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首席教授陳雅茹教授資料
㈠ 黃希庭教授的歷年碩士研究生弟子留學美國最好的能大概能申請到什麼學校
黃希庭教授的歷年碩士研究生弟子畢業後留學美國最好的能大概能申請 ---
心理學排名前十的牛校介紹
http://kaoyan.hjenglish.com/page/22325/
全國心理學研究生院校排名
簡介:在國內眾多開設心理學碩士點的高校中,北京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和西南師范大學以基礎心理學見長,北京師范大學和華南師范大學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見長,浙江大學則以應用心理學見長,它們都是國家級重點學科,實力 ...
在國內眾多開設心理學碩士點的高校中,北京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和西南師范大學以基礎心理學見長,北京師范大學和華南師范大學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見長,浙江大學則以應用心理學見長,它們都是國家級重點學科,實力有目共睹。另外,中山大學心理學系在楊中芳教授的帶領下發展迅速,社會心理學和認知神經科學是其兩大方向。中科院心理所在心理學的理論研究方面走在全國理論界的前沿。花開四季,下面一一介紹之。
文采風華,光耀未名——北京大學心理學系
【專業特色】
生理心理學國內領先
北京大學是中國最早傳播心理學的學府,在中國心理學界聲名赫赫,其生理心理學和基礎心理學為教育部重點學科,下設的多個研究方向中,認知神經科學、生理心理學等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也是目前國內唯一能以靈長類動物為研究對象的心理學機構,而臨床心理學、比較心理學、情緒心理學則是國內最早建立並最具特色的。自從合並了原北京醫科大學心理學系以後,北大心理學系的科研地位和科研能力有了新的提高,在生理心理學、認識心理學、實驗生理學方面建樹頗多。
【師資科研】
師資力量雄厚,注重學術交流
北大心理學系下設有心理學研究所、認知神經科學中心、兒童發展研究中心、人格與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人力資源評價與開發中心、臨床心理學研究中心等機構;硬體設施良好,有專用的計算機教室、各種音像設備、實驗動物中心,並設有專用於生物心理學研究教學的實驗樓。
該系近20年來發表的SCI論文數居國內高校心理學系之首,師資力量雄厚:蘇彥捷老師長期從事動物行為學的研究;沈政、周曉林和剛剛從加拿大歸國的李量教授在認知神經心理方面有專攻;韓世輝老師在視神經、注意的認知和神經機制方面研究較多;謝小非老師主要研究風險認知與決策、組織行為;朱瀅老師在記憶和意識方面很有研究;王登峰老師在人格心理學方面做得非常不錯,提出了著名的大七人格理論;另外錢銘怡老師在心理治療、羞恥感、社交焦慮、進食障礙等應用領域頗有建樹;王壘老師主要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心理學的理論研究及應用。
該系與許多著名大學的心理系都有長期合作交流關系,與一批國際著名研究機構、學者保持著各種形式的學術往來。
【綜合評價】
國內同行實力派元老
北京大學心理學系無愧為國內同行中的實力派元老,無論從科研水平、師資力量還是學生素質上講在國內都是首屈一指。在筆者看來,北大心理系的科研作風是國內高校中比較嚴謹踏實的,注重實驗方法的運用,在生理心理學方面的研究也獨樹一幟。從北大畢業的學子素質普遍較高,這除了得益於心理系良好的學術環境外,也有賴於北大整體的人文氣氛,身在其中自然會從諸多方面受益。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大學心理系近幾年開始發展應用心理學,並在經濟氛圍濃厚的深圳設立研究生院,將一部分應用心理學專業的研究生送往培養,顯示了北大對應用心理學方向研究生的定位。
德高身正,百年樹人——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
【專業特色】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見長
北師大心理學院是中國高校成立的第一所心理學院,擁有心理學博士後流動站和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3個博士點以及多個專用實驗室。其「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為全國重點學科。擁有教育部「認知科學與學習」重點實驗室和「腦與認知科學網上合作研究中心」。
【師資科研】
教學規模和質量名列前茅
北師大心理學院的教學規模和教學質量在全國心理學系中名列前茅,是「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和「全國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下設腦與認知科學研究所、發展心理研究所、教育心理與心理健康研究所、心理測量與評價研究所、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心理研究所等。
在心理學院的教師隊伍中,既有國際心理科學聯盟副主席張厚璨、中國心理學會副理事長林崇德、著名認知心理學專家彭聃齡等老一輩著名學者,更有一大批像舒華、董奇、申繼亮等治學嚴謹、成果豐碩的知名中青年專家,還有一批國際著名的心理學家擔任客座教授。
教育心理與心理健康研究所所長伍新春,精力充沛,博學多才,帶教育心理學和咨詢兩個方向的研究生。劉儒德很年輕,但是在信息技術與教學心理學方面建樹頗豐。劉翔平的研究興趣在於學習障礙;姚梅林的研究方向是學習動機、學習遷移等學習規律;蘆詠莉的研究方向是合作學習、教師職業發展,注重實踐;王建平則主要從健康和臨床心理學角度對腫瘤、艾滋病、進食障礙、PTSD等疾病,以及兒童青少年的情緒和行為問題進行研究,報考他的學生最好有醫學專
