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海事大學副教授評級
『壹』 大連海事大學的土地資源(海洋資源)管理姜秀敏、吳玉紅兩個老師誰的研究生比較好考
009公共管理與人文學院
(0411-84729550)
馬克思主義哲學
(010101)
01.社會哲學
秦龍教授
董震講師
1.思想政治理論(101)
2.英語(一)(201)或俄語(202)或日語(203)
3.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617)
4.西方哲學史(833)
復試筆試科目:
哲學概論(X34)
同等學力加試條件:
要求同等學力考生報考時須向學校提交英語四級證書原件(其它語種按相同標准)和在省級刊物上公開發表的論文原件一篇(內容須與所報考專業相同或相近,並為第一作者)。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1.馬克思主義哲學史
2.馬克思主義哲學原著選讀
02.文化哲學
崔巍副教授
田芯副教授
同上
同上
03.政治哲學
吳玉紅副教授
趙闖副教授
同上
同上
009公共管理與人文學院
(0411-84729550)
公共管理(120400)
01.行政管理
秦龍教授
吳長春教授
於霞教授
薛忠義教授
趙闖副教授
1、思想政治理論(101)
2、英語(一)(201)或俄語(202)或日語(203)
3、行政管理學(618)
4、綜合卷(含公共管理學概論、政治學原理、公共經濟學)(834)
復試筆試科目:
管理學概論(X35)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1.公共政策分析
2.公共組織學
02.教育經濟管理
(航海教育管理研究)
文元全教授
李曉蕙副教授
田芯副教授
徐豪副教授
同上
同上
03.社會保障管理
祁峰教授
楊宏教授
李珊副教授
同上
同上
04.土地資源(海洋資源)管理
姜秀敏教授
吳玉紅副教授
同上
同上
05.交通運輸公共管理
馬曉雪副教授
徐慶利副教授
同上
同上
『貳』 大連理工大學,大連海事大學,東北財經大學的副教授月薪大約多少錢
去了保險3000-4000左右
『叄』 大連海事大學有哪些知名教授
大四了,馬上畢業了,捨不得不僅這個校園,還有這個校園的老師,大連海事大學作為交通部直屬大學不得不說還是有很多知名的教授的。既然咱們學校的王牌專業是輪機和航海那我就先說說東山比較有名的老師吧。
航海學院的李鐵山老師,相信東山沒得幾個不知道他的,畢竟作為西山的我都熟知他。他主要從事非線性控制理論和船舶自動化等方面的研究手上的項目之多,年來在國際國內核心學術刊物和控制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90餘篇,其中SCI檢索10餘篇,EI檢索60餘篇次,ISTP檢索論文20餘篇次。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863計劃課題、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他手上的項目都是數一數二的。最最重要的是對學生超級好,把所有學生當自己的孩子來對待!!!!
『肆』 大連海事大學教師的工資多少啊
大連海事大學教師的工資估計也有89千到1萬塊錢左右,一般大學教師的工資是非常高的,而且待遇也是非常好的
『伍』 大連海事大學教師待遇
同比不是很高,但學校氛圍不錯!
『陸』 如何評價大連海事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的科學技術學院現有教師150人,其中實驗教師42名;現有教授50人、副教授72人、高級實驗師18人,遼寧省教學名師2人。學院目前在校的本科生3181人,博、碩士研究生512名。自動化專業方面有一個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博士學位授權,這個專業學校的實力還是挺不錯的。好好學肯定不錯。本專業培養既掌握自動控制理論和自動化技術,又具備電子技術、信息處理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學生畢業生既能從事控制領域的自動控制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研究開發工作,又能在計算機應用、電工電子、信息處理、管理與決策等相關領域從事系統決策、規劃、實施、評價和管理工作。主要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有:電路原理、電機學、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自動控制理論、系統工程檢測技術、過程式控制制系統、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應用、工業控制機、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編程技術、最優控制、智能控制、魯棒控制、計算機控制系統、運動控制系統等。
『柒』 大連海事大學教師的工資多少啊
具體數據如下: 講師 7000元 /月 副教授 10000元 /月
關於教課課時費,大工一般是15-25元每學時,海事是70-150元每學時
『捌』 大連海事大學怎麼樣,大連海事大學的土木專業怎麼樣為什麼綜合排名很落後
大連海事大學土木工程學科至今已發展成為內涵廣泛、門類眾多、結構復雜的綜合性學科。它包括結構工程、岩土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防災減災及防護工程、市政工程等。目前我校該學科研究領域重點涵蓋城市立交橋、地下通道、地鐵、公路與鐵路橋梁、隧道、其他橋梁與地下工程等。
本學科專業現有教學、科研人員共15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3人。全部為碩士生導師,另有6人兼道路與鐵道學科博士生導師,幾年來已經獨立和參與完成包括國家973計劃、863計劃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的各類科研項目50餘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5項,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近400餘篇,SCI、EI等國際著名檢索機構收錄近200篇。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特殊地區橋梁工程結構耐久性及健康監測;(2)特殊地區公路岩土工程防災減災技術;(3)橋隧工程中的復雜力學問題和高性能計算技術應用。
總體培養目標:在橋梁與隧道工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等方面具有堅實的基礎理論和深入的專業知識;了解和掌握本學科和相關學科的發展趨勢與動向,掌握有關計算分析、試驗檢測與數據處理的先進方法,具有獨立開展科學研究的能力,能在地下建築、隧道、橋梁等工程中從事設計、研究、施工、教育、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