築學、土木工程施工技術、鋼筋混凝土及砌體結構 、鋼結構、建築結構抗震。
畢業生適用范圍:適於科研、教學、設計、施工、建築施工等部門和單位工作。 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創建於1999年,全體教師結合本專業特點,堅持走學、研、產、相結合的道路,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和相應的辦學規模。
專業有15名教師,教授2名,副教授7名、講師6名。其中已獲得博士學位7人,碩士學位8人,本科學歷2人。專業教師均有豐富的設計及施工經驗,多名教師具備國家注冊設備工程師資格。
專業不斷加強教學基礎設施建設,建環實驗室下設7個分室,一個儀表室,一個專業實習基地,實驗室總面積436平方米,實習基地面積200平方米,實驗設備總值230餘萬元。平均每年實驗室投入經費約為20萬元。為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有利條件。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室內環境設備系統及建築公共設施系統的設計、安裝調試、運行管理和國民經濟各部門特殊環境的研究開發所需的基礎理論知識及能力,能在高等學校、設計研究院、科研部門、施工單位、以及相關得勁教學、科研、工程設計、技術開發等單位從事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幹課程:傳熱學、工程熱力學、工程流體力學、電工與電子技術、供熱工程、空調工程、建築給排水、建築電氣及自動化。
畢業生適用范圍:適用於科研教學設計施工物業管理建築施工等部門和單位工作。 工程管理專業是土木工程與管理學科相交叉的邊緣性學科,以工程技術、管理、經濟、法律為專業平台,培養具備深厚的工程技術功底、具備從事建設項目全過程管理能力的復合型管理人才。專業為學生提供了建築工程和路橋工程兩組工程技術類課程,由學生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自主選學,系統地培養學生解決工程技術問題的基本能力。在此基礎上,學習工程經濟、建設項目管理、工程造價管理、國際工程管理、工程合同管理、房地產經營管理等專業知識,為從事建設項目管理、工程咨詢、國際工程管理以及房地產領域的相關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土木工程設計、施工以及與工程管理相關的管理、經濟和法律等基本知識,掌握現代管理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手段,能夠在工程建設和房地產領域從事工程技術、工程項目管理、工程咨詢、房地產經營管理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主幹課程:工程力學、施工技術、工程經濟、建設項目管理、工程估價、施工組織、工程預算、工程合同管理。
畢業生適用范圍:適合在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房地產開發企業、物業管理企業及相關的政府、科研部門從事技術與管理工作。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新世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應用研究型人才。
主幹課程:城市規劃原理、城市規劃設計、城市設計、建築設計、城市園林綠地設計、城市建設史與歷史文化保護、城市經濟與地理、城市道路與交通、區域規劃、城市生態與環境保護、城市規劃管理與政策法規等。
畢業生適用范圍:畢業後可在城市設計與管理、城市發展與建設決策、房地產開發及建築設計等部門從事設計與管理及政策法規研究工作。

C. 東北林業大學走出過哪些知名校友

東北林業大學是211重點高校,因此優秀的林大校友也是數不勝數,作為一個大四的老學長,我就來介紹幾個傑出的林大校友吧。

1 海陽

雖然我看到樓上幾個小夥伴也有介紹這位烈士的,但是我實在是還想再為大家介紹一下,中國第一位「訓鶴姑娘」自然保護區第一位因公殉職的女烈士,徐秀娟。她從小與鶴為伴,並且對保護動物有著強烈的責任心。她去了自然保護區,在一次尋找丟失鶴和天鵝的過程中,不幸溺水身亡。鶴找到了,她卻永遠離開了。林大每年的迎新晚會都會表演徐秀娟真實事跡改變的話劇,讓新生老生,每一個林大人都不要忘記她。更要學習她身上的堅守,勇敢。為了熱愛的事物可以放棄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我們每一個林大學子都應該銘記這種精神。永遠銘記這位烈士。

