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中山大學戒鐵華教授
㈠ 中山大學腫瘤醫院腦外科瓏鐵華
治療腦腫瘤偏方:乾的全蠍與蜈蚣等量打粉,裝成膠囊,口服。功效:息風止痙。
㈡ 中山大學附屬中學的學院領導
廖 珂:
男,湖北公安縣人,中學高級教師。現任中大附中校長。教育碩士導師、大學客座教授、海珠區政協委員。海珠區「名校長」。
1982年畢業於華中師范大學中文系。1999年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原理研究生課程班結業。1982年起在湖北宜昌擔任市教育學院教師、市教育局科長、市教研室副主任、市級重點中學和省級重點中學的主要領導等職務。2003年中大人事處面向全國招聘附中校長時時就任現職。具備豐富的教育教學管理經驗。在《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學科教育》等報刊上發表論文30餘篇。是多項省級專業學會的理事和會員。
嚴欽熙:
男,中共黨員,中學高級教師,現任學校黨支部書記兼副校長。
1984年畢業於荊州師范學院英語專業、1996年華中師范大學英語系畢業,2004年中山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碩士研究生課程班結業。曾在湖北荊州中學工作,1997年進入該校。曾有教育教學文論和其他文章發表於《中小學英語》《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英語知識》《基礎教育參考》《師道》《廣州日報》等報刊。
龍飛鵬:
男,中文本科、法律專科畢業,中學高級語文教師,現任中山大學附中副校長。對古典文學、歷史、法律有興趣,尤其認為思想史與所教學科關聯密切,注重學科教學的人文性滲透。
羅朝猛:
教育學博士(教育法學方向)、中學英語高級教師、中山大學兼職教育碩士生導師。曾任教導處主任、教務處主任兼教研處主任,現任中山大學附中教研處主任。
1993年獲湖北宜昌市人事局和教育局聯合授予的 「優秀教師」稱號。1995年9月從湖北省首批示範高中調入附中工作。1997至1999年被教育部公派在日本新瀉大學、上越教育大學學習。
他主持並參與了國家「九·五」、「十·五」教育科研課題研究5項,主編出版《聚焦研究性學習》等書10部。在《比較教育研究》等核心報刊發表論文40餘篇。其中,數篇被人大復印資料等全文轉載;其中,《我心目中的好學校》在《中國教育報》發表後,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人民網》、《新華網》等數十家網站陸續轉載。作為中學英語教師,先後在《中小學教材教學》等核心期刊發表英語教學文章60餘篇。
先後獲全國第四屆教學論壇論文評選一等獎;廣東省「十·五」教育科研重點課題成果評選一等獎;廣州市教育局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等。
應邀在廣東省內外講學或專題講座20餘場;2008年應邀主持開發和主講廣州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路課程《教育系統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管理》等。
吳漢平:
男,中學政治一級教師,華中師范大學政治系畢業。1997年開始任教於中大附中,長期擔任畢業班教學和團委工作,現任中大附中德育處副主任。
伍建興:
男,1989年畢業於四川師范學院數學系,現任中大附中教務處主任。
曾先後擔任師范、初中、高中數學教學工作,有16年班主任、年級組長和其它教育管理經歷。一貫堅持嚴謹治學,樂育英才;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面對一群充滿活力、可塑性強而又反叛懷疑的青少年,他的最大樂趣在於贏得學生的認同與尊敬,實現教書和育人並舉。教學中融入藝術思想,令課堂氣氛生動而學生思路開闊。所指導的中大附中2001屆高考成績超過了部分上一類生源學校的水平。
馬春秀:
女,中共黨員,中學化學一級教師,1996年畢業於河北師范大學,現任中大附中副校長。
多年負責學校辦公室管理和招生工作,堅持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具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和創新精神。在促進學校內涵發展,兩個效益齊增長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曾獲中山大學附屬學校萬里馬管理獎。
李玉芬:
女,中學信息技術高級教師。1984年畢業於南京河海大學,現擔任廣東省教育學會中小學計算機專業委員會理事,海珠區中學信息技術教研會會長,海珠區科協委員,中大附中信息中心主任。
