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越南語研究生導師
⑴ 上海外國語大學的英語教育專業怎麼樣師資如何男女比怎麼樣想當
目前上海外國語大學有2個全國重點學科(英語語言文學、俄語語言文學),1個國內家重點(培育)學科(阿拉容伯語語言文學),其各種語言(英語、俄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日語、波斯語、朝鮮語、泰語、葡萄牙語、希臘語、義大利語、瑞典語、荷蘭語、越南語、烏克蘭語、希伯來語、印度尼西亞語、翻譯學、對外漢語)比較出名。你如果想從事外國語言文學研究或者翻譯之類的事業,選擇上外的這些語種很不錯。教學來說英語俄語就業來說經濟方面的德語法語日語個人看法對讀的好的人上外很好考讀的不好的就很難考所以這個問題忽略
⑵ 在上海有學越南語的學校嗎
好像比較少,上外有沒有啊?你打個上外的電話問問看。說實話這種語種全中國都沒幾個學的地方
⑶ 上外的小語種專業有哪些
學校設有34個本科復專業(英語、俄制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日語、波斯語、朝鮮語、泰語、葡萄牙語、希臘語、義大利語、瑞典語、荷蘭語、越南語、烏克蘭語、希伯來語、印度尼西亞語、翻譯學、對外漢語、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法學、國際政治、教育技術學、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廣告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商管理、會計學、漢語言文學、公共關系學),希望可以幫到你
⑷ 小語種考研
你好來,其實北大,北外,上外,廣西民源族大學都有越南語研究生專業,但是招生很少,往往當年不招,N年才招一二個.幫你查了一下,09年他們都沒招,10年的簡章還沒出來,可能會有招的吧.不過你想過沒有,為什麼招人這么少?那是因為需求量少啊,讀完了就業前途也很窄.很難進入教學研究領域的.如果你想做外貿或者翻譯的話,不用考研現在就可以准備應聘啊,畢竟企業不管你是不是碩士啊.這是滬江上的一段話,你參考一下
請問在中國可以考越南語的研究生嗎?哪幾所大學有? 提問者:veraleevan - Q籽一級 [收藏] 瀏覽 1074 次
所有回答(2)上外有……
不過N年才招那麼幾個人
1年前 回答者:vanhelen - Q根九級
我查了一下廣西民族學院、北外、外經貿、上外有越南語的研究生。其他的還需確認。
稀缺語種的研究生不是每年都招。
需要密切關注每一年的招生簡章。
我去年想考外經貿的法語研究生,誰知招生簡章一出,停招了。很汗的。
所以,這個非常不好說。
:
⑸ 請問各位,我一直有個疑問,一定要考上北外或者上外的高翻才能繼續自己的翻譯夢嗎而且我的專業是越南語,
我感覺不一定,水平高的人不愁找不到好的翻譯工作。有時候學歷只是一方面而已!
⑹ 上海外國語大學海外合作學院的官方連詞方式有人知道嗎
上海外國語大學(上外)創建於1949年12月,是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共建、進入國家"211工程"的全國重點大學,秉承"格高志遠、學貫中外"的校訓精神,篳路藍縷,奮發有為,現已發展成一所培養涉外型、復合型外語人才的多科性、國際化、高水平特色大學,蜚聲海內外。
上海外國語大學是新中國成立後興辦的第一所高等外語學府,其前身為華東人民革命大學附設上海俄文學校,首任校長是著名俄語翻譯家、出版家、中國網路全書事業的奠基者姜椿芳。後歷經華東人民革命大學附設外文專修學校、上海俄文專(修)科學校、上海外國語學院等傳承變革,於1994年正式更為現名。
六十餘年書香翰墨、桃李芬芳,上海外國語大學已形成以語言文學類學科見長,文、教、經、管、法等五大門類協調發展的學科格局,多元並舉,特色鮮明。
學院依託上海外國語大學優質資源,由上海外國語大學外語教學專家專門設計語言培訓課程。學院師資均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具有豐富的外語教學經驗。學院針對留學對象國的不同要求,開設各類課程,對學生實行英語強化訓練,同時開設各門專業基礎課程。
學院招收應屆高中畢業生。學生在各項目學習一至二年,主要進行外語強化訓練和部分專業課程的學習。學完規定課程、通過相關考核並符合簽證條件者,學院將向外方大學推薦。符合條件者升入本科繼續學習。學生修滿規定學分,可獲得對方大學相應的學士學位證書。
學院對學生實行嚴格、規范的大學管理,配備專職輔導員,並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和獨立、自律能力。學生在學習期間參與上外各類校園文體活動,充分融入大學學習氛圍。
上海外國語大學(上外)創建於1949年12月,是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共建、進入國家"211工程"的全國重點大學,秉承"格高志遠、學貫中外"的校訓精神,篳路藍縷,奮發有為,現已發展成一所培養涉外型、復合型外語人才的多科性、國際化、高水平特色大學,蜚聲海內外。
