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中山大學樂教授

中山大學樂教授

發布時間: 2021-02-07 02:32:12

A. 中山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的教學理念

近年來,在省市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學院經過實施一系列的改革發展措施,已初步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學科研隊伍,開發出了一批具有較高應用價值的科技成果,下面擷要介紹如下:
大力加強學科建設
集中力量,整合資源,發揮優勢,申報新的博士點、碩士點。在學院的統一組織下,近年來,我院就新增了2個博士點,3個碩士點和3個工程碩士工程領域。並遴選了一批年齡結構合理、學術水平高的博士生導師和碩士生導師。
抓好師資隊伍建設。一方面,利用中山大學的品牌效應和科研環境優勢,花大力氣引進人才,成效顯著。自2000年以來,我院先後引進各類人才 88名,其中按百人計劃的有16人,包括美國摩托羅拉專家周淵平特聘教授、黃繼武教授、蘇開樂教授、常會友教授、湯庸教授、楊智教授、戴憲華教授、王國利教授、譚洪舟教授、馬嘯教授、林小拉教授等一批國內外頗有建樹的青年學者,他們當中不少人目前已成為學科帶頭人。
另一方面,鼓勵青年教師攻讀博士學位,為他們創造訪問進修的機會,以挖掘潛力,加大培養力度,目前我院在職教師中有7名獲得了博士學位,有15名青年教師正在攻讀博士學位。
此外,學院還引進了通信技術專家孫玉院士、計算機圖形學專家王仁宏教授和齊東旭教授、信息安全專家王育民教授等國內著名學者來校工作部分時間,以凝聚學科力量,促進科研團隊的形成。
這一系列措施,使我院師資隊伍建設得到加強,逐漸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穩定且具有較強科研能力的學術隊伍,學科發展有了長足的後勁。目前我院博士學位以上的教師共有56名,有6人入選校級以上「千百十」人才工程。
廣泛開展學術交流活動
我院十分注重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各單位均定期或不定期舉辦高水平學術講座。最近,我院舉辦的「新世紀通信技術講座」,由多名院士主講,體現了國內外通信技術發展的最新趨勢,受到了國內同行電信企業界的廣泛關注和支持。
學院還聘請國內外計算機、電子通信等知名企業的多名信息科技專家擔任兼職教授,促進校企交流,校校交流。不僅如此,我院還與與英國倫敦大學、法國巴黎第一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日本築波大學、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等國外多所大學建立了學術合作關系。

B. 中山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的科學成績

學院十分注重抄開展科學研究工作,成績斐然。我院科研經費有了大幅度增長,近三年科研經費總額近三千六百萬元,2000年以來,我院共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84項,科研成果獲國家、省級以上的獎勵11次,4項成果通過廳局級鑒定,獲發明專利3項。
其中:
2004年,以我院羅笑南教授為首的課題組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以黃繼武教授為首的課題組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以湯庸教授為首的課題組獲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羅笑南教授等人完成的《「掌訊通」移動數據終端的軟體集成系統》獲得200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我院黃繼武教授、羅笑南教授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
以黃繼武、龍冬陽、蘇開樂、張方國、劉紅梅老師為核心成員的課題組,獲2004年省基金研究團隊項目資助;
我院羅笑南教授等完成的「計算機輔助服裝設計與紡織服裝業信息化集成系統」獲中國高校科技進步一等獎;
羅錫璋教授等人完成的「小型腔式光泵亞毫米波激光器的參數化研究」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秦家銀教授獲第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四年來,我院共發表論文647篇,其中核心期刊359篇,被SCI、EI、ISTP收錄93篇,出版專著3本,譯著2本,教材17本。

