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區域經濟學博士生導師
『壹』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區域經濟學的研究生導師是誰,學術造詣怎樣,求高人回答一下了~~~~~~~
區域來經濟學專業的源話當然是大名鼎鼎的楊雲彥啊
http://www.znufe.e.cn/research/77.htm
現在是副校長
http://www.znufe.e.cn/about/leaders.htm
『貳』 人大經濟學研究院導師共有幾位導師
王見定教授挑戰經濟學突破獎.
(二).申報「經濟學突破獎」回的理由
作為統計學突破的最大受益者,答非經濟學莫屬。凡對經濟學、經濟史有所了解的人,都會有這樣的共識:統計學幾乎是隨著經濟學的產生而產生,發展而發展。統計學、經濟學的主要奠基人幾乎指向同一人---英國學者威廉·配弟,馬克思稱他為政治經濟學的創始人。這絕非是一種巧合,說它是某種必然更適合。經過近400年的變遷,經濟學現已成為世界各國政府、人民關注度最高的科學。而經濟學活動與各種指標幾乎都是通過統計學來計量、分析、預測、決策的,所以「社會統計學與數理統計學的統一理論」必將全面提升經濟學的水平,也必然引起經濟學罕見的大突破。
『叄』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專業碩士生導師有哪些,謝謝
到人大復經濟學制院的網站查~http://se.ruc.e.cn/jytd_zgjs.asp 直接給你這個~ 打開這個網頁就行了~
『肆』 同學 今天我們面試一共5個老師啊 區域經濟學 你知道是誰嗎 能推薦一下好老師嗎
這樣的,經管學院研究生復試面試時是全院老師一起的,所以面試的老師不一定是區域經濟專內業的容,而且燕山大學的經管研究生導師是全院范圍內選的,所以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建議選科研能力和行政工作能力都比較強的老師作為導師,幫助很大的。學院幾個院長和書記都是不錯的選擇。而且燕山大學沒有區域經濟本科專業,所以沒有嚴格界限區分,經管的老師們都很不錯,祝你找到中意的老師,有需要的話可以給你聯系方式。
『伍』 你好,你是人大的吧,能幫忙推薦一下人大經院區域經濟學專業的導師嗎謝謝了
e
我不是,幫不上不忙
『陸』 請問經管類研究生導師有哪些是知名權威,他們各屬於哪些大學,謝謝
東華大學經抄管學院厲無畏,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全國人大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革上海市委主委、上海社會科學院部門經濟研究所所長、東華大學旭日工商管理學院院長、上海市創意產業協會會長等。 厲無畏是我國著名經濟學家,主要從事產業經濟、數量經濟、創意產業和經濟管理方面的研究,主編與合作編輯著作有《創意產業-城市發展的新引擎》、《區域經濟——戰略規劃與模型》、《企業實用現代管理方法》、《轉型中的中國經濟》、《中國產業經濟發展前沿》等16本。在國內外報刊雜志上發表論文200餘篇,曾獲得省部級優秀成果獎9項。 1990年國家教委和國務學位委員會授予他「有突出貢獻的中國碩士學位獲得者」稱號;1992年受聘為上海市政府決策咨詢專家,多次赴美國、日本、法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大學和研究機構進行研究和講學,在海外享有知名度。
『柒』 大家給我推薦一位 國內在宏觀經濟學方面 比較有研究的博士生導師,
楚天舒,西財的,她是從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回來的海歸,感覺還是不錯的
『捌』 人大2017年哲學院的的博士生導師是那幾位
010102- 中國哲學
初試考試科目: ①②③「申請-審核-復試(綜合考試)」制;
跨一級學科考生復試筆試加試科目: ④哲學理論基礎 ;⑤哲學專業基礎 ;
同等學力考生復試筆試加試科目: ④哲學理論基礎 ;⑤哲學專業基礎 ; ⑥政治理論。
導師姓名 張立文 專業名稱 中國哲學
職 稱 教授 是否兼職博導 否
學科專長及研究方向 1. 中國古代近代哲學或文獻研究
2. 中外文化比較
本年度擬招收博士生 中國古代近代哲學或文獻研究、中外文化比較
主要研究的問題
在研項目 1. 《中國哲學思潮發展史》(2005年-2011年,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點項目)
備注 1. 外語考試科目:英語或俄語或日語或德語或法語
導師姓名 彭永捷 專業名稱 中國哲學
職 稱 教授 是否兼職博導 否
學科專長及研究方向 1. 宋明理學研究
2. 中國政治哲學史
本年度擬招收博士生 儒學與傳統文化、中國政治哲學史
主要研究的問題
在研項目 1. 中國政治哲學史(中國人民大學985項目)
備注 1. 外語考試科目:英語或俄語或日語或德語或法語
導師姓名 羅安憲 專業名稱 中國哲學
職 稱 教授 是否兼職博導 否
學科專長及研究方向 1. 中國古代哲學
2. 道家哲學
本年度擬招收博士生 中國古代哲學、道家哲學
主要研究的問題
在研項目 1. 和諧共生與競爭博弈
備注 1. 外語考試科目:英語或俄語或日語或德語或法語
導師姓名 溫海明 專業名稱 中國哲學