上海外國語大學是新中國成立後興辦的第一所高等外語學府,其前身為華東人民革命大學附設上海俄文學校,首任校長是著名俄語翻譯家、出版家、中國網路全書事業的奠基者姜椿芳。後歷經華東人民革命大學附設外文專修學校、上海俄文專(修)科學校、上海外國語學院等傳承變革,於1994年正式更為現名。
六十餘年書香翰墨、桃李芬芳,上海外國語大學已形成以語言文學類學科見長,文、教、經、管、法等五大門類協調發展的學科格局,多元並舉,特色鮮明。
學校現有36個本科專業,其中:
語言類專業(24個):英語、俄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日語、義大利語、葡萄牙語、希臘語、波斯語、朝鮮語、泰語、印度尼西亞語、瑞典語、荷蘭語、越南語、希伯來語、烏克蘭語、土耳其語、漢語、對外漢語、翻譯、商務英語。
非語言類專業(12個):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法學、國際政治、教育技術學、英語教育、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廣告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商管理、公共關系、會計學。
學校擁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外國語言文學、政治學,下設12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外國語言文學;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外國語言文學、政治學、應用經濟學、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工商管理,下設30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工商管理碩士(MBA)、翻譯碩士(MTI)、漢語國際教育碩士(MTCSOL)。
自建校以來,上海外國語大學在同類院校中確立並保持著卓越的學術地位和高水平的教學質量,共有3個國家級重點學科:英語語言文學、俄語語言文學、阿拉伯語語言文學(培育);2個上海市重點學科:阿拉伯語語言文學、國際關系;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1個國家級非通用語種本科人才培養基地:西歐語種群(義大利語、葡萄牙語、希臘語、荷蘭語);1個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科研基地:上海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戰略研究中心;10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學校現為教育部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
學校設有國際關系與外交事務研究院、語言研究院、文學研究院、中東研究所、跨文化研究中心、中亞研究中心、中國國際輿情研究中心、中國外語戰略研究中心、中國外語教材與教法研究中心等數十個研究機構和學術團體,研究領域涉及外國語言文學、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
學校目前編輯出版《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外語界》、《外語電化教學》、《國際觀察》、《中國比較文學》、《阿拉伯世界研究》、《中東與伊斯蘭研究》(英文)、《英美文學研究論叢》、《東方翻譯》、《外語測試與教學》、《外語戰略動態》等11種學術期刊,在學界享有盛譽。學校還擁有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外教社)、上海外語音像出版社等權威出版機構,發行出版的各類專業教材、學術著作影響廣泛。
學校的人才培養體系層次齊備,共有教學院(系)21個:英語學院、日本文化經濟學院、東方語學院、俄語系、法語系、德語系、西方語系、國際金融貿易學院、國際工商管理學院、新聞學院、傳媒學院、法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國際文化交流學院以及高級翻譯學院、研究生院(籌)、網路教育學院、職業技術學院(專科)、繼續教育學院、海外合作學院(中外合作辦學)和賢達經濟人文學院(民辦獨立學院);4個直屬教學部:體育教學部、社會科學部、出國人員培訓部、出國人員集訓部。
上海外國語大學積極開展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鼓勵青年學子放眼世界,在多元文化環境中砥礪成長,已先後與46個國家和地區的215所大學和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與聯合國、歐盟等國際組織保持了密切的交流往來。學校分別與義大利那不勒斯東方大學、日本大阪產業大學、秘魯天主教大學、匈牙利塞格德大學合作開設了四所海外孔子學院,致力推廣中國文化,溝通世界文明。
