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復試導師經常提問
1. 考研復試時,英語復試中導師常問的問題有哪些
首先要知道導師為什麼問。他們一般特別想知道的事情1、你基礎如何;2、你是否善於學習,版學習是權否認真,是否善於安排學習時間,性格如何;3、你是否有可能獨立完成科研論文,科研能力如何。一般最後一個為最重要。其他的導師還可能隨機問一些問題來看你的反應能力和英語表達水平,英語表達水平包括英語流利程度,地道程度,還有回答問題的結構(如總分總)。專業知識也考,但是既然能通過考試一般不會有問題。要問也是通過這些問題來考察你的上述能力。祝你好運。
2. 考研復試的時候導師會常問的問題有哪些呀
我報的本專業,當時的問題有專業問題和通用問題:
專業問題就是問一些本專業的核心概念和知識。
通用問題就是問問本科印象最深的幾門課程?對本專業的理解和展望?本科畢設最大的收獲?然後問了一些生活問題,等等。
3. 研究生復試一般問些什麼問題
1.自我介紹
無論是用英語提問還是用漢語提問,亦或是用哪種方式提問,這個自我介紹是必不可少的,建議老師用英語提問就用英語回答,用漢語提問就用漢語回答。對於自我介紹最重要的不是答案。自我介紹要進行一定的事前准備,你的經歷比你的名字更重要,重點介紹你做過什麼研究、論文題目是什麼等學術方面的經驗,其他證明自己能力的事情可以簡要介紹。介紹內容講究實際,不要胡編亂造。因為導師很可能根據你的介紹接著問問題,當然如果有和老師的相同愛好,可以提一下,拉近與老師的距離。所以,提前准備一些不錯的句子,記住切勿不停炫耀自己以前取得的成果。
2.為什麼選擇這個專業?今後如何打算?
這是在考查你對目標院校的了解情況。興趣+該校該專業名氣和實力+該專業老師的實力。稍微准備一個小型的研究計劃(不成熟也沒關系),最後你准備的與所報專業的研究方向是一致的。
3.你認為自己本科專業和現在所考的專業有什麼互補性或者借鑒性?本科是學習,是基礎,而碩士是研究。
4.你認為跨專業的優勢和劣勢是什麼?
以上兩個問題的建議:如果你是跟專業的,在復試前需好好思考根據自己所學專業和所考專業之間展開論述。最好整理出了一篇腹稿,至少要有回答的提綱。
5.讀了哪些書,哪些著作,哪些期刊?
這類題目出現的幾率幾乎是百分之百,這個時候回答報考院校指定的參考書目,著作或者期刊是最好的,當然回答行業的頂級期刊或者有表意義的著作都是可行的,但是對於這些期刊的評價要持中性,不帶個人偏見,如果你大肆贊揚某一個觀點,而對於導師來說正好是他不喜歡的著作或者作者,這樣你就倒霉了。
所以,對於平時不愛讀書的考生,需要提前准備,多看幾本相關書籍了。
6.今年發生了***事件,請您談談對此的看法。
這種是熱點型題目,而且是命題型。這部分內容的准備起來,要求的量比較大。對策:理論聯系實際,事先准備一些行業熱點的分析提綱,主動進行分析。
如果剛好問到自己所不知道的,或者沒有底的,此時考生一定要誠實,實事求是回到以博得好感,但是再告訴導師不懂後,一定要利用一定的面試技巧嘗試著對問題進行自己的分析和理解,這樣導師會感覺這個學生虛心誠實,善於思考,也會給導師留下應急能力比較強的好印象。復試過程中導師也會時常活躍氣氛,不會難為學生的,所以即便回答錯誤了,也不要驚慌,好好回答下一題才是正解。
7.請你簡單說說你的畢業論文(畢業設計)。
這需要你簡要的概括一下你的畢業論文的核心內容,但須要注意的是,這不只是在讓你做概括題。建議做如下的准備:
1)500字左右的概括內容
2)可以適當顯示你的研究能力(可以談談你在寫論文時的研究方法)。
3)如果你是跨專業的考生,可以適當結合你本科的學習與研究,對所報專業的研究的支持作用。
建議:精心准備這部分內容,要清晰明了,盡量不出現讓評委追問的情況。
8.你在本科期間有論文發表嗎?
尤其對於同等學力考生來說,可能是必須的,因此對於論文和著作這方面,也是有必要准備的。有論文和著作的,可以提前復印一下當面給老師留下。沒有的話,實話實說就可以了。如果評委追問有什麼研究興趣,則可以圍繞自己對科研的設想具體講述一下。
9.自己今後研究的優勢在哪裡?缺點在哪?
