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朱松博士生導師吉林大學

朱松博士生導師吉林大學

發布時間: 2021-02-09 22:31:04

⑴ 問學堂是什麼教育機構

一個六所
高校合作的團隊

⑵ 中國礦業大學研究生 任相坤 課題組怎麼樣

部分榮譽:

1991年,陝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

2000年,陝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2001年,科技部劉永齡科技獎1項;

2005年,神華集團首屆科技優秀論文一等獎1項;

2006年,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11年,神華集團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

2014年,美國能源部面向中國能源企業和個人的「碳管理技術」獎1項。

任相坤,1983年7月參加工作,山東化工學院化工機械專業畢業。華東理工大學化工學院化學工藝專業,在職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學位 。

現任盈德氣體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清潔能源化工板塊總工程師。曾任北京三聚環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300072)董事、副總裁、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兼任中國礦業大學低碳能源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能源領域專家,潔凈煤主題專家組召集人。中美清潔能源聯合研究中心潔凈煤聯盟專家組成員。

曾任神華煤液化研究中心主任,神華煤制油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神華煤制油公司副總經理、神華煤制油化工研究院副院長、神華集團技術委員會委員。煤直接液化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化工部)西北化工研究院副院長。

(2)朱松博士生導師吉林大學擴展閱讀:

學術經驗:

長期兼職擔任政府部門專家顧問,大學兼職教授,學術團體委員會成員。

2006年,國家科技部能源專家組成員,「十二五」清潔煤主題專家組召集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能源專家組成員;

2011年,中國工程院能源戰略研究綜合編寫組副組長;

2012年,中國礦業大學低碳能源研究院院長,博士研究生導師

2010年,中美清潔能源聯合研究中心潔凈煤聯盟專家組成員,CO2捕集封存利用(CCUS)項目負責人;

2007年,同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兼職教授,清華大學博士生聯合培養導師;

2009年,澳大利亞科廷大學兼職教授;

2002年,「大氮肥」、「煤化工」、「化工進展」期刊編委會委員;

2005年,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顧問委員會委員;

2006年,化工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理事會理事;

2006年,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常務理事,氫能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008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新型煤化工協調工作委員會專家顧問;

2009年,中國石油和化工勘察設計協會煤化工設計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煤化工設計技術中心委員會委員;

2009年,全國煤化工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煤制化學品技術委員會委員;

2007年,「工業排放氣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2011年,「煤基低碳能源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任相坤

⑶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教育家

的確,作為能引領教師專業發展,引領學生健康成長,引領學校不斷創造的學校決策者必定是有著先進乃至獨特教育思想的人,尤其是在當今教育思潮不斷湧起,教學方法層出不窮的時代背景下,更是期待越來越多的教育專家型的人才投身學校領導層中來,同樣期待更多的教育管理專家不斷從教育實踐中涌現。真正的、一流的教育家應該是有開辟精神和創造精神的教育家。中國當代十六位著名教育家
關鍵詞: 勞動模範 特級教師 津貼 當代教育 智慧
1、魏書生:遼寧省盤錦市教育局局長,中學特級教師,當代著名教育改革家。因在教育教改中的突出成績,先後榮獲省功勛教師、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班主任、全國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首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等殊榮。兼任全國教育科研規劃領導小組成員、中國中學學習科學研究會理事長、全國中語會副理事會長。著有《語文教學探索》、《班主任工作漫談》、《家教漫談》等書。教育思想:教育民主、科學管理。
2、李吉林:江蘇南通師范第二附屬小學任教。江蘇省首批特級教師、名教師。現任江蘇省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長,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教育思想:情境教育。
3、李鎮西:教育學博士,現任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實驗中學校長。著有《青春期悄悄話〉、《愛心與教育》、《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民主與教育》等。教育思想:教育民主、法治。
4、顧泠沅:江蘇吳江人。現任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在上海青浦縣主持了長達15年的數學教育改革實驗,並進行了近十年的後續研究。多次被評為上海市勞動模範、全國勞動模範,並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是上海市首屆教育功臣、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主要著述有《學會教學》、《教學實驗論》《當代教學策略》《尋找中間地帶》《教學改革的行動詮釋》等。教育思想:行動教育。
5、張思明:數學特級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北京附屬中學副校長。曾榮獲「北京市十大傑出青年」「全國優秀教師」「蘇步青數學教育獎」一等獎、胡楚南優秀教學成果獎等榮譽。他的「中學數學建模和導學探索的教學模式」在中學數學界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6、張化萬:特級教師,曾獲「全國曾憲梓先進教師」二等獎,省優秀教研員。曾任杭州第五六屆政協常委,浙江省副會長,杭州上城區教師進修學校書記兼副校長。從1981年開始語文最優化研究,創設「談天說地」、「玩玩說說」「科學實驗作文」等新課型,倡導在書中學生活,在生活中學語文,注重課內積極的情感交流,實施個體、小組、班級學習形式的優化組合,創設有彈性的差異作業,教學成績斐然。所負責的課題9次獲省市教學科研獎。專著《現代小學寫話與習作教學》是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教材。
7、劉彭芝:中國人民大學附中校長,北京市數學特級教師。第十屆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國數學奧林匹克高級教練員。榮獲北京市優秀教師、北京市勞動模範、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等稱號。著有《人生為一大事來》、《我的教育思想》等。