⑺ 外資公司招聘,越南語專業的翻譯,要求:上外畢業,越南語專業,應屆畢業生或在畢業一年之內的,可以派
在這里發布看到的人比較少的,而且是小語種,本人學越南語的人才就不多的。你可以去大一點的招聘網站或行業性的網站發布下,如,中國外語人才網,智聯
⑻ 上海外國語大學朝鮮語系
上海外國語大學
學校概況
上海外國語大學創建於1949年12月,是中國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共建、進入「211工程」的全國重點大學,是一所致力於培養高素質、復合型、多能力、國際化人才的多科性外國語大學,具有嚴謹的校風、教風、學風,在國內外享有良好的聲譽。
學校現有虹口、松江兩個校區。虹口校區位於上海市中心,環境優雅。松江校區位於上海松江新城,佔地800多畝,環境優美。
學校擁有完備的大專、本科、研究生、成人教育、網路教育、留學生等各級各類的教學體系和科研院所。設有26個本科專業(英語、俄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日語、波斯語、朝鮮語、泰語、葡萄牙語、希臘語、義大利語、對外漢語、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法學、國際政治、教育技術學、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廣告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商管理、會計學、漢語言),19個碩士點(英語語言文學、俄語語言文學、法語語言文學、德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西班牙語語言文學、阿拉伯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國際關系、國際貿易學、企業管理、教育技術學、新聞學、歐洲語言文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交學、翻譯學),9個二級學科博士點(英語語言文學、俄語語言文學、法語語言文學、德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阿拉伯語語言文學、翻譯學、國際關系、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外國語言文學),1個博士後流動站(外國語言文學), 1個國家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東研究所),1個國家級非通用語種本科人才培養基地(義大利語、葡萄牙語、希臘語),2個全國重點學科(英語、俄語),3個上海市重點學科(英語、俄語、阿拉伯語)。目前,全校共有研究生1100多名,本科生5300多名,專科生1000多名,留學生900多名。
學校擁有一支學術水平高、教育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現有300多名教授、副教授,以及大批學有所成的中青年講師。科研成果不斷涌現,論文、專著、教材、工具書在國家級評選中多次獲獎,並有多種有影響的刊物在國內發行。
學校堅持抓好外語基礎教學,優化專業結構,調整課程設置,擴大專業口徑,拓寬專業方向,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上建立全新的教學和管理體制。專業結構設計總體分為復合型(語言+專業)、雙語型(少數語種+英語)和方向型(英語+專業方向)三大類。本科生設立導師制,實行學分制和主副修制。
學校積極開展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10多所著名大學建立了合作關系,一些國家的領導人先後來我校訪問,許多國內外著名人士被聘為我校兼職教授。每年還派遣優秀學生赴國外留學,學生多次應邀參加國內外重要學術論壇。
學校設立多項獎學金、貸學金、幫困補助,提供勤工助學,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學生依託專業優勢,廣泛參加社會實踐。校園文化豐富多彩,學生受到良好的文化和藝術熏陶。
學校努力培養外語基礎厚實、專業口徑較寬、具有鮮明特色的復合型人才,注重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使其具有更強的社會適應力和競爭力,在就業市場上具有明顯優勢。
上海外國語大學建校五十多年來,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意識的高質量外語人才與復合型應用專業人才,遍布世界五大洲。進入新世紀,上海外國語大學正朝著建設國際知名、高水平的外國語大學的目標努力奮斗。