考生應該從邏輯方法,思維習慣等上層角度去論證和應答,因為任何專業盡管其學科內容不盡相同,但研究問題的邏輯方法卻大致可共享並普適。
至於缺點,即使說也要說一些對於你復試成功有幫助的缺點,比如:做事情總是太力求完美。
10.研究生畢業後打算如何——求職抑或深造?
該類問題旨在探尋學生的讀研目的,回答這些問題時,提醒大家實事求是上策。當然如果選擇是求職,切勿大談以後准備如何求職,去什麼樣的單位等,因為導師們畢竟是以培養研究型人才為要旨。
4. 2020研究生考試復試導師常問問題有哪些
山東中公教育整理了:2020研究生考試復試導師常問問題有哪些?供大家參考。
1、你對目標專業的研究方向有什麼了解,談談你的看法?
建議:
(1)切實了解你所報考專業的情況,對所報考導師的學術觀點、論文、專著應有較深的了解;
(2)了解其它院校相關專業的情況,最好進行相關比較;
(3) 閱讀相關專業領域的權威期刊,對整個行業研究有個大致了解。
2、請你簡單說說你的畢業論文(畢業設計)。
這需要你簡要的概括一下你的畢業論文的核心內容,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不只是在讓你做概括題。建議做如下的准備:
(1)500字左右的概括內容;
(2)可以適當顯示你的研究能力(可以談談你在寫論文時的研究方法);
(3)如果你是跨專業的考生,可以適當結合本科的學習與研究,談談本科專業學習對所報專業研究的支持與幫助。
建議:精心准備這部分內容,要清晰明了。如果還沒有論文開題,可以談下未來的論文設想或研究方向。
3、你在本科期間有科研/學術論文發表嗎?
建議:有論文和著作的,可以提前復印一下當面給老師。
如果沒有,實話實說即可。如果評委追問有什麼研究興趣,則可以圍繞自己的科研設想具體描述一下。
以上就是關於「2020研究生考試復試導師常問問題有哪些?」的全部解答啦,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希望各位考生做好防護,安心等待成績發布,做好復試備考,預祝各位考生復試順利!
5. 2016年考研復試導師常問的5個問題怎麼答
很多考生復試最怕老師提問,一是怕聽不懂,二是不知道怎麼回答,其實一般來說導師問的問題就那麼幾個,提前多准備准備就好了,下面新東方在線挑了兩個導師最愛問的問題,並告知該如何去回答,大家抓緊看看。
英語口語常問話題(一)
第一個經常問的話題是考研原因通常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回答。
1) 興趣,即強調對所報考的專業懷有極大的興趣(have significant interest in…)。如果本科就讀的專業與報考的專業一致,則可以說明想繼續深造(further ecation)的願望。如果不一致,則要說明報考專業對你的吸引力(…appeals to/attracts me a lot)。
2) 優勢,即強調研究生相對於本科生在知識、學術方面的優勢,如:知識面更廣(wider knowledge),學術更專業(more professional),眼界更廣闊等(broaden one』s horizon)。
3) 益處,即強調考研對你的未來的積極影響(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可以從求職、職業規劃、人生經歷等方面入手進行說明。可參考的詞彙、短語如下:be helpful, contribute to, be beneficial to, be conctive to, be a definite advantage, become a strong point when it comes to…等等。
對於那些在職考生或有工作經驗的考生來說,考官更傾向於提問他們為什麼(放棄工作而)重新學習。考生可以直言在工作發現某些知識或技能很重要,希望能通過學習在這些方面進行提高(In my work, I found … is rather important. I always believe that one will easily lag behind unless he keeps on learning. So I choose to go back to school and improve myself。)。
英語口語常問話題(二)
考官有時會詢問考生對未來的一些規劃,其目的在於試探考生是否對時間、學習、人生有一定計劃性和掌控能力。
1) 學習規劃。關於這一話題,考官通常會以一種較婉轉的方式提問,如:What do you expect to achieve ring your study if you are enrolled into this university? 回答這一類的問題時,不僅僅要回答想學到什麼樣的知識、成為什麼樣的人,最好能夠稍微說說你會/計劃怎樣學習(即學習方法)。無論是傾向於學術理論性的還是側重於實驗研究性的,都要把握一個原則:理論聯系實際,同時主次分明。