8、廖文勝:重慶市巴蜀小學校長,特級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是中國兒童美術教育改革的探索者,年僅23歲就成為了當時重慶市最年輕的全國優秀教師。他指導的兒童繪畫作品有186件獲國家、省市級獎勵,其中國家級一等獎21件;指導的兒童美術作品135間參加過日本、美國、英國等24個國家的國際兒童畫展覽。
9、楊瑞清:江蘇南京市浦口人,現任南京市浦口區行知小學校長。23年來為實踐陶行知教育思想獻身鄉村教育,先後創辦了行知實驗班、行知小學、行知基地,開展了不留級實驗、村級大教育以及賞識教育研究,取得優異成績。先後被評為南京市十大傑出青年、江蘇省十大傑出青年、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全國十傑教師、全國師德標兵等。教育思想:鄉村大教育、賞識教育。
10、李希貴:國家督學,山東省濰坊市教育局局長,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勞動模範。獨創的「語文實驗室計劃」獲全國教育實驗優秀教改成果二等獎,並走上國際講台。著有《教育隨想錄》、《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學生第二〉《36天,我的美國教育之旅〉等。
11、龔正行:北京八中校長。1997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1998年獲北京市特級教師稱號,2003年被評為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管理專家。著有《高中生的學習方法與能力培養》、《中學生學習方法指導》、《給新校長的50條建議〉等。
12、康岫岩:1967年畢業於南開大學數學系,現任天津市南開中學校長,天津市南開翔宇學校理事長,市政協常委兼市政協科教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特級教師,天津師范大學兼職教授。參與寫作和主編數學及其他學科類叢書60餘冊,出版《優質中學的教與學>等教育專著,曾主持或參與9項國家級、市級研究課題,被國務院學位辦聘請為全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指導委員會委員。先後榮獲天津市優秀教師、天津市「最具創新精神校長」、天津市「九五」立功先進個人、天津市勞動模範、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等榮譽。教育思想:整體高素養教育觀。
13、唐盛昌:中學數學特級教師,上海市特級校長。現任上海市上海中學校長,上海市中學教師高級職務評審委員會委員,上海市高評委數學學科組組長,國際文憑組織和學術組織亞太地區校長代表,國際文憑組織校長委員會的15個委員之一。1993年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1996年榮獲蘇步青數學教學獎。1981年以來先後編著和編譯出版了各類理論和學術專著30餘本,各類論文近百篇。教育思想:樂育精英。 來源:考試大-教師資格證考試 來源考試大:教師資格證考試 來源:考試大-教師資格證考試.
14、楊一青:現任浙江省杭州市學軍小學校長、杭州市校學管理學會會長。曾被授予浙江省勞動模範、浙江省優秀教師、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15、李烈:1994年被評為數學特級教師。現任北京市第二實驗小學校長,教育部中小學校長培訓專家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教師教育專家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國際交流協會理事,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管理學院兼職教授。曾代表北京市參加全國首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大賽並榮獲一等獎第一名。先後榮獲全國勞動模範、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北京市有突出貢獻科學技術管理專家、北京市首屆十大傑出青年、人民教師獎章、香港柏寧頓孺子牛金球獎傑出獎等榮譽稱號和獎項。著有《我教小學數學》等多本教育專著。教育思想:雙主體育人、以愛育愛。
16、劉京海:成功教育改革與研究的主要發起人、設計者、組織者和實施者之一。現任上海市成功教育研究所所長、上海市閘北第八中學校長、上海市田家炳中學董事長、華東師大兼職教授、上海師大兼職教授;全國中小學整體改革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上海市特級教師、上海市特級校長、全國「十傑」中小學中青年教師、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主編《成功教育》《成功教育探索》《成功教育00例》等專著
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老子、墨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王充、韓愈、柳宗元、王安石、朱熹、王守仁、李贄、徐光啟、王夫之……
孔子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魯國人。
孔子是個大思想家,他創立了儒家學派。首先,他提出「仁」的學說,即要求統治者能夠體貼民情,愛惜民力,不要過度壓迫剝削人民,以緩和階級矛盾。其次,他主張以德治民,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他的學說後來成為我國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統,對後世影響極大。
老子
老子(傳說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春秋時期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陽,《史記》載為楚國苦縣 河南鹿邑太清人,也有史料記載,老子為今安徽渦陽人,漢族人,與孔子同時期而年稍長於孔子。有人說又稱老聃。在傳說中,老子一生下來時,就具有白色的眉毛及鬍子,所以被後來稱為老子。相傳生活在春秋時期。
老子是說我國偉大的哲學先驅,其哲學思想歷經幾千年仍然熠熠生輝,富有無窮奧妙。老子的核心思想是「道」,認為,「無」為天地之始就是世界的開始狀態,「有」為萬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墨子
墨子,中國先秦墨家學派創始人。中國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科學家、人權活動家。
(約公元前479年~前381年)。他曾提出「兼愛」「非攻」等觀點,創立墨家學說,並有《墨子》一書傳世。墨學在當時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出生於山東滕州,也有少數學術界人士認為墨子出生於河南魯山
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於周烈王四年,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漢族,山東鄒城人。名軻,字子輿。又字子車、子居。父名激,母仉氏。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山東鄒城人。著有《孟子》一書。
民本思想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意思是說,人民放在第一位,國家其次,君在最後。孟子認為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為政者要保障人民權利。孟子贊同若君主無道,人民有權推翻政權。
荀子
荀子(xunzi)(前313年-前238年)名況,字卿,後避漢宣帝諱,改稱孫卿。戰國時期趙國猗氏(今山西安澤)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時人尊稱「荀卿」。曾三次出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後為楚蘭陵(今山東蘭陵)令。
荀子的思想偏向經驗以及人事方面,是從社會脈絡方面出發,重視社會秩序,反對神秘主義的思想,重視人為的努力。孔子中心思想為「仁」,孟子中心思想為「義」,荀子繼二人後提出「禮」,重視社會上人們行為的規范。