希望看了我的回答,大家能夠更好地了解林大校友哦

D. 東北林業大學的知名校友

張毅,1950年8月出生於黑龍江北安,年參加工作,中共黨員,畢業於東北林學院林業經濟系林業經營管理幹部專修科,大專學歷,高級政工師。
歷任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委副書記、行署副專員、行署專員、地委書記;黑龍江省監察廳廳長;黑龍江省紀委副書記、省監察廳廳長;黑龍江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黑龍江省委副書記、省紀委書記;河北省委副書記、省紀委書記;河北省委副書記;中央紀委秘書長;中央紀委副書記、秘書長;中央紀委副書記;寧夏自治區黨委書記、區人大常委會主任。
現任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中共第十五屆、十六屆中央紀委委員,中共第十七屆中央紀委委員、常委、副書記,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萬鋼,上海人。現任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致公黨中央主席,科學技術部部長。1978年畢業東北林業學院,德國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機械繫畢業,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教授,曾任上海同濟大學校長。
馬建章,中國野生動物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歷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林業部科技委員會和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全國林業高等院校野生動物專業指導委員會主任,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資源學院院長,國際自然和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UCN)物種存活委員會(SSC)委員、熊類專家組成員。
李堅,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木材科學與技術學科帶頭人,兼任國際木材學會聯合會(IAWPS)執行理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林業工程學科評議組召集人、教育部農林工程教指委副主任暨林業工程分指委主任委員、黑龍江省歐美同學會副會長、黑龍江省博士學術研究會副理事長暨林業委員會理事長等職務。主持完成19項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重大科技效益獎1項,省科學技術一等獎3項,省部級科學技術二等獎7項;授權發明專利6項;共出版著作19部,發表論文278篇(被收錄SCI-22、EI-42、CAB-105、CSCD-108),論著共被他人引用2501次。先後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予「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國家人事部授予「國家級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被評為「七五」、「八五」期間科技成果推廣先進工作者,獲全國優秀林業科技工作者、黑龍江省五一勞動獎章、省留學回國人員報國獎,2004年被授予何梁何利基金會「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E. 東北林業大學機電院院長

王述洋 機電工程學院院長,教授,工學博士,博士生導師,黑龍江省政協委員。中國能源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林業機械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林學會林機分會副秘書長,省安全生產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擔任國內9種重要科技期刊編委。
希望採納

F. 東北林業大學是什麼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陳俊儒,李玉峰)

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由浙江大學農學院森林系和東北農學院森林系等合並建立的一所中國重點高等林業院校。設在哈爾濱市。原名東北林學院,1985年改為現名。劉達(劉成棟)、楊銜晉、修國翰先後擔任院、校長。

東北林業大學是一所以林為主、理、工、文、管相結合的多科性、綜合性的林業大學。設有林學、野生動物、森林采運工程、林產工業、林區土木建築工程、林業機械、林業經濟、數學、物理、外語、社會科學及師范等12個系(部);林學、森林保護、園林、森林調查規劃設計、野生動物、森林采運工程、木材機械加工、傢具設計與製造、林產化工、林區道路與橋梁工程、林業機械設計與製造、木工機械設計與製造、森工電氣自動化、汽車運用工程、林業經濟、財務會計、木材貿易與管理、計劃統計、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英語、林業政法、政治教育、體育等26個專業。學校還設有研究生部,現有15個學科(專業)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6個學科招收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此外,還設有函授部和夜大學。

至1985年底,為國家培養了研究生200名,本科生1.3萬名,外國留學生70名,各種技術短訓班學員1.5萬名,幹部專修科300名,函授生、夜大生400名,進修教師近千名;50年代還附設有森林工業學校,培養中專生1600名。現有全日制在校生4000多名,其中研究生260名。函授部在校生1200名,夜大學在校生近400名。

現有教師85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0多人。全校教師按學科分為72個教研室和20個研究、設計室(所)。現有75個實驗室,包括電子計算機中心、分析中心、測試中心、電化教學中心、國家級木工機械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等現代化實驗室。

