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尤力教授工資
㈠ 信息守恆定律的黑洞新論
原因是先前把黑洞想得太理想化了,把黑洞熱輻射也想得太理想化了。不過,霍金一直沒有給出嚴格的證明來支持自己的新觀點。索恩表示此事不能由霍金一個人說了算,他仍堅持信息不守恆的看法。普瑞斯基則表示沒有聽懂霍金的演講,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贏了。目前,這一牽扯到量子論基礎的敏感問題還遠未解決。
黑洞不僅僅是一顆死亡了的星體,它具有豐富的內涵。黑洞的霍金輻射理論表明,黑洞不僅具有一般的力學性質,而且具有量子性質和熱性質。如果黑洞的輻射譜為嚴格的黑體譜,則黑洞輻射過程中信息丟失。Parikh和Wilczek認為,黑洞的霍金輻射的確可以看成是一種量子效應,但輻射粒子貫穿的勢壘不是預先存在的,而是由出射粒子自身產生的。他們的研究結果支持信息守恆。 黑洞理論的研究已經超出了黑洞本身,它不僅通過信息疑難觸及了量子論的重要基石——幺正性,而且掀開了探討時間性質的新篇章。
黑洞內部有一個奇點,那是時間終結的地方。大爆炸宇宙有一個初始奇點,那是時間開始的地方。彭若斯和霍金曾經證明過一個「奇性定理」,該定理表明,任何一個真實的時空都一定存在奇點,即一定存在時間有開始或終結的過程。時間有沒有開始和結束,原本是哲學家和神學家議論的話題,現在經過對黑洞和宇宙的研究,這一話題被納入了物理學的領域。
宇宙學家相信,太空中有許多類型的黑洞,從質量相當於一座山的小黑洞,到位於星系中央的超級黑洞,不一而足。科學家過去認為,從巨大的星體到星際塵埃等,一旦掉進去,就再不能逃出,就連光也不能「倖免於難」。而霍金教授關於黑洞的最新研究有可能打破這一結論。經過長時間的研究,他發現,一些被黑洞吞沒的物質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從黑洞中「流淌」出來。
霍金關於黑洞的這一新理論解決了關於黑洞信息的一個似是而非的觀點,他的劍橋大學的同行都為此興奮不已。過去,黑洞一直被認為是一種純粹的破壞力量,而現在的最新研究表明,黑洞在星系形成過程中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
2013年5月14日,美國引力基金會宣布,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張保成副研究員、蔡慶宇研究員、詹明生研究員和清華大學尤力教授合作完成的題為「信息守恆是基本定律:揭示霍金輻射中丟失的信息」的論文榮獲本年度引力論文比賽第一名。
本篇獲獎文章首先從量子信息的角度闡述了信息守恆是自然界的必然要求。隨後,結合作者之前的工作,即在隧穿輻射的物理圖像下,證明了黑洞輻射之間存在攜帶信息的關聯以及整個輻射過程中熵守恆,文章指出信息守恆仍然是自然界的基本定律,即使黑洞這樣的強引力體系也莫能例外。在文中,結合他們最近的理論研究結果,作者還分析了如何進一步在實驗中檢驗黑洞信息丟失問題,並且指出一旦LHC實驗中觀測到高能粒子碰撞產生的小黑洞,並且輻射粒子能量的協方差和理論計算結果一致,則可以在實驗上進一步確認黑洞信息守恆。在理論上證明黑洞信息守恆,這不僅進一步展示了量子力學的普適性,而且對構建量子力學與引力的統一理論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㈡ 清華大學物理系 尤力教授組怎麼樣
清華大學物理系尤力教授組科研做得很好,最近內剛發表一篇Science,Xin-Yu Luo, Yi-Quan Zou, Ling-Na Wu, Qi Liu, Ming-Fei Han, Meng Khoon Tey, Li You, Science 355, 620–容623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