【綜合評價】
國內高校心理系的佼佼者
北師大心理學院在高校心理系中應該是佼佼者,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經超過了北大心理系和中科院心理所,常年排名第一的地位也明確地反映了這一點。總體感覺,相比於北大心理系,北師大心理學院的科研風格更偏向理論,也更接近心理學的內核,活力非凡,不愧為中國心理學界領軍的一面大旗。
格物明德,學術權威——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
【專業特色】
側重自然科學研究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成立於1951年,前身是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心理學研究機構,中國心理學會的掛靠單位,在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方向都有碩、博招生點,還開設有心理學博士後流動站。中科院心理所側重於自然科學方面的研究,主要從事心理過程、規律、生理機制和有關的重要理論問題和應用問題的研究。
【師資科研】
良好的信息技術支撐系統
作為心理學研究的重要基地,中科院心理所具有優良的科學傳統和學術氛圍,並有良好的實驗設備和信息技術支撐系統。心理所的圖書館是全國心理學文獻中心,資料齊全、館藏豐富。主辦刊物《心理學報》與《心理科學進展》,其中《心理學報》為國內心理學最權威的學術刊物,是唯一被SCI檢索收錄的兩本中文心理學刊物之一。
下設研究室有:心理健康與創新能力研究重點實驗室——發展與教育研究中心、認知與復雜信息環境研究實驗室、漢語認知與信息處理聯合實驗室、社會經濟與心理行為研究中心、心理學公用實驗室(包括:行為觀察室、電生理(ERP)實驗室、腦功能成像(fMRI)實驗室、行為葯理實驗室、行為生化實驗室等)、中國心理科學信息中心。
【綜合評價】
畢業生出國深造機會多
中國科學院心理所科研水平及人才資源也許和北大不相上下,甚至更高。但考慮到心理所是一個純粹的科研機構,與普通大學不同,人文氣氛並沒有那麼濃厚。而且地處偏遠郊區,有點不問世事、潛心研究的感覺。比較適合有志於從事心理學科研,性格沉穩嚴謹、心智堅毅的學子。在中科院讀研,畢業後無論繼續讀博還是出國深造都十分合宜,機會也多。心理學是一門需要終身研究體會的學問,真正從事研究,碩士學歷還是稍顯欠缺的。
十里洋場,麗娃璀璨——華東師范大學心理系
【專業特色】
認知、發展和教育心理學國內領先
華東師大心理系是我國最早發展的5個心理學基地之一,歷史悠久,享有盛名,代表著我國心理學研究和教學的較高水平,尤其在認知、發展和教育心理學領域處於全國先進水平。該系擁有兩個博士點(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和3個碩士點(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應用心理學),1999年設立博士後流動站,2002年該系基礎心理學學科點被批准為國家和上海市重點建設學科。
【師資科研】
學術氣氛濃厚,匯集學界翹楚
華師大心理系學術氣氛濃厚,擁有一批學識淵博、作風嚴謹的專家教授,其中很多都是本研究領域的翹楚。學術帶頭人楊治良教授擔任中國心理學會副理事長、上海心理學會理事長等職,在認知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尤其是內隱記憶領域的研究方面享有盛譽。張衛東教授,研究領域為生物心理學和心理測量學。梁寧建老師,多年來致力於認知心理學的研究,目前主要研究內容包括社會認知研究、IAT研究、The GO/NO-go研究、EAST研究等方向。郭秀艷、樂靖鴻老師在實驗心理學領域也做出了突出成就。
發展心理學方向上,李其維老師在兒童認知發展學說,特別是皮亞傑學說的研究方面成果突出,在國內外產生了一定影響。吳慶麟老師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專家,在學習心理學、認知教學心理學、專長心理學方面有廣泛研究。
應用心理學方向上,有專攻臨床心理學、精神分析及心理咨詢和診斷技術,獲日本教育學博士美國心理學博士學位的徐光興教授;研究管理心理學、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開發與整合的劉永芳教授;廣泛參與社會活動,在女性心理學和犯罪心理學方面獲得較高聲望的耿文秀教授;創作《心理畫外音》、《跨文化企業管理心理學》等暢銷書的嚴文化副教授等學者。
【綜合評價】
良好的就業前景
可能對於多數學子來講,讀心理系的研究生並不是為了將來從事高深的科研工作,而是看中了心理學良好的應用性及就業前景、薪酬水平。人力資源管理、企業咨詢、心理咨詢師等都是畢業生們不錯的職業選擇,這其中最受人關注的是人力資源經理職位。
在這種情況下,盡管競爭激烈,每年的錄取比例都在10%以下,但眾多學子對該校的心理系依然鍾愛有加。雖然華東師范大學的傳統強勢學科較多偏重於基礎心理學與教育心理學方向,但其應用心理學實力近年來增長很快,也是不容小視的,從這里畢業的研究生,較多從事公務員、任教或到企業任職的工作,出路普遍不錯。
群雄並聚,求是創新——浙江大學心理與行為科學學院
【專業特色】
工業及工程心理學見長
浙江大學心理與行為科學學院是四校合並後由原杭州大學心理學系更名而來,以應用心理學中的工業及工程心理學方向見長,相對較為偏向理工科,現有心理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包括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及相應碩士點。其應用心理學專業是國家重點學科,建有工業心理學國家專業實驗室,主要研究現代化工業生產中人機系統設計、智能人機交互與虛擬現實等。