職 稱 教授 是否兼職博導 否
學科專長及研究方向 1. 儒家哲學與周易研究
2. 中西比較哲學;中國哲學形上學、認識論與倫理學研究;
本年度擬招收博士生 1、儒家形上學;2、中西比較哲學方法論;中國哲學形上學、認識論與倫理學之哲學建構;3、周易哲學
主要研究的問題
在研項目 1. 儒家形上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項目)
2. 中西比較哲學方法論(中國人民大學明德學者項目)
備注 1. 外語考試科目:英語或俄語或日語或德語或法語
導師姓名 林美茂 專業名稱 中國哲學
職 稱 教授 是否兼職博導 否
學科專長及研究方向 1. 日本漢學(含日本思想史)
2. 日本近代哲學
本年度擬招收博士生 日本漢學(含日本思想史)、日本近代哲學
主要研究的問題
在研項目 1. 學科創新視域下的公共哲學:中日比較研究(國家社科基金)
2. 當代散文詩的審美重構與歷史化審視(教育部重點基地項目)
備注 1. 外語考試科目:英語或日語或德語
2. 報考學生需要具備日語閱讀能力,可以接收在職、跨學科考生
導師姓名 曹峰 專業名稱 中國哲學
職 稱 教授 是否兼職博導 否
學科專長及研究方向 1. 中國哲學
2. 出土文獻,日本漢學
本年度擬招收博士生 中國哲學,出土文獻
主要研究的問題
在研項目 1. 黃老道家思想新研究(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大項目)
2. 黃、老關系考論(校內項目)
3. 出土文獻與古代道家政治思想新視野(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出土簡帛文獻與古代中國哲學新發現綜合研究」子課題)
備注 1. 外語考試科目:英語或俄語或日語或德語或法語
2. 可以招收在職、同等學力、跨學科考生
010103- 外國哲學
初試考試科目: ①②③「申請-審核-復試(綜合考試)」制;
跨一級學科考生復試筆試加試科目: ④哲學理論基礎 ;⑤哲學專業基礎 ;
同等學力考生復試筆試加試科目: ④哲學理論基礎 ;⑤哲學專業基礎 ; ⑥政治理論。
導師姓名 張志偉 專業名稱 外國哲學
職 稱 教授 是否兼職博導 否
學科專長及研究方向 1. 德國哲學
2. 近代歐洲哲學
本年度擬招收博士生 德國哲學、近代歐洲哲學
主要研究的問題
在研項目 1. 政治哲學史(中西政治哲學研究·第一期·七卷本)
2. 當代西方哲學重大問題研究
3. 康德哲學
備注 1. 外語考試科目:英語或德語
導師姓名 歐陽謙 專業名稱 外國哲學
職 稱 教授 是否兼職博導 否
學科專長及研究方向 1. 外國哲學及當代法國哲學和文化哲學
2. 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及當代社會批判理論和社會哲學
本年度擬招收博士生 現當代法國哲學,文化哲學及社會批判理論研究
主要研究的問題
在研項目 1. 當代西方哲學思潮評析(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
2. 當代文化哲學的基本理論模式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3. 當代法國哲學的問題轉向及其理性批判研究(導師自設課題)
備注 1. 外語考試科目:英語或德語或法語
2. 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
導師姓名 韓東暉 專業名稱 外國哲學
職 稱 教授 是否兼職博導 否
學科專長及研究方向 1. 二十世紀英美哲學
2. 近代早期歐洲哲學
本年度擬招收博士生 規范性一般問題研究;分析哲學史研究;近代早期歐洲哲學研究
主要研究的問題
在研項目 1. 規范性的本質與結構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備注 1. 外語考試科目:英語或德語
2. 可提供助研津貼
導師姓名 聶敏里 專業名稱 外國哲學
職 稱 教授 是否兼職博導 否
學科專長及研究方向 1. 前蘇格拉底哲學
2. 古典希臘哲學
本年度擬招收博士生 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邏輯學、知識論、自然哲學、倫理學
主要研究的問題
在研項目 1. 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核心卷研究
2.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3.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陳康著作的整理、翻譯與研究」
備注 1. 外語考試科目:英語或德語
2. 不招收同等學歷和在職考生
導師姓名 馮俊 專業名稱 外國哲學
職 稱 教授 是否兼職博導 是
學科專長及研究方向 1. 西方哲學史
2. 法國哲學、英美哲學
本年度擬招收博士生 英美哲學、法國哲學、西方哲學史
主要研究的問題
在研項目 1. 中日韓道德教育比較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基地重大項目)
2. 翻譯《勞特利奇哲學史》10卷
3. 主編《西方哲學史》
備注 1. 外語考試科目:英語或法語