歷史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不久,中共中央華東局和上海市委決定在上海創辦一所培養俄語人才的高等學校。學校以華東人民革命大學第四部為基礎,於1949午12月正式成立,校名為上海俄文學校。最初校舍為寶山路原暨南大學二院,1950年2月遷至東體育會路原暨南大學一院,即現校址。
1950年,學校增設英語班,更名為華東人民革命大學附設外文專修學校。1951年4 月建立東方語文系,增設緬甸語、越南語和印尼語。1952年3月,南京華東軍區政治部附設外文專修學校學員150餘人並入我校。至1952午8月,學校已初具規模,設俄、英、 緬、越南、印尼5個語種, 1952午下半年,全國始行統一招生,同時開始院系凋整。根據教育部指令,我校東方語言文學系師生並入北京大學,只設俄語專業。9月,學校改名為上海俄文專修學校;11月,又改名為上海俄文專科學校,學制為3年。10月,經過全國第一次統考的應屆高中畢業生正式入學。至1956午6月,學校先後招收7期學生共3998人,已畢業2087人,在校學生1900餘名(含研究生),教師241名,其中蘇僑教師90人,中國教師151人。
1956年6月,國務院批准我校增設英、德、法語專業,學制定為4年,正式改名為上海外國語學院。1957年,山東大學等院校的學生轉來我校學習。1958年,根據教育部關於全國外語院系調整方案, 上海第一師范學院外語系英語專業並入我校。同年,我校開辦夜校部,設英、德、法、俄4個語種,第l批學員2200人入學。與此同時,我校接受上海市委財貿部和上海市外貿局的委託,開設外貿外語系,設英、德、法、 日、阿拉伯、西班牙等6個語種。1961年初,上海外貿學院成立,我校外貿外語系6個語種的師生全部轉入該院。1962年, 上海外貿學院停辦,其外貿外語系師生並回我校,學校重新恢復外貿外語系建制。
1963年9月,國務院批准我校為全國重點高校,直屬教育部領導。同年,由我校和上海市教育局共建的附屬外國語學校招生開學。1964年,增設出國留學預備人員培訓部。同年8月,上海外貿學院復辦,我校外貿外語系再一次轉回陔院。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開始,我校被迫停課。1968年8月,軍宣隊、工宣隊進駐學校。1970年開辦試點班招收學員32名(設英、德兩個語種)。1972年2月,根據上海市教育局決定,上海外貿學院並入我校。同年5月,學校恢復招生,學制3年,從全國17個省、市、自治區招收新生入學,至1976年前後共收5批學生2542人。1972年10月,在我校設在安徽風陽縣的「五七」幹校開辦外語培訓班,設英、俄、德、法、日、阿拉伯、西班牙等7個語種,連續3年共收上海地區應屆高中畢業生600餘名。
1976年10月,「四人幫」垮台;1977年恢復統考招生,11月,進駐學校的工、軍宣隊全部撤離。1978年,學制恢復為4年,並開始招收學位研究生,學校各項工作逐步走上正規。同時,上海外貿學院復校,有關人員轉回該院工作。
1978年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為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學校於1979年恢復出國培訓部,成立出版社及各類研究機構、圖書資料中心和外語考試中心。同年,我校和徐匯區區政府共同創辦分校(今為上海大學國際商業學院)。
自80年代起,學校為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的需要,在辦學體制方面採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總的目標是把單科性的專業外語學院逐步改辦成多科性應用文科類的外國語大學。1994年,經國家教委批准,學校正式改名為上海外國語大學。同年,我校被列為國家教委和上海市共同建設的首批學校之一。1996年,學校通過國家教委「211工程」的部門預審。
東方語學院是在阿拉伯語系的基礎上於 1997 年組建而成,學院現設阿拉伯語系,韓語系,波斯語專業和泰語專業,其中阿拉伯語言文學專業創建於 20 世紀 60 年代初期,於 1986 年被批准為碩士授予點、1998 年被批准為博士授予點。研究生教學設有 3 個研究方向:阿拉伯語語言研究方向、阿拉伯文學研究方向和阿拉伯文化研究方向。該專業於 2001 年 9 月被批准為上海市重點學科,下設阿拉伯學研究中心;韓語語言文學專業建於 1994 年 ;波斯語語言文學專業和泰語語言文學專業,均增設於 20 世紀 90 年代末。學院在建設和發展過程中積極適應社會的實際需要,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和課程設置的調整。
⑼ 上海外國語大學招收越南語研究生嗎
我同學去年去上外開荒當越南語老師了,去年底那邊的越南語教員只有兩個.
越南語要考研,最好是直接找老師才管用.
以上外的越南語師資力量,是不足以招越南語研究生的.
如果你對自己的成績有把握,就選擇北大的越南語研究生;
如果沒有信心,考個廣西民族大學的也不錯.