【師資科研】
連續20年承擔國防科研項目
浙江大學心理與行為科學學院有高級職稱的教師中,90%以上曾出國深造。青年學術骨幹中有9人進入學校百名跨世紀人才行列,3人進入浙江省「151人才工程」,1人被列入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
近5年來學院承擔國家級課題20餘項,省部級項目40餘項,國際合作課題20餘項,在航空工程心理學領域中連續20年承擔國防科研項目,在人機交互領域中連續10年承擔863計劃項目。
【綜合評價】
心理學研究偏向理工類
浙大的心理學研究,較為偏向理工類方向,要求學生有很高的數理邏輯基礎與計算機、數學統計能力,比較適合於本科學習理工科的同學跨專業考取。
工業與工程心理學屬於新興學科,但浙大在這方面已經有了比較悠久的研究傳統;人機界面的開發和航空工程心理學都是大有可為的朝陽產業,等待著莘莘學子發揮創造,填補空白。浙大地處美麗的西子湖畔,風景宜人、環境優越。長三角地區近幾年經濟突飛猛進,畢業生既可以在上海、杭州、南京等大城市發展,也可以憑著自身過硬的學術實力和知識素養出國深造。
博學慎思,明辨篤行——中山大學心理學系
【專業特色】
認知神經科學是專業特色
中山大學心理學系採用與國際接軌的教學模式,部分主幹課程聘請境外教師,用英文教材或採用全英文授課。認知神經科學和文化心理學研究是中大的兩大專業特色。
【師資科研】
心理學實驗室設施完善
中大的心理學實驗室設施完善,包括基礎心理學實驗室,認知、神經心理學實驗室,心理生理學實驗室,心理健康實驗室。系裡目前擁有專業書刊萬余冊以及42種心理學英文雜志。擁有應用心理學碩士點以及社會學心理學方向博士點。楊中芳教授是蜚聲港、台、大陸及國際心理學界的心理學家,多年來致力於研究中國人的社會心理學,尤其是能結合中國傳統文化理念進行研究。高定國老師的研究興趣在於知覺、記憶和學習的認知和腦功能成像研究、認知與行為障礙研究、語言學習。
【總體評價】
帶有醫學院系的資源優勢
由於本身帶有醫學院系的資源優勢,中山大學心理系較為偏向認識和醫學方向,在心理健康方面也較有成就,培養的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很強,也具備比較好的研究素養。畢業後,既適合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詢與輔導、商業管理與策劃以及各類學校與科研機構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也可繼續攻讀心理學及相關專業博士學位。
蜀中巨擘——西南大學心理學院
【專業特色】
基礎心理學為國家重點學科
西南大學,由原西南師范大學,西南農業大學合並而來,位於重慶市北碚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縉雲山麓。西南大學心理學院源自原西南師范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目前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博士點、碩士點都很齊全,其基礎心理學是國家重點學科,研究特色主要體現在認知心理學和人格心理學方面。
【師資科研】
四個研究方向特色明顯
西南大學心理學院目前擁有重慶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心理學與社會管理研究中心和4個省部級重點學科及重點實驗室。西南大學的基礎心理學有四個研究方向:時間心理學、人格心理學、認知心理學、人工智慧及工業心理學,這四個方向特色明顯,比較有優勢。發展與教育心理學下設學習與創造心理、教育心理和兒童發展心理三個穩定的研究方向,取得了大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同時,該學科點與國外一些科研機構,例如耶魯大學、伯克利大學、西弗吉尼亞大學、倫敦大學、 多倫多大學等院校的心理學系(所)建立了良好的科研關系。
西南大學心理學院的科研師資隊伍以黃希庭和張慶林為學科帶頭人,秦啟文、劉電芝、李紅、張大均、陳旭、張進輔、鄭涌、趙伶俐、陳紅等中國心理學界著名專家學者為學科建設的骨幹力量。黃希庭是中國心理學會的常務理事之一,其研究方向是人格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他在中國開創了時間心理學研究,開辟了時間隱喻的跨文化研究,提出了時間認知的分段綜合加工模型。張慶林老師是心理學院院長,西南大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領銜博士生導師,全國重點學科「基礎心理學」專業思維心理學方向領頭人,主要帶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的研究生,以學習心理為主。
【總體評價】
心理系雄霸川渝
西南大學心理系在中國心理學界佔有一席之地,雄霸川渝,畢業生在區域內競爭力很強。
每年新加坡,台灣,香港,大陸各有一個拿到Harvard研究生的全額獎學金,不過這是本科的全獎.研究生大概幾十個,這個沒有特定的人數,足夠優秀就收,有的年多有的少,但肯定不會多。
除了上述幾家心理系或科研機構,其他像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學系、首都師范大學教科院、南京師大教科院心理系、上海師大應用心理系等近幾年發展勢頭很是迅猛,並且各自都有可圈可點的強勢學科,在此就不一一列舉。截至目前,我國有106所高校設有心理學碩士點,22所高校擁有心理學博士點,幾年以後我們不難想像國內心理學界的繁榮景象。心理學在中國的發展剛剛起步,空間廣闊,前景巨大,有志於投身心理學事業的學子,將來必有用武之地。
美國每年都將在香港,新加陂,台灣和中國大陸各取一名.不過這是本科的:研究生以上只要足夠優秀,會更多.,按此推測,他的學生還是有人獲取全將或半獎.