6. 研究生復試中有哪些常問問題
為了讓考生減少一些小問題,學府考研分享了歷年考研復試面試中的常見問題,幫助大家解決這些問題,讓大家增加復試的成功率。
1、外語單詞的音調有問題
有些學生講單詞時喜歡發1調,有些學生的關鍵單詞的音調不準,有些學生復合單詞發音不準。這個問題可通過辭典等現有工具來改正。
2、面試口語發音上某些音發音困難,導致產生理解問題
有些發音問題,老師可以揣測你的意思,但若是在關鍵詞會上發錯音,則會讓導師對你改觀印象。比如你的畢業論文的題目,你研究方向相關文獻的標題。對於可能會提到的專業詞彙,一定要反復確認發音,保證在面試現場准確傳達給面試老師。另外。特殊音的發音也要注意,促音、長音一定要念到位,不能忽略過去,不然聽起來會非常不自然。
3、進行問答時注意特殊的語氣詞等
面試是嚴肅場合,一定要注意不要用跟朋友說話的口氣來回答問題。一些日常口語中的小毛病也要盡量避免。有時候自己的「口癖」自己意識不到,可以錄音後自己確認,或與朋友結伴練習。
4、自我介紹的時候明顯給人一種在背課文的感覺。
不要用背課文的心態去背自我介紹。預先寫出自我介紹只是為了讓自己更熟練,但實際考試時還是要用現場發揮的感覺去講出,而不是背出自我介紹。
5、聽譯、聽材料回答問題的環節,聽完了腦子里沒有印象。讀材料回答問題的環節,讀的時候只注意發音,內容進不到腦子里去,讀完了問問題結果對文章沒有印象
有的同學在做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時,過於在意文中單詞的讀音,雖然可以通篇讀下來,但是讀完後腦子里沒有印象,面對提問則是一問三不知。這種情況需要多訓練,可以請朋友結對練習,模擬考試的感覺。
6、覺得自己還是一個學生
研究生階段,嚴格意義上說已經不是單純的學生,而是研究者。不要說我要在3年間努力學習,或者什麼「從基礎再學習3年日語」。老師希望你創造學術價值,寫出優秀的畢業論文,期待你繼續深造,而不想讓你換一個地方再當普通的大學生。
7、對目標院校目標專業的了解與知識儲備不足
復試前多了解自己的目標專業與學校。善用學校官網與其他資源、學術網站。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8、大四學生被問到畢業論文時准備不充分,無法好好描述論文相關問題
復試,尤其是學碩的復試中喜歡對畢業論文進行提問。對於目前大四的學生,正好是開始寫論文的時期,一定要好好准備應答。可以跟自己的指導教授進行溝通,你跟教授溝通的問題說不定正好是面試時學校老師會問到的問題。對自己的論文方向,專業背景,參考文獻要有一定的了解,以放面試中被問到細節。
9、喜歡引用自己不了解的人物or書籍or文獻,被追問後無法回答
有些同學喜歡引用名家或著名學者的著作。但是很有可能面試你的老師里就有熟悉相關領域的專家,如果此時被追問細節知識,又無法回答的話,就會釀成大錯。所以一定不要說自己沒有把握的內容。
另外,一定不能撒謊。表現不好並不會讓老師特別給你扣分,但如果在經歷中撒謊,則意味著犯下了無法挽回的錯誤,會讓老師懷疑你的人品。
10、不了解最近的新聞時事
有一些院校會在面試中讓學生描述最近發生的時事新聞。可能是國內的新聞,也可能是日本的新聞。可能用中文,也可能用日語。所以大家一定要關心最近一段時間的時事,尤其也不要忽略國內的新聞時事。
11、(尤其對於跨考的同學)無法合理描述自己的優點與強項,不擅長把自己非科班出身這一背景處理成自己的優勢
跨考不一定是你的劣勢。不同的專業背景可能會為你的碩士生涯帶來不同側面的幫助。面試中要擅長把自己全面的能力突出展現給老師,而不是因為自己是跨考就覺得自己的簡介毫無亮點。
12、過於誇獎吹噓目標院校。
每個學子對報考院校都是懷著憧憬和嚮往的,這個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老師並不喜歡聽你在考場上說的多喜歡貴校,貴校多厲害等等,而是想聽你說些實際內容。
13、對未來計劃不足,問到畢業後打算做什麼的時候給的回答太假大空。
若你對畢業後的未來沒有想過,那現在可以考慮下。不要廢話空話一大堆,還是腳踏實地一點兒更好。
了解歷年考研復試中常見的問題,幫助考生解決這些常見問題,減少犯錯的幾率。同時,也希望上文中講述的復試考試的內容,對大家在復試考試中可以起到一定的幫助。
7. 研究生復試面試時導師一般會提些什麼問題
復試的時候,一般都有6--10個比較權威的評議小組構成,一般由該院院長級別的老版師擔任權組長經行考核,基本的自我介紹不用問你也得說,隨後就會針對你的專業知識以及綜合素質經行一番摸底。專業知識一般不會太難,是很基礎,但是不容易回答的那種,所以你如果掌握了的話就要按照自己的理解好好的把它表達出來,有的人學的很好(假設100分),但是他表達不好可能最後也就70分,而有的人學的不一定很好,但是他能把70分全部表達出來,這就是表達的重要性。回答問題要層次清晰,邏輯嚴密,不要給老師雞毛蒜皮一起抓的感覺。最後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