⑽ 介紹北京外國語大學和上海外國語大學
京外國語大學座落在北京市海淀區西三環北路,在三環路兩側分設東西兩院,是教育部直屬、國家首批「211工程」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之一,是目前我國高等院校中歷史悠久、教授語種最多、辦學層次齊全的外國語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前身是1941年成立於延安的中國抗日軍政大學三分校俄文大隊,後發展為延安外國語學校,建校始隸屬於黨中央領導。新中國成立後,學校歸外交部領導,1954年更名為北京外國語學院,1959年與北京俄語學院合並組建新的北京外國語學院。1980年後直屬國家教育部領導,1994年正式更名為北京外國語大學。學校現設有14個學院:英語學院、俄語學院、高級翻譯學院、國際商學院、中國語言文學學院、國際關系學院、法學院、亞非學院、歐洲語言文化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院、專用英語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網路教育學院、培訓學院;7個直屬系部:德語系、法語系、日語系、阿拉伯語系、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系、計算機中心、體育教研部;40個研究中心(所):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中國海外漢學研究中心、日本學研究中心、外國語言研究所、外國文學研究所、國際問題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等;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2個教育部非通用語種本科人才培養基地:歐洲語種群和亞非語種群;另有信息技術中心、圖書館等教學輔助單位。學校編輯出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文學》和《國際論壇》三種全國核心刊物,此外還出版《英語學習》、《俄語學習》、《德語學習》、《法語學習》等刊物。學校有全國最大的外語類書籍、音像和電子產品出版基地: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學校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為主體,文、法、經、管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專業格局。其中外國語言文學是北京外國語大學具有傳統優勢的特色學科。目前學校開設英語、俄語、法語、德語、日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義大利語、瑞典語、葡萄牙語、柬埔寨語、越南語、寮國語、緬甸語、泰國語、印尼語、馬來語、僧伽羅語、土耳其語、朝鮮語、斯瓦希里語、豪薩語、波蘭語、捷克語、斯洛伐克語、匈牙利語、羅馬尼亞語、保加利亞語、塞爾維亞語、克羅埃西亞語、阿爾巴尼亞語、芬蘭語、烏克蘭語、荷蘭語、印地語、烏爾都語、波斯語、希伯來語、挪威語、冰島語、丹麥語、希臘語和菲律賓語共計43種外國語課程,其中11種語言是國家唯一學科點。
學校開設專業56個,覆蓋文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工學五個學科。學校有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涵蓋43國語言,11個二級學科);9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5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專業學位授權點,即翻譯(口譯和筆譯)和漢語國際教育;1個外國語言文學博士後流動站。4個國家重點學科(含培育學科),即英語語言文學、德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日語語言文學。北京市重點學科4個,即俄語語言文學、阿拉伯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比較文學和跨文化研究。學校與世界上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72所大學和教育機構建立了合作與交流關系。學校共承辦了11所海外孔子學院,位於歐、美9個國家。它們是:德國紐倫堡孔子學院、杜塞爾多夫孔子學院、比利時布魯塞爾孔子學院、列日孔子學院、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孔子學院、義大利羅馬大學孔子學院、波蘭克拉科夫孔子學院、匈牙利羅蘭大學孔子學院、保加利亞索非亞大學孔子學院、捷克帕拉斯基大學孔子學院以及美國夏威夷大學孔子學院。學校圖書館建築面積8000平米;圖書累積總量1275473冊(其中紙質圖書累積量1014627冊、電子圖書累積量260846冊),期刊合訂本累積總量24199冊(其中紙質期刊合訂本累計量4201冊、電子期刊累積量19998冊),生均擁有文獻(不含電子文獻)216冊,生均擁有文獻(含電子文獻)249冊。北京外國語大學作為培養外交、翻譯、經貿、新聞、法律、金融等涉外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基地,取得了突出的成績,為國家培養了7萬余名高質量的涉外人才。僅以外交部為例,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外國語大學畢業的校友中,僅在外交部工作、先後出任駐外大使的就有350多人,出任參贊的近600人,北京外國語大學因此贏得了「共和國外交官搖籃」的美譽。