董仲舒
董仲舒,是西漢一位與時俱進的思想家,西漢時期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和今文經學大師。出生年代(前179~前104)中國漢代思想家,政治家。景帝時任博士,講授《公羊春秋》。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董仲舒在著名的《 舉賢良對策》中,提出他的哲學體系的基本要點,並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漢武帝所採納。

王充
王充(27——約97),字任壬,會稽上虞人,他的祖先從魏郡元城遷徙到元稱。王充年少是就成了孤兒,鄉里人都稱贊他孝順。後來到京城,到太學(中央最高學府)里學習,拜扶風(地名)人班彪為師。喜歡博覽群書但是不死記章句。家裡窮沒有書,經常去逛洛陽集市上的書店,閱讀那裡所賣的書,看一邊就能夠背誦,於是精通了百家之言。

韓愈
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韓愈的思想淵源於儒家,但亦有離經叛道之言。他以儒家正統自居,反對佛教的清凈寂滅、神權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贊孟子辟排楊朱、墨子,認為楊、墨偏廢正道,卻又主張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貴王道,賤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他抨擊二王集團的改革,但在反對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等主要問題上,與二王的主張並無二致。
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和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河東(今山西省永濟縣)。代宗大歷八年(773)出生於京都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並稱韓柳。與劉禹錫並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並稱「王孟韋柳」。世稱柳河東或柳柳州。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與韓愈一 起倡導唐代古文運動,在反對驕文、提倡古文方面傾注了大量心血。他較為重視作家的道德修 養,指出:「文以行為本,在先誠其中。」凡此種 種,構成古文運動理論的精華。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小字獾郎,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世稱臨川先生。撫州臨川人(現為撫州市鹽埠嶺),漢族。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死後謚號「文」。他出生在一個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損之,曾為臨江軍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幾任州縣官。安石少好讀書,記憶力強,受到較好的教育。

朱熹
朱熹(xī )(1130-1200年)中國南宋著名思想家。字元晦,後改仲晦,號晦庵。別號紫陽,祖籍徽州婺源(今屬江西),漢族人。其父朱松,宋宣和年間為福建政和縣尉,後寓居福建。朱熹出生於福建尤溪,14歲喪父,隨母定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五里夫。紹興十八年(1148)中進士,歷仕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曾任知南康,提典江西刑獄公事、秘閣修撰等職。後由趙汝愚推薦升任煥章閣侍制、侍講。
他強調治學"貫專而不貴博。蓋惟專為能知其意而得其用,徒博則反苦於雜亂淺略無所得。
等等。。。。。