從事一線教育教學工作近20年,在《廣東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等雜志發表論文多篇;參加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信息技術基礎》、廣東省義務教育《信息技術》教材編寫工作;主持和參與完成市級以上教育科研課題7項,獲國家級獎17項。多次被電視媒體采訪報道,並被廣州市教育局評為廣州市優秀教師、廣州市普教系統現代教育技術先進個人、廣州市科技教育先進個人。
謝春紅:
女,中共黨員、中學一級教師,1994年畢業於華南師范大學地理系,現任中大附中總務處主任。
從事一線教育教學工作10多年,注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思維。始終堅持開拓創新、與時俱進、愛校敬業、教書育人、樂於奉獻。曾獲優秀班主任、優秀年級組長、先進教研積極分子、先進師德個人和中大工會工作積極分子等榮譽稱號。
鄧作逵:
男,中學化學高級教師,中山大學附屬中學第二期「名師工程」教壇新秀,廣州市優秀化學教師、廣州市第二批骨幹教師,全國初中化學競賽園丁。
於2009年、2011年廣州市「我與化學優秀園丁」評選活動中兩次榮獲廣州市「優秀園丁」稱號;作為2009年廣州市優秀教師被廣州市教育局、廣州市教育基金會表彰;曾在廣州市第三屆中青年中學化學教師素質大賽 「化學實驗技能」二等獎。
該教師參加工作14年來,善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邏輯思維及科學學習的方法,課堂富有激情,氣氛活躍。並深得學生、家長的喜愛。班主任工作踏實認真、盡心盡責,且具有人性化,所帶班級的班風、學風和學習成績均表現優秀,多次被評為優秀班主任。
輔導學生參加全國、市、區等各種競賽獲一、二、三等獎40餘人次,個人在市區獲獎達38項之多。
具有各種化學特殊能力,詳見網路。
㈢ 中山大學法學院陳華是教授嗎
不是,中山大學法學院教授名單中沒有這個人,有個叫劉華的是法律史研究所的講師。
㈣ 廣州大學城 如何查找教授名單
廣州大學城裡的學校包括: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州中醫葯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東葯學院、廣州大學、星海音樂學院、廣州美術學院。除開最後兩間大學是藝術類之外,其他8間都是普通大學,10所大學全都是本科的、廣州大學城裡沒有專科,他們的綜合水平排名依次是:1.中大(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有四個校區,三個在廣州、一個在珠海)2.華工(理工類、教學研究型大學,向綜合性大學發展,有兩個校區,都在廣州;男生較多)3.華師(師范類、教學研究型大學,向綜合性大學發展,三個校區,兩個在廣州,一個在南海,南海校區獨立招生;女生較多)4.廣外(外國語言教學為其強項,有兩個校區,都在廣州;女生較多)【以上四所大學為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除中大、華工歸屬教育部外,其他兩所歸屬於廣東省教育廳,是地方性大學】5.廣中醫【以上5所四屬於廣東省第一批招生的重點大學】6.廣工(理工類大學、男生遠遠多於女生)7.廣葯【顧名思義啦,以上5.6兩所是醫葯類大學,其中廣中醫的中醫葯等專業是全國數一數二的】8.廣大(隸屬於廣州市的大學)以上的大學除中大可以說是全面發展外,其他大學各有特色(這一點從校名中可以看出),但他們的專業設置確實像綜合性大學一樣,有各種各樣的專業,不是純粹的專業性大學,他們的強項還是其自身的專業性的特色專業,如華師的強項是師范類專業。各個學校的具體情況可以到他們的網站里去了解。以下是他們的網址:中山大學.e.cn廣州美術學院,里邊有關於廣州大學城的各種資料。最後說一下,我看了一下上邊的兩個回答,完全是一種官方說法,而現實中的廣州大學城並不是像官方宣傳的那樣好,很多規劃的實現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作為一個人為的大學城需要時間來磨合、需要有一段歷史才能真正的成為一個資源共享的大學城。現實與理想總是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的,如果可能的話最好自己到廣州大學城來看看。要報考大學,要了解一下這個大學的師資、圖書館、硬體設施、重點建設科目、就業率、碩士/博士/博士後研究點的設立等,一般是重點建設科目、就業率/考研率較高、本科專業對應的上層有碩士/博士/博士後研究點的專業都是比較好的,當然自己的興趣是最重要的。
㈤ 請問有誰能介紹一下中山大學 生命科學學院的以下幾位教授的情況急!!!!