C. 中山大學附屬中學的學院領導


廖 珂:
男,湖北公安縣人,中學高級教師。現任中大附中校長。教育碩士導師、大學客座教授、海珠區政協委員。海珠區「名校長」。
1982年畢業於華中師范大學中文系。1999年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原理研究生課程班結業。1982年起在湖北宜昌擔任市教育學院教師、市教育局科長、市教研室副主任、市級重點中學和省級重點中學的主要領導等職務。2003年中大人事處面向全國招聘附中校長時時就任現職。具備豐富的教育教學管理經驗。在《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學科教育》等報刊上發表論文30餘篇。是多項省級專業學會的理事和會員。
嚴欽熙:
男,中共黨員,中學高級教師,現任學校黨支部書記兼副校長。
1984年畢業於荊州師范學院英語專業、1996年華中師范大學英語系畢業,2004年中山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碩士研究生課程班結業。曾在湖北荊州中學工作,1997年進入該校。曾有教育教學文論和其他文章發表於《中小學英語》《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英語知識》《基礎教育參考》《師道》《廣州日報》等報刊。
龍飛鵬:
男,中文本科、法律專科畢業,中學高級語文教師,現任中山大學附中副校長。對古典文學、歷史、法律有興趣,尤其認為思想史與所教學科關聯密切,注重學科教學的人文性滲透。
羅朝猛:
教育學博士(教育法學方向)、中學英語高級教師、中山大學兼職教育碩士生導師。曾任教導處主任、教務處主任兼教研處主任,現任中山大學附中教研處主任。
1993年獲湖北宜昌市人事局和教育局聯合授予的 「優秀教師」稱號。1995年9月從湖北省首批示範高中調入附中工作。1997至1999年被教育部公派在日本新瀉大學、上越教育大學學習。
他主持並參與了國家「九·五」、「十·五」教育科研課題研究5項,主編出版《聚焦研究性學習》等書10部。在《比較教育研究》等核心報刊發表論文40餘篇。其中,數篇被人大復印資料等全文轉載;其中,《我心目中的好學校》在《中國教育報》發表後,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人民網》、《新華網》等數十家網站陸續轉載。作為中學英語教師,先後在《中小學教材教學》等核心期刊發表英語教學文章60餘篇。
先後獲全國第四屆教學論壇論文評選一等獎;廣東省「十·五」教育科研重點課題成果評選一等獎;廣州市教育局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等。
應邀在廣東省內外講學或專題講座20餘場;2008年應邀主持開發和主講廣州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路課程《教育系統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管理》等。
吳漢平:
男,中學政治一級教師,華中師范大學政治系畢業。1997年開始任教於中大附中,長期擔任畢業班教學和團委工作,現任中大附中德育處副主任。
伍建興:
男,1989年畢業於四川師范學院數學系,現任中大附中教務處主任。
曾先後擔任師范、初中、高中數學教學工作,有16年班主任、年級組長和其它教育管理經歷。一貫堅持嚴謹治學,樂育英才;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面對一群充滿活力、可塑性強而又反叛懷疑的青少年,他的最大樂趣在於贏得學生的認同與尊敬,實現教書和育人並舉。教學中融入藝術思想,令課堂氣氛生動而學生思路開闊。所指導的中大附中2001屆高考成績超過了部分上一類生源學校的水平。
馬春秀:
女,中共黨員,中學化學一級教師,1996年畢業於河北師范大學,現任中大附中副校長。
多年負責學校辦公室管理和招生工作,堅持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具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和創新精神。在促進學校內涵發展,兩個效益齊增長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曾獲中山大學附屬學校萬里馬管理獎。
李玉芬:
女,中學信息技術高級教師。1984年畢業於南京河海大學,現擔任廣東省教育學會中小學計算機專業委員會理事,海珠區中學信息技術教研會會長,海珠區科協委員,中大附中信息中心主任。
從事一線教育教學工作近20年,在《廣東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等雜志發表論文多篇;參加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信息技術基礎》、廣東省義務教育《信息技術》教材編寫工作;主持和參與完成市級以上教育科研課題7項,獲國家級獎17項。多次被電視媒體采訪報道,並被廣州市教育局評為廣州市優秀教師、廣州市普教系統現代教育技術先進個人、廣州市科技教育先進個人。
謝春紅:
女,中共黨員、中學一級教師,1994年畢業於華南師范大學地理系,現任中大附中總務處主任。
從事一線教育教學工作10多年,注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思維。始終堅持開拓創新、與時俱進、愛校敬業、教書育人、樂於奉獻。曾獲優秀班主任、優秀年級組長、先進教研積極分子、先進師德個人和中大工會工作積極分子等榮譽稱號。
鄧作逵:
男,中學化學高級教師,中山大學附屬中學第二期「名師工程」教壇新秀,廣州市優秀化學教師、廣州市第二批骨幹教師,全國初中化學競賽園丁。
於2009年、2011年廣州市「我與化學優秀園丁」評選活動中兩次榮獲廣州市「優秀園丁」稱號;作為2009年廣州市優秀教師被廣州市教育局、廣州市教育基金會表彰;曾在廣州市第三屆中青年中學化學教師素質大賽 「化學實驗技能」二等獎。
該教師參加工作14年來,善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邏輯思維及科學學習的方法,課堂富有激情,氣氛活躍。並深得學生、家長的喜愛。班主任工作踏實認真、盡心盡責,且具有人性化,所帶班級的班風、學風和學習成績均表現優秀,多次被評為優秀班主任。
輔導學生參加全國、市、區等各種競賽獲一、二、三等獎40餘人次,個人在市區獲獎達38項之多。
具有各種化學特殊能力,詳見網路。

