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北京大學張幸教授出版的專著

北京大學張幸教授出版的專著

發布時間: 2021-02-09 11:36:59

1. 張世秋的論文專著

張世秋教授發表了十數篇專業學術論文,參與寫作了高教出版的《環境經濟學》並作為《可持續發展論》的付主筆寫作了該書的兩章,其參與寫作的《資源經濟新論》獲在國第十屆圖書獎,她翻譯並出版了3本具有極高學術和環境管理價值的專著,其中《世界無末日》因其翻譯質量和發行數量以及社會評價,獲中國財經出版社社會效益一等獎。此外,她還擔任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的副主編,以及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OECD環境經濟與政策叢書》的編委。
中國低碳化轉型的政策選擇,綠葉
美國自然保護計劃對中國退耕還林後續政策的啟示,林業經濟
環境資源配置低效率與自然資本「富聚」想像剖析,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退耕還林工程費用有效性的影響因素分析,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co-author (member), Report of the TEAP Basic Domestic Needs Task Force. October 2004, UNEP, Nirobi
co-author (co chair), Assessment of the Funding Requirement for the Replenishment of the Multilateral Fund for the Period of 2006-2008. May 2005, UNEP, Nirobi
Contributor. OECD, Chap. 17, Environmental Priorities for Chin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in the World Economy: the domestic policy challenges」. P581-P622, March 2002
Co-author (Co-Chair of the task force), Supplement to the April 2002 TEAP Replenishment Report: 「Assessment of the Funding Requirements for the Multilateral Fund Replenishment for the Period 2003-2005; September 2002, UNEP
Co-author (Co Chair of the task force). Assessment of the Funding Requirements for the Multilateral Fund Replenishment for the Period 2003-2005 (TEAP Report/April 2002/Volume 2. UNEP. 2002
S. Hansen, H. Vennemo, H. Yin, 張世秋、安樹民. Green Taxes and the Poor in China: policy challenges in a changing economy. A Publication of the China Council (CCICED). Aileen International Press. Maryland U. S. A 2002
Hilary Sunman, Mohan Munasinghe, 張世秋Zhang Shiqiu. Economics, Environment, and Instry in China. A Publication of the China Council (CCICED). Aileen International Press. Maryland U. S. A 1999
馬中、張世秋等. 《環境與資源經濟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
co author, Supplement to the April 1999 TEAP Replenishment Report. UNEP, August 1999. Nirobi.
co author, Assessment of the Funding Requirement for the Replenishment of the Multilateral Fund for the Period 2000-2002. UNEP, April 1999. Nirobi.
Co author, UNEP 19

2. 誰知道林豐民教授的簡介

林豐民,年2月出生,仙游縣人。高中畢業於仙游一中。大學就讀於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阿拉伯語專業,獲博士學位。現工作於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阿拉伯語系,教授、支部書記。
林豐民的學習、工作履歷頗豐富。1992—1994年於北京大學東方學系助教。1992至今任《國外文學》編輯。1993—1994年,埃及開羅大學師范學院訪問學者。1994—1999年,北京大學東方學系講師。1996—1997年,科威特大學文學院語言中心訪問學者。1998—2002年任《東方研究》編委。1990—2010年任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阿拉伯語系副教授。1999年至今,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百所重點基地東方文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學術帶頭人。2004—2009年,中國駐埃及大使館教育專員(二秘、一秘)。2006—2009年,四川外國語學院客座教授。2009年至今,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阿拉伯語系書記、阿曼卡布斯國王大學研究教授。2010年至今,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語言大學兼職教授。2011年至今,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雲山學者(兼職教授)。
林豐民在《國外文學》、《北京大學學報》、《文藝研究》和《讀書》等國內外刊物上發表《阿拉伯現當代作家的後殖民創作傾向》、《歐美文化市場對阿拉伯文學的消費》和《阿拉伯文學: 全球化語境中的機遇與挑戰》等學術性論文60餘篇,學術文章20餘篇。出版了《為愛而歌——科威特女詩人蘇阿德•薩巴赫研究》、《文化轉型中的阿拉伯現代文學》和《中國文學與阿拉伯文學比較研究》(第一作者)等3本專著,參與了《現代伊斯蘭主義》、《東方文學史》和《外國文學名著鑒賞》等6本書的撰寫。翻譯了《無岸的女人》、《愛的詩篇》、《致電祖國》和《最後的寶劍》等4本阿拉伯詩集,以及長篇小說《女兒橋》(第一譯者)。還參與《中國網路大辭典》、《精神文明大典》和《東方文學名著鑒賞大辭典》等辭書的編寫。
林豐民主持了教育部哲學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東方文學比較研究》和一般項目《<穆罕默德在歐洲>譯注》,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他者化」:東方文藝創作的誤區》以及教育部中非20+20項目的中埃經典互譯等4個項目。參與了《60年外國文學研究——基於分類視角的考察與分析》、《20世紀伊斯蘭世界的文化與文學》和《東方文化史》等10多個國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項目的研究任務。