東北林業大學有三個實驗林場:①位於小興安嶺以紅松原始林為主的涼水實驗林場,系自然保護區,面積為6400公頃,場內設有生態研究站;②位於張廣才嶺以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為主的帽兒山實驗林場,面積為26400公頃,是天然次生林及人工林研究基地,設有人工林實驗站和生態研究站;③在哈爾濱市內有以樹木標本和育苗研究為主的哈爾濱實驗林場,面積為50公頃。此外,還有為工科及師范各專業服務的教學、科研、生產相結合的機械廠、木材加工廠和附屬中學。有藏書40萬余冊的圖書館,以及田徑、球類、水上、冰上等各種設施。

學校每年承擔國家、林業部及其他部和一些省科學研究課題數十項,「六五」期間取得成果66項,其中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35項。如「楊樹單倍體花粉植株的誘導和培育」、「Ml-492型多用木工機械」、「75型森林滅火劑」、「DN-1號刨花板用低毒脲醛膠」、「舞毒蛾核型多角體病毒的應用研究」「防卡劑——妥爾油磺酸鹽研製技術」、「樟子松球果烘乾機」、「DT-1、DT-2號樹脂漆」、「小帶鋸進料裝置」等的研究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在帽兒山實驗林場進行近30年的天然次生林經營技術的研究成果,在東北林區有推廣價值;特別是「地板塊生產系統的研製」、「珍貴毛皮動物養殖技術」在黑龍江林區和山區農村的推廣利用,取得了較大的經濟效益。

學校設有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除出版教材、學術專著外,還編輯出版並在國內外公開發行《東北林業大學學報》、《植物研究》等數種學術刊物,受林業部委託編輯出版《野生動物》、《森林防火》、《中國林業教育》、《林業財務會計》等雜志。

學校積極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聘請國內外專家、教授來校講學或合作舉辦專業培訓班和學術講座。經國家教委批准,森林生態、森林植物兩學科有權接受國內訪問學者進修和合作研究。近年來,選派教師赴美國、日本、聯邦德國、法國、加拿大、瑞典、英國、澳大利亞、蘇聯等國留學、進修、考察或合作研究近100人次。學校與國外90多個大學、研究機構和學術團體進行交流,與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林學院、耶魯大學林業與環境研究學院、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德克薩斯蒂芬奧斯汀州立大學、華盛頓大學森林資源學院、弗吉尼亞州立大學綜合技術研究院林業與野生動物資源學院及加拿大萊克黑德大學、阿爾伯特大學簽署了校際合作協議,有的已互派留學生,有的已開展合作研究。

G. 東北林業大學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東林有很多教授的課都值得蹭,下面我就說幾個我比較了解的一定要去蹭課的教授吧。

因為我是土木院的一名學生,因此我首先要推薦的就是我們土木學院的賈傑老師。老師給我們講授的課程是工程力學,是我們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也是主幹課程,難度比較大,賈傑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全程都採用板書和課件相結合的方式,思路清晰,知識點講解明確,例題講解通俗易懂,而且講課又幽默風趣,真的值得蹭課。

其實東林有很多很多優秀的教授,教學質量都非常高,都很值得去蹭課,由於院系的原因,我對其他一些優秀教授的了解比較少,希望小夥伴們在業余時間可以多問問身邊的人都有哪些課值得蹭,在大學期間多涉獵一些自己專業接觸不到的知識,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也不辜負大學四年的學習!