⑷ 問學堂的專家團隊

馬文駒
·中國心理學會科普委員會委員
·中國教育學會學校心理輔導專業委員會顧問
·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上海市中小學生心理輔導協會顧問
·《大眾心理學》編輯
楊治良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心理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心理學會副理事長
·上海心理學會理事長
·中國心理學會《心理科學》雜志主編
陳國鵬
·國家教育部個性化總課題組負責人
·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上海市心理學會心理測量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會副秘書長
·荷蘭奈梅根大學天才兒童研究中心訪問學者,參加中國與荷蘭的跨文化研究項目《天才兒童自我概念比較研究》
張志剛
·中國心理衛生學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委員會理事
·復旦大學心理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上海師范大學教授
·瑞士蘭德學院客座教授
·主持制定了《上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發展規劃》及《上海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大綱、評估標准、心理咨詢與輔導工作條例》,並牽頭編寫了供中、小學使用的心理健康材料《心理健康自助手冊》,發表了有關心理教育的論文及譯文共80多篇。
朱松
·復旦大學博士、數學系教授
·曾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上海科技館重大工程建設與研究項目主要成員
戴寶雲
·中國教育學會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理事
·國家教委小學語文教材評審委員
·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系教授
·華東師范大學課程教材教法研究所教授
·致力於中小學語文教材、教法、教育及研究長達40餘年。所編
著作有《小學說話教學》、《小學語文教育學》、《實用小學語文教學90法》等。
賀嶺峰
·復旦大學心理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吉林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博士
·南京政治學院上海分院心理系主任、教授
·國家級心理咨詢師考評員
施德明
·全國中小學生學習心理學研究會副會長
·上海市家庭教育講師團成員
·上海市人文社會科學十五項目「孝的教育研究」課題組負責人
王莀
·加州大學心理學博士
·美國發展教育研究會資深會員
·國際心教聯合學會會員
·快速記憶訓練專家
馬前鋒
·復旦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復旦大學心理研究中心成員
·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學系博士
·日本東京大學訪問學者
·日本東京學藝大學研究員
許哲明
·同濟大學力學系教授
·致力於物理學教材、教法、教育及研究長達40餘年,所編著作有《結構力學》(土木械程系列叢書)
Tiffany Xia Ph.D.
·Ph.D. of 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SA
·美國斯帝文斯理工學院博士
Kelven J. W. Ph.D.
·Ph.D. of 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SA
·美國斯帝文斯理工學院博士

⑸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教育家

中國著名的教育家有老子、孔子、莊子、孟子、荀子、朱熹、梁啟超、蔡元培、陶行知、厲麟似、吳大猷等。

1、老子,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與莊子並稱老莊,代表作為《道德經》。

2、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3、梁啟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號任公。清朝光緒年間舉人,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4、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鶴卿,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進步人士,國民黨中央執委、國民政府委員兼監察院院長。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

5、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縣人,中國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偉大的民主主義戰士,愛國者,中國人民救國會和中國民主同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⑹ 中國礦業大學研究生導師的名字

