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師范大學國際文化學院研究生導師
⑴ 華南師大哲學系各導師具體情況
去華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專業的師資隊伍那裡可以看到哲學系老師的情況,包括中國、外國哲學、科技哲學等,還有一個哲學是在政治與行政學院,你也可以去學院的網站看看。
哲學所建於1978年,現有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即科學技術哲學;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科學技術哲學、外國哲學、中國哲學、科學技術史(該學科為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科學技術哲學學科自1999年以來連續三輪被評為廣東省重點學科,華南師范大學「九五」、「十五」「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
目前哲學所全日制在校學生111人,其中博士生12人、碩士生99人。
總體師資情況:
哲學所現有教師1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4人,講師5人,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1人,廣東「千百十工程」省級人選1人。教師隊伍中具有博士學位者14人,碩士學位者2人,有海外學成歸來者1人,多位教師曾在美國、法國、英國等地做訪問學者、進行合作研究經歷。
教授:(按姓氏筆畫為序)
於奇智 陳曉平 范冬萍 黃世瑞 黃作
顏澤賢
副教授:(按姓氏筆畫為序)
許雪濤 陳開先 余慧元 胡浩
講師:(按姓氏筆畫為序)
勾文增 劉鈺森 李宜靜 宋志潤 梁詠新
http://portal.scnu.e.cn/wps/PA_1_F1T9CTE00GTD902NJJBU972000/upload/publicAdmin/SubMenu/XueYuanGaiKuang/CombineStaticPage.jsp?portalID=publicAdmin#his
⑵ 華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學科教學(歷史)專業有哪些導師,哪些專著,哪些論文
華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在原華南師大歷史系的基礎上於2005年成立。我院歷史學專業開辦於1933年,是學校創辦最早的專業之一。我院師資力量雄厚,具有濃郁的學術氛圍,良好的院風學風,教學與科研成績突出。現有教職工50人,專任教師40人,其中教授24人(含博士生導師5人),副教授11人,占專任教師人數的87.5%。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者或正在攻讀博士學位者共29人,占專任教師總人數的72.5%,形成了高職稱、高學歷、高水平、低年齡的師資結構和敬崗愛業的優秀教師隊伍。目前,有省級重點培養教師2人,「千百十」重點培養教師3人,省優秀教師3人。學院還通過派出教師到海外講學、訪學和參加學術會議等形式,培養教師。
我院設有歷史學和歷史與社會兩個專業,並且具有歷史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和中國古代史博士學位授予權,歷史學博士後流動站。其中,中國古代史為省級精品課程,中國近現代史和世界史為校級精品課程。學院下轄中華二十四史研究中心、歷史研究所、嶺南文史研究所、宗教文化研究所等專門研究機構,專業下設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和中學歷史教學法等教研室,擁有收藏豐富、較為齊全的專用資料室和文物室等教學設施。
學院的科研成果突出。近年來,我院教師在中華書局、人民出版社等出版單位出版學術專著計35部,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歷史》、《哲學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計125篇;主持國家和省部級研究課題12項,獲得科研經費數十萬元;獲國家和省部級獎勵計17項。還積極拓展與海內外相關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學術聯系,近年來,多次舉辦國際學術會議,請進來講學和派出訪學30多人次。
學院重視本科教學,現有多媒體課室3間,微格室3間。有十餘門課程建設了課件及多媒體資源庫。中國古代史為廣東省本科精品課程,學院資料室還長期訂購《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等近百種中外文專業期刊。資料室擁有十多萬冊的專業文獻圖書資料,包括四部叢刊、四庫禁毀書叢刊、古今圖書集成、叢書集成、二十五史、明實錄、清實錄、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民國叢書等。豐富的文獻圖書資料為師生的教學科研活動提供有力的保障。此外,學院還建設了若干教育實習基地和西安、湖南等專業實習基地,能很好地滿足學生實習的需要。
⑶ 華南師范大學國際文化學院的概述
華南師范大學國際文化學院是華南師范大學下屬的24個院系之一,其前身為中國語言文化中心,是對外傳播漢語言和中國文化的專門機構,負責國際留學生教育,是廣東省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廣東省教育廳第一批授予的「中華文化傳承基地」。迄今為止,已培養來自五大洲的60多個國家的數千名留學生。
學院下設漢語國際教育研究所、漢語言文化系、漢語教育中心、學院辦公室、留學生辦公室、國際交流部6個單位,共有教職員工近60人。