北京師范的碩士,北京大學的碩士,華東師范的碩士,畢業後大概能申請到----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
2. Stanford University 斯坦福大學 (CA)
3.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
4. 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Champaign 伊利諾伊大學厄本那—香檳分校
5.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密歇根州立大學
6. University of Maryland-College Park 馬里蘭大學帕克分校
7.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加州大學-洛杉機分校
8.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9.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哥倫比亞大學 (NY)
10. Vanderbilt University 范德堡大學 (Peabody) (TN)
11. University of Minnesota-Twin Cities 明尼蘇達大學Twin Cities分校
12. Harvard University 哈佛大學 (MA)
Texas A&M University-College Station 德克薩斯A&M大學卡城分校
14. 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15.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匹茲堡大學
16.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University Park 賓州州立大學-University Park Campus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喬治亞大學
19.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西北大學 (IL)
20. 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 印地安那大學伯明頓分校
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 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華盛頓大學
23.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Barbara 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 (Gevirtz)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Chapel Hill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
㈡ GSS國際暑期學校的GSS教授團隊
GSS國際暑期學校採用北美常春藤聯盟教學模式,引進最頂級常春藤課程資料及頂級教授團隊為學生提供多達幾十門的北美本科學分課程,其中教授團隊將邀請北美知名高校教授進行現場授課,教授團隊由哥倫比亞大學、布朗大學、耶魯大學、麻省理工學院、賓夕法尼亞大學、紐約大學、卡耐基梅隆大學、康奈爾大學等頂級院校師資組成。
履歷震撼的金融統計領域大家 | PETER J. KEMPTHORNE
GSS教授課程:
統計學概論 INTRODUCTION TO STATISTICS
微積分BC(含AB) CALCULUS Ⅱ
線性代數    LINEAR ALGEBRA
KEMPTHORNE博士本科畢業於哈佛大學的應用數學專業,並成為美國大學優等生榮譽學會成員。而後,在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獲得統計學的碩士學位,在加利福尼亞伯克利大學獲得博士學位。KEMPTHORNE博士曾執教哈佛大學任副教授,並在此期間獲得了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頒發的數學科學研究獎學金。之後被麻省理工學院聘任為副教授。
1990年至1998年間,KEMPTHORNE博士還曾擔任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的首席研究科學家,在計算研究中心 (CCREMS)和在國際金融服務研究中心(IFSRC)進行經濟學和管理科學的研究。他曾是風險管理團隊的活躍分子,對RISKMETRICS理論進行了整合。2013年,KEMPTHORNE博士以金融數學和統計理論講師的身份加入麻省理工數學系。
聽美國上市公司CFO講會計學 | FRANK KANE
教授課程:
財務會計 FINANCIAL ACCOUNTING
管理會計 MANAGERIAL ACCOUNTING
管理會計FRANK KANE教授,注冊會計師,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會計專業,現任職於普渡大學管理學院,2012年開始教授財務會計課程。他致力於對會計理論的補充與實際業務的實踐。
FRANK KANE教授在任教前,曾擔任消費品與傢具行業兩家上市公司的首席財務總監(CFO)二十餘年,在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擔任公共審計師達六年。他曾完成IPO、收購、資產剝離、重組、債務融資與ESOP等多項金融交易,在公認會計原則、對外財務報告、生產成本系統、內部控制制度、預算與戰略規劃等方面有著豐富經驗。除此之外,還曾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有關規則與法規的多項報告
2013暑校推薦王 | 布朗大學經濟學教授 DROR BRENNER
教授課程:
金融學概論 INTRODUCTION TO FINANCE
微觀經濟學 MICROECONOMICS
商科學生如何在美國發展職業生涯
PREPARING FOR A BUSINESS CAREER IN THE US
DROR BRENNER教授在布朗大學的課程深受學生喜愛,我們看到學生給DROR教授的課程評價有這樣幾個關鍵詞」有用, 幽默, 有趣, 關心學生.」 DROR教授2013年暑期曾受四個國家的頂尖級大學邀請演講或合作研究, 和三個項目的邀請。最終在兩個月的反復交流中決定來GSS國際暑期學校執教5周。在2014和2015年暑期Dror每一年的暑假都在GSS 與大家相見。
賓夕法尼亞大學評分最高的經濟學大牛|REBECCA STEIN
教授課程:
微觀經濟學 MICROECONOMICS
REBECCA STEIN教授是經濟系微觀經濟學概論項目的主任,她從1998年起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授課,她卓越的教學水平已經多次獲獎,包括教務長的獎勵及非長期教員的傑出授課獎勵。她的研究是健康經濟學,她是倫德納戴維斯研究院的高級研究員。REBECCA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課程學生人數經常高達500人。賓大學生評價她是「可以用通俗地例子把枯燥的經濟學原理講得最精彩的講師。當時在她的辦公室門前等了她好久,絡繹不絕來問問題的同學,我們顯的有些另類。我上去問了幾個同學,所有人的回答都是這個老師太棒了。美國出名的RATE MY PROFESSOR的網站上,這位老師的評分是少有的高分。
布朗大學人氣教授 | OFIRA SHRAGA
教授課程:
公共演講 PUBLIC SPEAKING
領導力 LEADERSHIP
組織行為學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OFIRA SHRAGA 在布朗大學教授擅長教授組織行為學、組織情感、團體動態和領導力。OFIRA SHRAGA在特拉維夫大學商學院獲得博士學位。她的專業領域是組織行為學。她的論文探索員工的精力工作滿意度與多種工作角色之間的關系。在她的研究中她既使用定性的方法論又使用定量的方法論。OFIRA 是在一次與拜訪布朗大學,與布朗大學領導座談中被布朗大學多位領導勸說留在布朗大學任教,發展布朗大學商科。之後因OFIRA教授愛上布朗大學和學生,多年教授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深受學生喜愛。
風趣幽默頗受歡迎的哥大帥哥教授 | STEEN SEHNERT
教授課程:
心理學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哲學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英語文學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
STEEN SEHNERT在哥倫比亞大學具有諸多的學術與行政身份。研究方向在哲學與心理學,在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過多種課程,如心理學,認知學等,同時是跨文化事務辦公室導師(TUTOR OF OFFICE OF DEAN OF MULTICULTURAL AFFAIRS),本科學生研究的學術指導老師(ADVISOR, UNDERGRADUATE INDIVIDUAL RESEARCH)。和他交談沒有任何語言的障礙,他使用的詞彙都是能夠讓他們感動並且理解的內容,非常的貼心。
更多教授信息請參見GSS官方網站
㈢ 我為什麼學習哥倫比亞大學的心理學
學心理學主要是對自己有正確的認知,掌握人際溝通技巧,糾正自己不良的情緒,正確版面對自己權所遇到的問題及困惑,可以每天開開心心的學習工作生活,有利益身體健康,減少疾病,當有了疾病後可以正確面對。在別人有困惑或有心理問題時,可以運用心理學的知識,及時發現及時提供幫助,在勸導別人時,能掌握他真實的想法,可以說到別人心裡,做到有的放矢。