3. 高益槐教授出版過哪些著作

《好運設計》春風文藝出版社(1995年3月初版)《務虛筆記》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2004年出版)《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廣州出版社(2001年出版)《往事:史鐵生作品集》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插隊的故事》山東文藝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合歡樹》山東文藝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宿命的寫作》山東文藝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史鐵生散文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散文雜文》華文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我的丁一之旅》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關於詹牧師的報告文學:關於一部以電影為舞台背景的戲劇之設想》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病隙碎筆(史鐵生人生筆記)》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活著的事》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4月出版)《以前的事》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4月出版)《寫作的事》史鐵生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4月出版)《史鐵生自選集》海南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務虛筆記:中國當代名家長篇小說代表作》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史鐵生散文/插圖珍藏版》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信與問:史鐵生書信序文集》花城出版社,廣東省出版集團(2008年1月出版)《我與地壇》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命若琴弦》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原罪·宿命》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病隙碎筆》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史鐵生小說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扶輪問路》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妄想電影》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4. 北大教授

不知你要問的是哪三名教授啊?閣下?讓人怎麼回答呢,北大好的教授太多了啊

孔慶東,祖籍山東,系孔子第73代旁系傳人,是北大著名教授錢理群先生的開山碩士、嚴家炎先生的博士,主攻現代小說與武俠小說,有出色的駕馭語言的本領,其文章不僅生動有趣,而且憤世嫉俗。《北大往事》中的那篇《47樓207》令其文名不脛而走,隨後取名《47樓207》的文集火爆登場,接下來《青樓文化》、《井底飛天》、《金庸俠語》、《空山瘋語》本本暢銷,大有一發而不可收之勢。他那種差不多是與生俱來的幽默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近年在多家電台電視台和多所大專院校設壇講授金庸小說,受到廣泛歡迎。去年10月,更是和魏明倫、張紀中、楊爭光一起與金老先生一起「華山論劍」,江湖人稱「北大醉俠」。

孔慶東遭遇金庸:

遭遇金庸已經快二十年了,金庸已經成了一個有點碎嘴嘮叨的老人,金庸作品改編的影視也越來越俗不可耐。但是我忘不了金庸小說帶給我的感動和我知道的帶給別人的感動。

為了休閑,為了備課,為了研究,我肯定還要許多次打開金庸的小說。我不能預料當我四十不惑,五十知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的時候,面對那些段落,還會不會熱淚盈眶。

「在文學叢林中與金庸狹路相逢」——在文化里,我重點研究文學;在文學里,我重點研究小說和戲劇;近年來附庸風雅,重點研究通俗小說;在通俗小說里,曾經用心研究過武俠小說;而金庸先生早早地埋伏在武俠小說里等待我這個假面伯樂,於是我們就狹路相逢,悲慘遭遇了……