我校3才俊入選國復家新世制紀人才
我國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名單已於日前確定,共有819名專家入選,其中廣東省14名,我校就佔了3名,他們是羅必良、嚴小龍和陳瑤生。
據了解,「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是以培養國家急需緊缺的高級人才為目標,該工程預計到2010年,培養造就數百名具有世界科技前沿水平的傑出科學家、工程技術專家和理論家;數千名具有國內領先水平,在各學科、各技術領域有較高學術技術造詣的帶頭人;數萬名在各學科領域里成績顯著、起骨幹作用、具有發展潛能的優秀年輕人才。
附表:
入選名單
郭弘(華南師范大學)
劉敏(廣州有色金屬研究院)
羅必良(華南農業大學)
韓日疇(廣東省昆蟲研究所)
嚴小龍(華南農業大學)
林本海(廣東省建築設計研究院)
陳瑤生(華南農業大學)
黎夏(廣州地理研究所)
陳新(廣東工業大學)
林青山(廣東省農科院)
賴小平(廣州中醫葯大學)
唐小平(廣州市)
謝大雄(深圳市)
李蓉(深圳市)
㈥ 廣州哪所大學好,中山大學在廣州排名是
第一。
2015廣東省最佳大學排行榜
名次 學校名稱 所在城市 全國排名 分類排名 2015辦學類型、等級和層次
名次 總分 類型 名次 辦學類型 星級排名 辦學層次
1 中山大學 廣州市 14 75.07 綜合 10 中國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2 華南理工大學 廣州市 33 68.07 理工 13 中國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3 暨南大學 廣州市 58 65.26 綜合 23 區域研究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4 華南師范大學 廣州市 75 64.26 師范 7 區域特色研究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5 華南農業大學 廣州市 89 63.67 農林 6 區域特色研究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6 南方醫科大學 廣州市 99 63.39 醫葯 6 區域特色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7 深圳大學 深圳市 105 63.29 綜合 35 區域研究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8 汕頭大學 汕頭市 150 62.27 綜合 50 區域研究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9 廣州中醫葯大學 廣州市 151 62.24 醫葯 12 區域特色研究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10 廣州大學 廣州市 165 62.08 綜合 54 專業型 2星級 區域高水平大學
11 廣東工業大學 廣州市 174 61.96 理工 57 專業型 2星級 區域高水平大學
12 廣東財經大學 廣州市 285 61.15 財經 21 應用型 1星級 區域知名大學
13 廣州醫科大學 廣州市 294 61.12 醫葯 29 應用型 2星級 區域高水平大學
14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 廣州市 305 61.06 師范 36 應用型 2星級 區域高水平大學
15 廣東海洋大學 湛江市 340 60.88 農林 29 應用型 1星級 區域知名大學
16 廣東金融學院 廣州市 372 60.77 財經 30 應用型 1星級 區域知名大學
17 廣東醫學院 湛江市 387 60.72 醫葯 48 應用型 1星級 區域知名大學
18 廣東葯學院 廣州市 397 60.68 醫葯 50 應用型 1星級 區域知名大學
19 東莞理工學院 東莞市 406 60.65 理工 145 應用型 1星級 區域知名大學
20 惠州學院 惠州市 433 60.58 綜合 80 應用型 1星級 區域知名大學
20 五邑大學 江門市 433 60.58 綜合 80 應用型 1星級 區域知名大學
22 嘉應學院 梅州市 451 60.56 綜合 85 應用型 1星級 區域知名大學
23 韓山師范學院 潮州市 466 60.54 師范 63 應用型 1星級 區域知名大學
24 肇慶學院 肇慶市 477 60.52 綜合 92 應用型 1星級 區域知名大學
25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廣州市 506 60.48 農林 38 應用型 1星級 區域知名大學
25 韶關學院 韶關市 506 60.48 綜合 96 應用型 1星級 區域知名大學
27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佛山市 531 60.45 綜合 104 應用型 1星級 區域知名大學
28 廣東第二師范學院 廣州市 583 60.39 師范 95 應用型 1星級 區域知名大學
29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 茂名市 615 60.36 綜合 130 應用型 1星級 區域知名大學
30 湛江師范學院 湛江市 632 60.34 師范 113 應用型 1星級 區域知名大學
31 廣州航海學院 廣州市 643 60.32 理工 199 應用型 1星級 區域知名大學