㈣ 國內著名的心理學大師有哪些
1、李子勛:
李子勛,男,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中日友好醫院心理醫生,首屆中德高級心理治療師培訓項目學員,心理協會北京心理咨詢與治療專業委員會成員。
曾任中日友好醫院心理醫生,首屆中德高級心理治療師培訓項目學員,心理協會北京心理咨詢與治療專業委員會成員。中央電視台《心理訪談》、《實話實說》,北京電視台《心理時間》,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星星夜談》、《情感世界》特約心理專家,匯名家網特約講師。《父母必讀》、《女友》、《時尚健康》等健康與時尚雜志的專欄作家。
㈤ 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的師資隊伍
蔡厚德
陳益,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
陳陳,香港大學哲學博士,現為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會員,中國心理學會會員,江蘇省心理學會會員。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 ,《心理科學》雜志審稿人。
陳慶榮,心理學博士,現為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講師。
崔光輝,心理學博士,講師。
鄧 鑄,博士,教授,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方向碩士生導師、應用心理專業碩士點負責人,主持省級「心理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的常務管理工作。兼任中國心理學會「普通與實驗心理學分會」理事、江蘇省心理學會常務理事暨秘書長、江蘇省心理學會基礎心理專業委員會主任。
丁家永,碩士,副教授。 1989年畢業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普通心理學專業,獲碩士學位,留校任教。
傅宏,香港大學哲學博士(PhD)。現任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院長、教授、應用心理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兼任江蘇省心理學會理事長,民進江蘇省委常委等職。
郭本禹,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心理學會理論心理學和心理學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心理學探新》編委。
郗浩麗,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講「變態心理學」、「精神分析發展心理學」、「心理咨詢的理論與實踐」等課程。主要從事精神分析客體關系與自體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蔣京川,心理學博士,教授,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副院長。1992年6月畢業於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系,獲得教育學學士學位。2004年6月在華中師范大學獲得心理學碩士學位,2007年6月在南京師范大學獲得心理學博士學位,並留校工作至今。
季秀珍
李晶,2004年於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獲心理學學士學位,2009年於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獲應用心理學專業工程心理學方向博士學位,2010年到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從事博士後工作,現任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心理科學進展》審稿專家。
劉 昌,現為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師范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南京師范大學基礎心理學省重點學科負責人、中國心理學會生理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心理科學進展》雜志編委、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帶頭人、江蘇省研究生培養..
劉穿石,1994年畢業於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專業並獲得博士學位,現任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副院長,碩士生導師。
劉國雄,心理學博士。現為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青藍工程骨幹教師。主要從事兒童認知發展研究,如兒童智力、推理能力、情緒能力、心理理論等的發展等。
李小平,博士,教授,南京市鼓樓區政協委員。 1982年畢業於南京師范大學,獲理學學士學位,1988年畢業於東南大學,獲哲學碩士學位,同年進入南師大工作,2003年獲教育學博士學位。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先後在美國佛羅里達大西洋大學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做高級訪問。
施聰鶯,教育技術學碩士,實驗員。
譚頂良,1992年畢業於南京師范大學,獲教育學原理博士學位,現任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汪鳳炎,心理學博士,教育學博士後,心理學家。現任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師范大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與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師大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所長。
王雲強,博士,副教授。
楊莉萍,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心理學會理論心理學與心理學史分會理事;《心理學探新》編委;美國Taos研究院(國際社會建構論研究中心)會員。2011——2012赴美國田納西州溫德比爾特大學訪問一年。
應榮華,基礎心理學專業碩士畢業,助理研究員。現在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實驗教學中心工作,主要負責實驗室的日常管理、實驗儀器設備的采購和維護以及部分實驗課教學(比如:神經生物反饋實驗)。
余嘉元,碩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87-1988年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心理系作訪問學者,1992年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和荷蘭特溫特大學講學,1996年和1999年兩次作為高級訪問學者到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心理系進行合作研究。目前擔任中國心理學會理事,心理測量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張小將,博士,副教授。現任教於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兼任中國心理學會社會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心理學會理論與教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心理技術應用論壇秘書長、江蘇省心理學會理事等社會職務。
趙 凱,博士,副教授。現任教於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兼任中國心理學會社會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心理學會理論與教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心理技術應用論壇秘書長、江蘇省心理學會理事等社會職務。
鄭 紅,博士,副教授,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碩士生導師。
鍾 元,2010年3月畢業於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學院,工學博士,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校「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項目評議人。
朱曉紅,心理學博士,副教授,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方向碩士生導師。1994年畢業於陝西師范大學心理系,獲學士學位,1997年畢業於南京師范大學教科院,獲碩士學位,同年進入南師大工作,2011年獲博士學位。
㈥ 中國著名心理學家許金聲教授的詳細資料,經歷,謝謝!
