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科技大學教授毛益松
㈠ 國防科大的教授是什麼行政級別
國防科大的教授是廳局級級別,享受正師級待遇。
一般本科以上高校都是廳局級,專科高校是專副屬廳局級。例如河南師范大學和安陽師范學院以及安陽工學院都是省屬高校,就屬於廳級,而大部分大專院校是就屬於副廳局級。
(1)國防科技大學教授毛益松擴展閱讀:
廳局級別組成:
中央組成部門內設處室正、副職,國務院內設處室正、副職,國家各部委的內設局局長。
省政府組成部門的主要領導,廳長,委員會主任,省局局長。
地級市(自治州、地區行署)的書記、市長(州長、專員),人大主任,政協主席以及黨委常委。
各鐵路局的局長、黨委書記。
32所副部級中央直屬大學的常務副校長、黨委常務副書記,其他所有公辦本科院校(學院或大學)的校長和黨委書記為正廳級;校黨委副書記、常委、副校長為副廳級;大專(專科學校、高等專科學校、職業學院、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校長為副廳級。
中央直屬企業(央企)直接下屬單位的CEO(總經理,廠長)、書記、CFO(總會計師、財務總監)、副總以及黨委常委。
㈡ 國防科技大學畢業授什麼軍銜
如果安置到一般的部隊並不是文職,理工科專業應該都不是文職。
本科畢業授予中尉軍銜,副連職待遇;研究生授予上尉軍銜,正連職待遇;博士生授予少校軍銜,副營職待遇。
㈢ 國防科技大學
我是部隊軍人,對於你說的這些問題,我逐項為你解答
一,國防科技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只有科技英語這一個系,沒有什麼小語種專業,如果想去軍內院校學習小語種,建議報考解放軍外語學院與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
二,關於出不出國這個問題,是基於第一個問題之上的,一般軍人出國,主要是從事軍事外交和翻譯這方面的工作,國防科技大學畢業的學生除非特殊,比如交流生,出國留學等等,就業安排不會安排在國外,短期內也不大可能出國。
三,對於北外與國科,兩個不同性質的大學,一個是地方院校,一個是軍事院校,一個重文輕理,一個重理輕文,主要看你的興趣與選擇專業的方向了,如果是文科建議北外,如果以後嚮往理科,建議國科
四,軍校這幾年招生的確是越來越火,引發軍校熱的現象主要有這么幾個方面,一是軍人的待遇在逐步提高,一個剛畢業的副連職軍官加上補貼月收入可達5000,相當於沿海發達城市的白領階層,而且食宿穿衣免費,還享受免費醫療,這種待遇在現當下的社會中已經屬於一個中等偏上一點的水平了。二是,軍官是某一種意義上的公務員,有相當大的發展潛力和前景,在待遇與前景還有地位都在上升的情況下,時下的軍校熱,也不足為奇了
希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繼續問我。
㈣ 國防科大的校長是誰
國防科大的校長是楊學軍。
楊學軍:漢族。1963年4月生,山東武城人。1979年9月入伍,回1984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研究生答學歷,工學博士學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畢業。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楊學軍院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計算機體系結構與系統軟體。並且是我國第一台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的總設計師(2009年研製成功)。
現任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國防科技大學校長,中將軍銜。
㈤ 國防科技大學的第一任校長是誰
國防科技大學的第一任校長是陳賡。他擔任院長兼政治委員,任職時間為1952年內7月到1961年3月。國防科技大容學的前身是1953年創建於哈爾濱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即著名的「哈軍工」,陳賡大將任首任院長兼政治委員。
陳賡選定哈爾濱為院址,提出了建院方案。1953年9月1日, 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多軍種綜合性的軍事工程學院成立。錢學森教授後來贊嘆: 「在我國現有條件下,這么短的時間內辦起這樣一所完整的、綜合性的軍事技術學院,在世界上也是奇跡。」
(5)國防科技大學教授毛益松擴展閱讀:
國防科技大學的發展史:
國防科技大學的前身軍事工程學院創建時,毛澤東主席親自為學院頒發《訓詞》,為院刊題寫刊名「工學」。1970年學院主體南遷長沙,改名為長沙工學院。1978年,學校在鄧小平主席的直接關懷下改建為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學校在2017年又進行了大的重建,學校以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國防信息學院、西安通信學院、電子工程學院,以及理工大學氣象海洋學院為基礎重建,校本部設在長沙,內設學院位於長沙、南京、武漢、合肥等地。
㈥ 國防科技大學辦公室主任,,曾建斌簡歷
李莉(1970—),女,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教授,國防大學軍事科技教專研室副主任,屬軍事學博士,央視「今日關注」節目著名軍事評論員,陸軍大校軍銜。 著有:《散不盡的硝煙》、《大國意志——打開核黑箱》等。
㈦ 請問軍校(比如,國防科技大學、空軍工程大學)裡面的教授學者一般有什麼軍銜嗎
軍校教員沒有軍銜,都是文職幹部,只有擔任了系主任、院長之類的領導職位才會有內軍銜,級別由其領導的部門容編制來決定。比如說,一般一個軍校的編制是副軍,那麼院長的軍銜就是少將,下面一個系的編制一般是正師或副師,那麼系主任的軍銜就是大校或者上校。
