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研究生導師會上的發言
A. 如何跟研究生導師搞好關系
保質保量地完成導師交給自己的讀書任務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搞形式主義回、想瞞天過海答矇混過關的學生,導師嘴上不說,實際上洞若觀火。所謂「豎子不足與謀」,如此作為難與導師共奏和諧之音。
全力以赴地融入導師的科研團隊
給導師留下深刻印象、得到導師嘉許、獲取導師更多指導的較好辦法就在於此,導師通常都很愛惜人才,幫助導師開拓研究領域和完成研究課題於師於己都好處多多。發表論文時別忘了署上導師的名字,導師不靠你出名,但導師的指導功不可沒,導師喜歡有本事又厚道的學生。
攜手共進與導師共譜畢業論文奇章
畢業論文不僅是學生的艱巨任務,也很可能是導師的可喜成果。在寫作過程中,學生自己要勤思善寫,同時也要多向導師請教。優秀的畢業論文必定閃爍著學生與導師智慧與汗水的雙重光芒。
逢年過節別忘了登門拜訪導師
這樣的交往比較妥當,入情入理,最好與師兄妹協同行動,攜點薄禮,大家都顯得臉上有光;有機會也要適當搞搞會餐。如果讀書時期都不能多點交往,各奔東西後就更無感情可言了。
希望幫到你
B. 研究生導師怎麼評的
靠科研和 人際關系
C. 研究生如何與導師相處
轉的馮長根教授的 我覺得挺有用的:
前不久中山大學的艾雲燦事件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或許該事件只是研究生與導師關系緊張的極端個例,那麼,研究生特別是博士生應如何與導師建立良好的關系呢?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北京理工大學應用化學學科博士生導師馮長根,在其教學生涯中,已有74位博士生成功拿到學位,目前還有8位博士在讀。4月2日,他在北京化工大學所作的演講中,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豐富經驗,為研究生處理與導師關系提出了自己的忠告和建議。
陽光准則:保持與導師的聯系
這件事雖然看起來簡單,但不容易做到。馮長根自己就有過這樣的經歷,他在讀博士時,就因為導師忙,有時一兩個月都沒有機會見面,甚至有時他寫了留言條貼在導師的門上,約好什麼時間見面,最後還是不能如願。
但是,博士生與導師保持聯系又非常重要,博士生進入某個科研領域,對該領域科學共同體最真實細致的體驗往往首先來自導師。
很多博士生開始做實驗、搞研究時,非常希望得到導師隨時隨地的指導,但這不現實。馮長根對學生們說:「你們平時見不到我是可能的,但聯系不到我卻沒有可能,我手機天天開著怎麼會聯系不到呢?」他認為,保持聯系並不僅僅是見面。見面不是本質,聯系才是本質。
與導師保持聯系最快捷有效的辦法就是發手機簡訊,也可以給導師留紙條,此外還有導師的助手、學科組的其他老師,這些都是與導師聯系的渠道。
如果博士生與導師保持密切的聯系,他不僅可以得到科研上的指導,而且也給導師留下深刻印象,那麼導師在與科學共同體內其他同行交流時也樂於推薦他,對其未來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的實驗毫無進展」
與導師保持聯系是第一步,但保持聯系要說些什麼呢?這就用到了第二條:讓導師得到你的消息。
一些博士生在導師出差幾天、幾周、甚至幾個月時,失去了「導師意識」:「導師出差了,他不會找我了,我也不用找他了。」更糟糕的是,有些博士生甚至會鬆懈起來,甚至偷懶了。如果導師在出差期間得不到學生的信息,而產生「看起來一切順利」的想法,那麼對學生以及他的研究工作毫無益處。
博士生要有規律地給導師發送一些自己的研究消息,也許有的博士生擔心自己的實驗沒有結果能跟導師說些什麼呢?那麼他也可以給導師發一個簡訊:「我連續作了幾天的實驗,沒有任何進展。」
馮長根甚至收到過這樣的簡訊,他的學生告訴他實驗樣品給浪費了、實驗室的儀器給燒壞了等等。
馮長根認為,這樣的通報也是有價值的,至少讓導師了解到你科研的詳細進展。讓導師得到自己的消息,他將會成為一名「幸福」的博士生,因為讓導師知道自己的研究進展會起到推進研究的效果。
要將向導師通報科研工作的信息成為有規律的任務,頻率最好是一個星期一次。
摸清導師的脾氣
社會上很多人習慣地把導師「美化」成「觀音菩薩」式的人物:慈眉善目、和藹可親、循循善誘。其實導師也是一個有七情六慾的普通人,有的導師性子慢,也有的導師性子很急,這些現象都是很正常的,人的脾氣總是各有特點。
因此,博士生要熟悉導師的說話方式、口頭語甚至是思維方式,這樣做的目的是挑選最高效的詞彙、語言與導師進行有效的溝通。博士生與導師溝通的語言要像玻璃一樣透明,一句不行,就再說一句,這也許叫「導師語言」。
馮長根認為,博士生要鑒別自己的個性和人際交往技巧與導師的差別,然後逐步消除這些差別,作為學生,這是責無旁貸的事。導師已經帶著自己的脾氣和個性在科研中得到了成功,學生沒有必要因此去犯低估自己導師的錯誤。
「我能行!」
博士生在與導師的交往中,贏得導師的尊重也很重要。
博士生的科研工作雖然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導師在該領域的經驗也比學生多,但是具體科研工作的細節不一定是導師完全了解的,如果博士生在與導師交流時,對自己的工作沒有信心,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導師,讓導師對學生的工作也失去信心。