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學》、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對象》、贊可夫《年齡與教育心理學》、《心理學通訊》、喬姆斯斯《句法結構》《語音理論若干問題》
心理學經典著作《近代心理學歷史導引》
原著G.墨菲、J.柯瓦奇,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本書是根據原著修訂版(1972年)翻譯,林方、王景和譯。由商務印書館1982年出版。全書約62萬字。
內容簡介
本書以哲學和自然科學為背景論述近代心理學歷史發展,對近代心理學的產生過程及各心理學流派作了較詳盡的論述。本書論述較廣,內容豐富全面。特別對東方心理學思想進行了專門論述。全書共分四篇二十七章。第一篇:近代心理學的前驅;第二篇:研究精神的興起;第三篇:現代的入口,二十世紀的心理學體系;第四篇:當代心理學的趨向與學科。本書對於研究西方心理學的歷史發展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全書共分四篇二十七章,對於研究西方心理學的歷史發展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第一篇:近代心理學的前驅;
第二篇:研究精神的興起;
第三篇:現代的入口,二十世紀的心理學體系;
第四篇:當代心理學的趨向與學科。
加德納·墨菲
加德納·墨菲 [Gardner Murphy 1895.07.08-1979.03.19],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奇利科西(Chillicothe),逝於美國華盛頓。
他在馬薩諸塞州的康科德度過大部分童年時光,深受其母親家庭的強烈影響。1919-1923 年就學於浩其柯斯學院以及耶魯、哈佛和哥倫比亞大學,1923 年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博士學位。1922-1925 年擔任過哈佛大學心理學研究員職位。1926 年和後來成為心理學家和精神病學家的露易絲(Lois Barclay, 1902-2003)結婚。1920-1940 年在哥倫比亞大學任心理學教授,1940-1952 年在紐約市立大學創辦心理學系,並任系主任。1952 年起任門寧格基金會研究所所長。1967 年退休後,又接受喬治·華盛頓大學訪問教授職位,直至 1973 年。
墨菲在心理學界的影響最初是通過他的《近代心理學歷史導引》一書,隨後他便轉入了社會心理學研究,1931 年出版《實驗社會心理學》一書,獲哥倫比亞大學的巴特勒獎。墨菲從社會心理學入手,深入研究人格問題,提出了「生物社會的人格理論」。認為將心理學與生物科學或社會科學分離的做法不僅是武斷的,而且可能是有害的。心理學研究整個人,所以生物因素與社會因素在人格中是統一的。他企圖以此理論為基礎來整合所有的人格理論。
墨菲還是美國享有盛譽的心理學史家之一。其《近代心理學歷史導引》一書,與 E.波林的《實驗心理學史》齊名。他也是一位傑出的教師。由於他善於啟發學生的研究精神,據統計,他創辦的紐約市大學心理學系培養出來的學生同美國各大學心理學系比較,是取得心理學博士學位最多的一個系。
他是美國「社會問題心理學研究會」的發起人之一,1944 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72 年被授予美國心理學會金質獎章。他還曾任美國東部心理學會、美國西南部心理學會、社會問題心理學研究會、倫敦心理研究協會和美國心理研究協會主席。他的出版物包括 25 本書和 100 多篇論文。
2011年
㈦ 國內心理學名師有哪些
華東師大心理學系曾聚集了中國心理學界的「五虎將」:張耀翔、蕭孝嶸、謝循初、胡寄南、左任俠。
著名心理專家韓玉金,中美澳聯合(北京)國際醫學研究院院長
著名青少年心理咨詢專家張聲遠
著名心理專家畢希名教授
著名心理學專家李子勛教授
莫雷教授,華南師范大學副校長、中國心理學會副理事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重點學科「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學術帶頭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應用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
申繼亮教授,北京師范大學心理發展心理研究所所長、中國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博士生導師
白學軍教授,天津師范大學心理與行為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心理學會常務理事、博士生導師
著名家庭教育和心理輔導專家金琰
著名家庭教育和心理輔導專家李宜嶸
著名心理學專家楊鳳池教授
著名老年心理衛生與精神病專家馬辛
魯潔,南京師范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名譽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教育學會德育專業委員會主任
1朱智賢(1908~1991),江蘇贛榆人。曾任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
周先庚(1903~1996),安徽省全椒縣人,中國實驗心理學家
張耀翔(1893~1964),留美歸國後,曾任北京高師、滬江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校教授以及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特約研究員
肖孝嶸(1897~1963),中國心理學會、中國測驗學會、中國心理衛生協會、中國教育學會等理事、上海市心理學會副理事長
汪敬熙(1893~1968),中國現代生理心理學家
唐鉞(1891~1987),中國現代實驗心理學家、心理學史家。中國心理學會北京市分會理事長、北京大學心理系教授。
孫國華(1902~1958),中國現代心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該所發生發展心理學組領導、中國心理學會理事、《心理學報》常務編輯。
潘菽(1889~1988),南京大學校長兼心理系主任、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所長
陸志韋(1894~1970),在美國留學獲心理學博士學位,任中國心理學會主席,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從事音韻學的研究工作,並擔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委員。
曹日昌(1911~1969),獲英國劍橋大學博士學位任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心理學會副理事長
陳大齊(1886~1983),早年留學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專攻心理學,獲文學士學位,
任台灣大學教授,台灣政治大學教授、校長。
陳鶴琴(1892~1982),獲得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