㈧ 請問國防科大的一位博士學歷、副教授,年收入大約是多少
一名科大博士學抄歷,副教授關鍵是他所在的分院,如計算機,光電,電子科技的副教授級別是可以達到30萬收入的,但因為是軍隊系統這些收入有些是不會劃入個人收入范圍的,法院也是查不到的。如果承擔科研項目,那就不好說,大的科研項目,一次性的收入可能上1000萬,但是副教授級別的一般不能進行帶頭的大項目研究。那就不好受了。明面上的帳,工資一個副教授基本工資在6000左右,加補助一個月大概是8000-9000不等。年底獎金根據分院不同,可能1萬5到10萬不等,這是死的,至於活的那就不好說了。科大的軍人和普通軍人收入差別是很大的,一般比同級別軍人死工資高一半到2-3倍不等。科研不好說,算不死的。還有LTZDIP,我副連工資在科大獎金都算上都7000多了,不超過5000,你小看科大了。
㈨ 國防科技大學九個院分別學什麼
1、 航天科學與工程學院 :宇航科學與工程系 、 高超聲速飛行器技術研究中心 、 航天系 空間技術研究所 、材料工程與應用化學系 、新型陶瓷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2、 理學院
3、 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4·
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
5·
信息系統與管理學院
6·
計算機學院
7·
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
8·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9·
指揮軍官基礎教育學院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科研教學條件優越。現有教授、研究員43人,副教授、副研究員103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863」專家10人,總裝專業組專家13人,有博士生導師49人(含兼職博導13人),碩士生導師90人。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同時獲得大量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預研、「863」高技術、國家和軍隊工程型號任務等重大科研項目的支持。學院自1961年以來已經培養畢業碩士2040多人,博士340多人,現有在校碩士生530多人,博士生480多人,本科生550多人,是軍內培養電子信息領域高層次人才的主要基地。航天與材料工程學院:航天與材料工程學院以軍事航天為特色,在軍用飛行器總體、先進推進和新材料等方面在國內具有突出優勢,主要從事軍事航天技術和新材料技術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面向軍隊和國防工業部門培養高素質工程技術人才。學院下設宇航科學與工程系、材料工程與應用化學系、軍事航天系、空間技術研究所、「新型陶瓷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和學員大隊。學院學科分布跨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力學、兵器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化學7個一級學科。擁有航空宇航推進理論與工程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材料學、飛行器設計、流體力學、固體力學湖南省重點學科4個;現有一級學科學位授權點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個,10個博士學科專業點和16個碩士學科專業點。學院現有教授、副教授130餘人,擁有先進的教學科研實驗設施。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由原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自動控制系、機械電子工程與儀器系於1999年10月合並組建,位於國防科學技術大學一號教學園區。學院的歷史沿革可以追溯到軍事工程學院時期的彈道式導彈自動控制、帶翼式導彈自動控制、導彈飛行原理射擊原理與飛行試驗、引爆控制以及長沙工學院時期的精密機械與儀器加工工藝及設備等學科專業。
學院下設自動控制系、機電系、儀器科學與技術系、自動化研究所、機電工程研究所和學員大隊。
在40多年辦學歷程中,學院綜合辦學實力和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學院已通過GB/T19001:2000和GJB9001A-2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學院現有2個國家級重點學科、4個湖南省「十五」重點學科;13個博士點、14個碩士點、4個工程碩士專業、4個本科專業;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和1個軍隊院校重點實驗室。學院培養的近6000名本科生、1000多名碩士和100多名博士奮戰在國防、軍隊建設和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條戰線,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信息系統與管理學院:信息系統與管理學院下設系統工程系、指揮自動化系、管理系、軍事高等教育與國防科技發展戰略研究所、C4ISR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和學員大隊。