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大學老師清高嗎

大學老師清高嗎

發布時間: 2021-02-08 00:14:10

大學老師還是省級公務員

當然是公務員的待遇好~
大學具體要看你是不是有編制 是不是事業編制 ,如果事業編制當然好
2個大學來說,就你學的英語專業,好像不論在什麼樣的大學,都應該是很閑的

⑵ 為什麼大學生都很清高一個個的

首先,不是所有大學生都清高。有清高的,是因為能上大學,不容易吧?就會有一種優越感,所以清高。
並且莘莘學子也很不容易,學習也很辛苦。所以大家相互理解吧?

⑶ 在大學里待過的人,在大學里是做教師好還是做行政好

首先要說的是,我的好不一定是你的好。
某一類人肯定是適合當老師而不適合干行政的。當老師人際關系簡單,不用花精力在這方面。只需要一門心思做好自己的事即可,多數情況下面對的是事而不是人,在中國太不容易找到這樣的工作了。
對於一個做事的人來說,「考核、聽課、評比、還要寫論文拉,做科研拉」,都不是問題。他可能覺得這比搞人際關系更容易。
有一個觀念要糾正一下。在當前的我國,教師並不比教職工更有面子。行政人員在學校里的地位類似於公務員在社會中的地位,理論上來講,他們是服務於教學服務於企業的,但,由於他們對教師對企業具有管理作用,所以,他們的實際地位是高過教師的,「公僕」這種稱呼只適用於意淫。
想必你也看過許多許多關於大學衙門化的現象。大學教授競聘處長這種事是普遍現象而不是個別現象。
說到待遇,一般行政人員的收入並不高,但高校教師的收入同樣不高。行政人員拿教師的平均收入。另外,行政人員也一樣要考核。
如果說到工作壓力,我個人認為教師工作壓力大過行政人員。教過書才知道教師的噩夢是啥。
也許普通人讀到碩士博士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普通大學里的教師們除了可以因此自命清高之外,並不能帶來真實的實惠。因為換個角度也可以這樣理解:他除了會讀書甚至不會安裝一個插座,這世界上不容易做的事不僅僅是讀書。
正因為教師們自身的「綜合」素質不像想像中的那麼高,與他們離得很近的行政人員不尊重他們也就是意想之中的了。
把行政人員類比公務員並不是太恰當。因為真正了解公務員的都知道,普通公務員的壓力也不小,現在對公務員的約束很多。而學校里的行政人員完全不存在這方面的情況。
如果要說個人發展,個人認為兩種工作差不多。還是看個人。
最後要說的是,以上我所說的都是普通教師、行政人員和公務員。所以收入方面無論教師還是行政都不理想。當了領導就另當別論。
另外,從教師轉行干行政比較容易,但從行政轉行干教師則基本沒戲。
教師的壓力?呵呵,僅舉兩例:一是總做遲到或者找不著教室的噩夢,這個不做教師是真的不能體會,像聽笑話一樣。二是現代教師不可能一本書上多少年了(也許基礎學科可以),繼續教育壓力、與家人休息時間不同步(備課改作業什麼的,目前這個還是個良心活,可以不幹)等等。但是要承認大學教師工作如果物慾不高的話的確有點世外桃源的感覺。

⑷ 為什麼有些老師那麼的自命清高

因為他們總和學生接觸,認為學校就是社會。

⑸ 當老師的人都清高嗎

是不是清高得你去抄判襲斷,別人誰也沒見過,不過說全部老師都是清高得人,那到不是,不然怎麼出來好多補習班呢,腐師哪裡來的呢,不過你作為學生的話,你需要關注的是怎麼學習學習再學習,不應該關注這些事,祝福你有個好老師,有個好成績

⑹ 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很討厭教師,討厭她們清高的不行的樣子,看似一本正經其實內心骯臟,你們對教師也反感

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他們再怎麼錯自有他們的惡果,但是您如果對老師不敬您自己也不會得到任何利益了。

⑺ 老師為什麼裝清高

你這抄話問的有問題襲 老師清高還用裝嗎????他們本身就是清高的 當然要排除了那些吃公糧不辦公事的那些不良老師 對那些老師來說 虛偽的人生是必須的 因為當真實的一面顯現在大家面前時 會造成不確定的後果 所以對他們來說裝清高是必須的

⑻ 教師,憑什麼自命清高

其實,要換位思考一下,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就是買東西的,你不買他的,就是問他點事,也不好好告訴你的。

⑼ 讀書讀博士想當高校教師,可聽說一些高校教師很苦,待遇不好

高校教師的工作很苦嗎?確實挺辛苦。高校教師的待遇低嗎?確實老師工資條上不怎麼高。那要說高校教師又辛苦又清貧,是這樣嗎?我敢肯定說,絕大多數高校教師不會。

高校教師是一個非常能體現知識價值和個人努力的職業,可以說,付出基本上都是有收獲的。只要你肯努力,那就不會窮,而如果你窮,那多半是你不夠努力(或者是太清高)。所以,高校教師這個職業也特別適合窮人家的孩子,因為他們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努力把握自己的命運。

對於一名想當高校教師又想過上好日子的博士來說,他需要經歷這么幾個過程:

第一,選擇適合自己的平台

同樣是高校教師,985、211高校教師和雙非高校教師有不一樣的發展軌跡,和專科學校的老師更是有天壤之別。選擇一種平台,就是選擇一種活法。在985、211高校,科研就是教師的命根子。你得一刻不停地做研究,恐怕只有到了院士,你才有機會停下來,不過那個時候,你恐怕也停不下來了。有個朋友的導師就是院士,他說老先生70多歲了,還是每天工作到凌晨1點,早上6點又起來繼續干,經常半夜給學生發郵件打電話。這樣的生活辛苦吧?但他們已經樂在其中了。至於收入,隨著你科研做得越來越好,回報就會呈指數增長。

而在一些普通高校,科研也很重要,不過做科研更多的是為了把職稱評上去。等到評上教授了,科研就會遇到很大的瓶頸,因為學校的科研條件可能已經無法支持你前進了。到那個時候,研究其實不做也可以,想上點課就上點課,想撈點錢就去企業拉一些橫向項目來做。我的一個同學博士畢業後去了一個西南地區雙非一本,由於博士期間業績突出,去了之後就給了副教授,很快又上了教授,再往上想沖人才稱號就特別難了,後來乾脆做點橫向,現在日子已經很滋潤了。

這兩種平台,不能絕對說哪種更好,但想要在學術上有所作為,當然是必須去985、211高校,至少也應該是普通高校里的支撐學科。


結語

總之,在高校里做一個有科研的老師,掙錢還是很容易的,但又不那麼容易,可能需要你付出5+2、白+黑的工作時間。當然,對大多數教師來說,把握兩者間的平衡最重要,既不至於太累,又不至於被淘汰,既發不了大財,又能有體面的生活。這樣好的職業,你確定你不來體驗一下?


網頁鏈接

⑽ 大學里是做教師好還是做行政好

首先要說的是,我的好不一定是你的好。 某一類人肯定是適合當老師而不適合干行政的。當老師人際關系簡單,不用花精力在這方面。只需要一門心思做好自己的事即可,多數情況下面對的是事而不是人,在中國太不容易找到這樣的工作了。 對於一個做事的人來說,「考核、聽課、評比、還要寫論文拉,做科研拉」,都不是問題。他可能覺得這比搞人際關系更容易。 有一個觀念要糾正一下。在當前的我國,教師並不比教職工更有面子。行政人員在學校里的地位類似於公務員在社會中的地位,理論上來講,他們是服務於教學服務於企業的,但,由於他們對教師對企業具有管理作用,所以,他們的實際地位是高過教師的,「公僕」這種稱呼只適用於意淫。 想必你也看過許多許多關於大學衙門化的現象。大學教授競聘處長這種事是普遍現象而不是個別現象。 說到待遇,一般行政人員的收入並不高,但高校教師的收入同樣不高。行政人員拿教師的平均收入。另外,行政人員也一樣要考核。 如果說到工作壓力,我個人認為教師工作壓力大過行政人員。教過書才知道教師的噩夢是啥。 …………………………………………………………………… 也許普通人讀到碩士博士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普通大學里的教師們除了可以因此自命清高之外,並不能帶來真實的實惠。因為換個角度也可以這樣理解:他除了會讀書甚至不會安裝一個插座,這世界上不容易做的事不僅僅是讀書。 正因為教師們自身的「綜合」素質不像想像中的那麼高,與他們離得很近的行政人員不尊重他們也就是意想之中的了。 把行政人員類比公務員並不是太恰當。因為真正了解公務員的都知道,普通公務員的壓力也不小,現在對公務員的約束很多。而學校里的行政人員完全不存在這方面的情況。 如果要說個人發展,個人認為兩種工作差不多。還是看個人。 最後要說的是,以上我所說的都是普通教師、行政人員和公務員。所以收入方面無論教師還是行政都不理想。當了領導就另當別論。 另外,從教師轉行干行政比較容易,但從行政轉行干教師則基本沒戲。 教師的壓力?呵呵,僅舉兩例:一是總做遲到或者找不著教室的噩夢,這個不做教師是真的不能體會,像聽笑話一樣。二是現代教師不可能一本書上多少年了(也許基礎學科可以),繼續教育壓力、與家人休息時間不同步(備課改作業什麼的,目前這個還是個良心活,可以不幹)等等。但是要承認大學教師工作如果物慾不高的話的確有點世外桃源的感覺。

熱點內容
大學生當眾 發布:2025-08-06 16:56:11 瀏覽:202
美國大學選了難課 發布:2025-08-06 16:54:51 瀏覽:874
大學生英文小說 發布:2025-08-06 16:53:53 瀏覽:754
有錢女大學生 發布:2025-08-06 16:53:01 瀏覽:671
三峽大學博士後 發布:2025-08-06 16:52:23 瀏覽:644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張鴻教授 發布:2025-08-06 16:49:39 瀏覽:847
在大學期間怎樣管理好時間 發布:2025-08-06 16:48:20 瀏覽:772
南昌大學附中高一軍訓時間 發布:2025-08-06 16:47:38 瀏覽:301
美國大學如何放假 發布:2025-08-06 16:25:41 瀏覽:358
美國大學課程推薦 發布:2025-08-06 16:21:25 瀏覽: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