丁瓚(1910~1968),北京協和醫學院腦系科研究和講授醫學心理學
高覺敷(1896~1993),曾任中國心理學會副理事長、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教授。
郭任遠(1898~1970),赴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得到著名心理學教授托爾曼的賞識。1921年,發表《取消心理學上的本能說》,批評鋒芒不僅直指心理學權威哈佛大學心理學系主任麥獨孤,而且也觸及美國行為主義的創始人——華生。此文震驚美國心理學界。當時,郭任遠還只是大學四年級學生
㈧ 在美國當一個心理學正教授有多難
詹姆斯·麥基恩·卡特爾詹姆斯·麥基恩·卡特爾[JamesMcKeenCattell1860.05.25-1944.01.20],美國心理學家,是20世紀初美國應用心理學先驅,是最早將心理學研究結果統計量化的心理學家,全世界第一位脫離哲學范疇而純屬心理學的教授。他出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伊斯頓市,逝於賓夕法尼亞州蘭卡斯市。他先就讀於其父擔任校長的拉斐特學院,1880年畢業後赴歐洲,先到德國哥廷根大學,後轉入萊比錫大學,成為心理學之父W.馮特的學生。1882年回國進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在那裡獲得研究員職位從事哲學研究工作。這時,G.霍爾正好開始他的心理學講座,卡特爾聆聽了這門課程,開始研究心理活動。1883年再回馮特實驗室擔任馮特的助教,進行反應時間及個別差異問題的研究,1886年在馮特的反對下完成題為《反應時的個別差異》的博士論文,獲萊比錫大學心理學哲學博士學位。獲博士學位後,他曾赴英國劍橋大學任教,與F.高爾頓(C.達爾文的表兄弟)相遇,共同探討個別差異的研究。1888年回國,任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系的專職教授職位。期間他以各種心理測驗來研究個別差異。他在自己的實驗室內編制測驗五十個,包括測量肌肉力量、運動速度、痛感受性、視聽敏度,重量辨別力、反應時、記憶力以及類似的一些項目。他於1890年在《心靈》雜志上發表的《心理測驗與測量》一文,描述了這些測驗。這篇論文首創了「心理測驗」(mentaltest)這個術語,還由高爾頓加上了一篇附錄表示支持。他所謂心理測驗的含義很廣,不單指智力測驗,而是包括對人的一切能力的測驗。在該文中,卡特爾說:「心理學若不立足於實驗與測量上,決不能夠有自然科學之准確。」又說:「心理測驗若有一普遍的標准,則其科學的與實際的價值一定可增加不少。」他當時就極力主張測驗手續和考試方法應有統一規定,並要有常模以便比較。所有這些都是測量學上的重要觀念。但他的測驗皆脫胎於馮特的實驗室,測量的大多是感知和運動過程。對同一個人來說;—幾項測驗的結果往往很不一致,而且測驗得分與老師評定的智力;等級或學習成績相關極低。因此在教育上缺乏實用價值。這啟發後來的研究者探索其他途徑來研究智力的差異。1891年,卡特爾作為心理學教授前往哥倫比亞大學擔任心理系主任,在那裡一直工作了26年。期間,由哥倫比亞大學授予的心理學博士學位比美國任何一所大學研究院授予的心理學博士學位都要多。這些學位獲得者中有許多人後來成為該領域的知名人士,E.桑代克即其學生之一。1896年任美國心理學會第四任主席,1901年進入美國國家科學院,成為該院第一個心理學院士。1929年擔任在美國紐黑文市舉行的第9屆國際心理學研討會主席。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由於卡特爾主張和平,被人誤解不忠於政府,而在1917年遭哥倫比亞大學解聘,雖後來上訴獲勝,但無未能復職。1921年組建心理學公司,為工業、職業團體和公眾提供應用心理學服務,對心理學在工業和教育等領域的應用產生了持久的影響,也加強了美國心理學的機能主義運動。作為一個代言人和編輯,他積極支持心理學組織和學會,直至去世。卡特爾的所有研究課題都是關於心理測驗和個體差異方面的。早期他的興趣在於測量簡單的心智歷程,例如簡單心智反應的反應時間,包括物體或顏色的叫名作業(namingtask)。他首創了心理測驗研究個別差異,在性質上主要沿用了英國高爾頓的測量方式,以感覺動作為主,測量兩點域值、重量判斷的最小可覺察差異、噪音出現的反應時、字母的記憶廣度等。之後與馮特一同進行研究,發表數篇文章。他的主要貢獻是採用測驗統計的分析方法研究個別差異,使當時的哥倫比亞大學成為科學心理學與心理測驗推動的中心,也使哥倫比亞大學成為教育心理學的發源地。此外,他的興趣在於編輯及出版,並且推動了許多科學社群與組織。當他還是馮特的學生時,就已經對馮特的觀點提出挑戰,他認為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以馮特所提出的方法做內省,也就是把反應時間分為感覺、選擇等。所以,雖然日後他成為馮特的助理,但他只有在自己的住處進行一些實驗,因為馮特不允許他在實驗室內進行非內省法的實驗。他關於控制聯想的反應時間和自由聯想的反應時間的實驗研究,在心理學實驗文獻中是經典的。他的研究還涉及個別差異和心理測驗、閱讀和知覺、心理物理學、次序評量法等領域。其中個別差異和心理測驗是他的中心課題。他關於知覺和閱讀研究所得的資料,已經成為「注意范圍」的標准數據。他協同創了7種以上的心理學雜志和一般科學雜志,包括《心理學評論》、《心理學專刊》、《美國科學家》、《科學》、《心理學公報》等。卡特爾的著作主要為專題論文,他的實驗研究散見於許多刊物之中,他出版的心理學專著只有《美國科學家》。1917年,他的同事將他所有較重要的心理學研究(29種)、演講及正式論文(41種)及其文獻提要(167種)分兩卷收錄於《詹姆斯·麥基恩·卡特爾-科學家》一書出版。他的心理測驗不同於智力測驗,他重在測量基本的身體活動或感覺-運動反應。因此,他的測驗不是智能的有效預示器(A.比奈編制了一種針對高級心理能力的測驗,這種測驗才是對智力的有效測量),但其研究的影響是巨大的。為美國這一獨特的應用心理學領域的拓展作出了貢獻。主要著作:美國科學家:1903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基恩,小時候親歷過一件讓他終生難忘的事,正是這件事使得基恩從自卑走向了自信,也正是這種自信,使他一步步走向成功。有一次,他躲在公園的角落裡偷偷看到幾個白人小孩在快樂的玩兒,他羨慕他們,也很想與他們一道游戲,但他不敢,因為自己是一個黑人小孩,心裡很自卑。這時,一位賣氣球的老人舉著一大把氣球進了公園,白人孩子一窩蜂地跑了過去,每人買了一個,高高興興地把氣球放飛到空中去。白人小孩走了以後,他才膽怯地走到老人面前,低聲請求:「你可以賣一個氣球給我嗎?」老人慈祥地說:「當然。你要一個什麼顏色的?」他鼓起勇氣說:「我要一個黑色的。」老人給了他一個黑色的氣球。他接過氣球,小手一松,黑氣球慢慢地升上了天空……老人一邊眯著眼睛看著氣球上升,一邊用輕輕拍著他的後腦勺,說:「記住,氣球能不能升起來,不是因為顏色,形狀,而是氣球內充滿了氫氣。一個人的成敗不是因為種族和出身,關鍵是你內心有沒有自信。」
㈨ 心理學名師有哪些
國內心理學名師
華東師大心理學系曾聚集了中國心理學界的「五虎將」:張耀翔、蕭孝嶸、謝循初、胡寄南、左任俠。
著名心理專家韓玉金,中美澳聯合(北京)國際醫學研究院院長
著名青少年心理咨詢專家張聲遠
著名心理專家畢希名教授
著名心理學專家李子勛教授
莫雷教授,華南師范大學副校長、中國心理學會副理事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重點學科「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學術帶頭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應用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