『玖』 人大研究生世界經濟學專業有哪些教授,那個教授比較知名
人大經濟系全國排名第一,主要教授有:
政治經濟學教研室
宋濤林崗張宇楊志邱海平孟版捷楊達偉謝權富勝沈民鳴劉明遠杜朝暉趙峰張晨
社會主義經濟理論教研室
楊瑞龍黃泰岩陳享光李義平周文姜少敏胡霞張錦峰楊繼東
西方經濟學與經濟思想史教研室
吳易風方福前姚開建劉鳳良吳漢洪盧荻賈根良周業安郭傑陶然陳彥斌黃淳李天有姚明霞王湘紅於澤孫文凱陸方文Peter KELLY
經濟史教研室
高德步賀耀敏陳勇勤王珏
數量經濟學教研室
趙國慶韓松楊斌江艇
企業與網路經濟學教研室
韓小明於同申李軍林楊其靜李瓊程華聶輝華劉小魯李三希
『拾』 深圳大學區域經濟學哪個導師好
陶一桃,教授,女,滿族,黑龍江哈爾濱人,1987年考取上海財經大學中國經濟思想史博士研究生,師從著名經濟學家胡寄窗先生,1990年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西方經濟思想比較。現任深圳大學黨委副書記。長期從事西方經濟思想與理論研究,近年開始致力於制度經濟學和經濟文化研究。
鍾堅,1965年生,江西萬安人,法學博士,經濟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級培養對象。1995年獲得博士學位,現為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和經濟學院經濟學教授、政治經濟學專業博士生導師,省重點學科和博士點學科——政治經濟學學科帶頭人之一,兼任華中師范大學政治學博士生導師,全國台灣研究會理事,廣東省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台灣研究會理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評審專家庫成員,廣東省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專家組成員、深圳市決策咨詢委員會專家組成員。
獨立出版《大試驗:跨世紀的中國經濟特區》(武漢出版社1995)、《台灣經濟特區發展與轉型研究》(中國經濟出版社1999,2003獲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劃課題優秀成果三等獎)、《世界矽谷模式的制度分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已被引用350多次)、《深圳與香港經濟合作關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已被引用30餘次)、《世界經濟特區發展模式研究》(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等5部學術專著;在《經濟學動態》、《台灣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現實》、《中共黨史研究》、《人民日報》等公開發表發表學術論文120多篇,其中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資料、CSSCI等轉摘、美國世界日報等轉載或收錄30餘篇, 在中外經濟特區比較和港澳台經濟等方面研究成果較突出,其中有關觀點被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節目、光明日報、人民日報、科學時報,香港南華早報、明報和近20家網站等新聞媒體所反映,曾獲省級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多項。
主持完成或正主持「經濟特區實踐與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教育部八五社會科學規劃課題)、「開放經濟中的比較利益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課題)、「中國經濟特區轉型與升級研究」(廣東省重點學科重點研究課題)、「台灣經濟性特區發展與轉型研究」(廣東省九五社科規劃重點課題)、「廣東科技園區發展與競爭力研究」(廣東省軟科學課題)、「世界科學工業園建設與深圳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及科技城發展戰略與對策研究」(深圳市十五社科規劃重點課題)、「深圳高等院校產學一體化研究」(深圳市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深圳二次創業與特區理論研究」(深圳市「八五」社科規劃重大課題)、「深圳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與台灣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建設比較研究」(深圳市政府委託課題)、「深圳市設立科技型出口加工區可行性研究」(深圳市政府委託課題)、「深圳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研究」(深圳市決策咨詢委員會重大委託課題)、「世界賭城模式的制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課題)等課題的研究,同時參與了多項國家、省、市重大課題的研究和其他橫向課題的研究。