「不讀金庸就等於不懂一半中國文學」——由於迷戀金庸,我開始瘋狂地閱讀武俠。但是幾百部讀下來,大多都忘記了。沒有炒作,沒有指導,甚至沒有正版,是億萬人的閱讀實踐,把金庸的名字銘刻到了人類的文學史上。讀了太多的武俠,我也加入了談俠論劍的行列,而且由同學間談到老師處。我和其他同學,向錢理群這位以嚴肅著稱的導師推薦金庸,我們誇張地說,不讀金庸就等於不懂得一半的中國文學。於是,錢理群老師讀了金庸,後來還寫了研究文章,他和吳曉東著的插圖本文學史第一次列入了金庸的內容。錢老師又鼓勵我們把金庸當成嚴肅文學來讀。於是,我又抱著研究者的態度一遍一遍重讀金庸,但是仍然不能控制自己的淚水……

「鐵石心腸的我一次次被金庸摧垮淚腺」——我是個讀書看戲都很投入的人,標榜「先感性,後理性;先感悟,後研究」。我在小學和中學時代,為《紅燈記》和《高玉寶》流過淚,為《賣花姑娘》和《金姬和銀姬的命運》流過淚,為《雷雨》和《家》流過淚,為《流浪者》和《簡愛》流過淚,為《愛是不能忘記的》和《高山下的花環》流過淚。上大學以後,就不曾再為文學作品而流過淚。我以為自己成熟了,永遠不會再被作家騙去淚水了。像《悲慘世界》《復活》以及轟動一時的《這里的黎明靜悄悄》,都深深打動過我,但是沒有摧垮我的淚腺。然而,我卻一次又一次,被金庸感動了……

——孔慶東

學生感言:

孔教授給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是「不修邊幅」,可接下來,你一定會被他的幽默所感染。有人戲言孔慶東是「繼錢鍾書以來真正的幽默」和「北大的馬克·吐溫」,幾分誇張,幾分睿智,不凡的經歷和獨特的思考方式給他的文字帶來持續的生命力。調侃人生,以戲謔抵抗世俗,孔慶東的確「文如其人」……

……孔老師帶著我們一同走進著名作家金庸先生的文學宮殿。從武林盟主、武林革命、小說巨匠三部分分析拉開了序幕,讓我們更進一步認識了當之無愧的小說巨人、20世紀下半葉最著名的作家——金庸先生。同時我也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在正義面前,邪惡永遠會被壓倒;在義氣中間,方顯人性本色;在兒女情中,深嘆情感脆弱……我們也許更應該像小說曲折的故事那樣得到生活的考驗、風雨的磨礪,那樣也許我們才更能看清遠航的目標,在迷失中找回真正的自我……

阿憶

策劃人兼撰稿人、北大中文系文學士、北大法學院法律碩士

阿憶主要業績

2002年初春,阿憶受命鳳凰衛視製片人桂平,擔當12集大型文獻專題片《百年大公報》主策劃兼總撰稿。元月,同與桂平合作,擔任12集大型外交史專題片《百年中美風》總策劃兼總撰稿,並擔當旁白配音,獲知識界強烈回應。

2001年底,應鳳凰製片人樊慶元之邀,阿憶擔當《魯豫有約》主策劃,同時應北京久和成影視機構之邀,任42家電視台同步聯播的《夫妻劇場》總策劃。秋天,應鳳凰製片人張力所急,阿憶快手落筆,擔當6集人物專題片《周氏三兄弟》總撰稿,一時名噪。春天,經鳳凰副總裁鍾大年和副台長劉春授權,阿憶與桂平聯手,擔任12集大型歷史專題片《水木清華九十年》主策劃兼總撰稿,意外贏得大片喝彩。元旦,在劉春和桂平三番五次勸說下,阿憶勉為其難,暫當《世紀大講堂》主持人,一發不可收,一直主持到前不久才收山。阿憶不願被視為"主持人",名片上依然印著"策劃人"頭銜。

2000年,北京電視台青少頻道副主任周星三顧茅廬,躬請阿憶認真發現自我,擔當《誰在說》主持人。於是,撰稿人阿憶揮發主持潛能,竟從此片約不斷。

1999年春天,阿憶閉門造車,一口氣兒寫下105萬字的5卷本歷史巨著《共和國日記》,由於無從出版,便應鳳凰資訊台副台長程鶴麟之邀,任30集大型歷史專題片《中國紀錄大回放》和《國慶50周年大典全程直播》策劃人兼總撰稿,並與陳魯豫聯袂主持,終使一個春天的心血沒有白費。

