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清華大學國學院教授
❶ 民國清華大學四教授文學四大家
陳寅恪、趙元任、王國維、梁啟超。
陳寅恪(1890.7.3-1969.10.7),字鶴壽,江西九江市修水縣義寧客家人,生於湖南長沙,祖籍福建上杭。中國現代最負盛名的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於一身的百年難見的人物,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一起被列為清華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先後任職任教於清華大學、西南聯大、廣西大學、燕京大學、中山大學等。著有《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元白詩箋證稿》《金明館叢稿》《柳如是別傳》《寒柳堂記夢》等。
趙元任(1892.11.3—1982.2.24), 漢族,字宣仲 ,又字宜重 ,原籍江蘇武進(今常州)。清朝著名詩人趙翼(甌北)後人。光緒十八年(1892年)生於天津。現代著名學者、語言學家、音樂家。 趙元任是中國現代語言學先驅,被譽為「中國現代語言學之父」,同時也是中國現代音樂學之先驅,「中國科學社」的創始人之一。趙元任在語言學方面的代表作有:《現代吳語的研究》《中國話的文法》《國語留聲片課本》等。趙元任在音樂方面的代表作有:《教我如何不想她》《海韻》《廈門大學校歌》等 。趙元任翻譯的代表作有《阿麗思漫遊奇境記》。
王國維(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國楨,字靜安,亦字伯隅,初號禮堂,晚號觀堂,又號永觀,謚忠愨。漢族,浙江省嘉興市海寧人。王國維是中國近、現代相交時期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學者。王國維早年追求新學,接受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的影響,把西方哲學、美學思想與中國古典哲學、美學相融合,研究哲學與美學,形成了獨特的美學思想體系,繼而攻詞曲戲劇,後又治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郭沫若稱他為新史學的開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學無專師,自辟戶牖,成就卓越,貢獻突出,在教育、哲學、文學、戲曲、美學、史學、古文學等方面均有深詣和創新,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留下了廣博精深的學術遺產。
梁啟超(1873.02.23——1929.01.19),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清朝光緒年間舉人,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青年時期和康有為一起倡導變法維新,變法失敗後出逃,在海外推動君主立憲。辛亥革命之後一度入袁世凱政府,擔任司法總長;之後對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等嚴詞抨擊,並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導新文化運動,支持五四運動。曾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其著作合編為《飲冰室合集》。
❷ 民國時期的學者有哪些
顧頡剛,馮友蘭,陳寅恪等等。
顧誦坤(1893.5.8-1980.12.25),字銘堅,號頡剛;小名雙慶,筆名有餘毅、銘堅等。
漢人,江蘇蘇州人。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民俗學家,古史辨學派創始人,現代歷史地理學和民俗學的開拓者、奠基人。
1920年,顧頡剛畢業於北京大學,後歷任廈門大學、中山大學、燕京大學、北京大學、雲南大學、蘭州大學等校教授。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副主席、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等職。
馮友蘭(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祁儀鎮人。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191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24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回國後,任清華大學教授、哲學系主任、文學院院長,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文學院院長;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屆政協委員,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常委。曾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印度德里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名譽文學博士。
陳寅恪(1890.7.3—1969.10.7),字鶴壽,江西修水人。中國現代最負盛名的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於一身的百年難見的人物,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一起被列為清華大學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與呂思勉、陳垣、錢穆並稱為「前輩史學四大家」 。先後任職任教於清華大學、西南聯大、廣西大學、燕京大學、中山大學等。
❸ 民國時期清華北大著名的學者教授
這就多了。梁啟超、陳寅恪、王國維、趙元任、蔡元培、錢穆、顧頡剛、吳宓、陳垣、胡適、傅斯年、陳夢家、李濟、容庚。太多了,建議去看岳南先生的大作《南渡北歸》全集