D. 請問有誰能介紹一下中山大學 生命科學學院的以下幾位教授的情況急!!!!

我校3才俊入選國復家新世制紀人才

我國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名單已於日前確定,共有819名專家入選,其中廣東省14名,我校就佔了3名,他們是羅必良、嚴小龍和陳瑤生。
據了解,「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是以培養國家急需緊缺的高級人才為目標,該工程預計到2010年,培養造就數百名具有世界科技前沿水平的傑出科學家、工程技術專家和理論家;數千名具有國內領先水平,在各學科、各技術領域有較高學術技術造詣的帶頭人;數萬名在各學科領域里成績顯著、起骨幹作用、具有發展潛能的優秀年輕人才。
附表:
入選名單
郭弘(華南師范大學)
劉敏(廣州有色金屬研究院)
羅必良(華南農業大學)
韓日疇(廣東省昆蟲研究所)
嚴小龍(華南農業大學)
林本海(廣東省建築設計研究院)
陳瑤生(華南農業大學)
黎夏(廣州地理研究所)
陳新(廣東工業大學)
林青山(廣東省農科院)
賴小平(廣州中醫葯大學)
唐小平(廣州市)
謝大雄(深圳市)
李蓉(深圳市)

E. 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相當於地方什麼級別

教授是技術職務,與行政職務沒有對應關系。教授有正教授、副教回授之分。在目前實行的技術職答務序列中,一級至四級是正教授,五級至七級是副教授。如果按照工資標准參照,三級教授的收入低於正廳級幹部,高於副廳級幹部。五級副教授的收入低於削弱廳級幹部,高於正處級幹部。

F. 中山大學哪個教授比較牛

一個舊的。
我感覺你的眼睛恍惚,秋天在遠去,
你毫無覺察,除了這突然的空虛
像暗護群星的夜晚,
什麼是焦慮?
當落葉泛黃的時候會想起彼此哈哈

G. 中山大學音樂系袁教授

作為中山大學的學生,可以肯定的說目前中山大學根本就沒有音樂系,所以不存在什麼音樂系袁教授……

H. 中山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值得你翹課去蹭

【關於南校嶺院的優質好課】

1.郭凱明老師的宏觀經濟學課

先簡短的介紹一下郭凱明老師

郭凱明,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包括結構轉型、經濟增長、人口發展和中國宏觀經濟等。

教育背景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2007.09-2012.07,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南京大學商學院,2003.09-2007.07,獲管理學學士學位

職業經歷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2017.01-現在,副教授

暨南大學經濟學院,2013.09-2016.12,講師

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12.07-2013.08,主任科員

郭老師把課程內容講得淺顯易懂,即使是宏觀經濟學這種偏學術類的學科也讓學生很好接受,老師在宏觀經濟的課堂上也要求我們多去中國國家統計局、中國財政部等找數據,每周進行分析。其他專業的同學想來旁聽的話是非常推薦的,其實宏觀經濟學在經濟學里是相對基礎的課程,難度不會太大的。

此外,中美貿易戰開始時,郭凱明老師還特地額外的開講座,向全嶺院學生講述其背後的原理以及發生的原因,是比很多課程都還要實用的講座,受到大家的好評!


I. 魯迅到廣東擔任中山大學教授後,四月辭職,暗含了一個重大事件,是什麼事件為什麼要辭職

1927年,魯迅在廣州發生了兩件大事。第一件是國家大事,蔣介石的「4·12」政變,讓魯迅徹底地與國民黨政權決裂,選擇了獨立並邊緣的斗爭生活。第二件是家事,這一年,他與許廣平戀愛並決定走到一起。

熱點內容
西安郵電大學老師信息 發布:2025-08-02 22:12:50 瀏覽:408
美國撒大學 發布:2025-08-02 22:04:44 瀏覽:192
西藏民族大學老師待遇 發布:2025-08-02 21:54:29 瀏覽:899
大學教授病逝追思會 發布:2025-08-02 21:49:18 瀏覽:886
天津211大學名單排名 發布:2025-08-02 21:44:15 瀏覽:361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俄羅斯教授 發布:2025-08-02 21:23:58 瀏覽:780
浙江大學水利工程專業 發布:2025-08-02 21:02:22 瀏覽:878
南京大學楊東濤教授 發布:2025-08-02 20:59:15 瀏覽:412
大學生文明離校計劃 發布:2025-08-02 20:48:33 瀏覽:892
大學生校園貸款合法嗎 發布:2025-08-02 20:41:51 瀏覽: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