H. 東北林業大學土木工程怎麼樣

東北林業大學土木工程專業是該學校的重點專業,屬於土木工程學院管理,教學科研實力強大,現代化教育設施齊備,學院有三個黑龍江省重點實驗室,實驗教學中心是黑龍江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黑龍江省「雙基」實驗室,設有國家林業局工程質量監督總站檢測中心,是建設部、交通部、國家林業局定點培訓單位。

現有教職工113人,教授20人,柔性引進教授1人,國外兼職教授1人,副教授(高級工程師)49人,博士生導師19人,科學碩士生導師54人,專業學位碩士生導師78人,校外兼職碩士生導師34人,專任教師具有博士學位達到80%以上,獲得龍江學者、青年學者、黑龍江省教學名師、黑龍江省師德先進個人等諸多榮譽。

(8)劉一星東北林業大學教授擴展閱讀:

東北林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與中國建築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等16家單位簽署了校企合作協議,共同建設實踐教學實習基地,學生在校期間就可到大型企業工況復雜的綜合性工地和學校的帽兒山實驗林場進行生產實習,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土木工程施工生產實習和道路勘測設計綜合實習模式。

學院立足東北寒區,積極開展具有高寒地區特點的科學研究,先後承擔多項國家、省部級課題及技術研發與服務項目,解決寒區工程的疑難技術問題,取得了省部級科研成果,在服務於地方經濟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

I. 東北林業大學工資

如果你學習好,那麼不要考本校研究生!
如果你學習不好,建議你首先找工作!
然後想考再考!進入社會,適應社會很重要!
學歷不是目的!

