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學法學院老師
Ⅰ 福州大學法學院的介紹
福州大學法來學專業始創於源1993年,隸屬於人文社科系。2001年5月,在人文社科各學科基礎上成立了法學院,包括人文社會科學系和法律系。2003年6月為適應學校學科調整和學院制改革需要,法律系與人文學科分離,成立法學院和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經過十多年的快速發展,福州大學法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質量優秀,科研成果顯著,管理嚴格規范,充滿改革和創新精神。
Ⅱ 福州大學法學院值得上嗎
先法學院值得上路福州大學的法學院的話是值得上面,因為福州大學的法學院是非常優秀的一個學院,能夠不斷地培養一些很好的學生。
Ⅲ 福州大學法學院有姓吳的老師嗎
你好,你可以到福州大學研究生院咨詢哪裡的招生老師,一般學校的官網都有專或電話、或郵箱等的聯屬系方式,有些院系還有自己的本系的聯系方式,或者是到一些考研論壇問在線的輔導老師,來自思遠福大研友的答案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Ⅳ 福州大學法學院考研
我們法理學復老師告訴制我們,其實沒有所謂的哪個法律部門好?學好了,才是王道!
如果你感覺學習外語比較吃力,提升空間不大,就不要選國際法學。
現在經濟法學在似乎很吃香的假象中走向了飽和,但是這方面的公務員還行。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發展空間比較大,實用性強,但是現在從事這方面的人太多了。
總的來說還是經濟法學吧。
Ⅳ 2020福大法學院擬錄取名單公示了嗎
,2020福大法學院擬錄取名單公示了啦。
Ⅵ 福州大學法學院如何
還是同樣的問題我就再告訴你一遍,你想去就上去吧,這個大學的化學院是不錯的,曾經有同學在那裡學習過,我的朋友在在那裡有過這樣的經歷,非常不錯的,一定要去哦。
Ⅶ 急求福州大學法學院各導師的聯系方式(特別是環境法陳泉生老師的)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把老師的聯系方式貼出來不太妥吧~~~
你有什麼事情呢?
面試階段 泉生老師是不參與的,定導師是錄取開學之後的事情。
Ⅷ 福州大學法學院的師資力量
學院擁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體的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隊伍結構合理,教學、科研能力強。其中,絕大多數教師具有高級職稱或博士學位;絕大多數教師是具有律師執業資格的「雙師型」教師;多名教授、副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入選省級「百千萬人才工程」和校級「百人工程」;多名教授擔任了全國性學術團體的副會長和常務理事。
陳泉生,福州大學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副會長,福建省政府法律顧問,1995年入選「百千萬人才工程」,1997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帖。從事環境法學研究近20年,迄今公開發表科研成果近百萬字,其中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國家權威刊物發表高水平論文三十多篇,主編兩套系列專著:《生態與法律專題研究叢書》和《環境法學系列專著》。主持過十多項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以上課題成果獲省部級及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十多項。
鄒雄(1963.12-)男,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福州大學法學院院長、民商法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國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常任理事、福建省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員、福州市律師協會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福建天長律師事務所律師。迄今已主持或參與過八項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的研究,出版專著一部(《環境侵權救濟研究》),參編教材一部,在《中國法學》、《現代法學》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數十篇。
葉知年福建永泰人,1966年7月出生,西南政法大學法學碩士。現為福州大學法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理事、福建省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福建省法學會民商法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主要學術成就:《中國合同法新論》(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電子商務法論—電子合同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無因管理及相關債之制度研究》(中國檢察出版社2007年版)。
黃輝1990年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律學系經濟法專業。現任福州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碩士生導師。主要學術成就:《網路隱私權的法律問題研究》 司法部中青年項目、《WTO與環境保護研究》省社科青年項目、《網路知識產權法律保護的研究》省教委項目等十幾項省部級研究項目,在法學刊物發表論文幾十篇。
湯黎虹曾任福州大學校黨委宣傳部部長。現為福州大學法學院教授。經濟法碩士生導師。中國社會法研究會會長。現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法。著有《社會法學》、《社會法通論》等書。
Ⅸ 福州大學法學院的學院簡介
學院內設五個教研室和四個院級研究所,兩個校級研究所,一個校級教育中心等專教學屬、科研機構。擁有一支
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體的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隊伍結構合理,教學、科研能力強。其中,絕大多數教師具有高級職稱和博士學位,十餘名教師具有海外留學、訪學經歷;絕大多數教師是具有律師執業資格的「雙師型」教師;多名教授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福建省法學英才」、「福建省優秀青年社會科學專家」、「福建省優秀青年法學人才」;多名教授擔任了全國性學術團體的副會長和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