廣州美術學院 廣州市 藝術 專業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廣州市 語言 專業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星海音樂學院 廣州市 藝術 應用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廣東警官學院 廣州市 政法 應用型 2星級 區域高水平大學
廣州體育學院 廣州市 體育 應用型 2星級 區域高水平大學
南方科技大學 深圳市 理工
㈦ 平山堂的中山大學
平山堂———原為廣州中山大學的建築物,年9月興建,4年後完工。「平山」之名源於愛國港商馮平山先生。馮平山(1860年—1931年),名朝安,字昆炎,號平山,廣東新會縣會城鎮渡灣街高第里人。馮氏自小跟隨叔父往泰國經商,從學徒、采購做起,逐漸發達,生意涉及航運、銀行等。清末,馮被封為中憲大夫光祿寺署正(屬六品官職)。1925年,又獲港英政府頒贈「太平紳士」榮銜。
馮平山一生重公義,輕私財,待人以誠,社會推崇。他曾支助粵港兩地慈善公益事業,如廣州方便醫院、香港東華醫院等。當得知西方國家重視教育,他深感本地教育之落後,全力倡辦學校,如民國初年的香港漢文中學、新會平山貧兒義塾、平山小學等。1922年,馮平山捐資興建廣州高等師范學校附屬高小校舍,並捐資1.5萬元作為獎勵優等生的基金。校舍1926年落成,學校將新建的禮堂命名為平山堂。平山堂興建之時,中山大學尚未成立。1924年,孫中山先生在廣州高等師范學校的基礎上創辦廣東大學。1926年7月,廣東大學改名中山大學。
大革命時期,毛澤東曾在平山堂的小禮堂作《農工政策》的演講。平山堂作為中大教師宿舍,梁實秋、朱師轍、羅香林、陳望道、吳宓、王力、楊樹達、岑仲勉、商承祚、王起、劉節等,曾在這里工作和居住。1946年1月30日,為聲援「一二·一」昆明學生的愛國民主行動,2000多名中大學生在平山堂集中後上街遊行。1949年11月2日,人民政府接管中大,也是在平山堂開的大會。
平山堂一直服務教育事業,除廣州高等師范學校和中大外,中山大學附中(1936.9—1952.8),後來是華師附中(1952.9—1956.8)。華師附中搬入石牌後,平山堂成了華附廣州分校。之後又經歷了廣東科學技術學院附中(1961.3—1962.6)、華師附中廣州分校(1962.7—1963)、廣東省實驗學校(1963—1968)、廣州市第六十中學(1968—1978)和今天的廣東實驗中學。1990年,省實改造校園,平山堂的大部分被拆除,成了新的教學樓及室內運動場,現仍有一部分建築「健在」。畫家曹贊自小住在舊中大大院內的西堂,兒時經常到平山堂附近玩耍,憑著舊時的記憶和老照片以及平山堂的剩餘部分,創作了這張油畫(見右圖),以喚起後人,對馮平山先生的敬意以及各時期校友對校園生活的回憶。
㈧ 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癲癇教授
癲癇是一組由腦部細胞受損傷和全身疾病等各種原因所引起的反復發作回性、短暫性腦功能障礙的臨床答綜合征。臨床主要表現為發作性意識障礙,抽搐,感覺、運動、精神異常或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等。強調遵醫囑按時服葯,不能擅自更改或停葯。保持良好的生活規律,避免過度勞累.睡眠不足.情緒激動等, 保持良好的包含習慣,避免過飽.飢餓,食物以清淡為宜,忌辛辣刺激性強的食物,戒煙酒。保持環境安靜,避免驚嚇等誘發因素,指導病人隨時攜帶疾病治療卡和急救盒。
要在醫生指導下分次減量,緩慢停葯,突然停葯,換葯均易誘發癲癇持續狀態。
消除誘因:防止疾病引起高燒,飲酒、發熱、過勞、失眠、飲食不節、光電刺激等誘因。
㈨ 中山大學的介紹太不準了吧 沒有一個院士
歷史上有多少名院士就不講了,中大現任院士如下:
中國科學院院士:
計亮年專 許寧生 蘇鏘 陳小屬明 曾益新 孔祥復 石鍾慈 陳新滋 鄭度 徐至展 黃榮輝
中國工程院院士:
林浩然 孫玉
㈩ 中山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值得你翹課去蹭
【關於南校嶺院的優質好課】
1.郭凱明老師的宏觀經濟學課
先簡短的介紹一下郭凱明老師
郭凱明,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包括結構轉型、經濟增長、人口發展和中國宏觀經濟等。
教育背景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2007.09-2012.07,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南京大學商學院,2003.09-2007.07,獲管理學學士學位
職業經歷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2017.01-現在,副教授
暨南大學經濟學院,2013.09-2016.12,講師
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12.07-2013.08,主任科員
郭老師把課程內容講得淺顯易懂,即使是宏觀經濟學這種偏學術類的學科也讓學生很好接受,老師在宏觀經濟的課堂上也要求我們多去中國國家統計局、中國財政部等找數據,每周進行分析。其他專業的同學想來旁聽的話是非常推薦的,其實宏觀經濟學在經濟學里是相對基礎的課程,難度不會太大的。
此外,中美貿易戰開始時,郭凱明老師還特地額外的開講座,向全嶺院學生講述其背後的原理以及發生的原因,是比很多課程都還要實用的講座,受到大家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