J. 東北林業大學 森林植物生態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付玉傑老師的郵箱是多少啊 麻煩各位告訴我 謝謝了

嘿,哥們,你找到合適的人!我的導師經常項目合作的國王!
森林植物生態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東北林業大學)的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科簡介
學校學科點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森林的主要植物生態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宣布,該組織正式成立於2002年12月,黑龍江省重點學科敞開了大門,2003年,碩士和博士學位。分子生態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研究方向是顯而易見的,已經形成了一種植物分子生態學,植物基因工程和蛋白質工程,植物的新陳代謝,分子生物學,植物細胞和分子生物學和植物對逆境的分子生物學的顯著特點,主要反映了相對的穩定的五個研究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在國家生態環境建設和草,食品,和美國國土安全部的利益,是一個迫切需要韌性基因的分離,新品種培育深厚的理論基礎的學科特點提示植物逆境生態適應與生態進化機制,促進我們東北林業在生態建設和經濟轉型的困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日趨合理的學術梯隊。現有的學科教學和科研人員10人,其中教授3人(博士生導師),副教授,高達68%,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有10名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畢業生。
研究平台,完成設置。對象依賴森林植物生態學重點實驗室,教育部的學術帶頭人的鹽鹼地生物資源環境研究中心,現場實驗基地,總投資2000萬元的大型進口精密儀器和設備,二維電泳和的蛋白質蛋白質純化工作站平台基於核酸的研究平台,普通和定量PCR,DNA測序儀,DNA合成儀,凝膠成像儀,激光掃描共聚焦顯微鏡,熒光顯微鏡,顯微系統,原子力顯微鏡為基礎的細胞生物學研究平台,攜帶型光合作用系統,LC-MS/MS和液相色譜,毛細管電泳法,發酵的代謝生物學研究平台的設備。
行為日益顯著。此主題已出版在科學出版學術專著,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主持了11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科研經費超過600萬美元的。
聯系電話:82190259
關於博士於京華
葯房葯學學科承擔國家重點學科 - 東北林業大學植物學基礎,依託森林植物生態學教育部國務院學位辦教育2003年批准成立的第一個主要的學科 - 葯學院葯劑實驗室,制葯學科的空白,以填補我的學校,敞開了大門,在2004年的學生,為學校的建設成為一個多學科,多一流的綜合性大學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經過多年的生葯學科的建設和發展,已經形成了包括GAP種植植物,其有效成分的高效分離,結構修飾的植物活性成分,植物活性成分,高通量篩選的植物資源,並有效地利用的研究小組提出了一系列創新性成果,並有機會獲得中國傳統醫學重點實驗室,黑龍江省(2004年批准),林業,生物制劑,教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育部教育部批准(2006年),並在2006韓元黑龍江省重點學科,以及中小型企業在黑龍江省普通技術來促進研究和發展中心在2007年第二批。葯學學科學術梯隊合理,匯集到一起的三個組合,其中大部分是中年和青年教師,博士生導師,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 45個文件,其中包括14篇SCI論文,EI收錄6,已培訓了15名研究生和研究生供不應求,就業率達到100%。
學科三個主要的研究方向。方向的研究葯用植物資源,中葯資源保護和再生的中國中葯材及中葯材質量評價研究的真實性。第二個研究方向:中葯的研究和開發,主要用於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中國傳統醫學和活性成分,在中國,中國中葯材標准化和質量標準的研究質量評估。研究方向:提取的天然活性成份和結構變化,包括其活性,得到的具有新結構的化合物,或具有生物活性的單體,用於提取和分離的條件,結構鑒定,一般活性和目的的目的高效率和低毒性的創新葯物,天然活性化合物,鉛化合物,合成了一系列結構類似物的構效關系的研究。
有效利用的葯用植物資源學科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開發和產業創新相結合的學科發展戰略,建立競爭影響力的基地和人才培訓中心的紀律
聯系方式:傅教授宇傑82190535
葯物MA
葯物的MA是我校的主要議題之一,依靠森林植物生態學,制葯業,教育和林業重點學科的個人實驗室生物,財政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從2007年開始招收研究生的紀律,博士生導師,教授,副教授,12個,17個博士後經驗,博士20(3)國外學士學位,7個博士後研究人員在美國的國家,德國,英國和其他國家,以獲得合理的學術梯隊的政府補貼和凝聚力的美德,最學術與一個博士學位和經驗的骨幹,為進一步的研究,並了實質性的學術交流和合作之間的日本外交。在過去的五年中,國際期刊和會議論文200餘篇,申報專利10餘項,出版專著出版了七獲得美國國家科學和技術發明的第二個8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省,市科技科技進步獎和技術發明獎的學科,承擔國際合作項目和德國三個國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個省部級項目,7個水平問題,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研究和實踐經驗,及時在教學中的應用,使教學和科研有機地結合起來,相互促進,培養了一批高素質的人才隊伍,通過教學和科研工作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發展的跨學科研究的特點和應用前景:天然產物的葯物在中國傳統醫學在中國幾千年多年的歷史,具有深厚的中醫臨床基礎,正在尋找創新葯物先導化合物和鉛化合物的前體活動跟蹤和的物質基礎的自然產品的積極物質在體內的代謝,以澄清葯物的來源在中國,組合化學,計算機,計算機輔助葯物設計和目標的相互作用的評估計算平台,新的設計小分子葯物的使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發現的結構修飾的先導化合物,然後發展到中國的自己的知識產權財產權利的創新葯物,利用現代生物技術方法,以攜帶出的機制的天然葯物和行動,他們的目標的開發新的葯物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實驗室的最新組合化學,計算機輔助葯物設計和分子生物學平台的目標,一直從事的工作的人員從事研究的經驗為生產力的經驗,長期的合作研究,研究,林業生物製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育部,社會服務,與國外著名研究機構。
聯系人:李醫生輕擁82192336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生留漢 發布:2025-08-02 04:06:11 瀏覽:234
成都中醫葯大學老師介紹 發布:2025-08-02 04:01:25 瀏覽:16
世界大學食品專業排名 發布:2025-08-02 04:01:20 瀏覽:21
四川大學期末考試時間 發布:2025-08-02 03:52:48 瀏覽:710
大學生違紀主要 發布:2025-08-02 03:49:52 瀏覽:966
太原大學老師招聘 發布:2025-08-02 03:48:18 瀏覽:600
怎麼找國外大學的教授 發布:2025-08-02 03:42:33 瀏覽:987
人民大學天津專業 發布:2025-08-02 03:35:36 瀏覽:732
北京中醫葯大學教授按摩手法講學 發布:2025-08-02 03:29:49 瀏覽:17
復旦大學副教授徐沖 發布:2025-08-02 03:22:54 瀏覽: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