上海外國語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共建、進入「211工程」的全國重點大學。學校創建於新中國成立不久後的1949年12月,時名上海俄文學校。1956年,學校更名為上海外國語學院。1963年,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直屬教育部領導。1994年,學校升格為上海外國語大學,並成為國家教委和上海市共建的首批學校。1996年,學校被列為國家教委「211工程」建設高校。60年書香翰墨、桃李芬芳,學校已在社會上取得良好的聲譽,在國際上獲得了一定的影響力。 學校現有虹口、松江兩個校區。虹口校區位於上海市中心,佔地254畝,環境優雅。松江校區位於上海松江新城,佔地800多畝,環境優美。 學校擁有完備的本科、研究生、留學生、專科、成人教育、網路教育等各級各類的教學體系和科研院所。設有34個本科專業(英語、俄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日語、波斯語、朝鮮語、泰語、葡萄牙語、希臘語、義大利語、瑞典語、荷蘭語、越南語、烏克蘭語、希伯來語、印度尼西亞語、翻譯學、對外漢語、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法學、國際政治、教育技術學、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廣告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商管理、會計學、漢語言文學、公共關系學)。25個碩士點(英語語言文學、俄語語言文學、法語語言文學、德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西班牙語語言文學、阿拉伯語語言文學、歐洲語言文學、亞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翻譯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國際關系、國際貿易學、企業管理、教育技術學、新聞學、外交學、傳播學、國際政治、思想政治教育、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翻譯碩士)、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予點(漢語國際教育碩士[MTCSOL]、翻譯碩士[MTI])、9個二級學科博士點(英語語言文學、俄語語言文學、法語語言文學、德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阿拉伯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翻譯學、國際關系),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外國語言文學),1個博士後流動站(外國語言文學)。1個國家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東研究所),1個國家級非通用語種本科人才培養基地(義大利語、葡萄牙語、希臘語),2個全國重點學科(英語語言文學、俄語語言文學),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阿拉伯語語言文學),2個上海市重點學科(阿拉伯語語言文學、國際關系)。 目前,全校共有全日制本科生6000餘名,研究生1300多名(含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博士後研究人員等),專科生800餘名,長期留學生1200餘名。 學校擁有一支學術水平高、教育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現有300多名教授、副教授,以及大批學有所成的中青年講師。科研成果不斷涌現,論文、專著、教材、工具書在國家級評選中多次獲獎,並有多種有影響的刊物在國內外發行。 學校堅持抓好外語基礎教學,優化專業結構,調整課程設置,擴大專業口徑,拓寬專業方向,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上建立全新的教學和管理體制。 學校積極開展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10多所著名大學建立了合作關系,許多國家領導人和駐華使館、領館重要官員多次來我校訪問,許多國內外著名人士被聘為我校兼職教授。每年還派遣大量優秀學生赴國外留學,學生多次應邀參加國內外重要學術論壇。 學校設立多項獎學金、貸學金、幫困補助,提供勤工助學,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學生依託專業優勢,廣泛參加社會實踐。校園文化豐富多彩,學生受到良好的文化和藝術熏陶。 學校專設有外語電台與電視台,全天播放海外電視節目20多套,包括英語、日語、俄語、法語、阿拉伯語等,各種膚色、種族、國籍學生濟濟一堂、青春和睦,是一個「國際大家庭」。 60年砥礪耕耘、開拓進取。學校現已發展為以語言文學類學科見長,文、教、經、管、法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外國語大學,學校現在正積極努力打造語言文學類專業、復合型專業和國際化辦學三個核心競爭力。60年篳路藍縷,奮發有為。從成立初期單語種單科性學校到後來的多語種多學科學院再到現在的向國際化研究教學型大學邁進,上外人矢志不渝、不懈追求。60年薪火相傳、聚變升華。經過歷代上外人的共同努力,上外已形成了以「格高志遠,學貫中外」校訓為核心的上外精神,學校積極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外語特長,並具有較強實踐能力、能夠暢達進行跨文化溝通的高端國際型特色人才。 似乎北外更好北外 年份最低 最高平均投檔 錄取人數錄取批次2008578.00631.00599.00--49本科一批2007595.00637.00612.00--57本科一批2006587.00633.00602.00--48本科一批2005555.00608.00570.00--51本科一批 年份最低最高平均投檔錄取人數錄取批次2007589.00658.00640.00--68本科一批2006626.00651.00634.00--70本科一批2005568.00650.00618.00--71本科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