學院現有管理科學與工程、系統工程、軍事運籌學、軍事裝備學4個博士學位授權點,管理科學與工程、系統工程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管理科學與工程、系統工程、軍事運籌學、軍事裝備學、行政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高等教育學、軍事情報學等8個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及項目管理、公共管理(MPA)2個專業學位授權點。有系統工程、指揮自動化工程、管理工程3個科學與工程技術本科專業和學歷教育合訓本科專業。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系統工程學科為全國高等學校重點學科,在2006年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組織開展的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中管理科學與工程排名第4;管理科學與工程、系統工程、軍事運籌學為湖南省高等學校重點學科,指揮自動化工程、軍隊管理學為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領域。學院擁有一支整體水平高、集體攻關能力強、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教師120餘人,其中教授20餘名,副教授50餘名;博士生導師23名,有博士學位的佔58.7%。已經畢業博士生140餘名,碩士生650餘名、專業學位碩士生400餘名,本科生1400餘名。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 (The college of opto-electr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主要承擔光電類學科專業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工作,由光電工程系、光信息科學與技術系、定向能技術研究所、學員大隊等單位組成。以光電技術在國防現代化中的重要作用為牽引,主要從事國防現代化建設中的關鍵技術攻關研究和光電學科領域的科學研究、工程技術應用以及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工作。 學院現有1個博士後流動站(光學工程)、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光學工程)、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物理電子學)、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水聲工程、等離子體物理),3個本科專業(軍用光電工程、光信息科學與技術、軍用光電工程學歷合訓)。 學院擁有以2名中國工程院院士為領軍人物的高水平創新隊伍100餘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30餘人。指揮軍官基礎教育學院:指揮軍官基礎教育學院於2004年6月組建,主要由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原工程兵學院、原學員旅與原人文與管理學院軍事教育系合並而成。學院承擔全校軍事基礎理論教學與軍事技能訓練,全校「學歷教育合訓」學員管理和教育,軍隊基層管理、工程兵相關學科專業的初級指揮生長幹部和研究生培養,以及相關領域科學研究任務。學院機關設訓練部、政治部、院務部;下設軍事基礎教育系、軍隊基層工作系、渡河指揮系、野戰工程系,五個學員大隊,一個教勤隊。學院現有教授、副教授70餘人,講師50餘人。有博士6人,碩士60餘人,有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人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10人被評為全軍優秀教師。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成立於2004年6月,下設科技外語系、社會科學系、人文科學系、軍隊政治工作研究所和學員大隊;承擔全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外語教育、人文素質教育的教學任務、哲學社會科學理論及應用研究任務和四號院區管理任務。學院現有科學技術哲學、國防經濟、軍隊政治工作學三個博士學位授權點,馬克思主義理論、政治經濟學、應用心理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等9個碩士學位授權點,科技英語、經貿英語、公共事業管理、法律、軍隊政治工作等5個本科專業和1個軍隊文化管理大專專業;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質教育、外語教育等方面形成了鮮明特色,「文學鋒現象」、「心之橋」網站在全軍、全國產生了廣泛影響;多年來全校學員英語四、六級考試一次性通過率名列全國高校前茅。學院堅持以培育政治合格的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為中心,堅持為學校思想政治建設、人文環境建設服務,形成了一支理想信念堅定、整體水平高、集體攻關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師資隊伍。全院現有教授22人,副教授60餘人,博士23人,碩士100餘 人,碩士生導師5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