1998年,經程鶴麟點將,阿憶與樊慶元聯手,擔當16集大型歷史專題片《北大繽紛一百年》策劃人兼總撰稿。

1997年,經鍾大年和程鶴麟提攜,阿憶從央視脫身,任《香港回歸48小時直播》重要版塊《妙語論盡港督》策劃人,並與央視胖張越聯袂主持。這是阿憶第一次上鏡,那時,他還是個清秀的帥小伙兒。

1996年,阿憶是央視365集大型歷史專題片《香港百年》總撰稿。

1994年,阿憶是北京電台《人生熱線》特邀策劃人兼主持人。

1993年,阿憶是《北京青年報》專欄撰稿人。

1992年,出版通俗心理學著作《青春的敵人》,那是阿憶的第一部書。

1964年4月10日,阿憶--一個渺小而偉大的生命--在北京雙橋一戶軍人家庭,呱呱墜地。

孟二冬是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他長年專心治學,撰寫了《中國詩學通論》《千古傳世美文》《陶淵明集譯注》《中國文學史》等400多萬字的專著。他花了7年時間,查找翻閱了大量古籍,完成了上中下三冊共100多萬字的《登科紀考補正》。

這部專著獲得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並得到了我國文學界和史學界的高度評價,認為這是近些年來我國文學界和史學界的一部力作。

2004年3月,孟二冬參加了北京大學對口支援新疆石河子大學的教學工作。抵疆後的第二周,他就出現嚴重的嗓子喑啞症狀,在醫生作出「禁聲」的醫囑後,他仍強忍病痛站到講台上。4月26日,他在劇烈的咳嗽中堅持講完《唐代文學》最後一課,倒在講台上。經診斷他患了食管惡性腫瘤,返京先後經歷3次大手術後,他仍堅持課題研究和指導研究生。為表彰他的先進事跡,人事部、教育部授予他「全國模範教師」榮譽稱號。新華社

5. 學術著作具體指什麼

年國內出版的網路媒介研究專著,僅本人獲知的就多達13本。其中叢書一種,即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謝新洲教授和新華網總裁周錫生共同主編的《網路傳播叢書》(共八本),由北京大學出版社陸續出版。包括:1、《網民分析》(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匡文波編著,2003年12月出版);2、《網路傳播理論與實踐》(北京大學教授謝新洲著,2004年1月出版);3、《網路數據分析》(邱均平、黃曉斌、段宇鋒、陳敬全著,2004年6月出版);4、《網站策劃與設計》(嚴富昌著,2004年7月出版)。其餘四本:《網路倫理學》、《網路廣告》、《網路報道策劃與實施》和《網路信息傳播法》正在撰寫中。

其他專著成果還有:5、《網路媒體與藝術發展》(廈門大學教授黃鳴奮著,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6、《網路新聞采編評》(東方網編輯陳斌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7、《網路傳播學·一種形而上的透視》(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吳風著,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8、《中外網路新聞業比較》(上海大學教授張詠華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9、《網路信息優化傳播導論》(南京政治學院教授戴維民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10、《中國網路新聞事業管理》(南京大學教授杜駿飛主編,副教授巢乃鵬、秦州副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11、《數字傳媒概論》(河南大學講師馮廣超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12、《網路出版》(中國科技大學副教授周榮庭著,科學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13、《網路互動——意義詮釋與規則探討》(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孟威博士著,經濟管理出版社2004年11月出版)。