❹ 民國時期清華大學著名文學系歷史系哲學系教授有哪些
民國時期清華大學的著名教授有,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金岳霖,葉企孫,周培源等
❺ 民國的清華四大導師是指
民國四大才子:徐志摩、郁達夫、邵洵美、戴望舒。
1、清華四大導師
研究殷商史專的王國維;變法屬核心人物梁啟超;語言學家趙元任;
"教授的教授"的陳寅恪。
2、清華四大才子
王國維、聞一多、梁實秋、吳晗因各自在學術上的精湛造詣,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即被公認為清華四大才子。
3、清華的「四劍客」。
季羨林、吳組緗、林庚、李長之。
4、外文系「龍、虎、狗」「三傑」
「清華之龍」是錢鍾書,
「清華之虎」是萬家寶(即曹禺)
「清華之狗」是後來任南開大學外文系教授的顏毓蘅。
不過,錢鍾書似乎不喜歡這個雅謔。因為有北洋軍閥中的「龍虎狗三傑」
之稱謂(王士珍、段祺瑞和馮國璋)。
吳宓評價說:「自古人才難得,出類拔萃,卓爾不群的人才尤其不易得。當今文史方面的傑出人才,在老一輩中要推陳寅恪先生,在年輕一輩中要推錢鍾書,他們都是人中之龍……」
從此,錢鍾書「清華之龍」的聲名便不徑而走
5、文學院
「三才子」
錢鍾書、夏鼐和、吳晗。
其他說法還有很多,應當說以上說法是影響大的、公認的。
❻ 清華近代史上五大導師(五星聚奎)
1925年,王國維受聘任清華研究院導師,教授古史新證、尚書、說文等,與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李濟(另一說是吳宓)被稱為「五星聚奎」的清華五大導師,桃李門生、私淑弟子遍充幾代中國史學界。
王國維(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漢族,浙江海寧鹽官鎮人;清末秀才;我國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巨子,國學大師;徐志摩、穆旦、金庸等人與其俱為同鄉。甲骨四堂之一,清華四大國學大師之一。
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清光緒舉人等。漢族,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近代中國的 思想啟蒙者,深度參與了中國從舊社會向現代社會變革的偉大社會活動家,民初清華大學國學院四大教授之一、著名新聞報刊活動家。
陳寅恪(1890-1969),江西義寧(今修水縣)人,1890年7月3日生於湖南長沙, 1969年10月7日卒於廣州,中國現代最負盛名的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清華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之一。另外三位是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
趙元任(1892—1982 2.25) 漢族,字宣仲,又字宜重,江蘇武進(今常州)人,生於天津。1929年6月底被中央研究院聘為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兼語言組主任,同時兼任清華中國文學系講師,授「音韻學」等課程。1938年起在美國任教。他是中國現代語言和現代音樂學先驅。
李濟(1896.6.2-1979.8.1)人類學家、 中國現代考古學家、中國考古學之父。字受之,後改濟之。湖北鍾祥郢中人。1911年考入留美預科學校清華學堂,1918年官費留美,入麻州克拉克大學攻讀心理學,並於次年改讀人口學專業,1920年獲得社會學碩士學位後,轉入美國哈佛大學,讀人類學專業,獲哲學博士學位。1922年,李濟哈佛大學畢業,返回祖國,受聘於南開大學,任人類學和社會學教授。
吳宓(1894-1978)
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生,陝西省涇陽縣人。字雨僧、雨生,筆名餘生,著名西洋文學家,國學大師。國立東南大學文學院教授(1926-1928)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外文系教授,1941年當選教育部部聘教授。
❼ 清華民國時期五大國學導師的畫是誰畫的
清華,民國時期五大國學導師的話呢,是鄭板橋畫的。
❽ 民國年間,名動天下的清華國學院四大導師都有哪些人
清華國學院四大導師是梁啟超、陳寅恪、王國維以及趙元任。
趙元任,難得一見的語言天才,其在語言上面的天賦為世人所驚嘆,據說他精通世界絕大多數的語言以及全國各地的方言。他是民國時期第二批赴美留學的留學生,學成以後在哈佛大學、康奈爾大學、夏威夷大學、耶魯大學等學校任教。1925年,趙元任被聘為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導師。
❾ 清末清華大學教授名單
吳良鏞
建築學院教授
張維
工程力學系教授
陶葆楷
土木系教授
蔡方蔭
土木工程系教授
蔣廷黻
歷史系教授
葉企孫
物理系教授
梁啟超
國學院導師
李學勤
歷史系教授
吳仲華
動力工程系教授
章名濤
電機系教授
顧毓
電機系教授
王秀
吳有訓
物理系教授
馬約翰
體育部教授
王國維
國學院導師
徐葆耕
中文系教授
張仃
美術學院教授
趙訪熊
數學系教授
施嘉煬
土木系教授
潘光旦
社會學系教授
張奚若
政治學系教授
陳寅恪
國學院導師
姚期智
高等研究院教授
常迵
電機系教授
黃文熙
水利系教授
薩本棟
物理系教授
陳岱孫
經濟系教授
劉仙洲
機械繫教授
李強
社會學系教授
吳冠中
美術學院教授
華羅庚
數學系教授
庄前鼎
機械繫教授
俞平伯
國文系教授
劉文典
中文系教授
趙元任
國學院導師
格非
中文系教授
汪家鼎
化工系教授
鍾士模
電機工程系教授
王士倬
航空工程組教授
吳宓
國學院系主任
施一公
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童詩白
自動化系教授
梁思成
建築系教授
熊慶來
算學系教授
張光斗
水利系教授
孟昭英
物理系教授
黃子卿
化學系教授
金岳霖
哲學系教授
李濟
國學院系講師
❿ 民初清華大學國學院四大教授是哪幾個
一般稱之為「四大國學導師」
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