現主要從事宏觀經濟理論、中外經濟特區、港澳台經濟和城市經濟等方面的研究,主講政治經濟學、經濟特區與港澳台經濟專題、城市經濟學等課程
羅清和,湖北武漢人,1961年生,經濟系主任、博士生導師、經濟學教授、博士,廣東省「千百十工程」培養對象。主講課程特區經濟學、政治經濟學,其中特區經濟學課程被評為廣東省省級重點課程。主持國務院研究課題1項、省級重點課題2項、市級課題2項、校級課題3項。先後在《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等刊物上發表論文50餘篇,出版專著《經濟發展中的產業戰略》(中國經濟出版社1999)、《特區經濟學導論》(2001),主編教材1部、合著著作10部。社會兼職:中國區域經濟學會理事、廣東省經濟學會理事、廣東省中青年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
魯志國,男,浙江舟山人,經濟學博士,畢業於浙江大學經濟學院。現為深圳大學經濟學教授,經濟學院副院長,深圳大學人事工作教授委員會委員,政治經濟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區域經濟學專業碩士生導師,廣東經濟學會理事。主講課程: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政治經濟學、企業管理學、投資環境分析(研究生),獲得深圳大學首屆和第二屆本科優秀課堂教學一等獎。長期致力於西方經濟學、區域經濟增長與發展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出版專著及合作完成學術著作(教材)10部,在核心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其中多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資料、CSSCI、新華網全文轉載或索引。主持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及深圳市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等縱向科研課題6項,主持橫向科研課題多項。
魏達志,男,深圳大學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經濟學院教授、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教授,研究方向特區經濟、產業經濟、區域經濟。1982年春復旦大學畢業,學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教;1984年底調入深圳。1988——1989年留學澳大利亞1992年晉升高級經濟師,1993年獲准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7年由中共深圳市委組織部確認為深圳市傑出專家;1998年始主講《特區經濟專題研究》、《跨國公司專題研究》、《產業經濟學——以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為例》等碩士課程;1999年晉升經濟學研究員;2001年被聘為經濟學院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教授;2006年初受聘為深圳大學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現任深圳市政協常委、深圳市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任廣東省產業與區域經濟研究會副會長、廣東國際經濟研究會副會長、廣東跨國公司研究中心副理事長、深圳市城市化研究會會長。出版著作共16部,《達志文集》、《特區企業集團跨國經營論》、《體制選擇與結構預期》、《轉型期社會與經濟》、《高科技產業化的十大條件》、《危機與重構——世界國企研究》、《市場經濟的兩大結構》、《城市群與城市國際化》等,其中三部專著分別獲得全國性和深圳市社科優秀著作獎;主編大型叢書《深圳高科技與中國未來之路》共20部計600萬字;發表學術論文150餘篇在北京《近代史研究》、《讀書》、《中國科技論壇》、《國際經濟合作》、《中國科技產業》、《中國改革》、《群言》、《高科技與產業化》,上海《世界經濟研究》、《復旦學報》,四川《經濟學家》、《經濟學消息報》,廣東《學術研究》、《廣東社會科學》、《科技管理研究》、《暨南學報》、《南方經濟》、《特區與港澳經濟》,福建《福建論壇》,湖北《江漢論壇》、《科技進步與對策》、《統一戰線》、《決策與信息》,東北《社會科學輯刊》、《遼寧經濟》,河北《經濟工作導刊》、深圳《深圳大學學報》、《開放導報》、《涉外稅收》、《特區經濟》、《特區理論與實踐》等CSSCI期刊和核心期刊上;有多篇學術論文獲獎並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等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