申繼亮教授,北京師范大學心理發展心理研究所所長、中國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博士生導師
白學軍教授,天津師范大學心理與行為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心理學會常務理事、博士生導師
著名家庭教育和心理輔導專家金琰
著名家庭教育和心理輔導專家李宜嶸
著名心理學專家楊鳳池教授
著名老年心理衛生與精神病專家馬辛
魯潔,南京師范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名譽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教育學會德育專業委員會主任
1朱智賢(1908~1991),江蘇贛榆人。曾任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
周先庚(1903~1996),安徽省全椒縣人,中國實驗心理學家
張耀翔(1893~1964),留美歸國後,曾任北京高師、滬江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校教授以及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特約研究員
肖孝嶸(1897~1963),中國心理學會、中國測驗學會、中國心理衛生協會、中國教育學會等理事、上海市心理學會副理事長
汪敬熙(1893~1968),中國現代生理心理學家
唐鉞(1891~1987),中國現代實驗心理學家、心理學史家。中國心理學會北京市分會理事長、北京大學心理系教授。
孫國華(1902~1958),中國現代心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該所發生發展心理學組領導、中國心理學會理事、《心理學報》常務編輯。
潘菽(1889~1988),南京大學校長兼心理系主任、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所長
陸志韋(1894~1970),在美國留學獲心理學博士學位,任中國心理學會主席,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從事音韻學的研究工作,並擔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委員。
曹日昌(1911~1969),獲英國劍橋大學博士學位任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心理學會副理事長
陳大齊(1886~1983),早年留學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專攻心理學,獲文學士學位,
任台灣大學教授,台灣政治大學教授、校長。
陳鶴琴(1892~1982),獲得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
丁瓚(1910~1968),北京協和醫學院腦系科研究和講授醫學心理學
高覺敷(1896~1993),曾任中國心理。學會副理事長、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教授。
郭任遠(1898~1970),赴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得到著名心理學教授托爾曼的賞識。1921年,發表《取消心理學上的本能說》,批評鋒芒不僅直指心理學權威哈佛大學心理學系主任麥獨孤,而且也觸及美國行為主義的創始人——華生。此文震驚美國心理學界。當時,郭任遠還只是大學四年級學生。
㈩ 請問一下,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心理學專業怎麼樣,在全球世界排名的心理學專業怎麼樣
你好這位朋友:
在UBC心理系,心理的門類分為7大塊,其中和行為最相關的是Behavioural Neuroscience。
UBC心理系官網:psych.ubc.ca
如果打不開,請在以上網址最前面加上www.後再試
根據QS國際大學的心理專業排名,2012-2014的三年間,UBC的心理系排在世界第24位(取三年排名的平均值),排在加國第三位,緊跟University of Toronto和McGill University之後。
值得一提的是UBC心理系給本科學生提供的榮譽學位Honours Degree:
psych.ubc.ca/ug-pgm/honours.psy
每年,學校會從大二的心理學生中擇優錄取15位尖子生入讀榮譽學院。榮譽學位在畢業時會在畢業證書上加註Honours字樣。這在加國東部的學校完全不同。東部的大多學校雖然也提供榮譽學位,但是他們的Honours對學生在研究、成績、選課上的要求都比UBC低,因此每年東部學校出來的心理榮譽學生數目也比UBC多很多。換句話說,如果你能努力進UBC心理系的榮譽學院並成功畢業,你學位的含金量是相當高的。UBC心理系如果說所有師生加起來是加國第三的話,我覺得,說UBC心理的榮譽學院是加國第一全球領先並不為過。當然,多大和麥大的心理系也是很強的,你可以綜合考慮。
是在申請留學么?祝你好運 :)
附:
QS全球大學心理專業排名官網:
2012:topuniversities.com/university-rankings/university-subject-rankings/2012/psychology?loc=Canada&field_ranking_scores_101988=0.5&field_ranking_scores_101989=0.3&field_ranking_scores_101990=0.2&custom_ranking=&save_my_rankings_data_sort=2%2Casc%2C0&save_my_rankings_data_limit=50&save_my_rankings_data_search=&save_my_rankings_data_start=0
2013:topuniversities.com/university-rankings/university-subject-rankings/2013/psychology?loc=Canada&field_ranking_scores_888946=0.5&field_ranking_scores_888951=0.3&field_ranking_scores_888956=0.1&field_ranking_scores_888961=0.1&custom_ranking=&save_my_rankings_data_sort=2%2Casc%2C0&save_my_rankings_data_limit=50&save_my_rankings_data_search=&save_my_rankings_data_start=0
2014:topuniversities.com/university-rankings/university-subject-rankings/2014/psychology#sorting=rank+region=+country=222+faculty=+stars=fals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