如何走出這個怪圈並贏得導師的尊重呢?其實方法很簡單,博士生只要對導師說:「我能行!」馮長根曾經有個學生,他在回應老師交予任務時總是說:「老師,您放心……」這樣有信心也有獨立工作能力的學生就會贏得導師的尊重。
在與導師的交往中,博士生的獨立工作能力是贏得導師尊重的首要因素,高於其做出的研究成果。博士生首先要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獨立工作的能力,在確保自己已經得到某些深層次的好東西、好想法再交予導師,否則導師也會厭煩。
稍稍有些個性
許多學生不習慣向處於權威地位的導師提出要求,很多都是百依百順,這樣也沒有好處。對於一個學生來講,稍稍帶著一些個性與導師交往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如果一個博士生已經應用了上述第四條建議,那麼他就得到了一個直接的好處:處在和老師正常交往甚至「談判」的地位,博士生完全可以跟導師提出一些對實驗的方式、順序等的具體安排,甚至是對某個研究課題的看法,因為導師已經開始重視他的看法,導師也會在你的意見中得到一些啟發。
這對博士生自己的培養也是很重要的,博士生的研究過程就是一個被訓練成獨立研究者的過程,如果他在與導師交往中應用這個准則,那麼就會更快地完成這個過程。
給導師寫一點東西
對於博士生來說,學術論文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培養環節。對於導師來講,相關的學術論文同樣有著重要的意義,一個直接的結果就是導師可以把學術論文用於申請研究項目。
因此,盡快將自己工作的成果寫成論文交給導師,對博士生來講是非常重要的。這首先會讓導師對學生有信心:我在你身上付出更多的時間是值得的。同樣,博士生的論文也會給導師自己的研究工作帶來便利。
馮長根為他自己的導師寫的第一篇論文只涉及到一個數據,只有短短的3頁,但他的導師拿到論文時是那麼的高興,馮長根也由此和導師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對於科學技術專家來說,再沒有比看到又有一篇帶有自己姓名的新的學術論文要遞交給刊物更能吸引他們關注的事情了。
而對於博士生來說,導師會因此愉快地閱讀他博士學位論文的一稿、二稿……博士自己的論文答辯也變成了一件水到渠成的容易事——因為你研究的某些部分已經作為學術論文發表了。
D. 研究生教學實踐的導師評語應該怎樣寫
您好,九品論文網很高興為您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您。導師鑒定意見在碩士專研究生學習階屬段,思想上積極要求上進,在思想覺悟上始終嚴格要求自己,主動學習黨中央的政策線路,時刻關注國際、國內要聞,積極向上,不斷自我提高。在專業課程的學習上,
E. 導師對研究生畢業論文的評語怎麼寫
該生的論文比較符合當前的實際,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但在結構上不夠合理,希望進行修改,同意開題。
優:
論文選題符合專業培養目標,能夠達到綜合訓練目標,題目有較高難度,工作量大。選題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參考)價值(較大的實踐指導意義)。
該生查閱文獻資料能力強,能全面收集關於考試系統的資料,寫作過程中能綜合運用考試系統知識,全面分析考試系統問題畢業論文,綜合運用知識能力強。
文章篇幅完全符合學院規定,內容完整,層次結構安排科學,主要觀點突出,邏輯關系清楚,有一定的個人見解。
文題完全相符,論點突出,論述緊扣主題。
語言表達流暢,格式完全符合規范要求;參考了豐富的文獻資料,其時效性較強;沒有抄襲現象。
良:
論文選題符合專業培養目標畢業論文,能夠達到綜合訓練目標,題目有難度,工作量較大。選題具有學術研究(參考)價值(實踐指導意義)。
該生查閱文獻資料能力較強,能較為全面收集關於考試系統的資料,寫作過程中能綜合運用考試系統知識,全面分析考試系統問題,綜合運用知識能力較強。
文章篇幅完全符合學院規定,內容較為完整,層次結構安排科學,主要觀點突出,邏輯關系清楚,但缺乏個人見解。
文題相符,論點突出,論述緊扣主題。
語言表達流暢,格式完全符合規范要求;參考了較為豐富的文獻資料,其時效性較強;未發現抄襲現象。
中:
論文選題符合專業培養目標,能夠達到綜合訓練目標,題目有一定難度,工作量一般。選題具有學術研究(參考)價值(實踐指導意義)。
該生查閱文獻資料能力一般,能收集關於考試系統的資料,寫作過程中基本能綜合運用考試系統知識,全面分析考試系統問題,綜合運用知識能力一般。
文章篇幅完全符合學院規定,內容基本完整,層次結構安排一般,主要觀點集中郵一定的邏輯性,但缺乏個人見解。
文題基本相符,論點比較突出,論述能較好地服務於論點。
語言表達一般,格式完全符合規范要求;參考了一定的文獻資料,其時效性一般;未見明顯抄襲現象。
及格:
論文選題符合專業培養目標,基本能夠達到綜合訓練目標,題目難度較小,工作量不大。論文選題一般。
該生查閱文獻資料能力較差,不能全面收集關於考試系統的資料,寫作過程中綜合運用考試系統知識,全面分析考試系統問題的能力較差強。
文章篇幅符合學院規定,內容不夠完整,層次結構安排存在一定問題,主要觀點不夠突出,邏輯性較差,沒有個人見解。
文題有偏差,論點不夠突出,論述不能緊緊圍繞主題。
語言表達較差,格式符合規范要求;佔有資料較少,其時效性較差;有部分內容與他人成果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