學院對外漢語師資力量雄厚,現有近40名教學經驗豐富、持有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證書的專職教師,學院還聘請一批校外資深漢語專家、企業商貿專才和有中國文化特長的老師等為我院的客座講師、兼職教師。學院擁有一座具有現代化教學設施的教學大樓,並設有圖書室和漢語自主學習中心。擁有一棟13層的留學生公寓,房間內配有完善的生活設施,為留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
學院還承辦多個海內外教育合作項目,如:SCNU-ECU大專升碩士課程;粵港教育交流合作項目;香港中小學普通話教中文的師資培訓課程;少兒普通話測試及課程;漢語師資培訓課程等。學院開設中華傳統文化體驗課程並提供實習基地,提供商貿交流和實習基地,開設粵語、書法、太極拳等選修課程。
⑷ 華南師范大學外國語言文化學院的師資力量
外文學院現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650.5萬元。資料室藏書6萬冊,電子圖書光碟若干。學回院師資力量雄答厚,目前本院系有教職員工145人,其中專任教師129人,為外文學院在校學生授課的英語系、日語系、俄語系專任教師共53人。現有三位博士生導師:語料庫語言學博士何安平教授、認知心理學博士周榕教授以及長期從事句法學、語義學研究的梁錦祥教授。省級先進教師2人和重點培養教師2人。何廣鏗教授於2001年和2002年被全國學位與研究生經驗發展中心聘為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全國聯考命題專家;何安平教授2001年獲得「南粵教書育人優秀教師」稱號;伍小龍副教授2000年獲得曾憲梓教育基金會高等師范院校優秀教師獎三等獎;何恆幸教授和孫兵副教授是「千百十」工程重點培養教師。
⑸ 想知道: 廣州市 廣州 石牌 華南師范大學國際文化學院 在哪
在華南師范大學(石牌校區)裡面,石牌校區就是中山大道55號,從華師後門下車後在西門進去,直走左手邊。PS:公車——師大暨大站
地鐵:華師站A出口
⑹ 華南師范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阮思余副教授的「西方政治思想史」
華南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政治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山大學政治學博士、華南師范大學博士後。
阮老師還特別擅長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繁瑣的問題有趣化,他經常帶領我們討論當下時事熱點,並引導我們用專業的眼光看待問題,他教育我們政行學生,就是要敢說敢做敢擔當,關懷家國天下。
作為一個政行人,我深感自豪,也許其中有很大程度上是阮老師的影響吧。感謝阮老師!
⑺ 華南師范大學國際文化學院的課程設置
學院辦學層次涵蓋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學歷教育有:(1)漢語言本科專業:下設漢語言文化方向、師范和商務漢語三個方向。培養目標:培養具備良好漢語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全面系統掌握漢語專業知識和技能,了解中國國情及中華文化,在所需領域能熟練使用漢語工作的專門人才(包括漢語教師、翻譯、商務專才)。
(2)碩士研究生專業:華南師范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位碩士(TMCSOL,570100)掛靠國際文化學院;學院還設有教育學學科課程與教學論專業漢語國際教育方向碩士點(學術碩士,040102)。教育碩士課程設置以實際應用導向,以國際漢語教師的職業需求為目標,圍繞漢語教學能力、中華文化傳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形成以核心課程為主導、拓展課程為補充、實踐訓練課程為重點的課程體系。
非學歷教育有:(1)漢語進修班:下設各類漢語培訓課程,分長期進修班(初、中、高級)和短期班(夏冬令營、粵語班、漢語速成班、一對一輔導)。必修課程:精讀、聽說、閱讀、報刊閱讀、新聞聽力、應用寫作、高級漢語、中國文化等。選修課程有HSK(初中高級)輔導、粵語、普通話語音培訓、商貿漢語速成、漢字規律、漢字數字輸入法、太極拳、中國功夫、中國音樂、書法等。
(2)為促進中外漢語教學的交流與合作,學院為境內、境外漢語教師提供培訓研修機會,設立「漢語教師培訓項目」。該項目可針對不同國家地區、不同層次漢語教師的需求,制定不同的培訓研修課程。同時,我院設立了漢語考試中心並承辦國家漢辦的漢語考試考點,該考點一並開展新漢語水平考試(HSK)、商務漢語考試(BCT)和中小學生漢語考試(YCT)等國際漢語能力標准化考試。此外,我院也在其它涉外教育方面和各國家地區、各院校機構間有著多類型、多層次的合作交流經驗,歷年來開展過多種規模、多語種的海內外教育項目。
⑻ 華南師范大學國際文化學院2011,2012年的漢語國際教育碩士考研真題,題型是不是跟漢辦的樣卷一樣
中文考研網上應該有樣題吧
⑼ 華南師范大學的外國語言文化學院的專業有哪些
你好
華南師范大學官網
查詢專業設置情況
謝謝採納
⑽ 華南師范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1.郭台輝老師
答主來自華師政行學院,在這里介紹一位我們學院非常重量級的教授。
郭台輝老師,現為華南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政治學教授,政治學理論一級學科碩士生導師,世界史一級學科博士生導師。
這是迎新晚會的現場。
女神劉湘師姐真的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