中國新聞年鑒社於2004年2月出版了一本168萬字的專輯《中國新聞年鑒·傳媒調查卷》(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副研究員劉志明策劃並主編),其中有《互聯網調查篇》,首次匯集了相關的研究文章和調查報告。中國傳媒大學(原北京廣播學院)教授柯惠新等人為專刊撰寫了《對中國互聯網經驗研究方法的研究綜述》一文。近年來,柯惠新教授以及她率領的研究團隊不論是在互聯網的實際調查方面(例如協助CNNIC完善調查方法),還是在互聯網調查學術研究方面,不斷有新的建樹。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現在東京大學攻讀的中國留日博士生祁景瀅用日文撰寫的《中國網際網路上的對日言論分析》一書,2004年8月由日本僑報社出版。在日本,中國互聯網中有關日本的言論一直廣受矚目,有些人認為中國互聯網中的「反日言論非常激烈」,「充滿了攻擊和煽動性言論」,並以此作為中國互聯網在中日關系中的整體形象加以報道。祁景瀅的專著從學術的角度對中國網上的對日言論進行了深入分析,指出言辭激烈的批日帖子決不是用簡單的一句「反日大合唱」就可以概括的。

中國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及其對中國社會產生的影響與作用,引起了不少國外海外學者的極大興趣,其中一些人多次到中國考察,寫了不少的研究文章。瑞典龍德大學(Lund University)學者辛優漢(Johan Lagerkvist)亦多次來華,其中完成的一項工作是選了七位中國學者研究互聯網的文章,組織翻譯成英文結集在美國出版,這一名為《Chinese Intellectuals Thoughts onthe Internet》的專輯成為學術季刊《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2003年冬季號。這項工作使得中國學者的部分研究成果得以在國際學術界傳播。

6. 陳春花著作的出版順序

2004年,陳春花教授出版抄了總結中國領先企業成長規律的專著《領先之道》,目前正致力於如何讓中國企業獲得持續競爭優勢的研究,在歷經多年實踐和調研的基礎上得出了我國企業的領先模型,被譽為中國版的《基業長青》,諾貝爾經濟學得主邁克爾.斯賓

7. 怎麼才能知道某人這一年中是否出版了專著,出版多少有沒有這種網站

中國知網上有學術統計的,你首先要核對兩點:專家名,專家所在單位。根據這兩點去中國知網上檢索,即可查到幾乎所有的中文甚至部分外文信息。

8. 明年要評教授,想今年出一本專著呢,找誰比較方便

自費出書是非常普遍的一種個人學術專著出版的形式。
自費出書即找正規的圖書出回版機構答,達成出版意向,確定出版要求,簽訂合同後,書號申請、編輯校對、排版、設計、印刷成書等事宜都由出版公司負責,直至圖書出版交由作者。圖書出版機構代理出版學術專著,為作者節省了精力、金錢和時間。

9. 王志彬的出版專著情況

1.《新編土地法教程》(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11
2.《實用經濟法教程》(主編)專經濟日屬報出版社2002-9
3.《經濟法教程》(主編)西安地圖出版社2003-8
4.《土地法教程》(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2

10. 為什麼大學本科,專科的老師需要出版教材,學術專著

為了評職稱啊,高校教師想要評教授,副教授,講師,都需要發表論文或者出版專專著。這是國家給的硬性規定。屬我有一個朋友就是大學老師,去年評上了副教授,他就為了評職稱發過核心論文,也出過專著。如果你需要出版專著的話可以跟我私信,我可以幫你問問他。

熱點內容
雲南大學社會學博士生導師 發布:2025-08-08 11:22:46 瀏覽:129
大學生夢想演講 發布:2025-08-08 11:22:01 瀏覽:340
浙江大學計算機系考研 發布:2025-08-08 11:17:46 瀏覽:936
中山大學考研眼科 發布:2025-08-08 11:04:16 瀏覽:294
美國有會計碩士的大學排名 發布:2025-08-08 11:03:29 瀏覽:598
大學教授楊衛軍 發布:2025-08-08 10:54:04 瀏覽:196
中國農業大學常老師 發布:2025-08-08 10:54:04 瀏覽:97
華中科技大學會計考研 發布:2025-08-08 10:52:52 瀏覽:162
四川大學高分子向明教授 發布:2025-08-08 10:52:51 瀏覽:268
翟欣欣是哪個大學的老師 發布:2025-08-08 10:51:16 瀏覽: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