研究生導師的名單如下:
1、資源學院
博導:曹麗文、崔若飛、董守華、傅雪海、郭英海、郝樹青、姜波、姜振泉、孔凡哲、李文平、劉盛東、劉樹才、盧耀如、潘冬明、彭蘇萍、秦勇、桑樹勛、隋旺華、孫亞軍、王文峰、韋重韜、吳財芳、楊蘭和、楊永國、於景邨、岳建華、朱炎銘、張萬紅;
碩導:陳潤、陳尚斌、陳同俊、陳玉華、慈慧、丁陳建、丁艷青、董貴明、董青紅、范炳恆、賀虎、黃華州、黃亞平、姜立君、姜志海、鞠遠江 、孔凡凡、李德春、李巨龍、李小琴、李壯福、劉勇、劉志新、朴春德、齊躍明、喬偉、屈爭輝、權彪、申建、沈玉林、蘇本玉、孫強、孫如華、汪吉林、王愛寬、王勃、王超勇、王檔良、王繼堯、王猛、王冉、王長申、吳聖林、奚硯濤、夏筱紅、徐智敏、許進鵬、許永忠、薛麗芳、楊國勇、楊慧、楊偉峰、楊文強、楊兆彪、於慶、於宗仁、雲武、張改玲、周榮福、周效志、朱奎、朱前林、朱術雲;
2、礦業學院
博導:柏建彪、才慶祥、曹安業、曹勝根、竇林名、杜計平、方新秋、馮光明、高明仕、黃炳香、姬長生、李桂臣、李克民、李學華、劉長友、陸菜平、馬立強、牟宗龍、繆協興、錢鳴高、尚濤、舒繼森、屠世浩、萬志軍、王旭鋒、王作棠、謝文兵、謝耀社、徐金海、許家林、許興亮、楊真、張東升、張吉雄、張農、周華強;
碩導:常慶糧、車兆學、陳大勇、陳樹召、陳勇、董成亮、段天宏、范鋼偉、鞏思園、顧正洪、胡國忠、黃艷利、季明、荊升國、闞甲廣、李沖、李乃梁、李賢功、李小林、李鑫、盧明銀、魯岩、陸剛、馬從安、歐建春、彭洪閣、瞿群迪、任海兵、王方田、王桂峰、王襄禹、王曉琳、王曉振、王振軍、謝建林、徐劍坤、徐營、楊培舉、姚強嶺、袁永、苑紅偉、張煒、張益東、趙一鳴、鄭西貴、朱衛兵;
3、力建學院
博導: 常江、陳占清、程遠平、東兆星、高峰、耿歐、韓立軍、姬永生、蔣斌松、靖洪文、李富民、劉衛群、呂恆林、茅獻彪、浦海、宋宏偉、王東權、王建平、王連國、王林秀、王文順、吳沛東、吳學慧、夏軍武、袁廣林、岳豐田、趙玉成、周國慶、周建亮;
碩導:陳坤福、陳榮華、程紅梅、崔振東、丁北斗、杜健民、段忠誠、范力、馮梅梅、馮偉、高蓬輝、郭震、胡偉、黃建恩、黃煒、賈福萍、巨峰、井淥、李福林、李果、李海鵬、李賢、李玉壽、梁恆昌、林祖銳、劉春榮、劉剛、劉冠男、劉明、劉茜、龍幫雲、盧愛紅、盧萌盟、魯彩鳳、馬全明、倪國棟、彭維紅、喬志春、任彥龍、商翔宇、邵鵬、石曉波、宋雷、孫良、陶勇、田建勝、王棟、王菲、王建州、王義江、王迎超、蔚立元、溫慶傑、肖躍軍、徐志偉、許國安、楊建平、楊靜、殷祥超、尹世平、袁麗、張紅英、張後全、張凱、張強、張一兵、張營營、張勇、趙光思、趙慧明、趙利、趙曉東、周鋼、周金生、周淑春、周揚、周躍進、朱冬冬、朱文龍、朱曉天;
4、深部實驗室
博導:白海波、陳占清、東兆星、高峰、韓立軍、黃家會、蔣斌松、靖洪文、李元海、劉衛群、劉盛東、劉志強、馬金榮、馬占國、茅獻彪、繆協興、浦海、宋宏偉、王連國、王衍森、吳沛東、吳宇、謝和平、楊維好、楊聖奇、於廣雲、岳豐田、周國慶;
5、化工學院
博導:蔡佩君、曹希傳、曹亦俊、陳建中、陳清如、馮莉、高慶宇、韓相恩、何亞群、胡亞非、江利、蔣榮立、匡亞莉、劉金龍、劉炯天、駱振福、倪中海、強穎懷、秦志宏、任相坤、沈承金、孫智、陶秀祥、陶有俊、王海鋒、魏賢勇、吳國光、武建軍、謝廣元、楊建國、應鵬展、張洪、張雙全、章新喜、趙煒、趙躍民、周長春、朱亞波、宗志敏;
碩導:曹景沛、陳增強、程相林、褚睿智、鄧建軍、丁玉、竇東陽、段晨龍、樊星、鞏冠群、桂夏輝、郝娟、何環、賀靖峰、胡光洲、胡曉燕、吉琛、解京選、康國俊、冷雲偉、李保民、李海生、李小兵、李延鋒、梁靜、林喆、劉海臣、劉海苗、劉煥勝、劉建周、劉玲、劉滋武、呂小麗、馬娟、馬子龍、孟獻梁、苗真勇、彭耀麗、冉進財、任雪峰、沈麗娟、沈利民、石美、宋樹磊、蘇顯中、王大鵬、王光輝、王啟立、王全德、王瑞玉、王興涌、王永田、王羽玲、王月倫、王章國、肖雷、閆愛華、閆新龍、楊小芹、姚菁華、尹文萱、岳曉明、張海軍、張麗芳、張文軍、張興、張英傑、趙小燕、趙雲、趙雲鵬、鄭菊花
周敏、朱佳媚、朱榮濤;
6、機電學院
博導:曹國華、程剛、程延海、程志紅、杜長龍、葛世榮、侯友夫、李建平、李威、李偉、劉初升、劉送永、劉同岡、彭玉興、譚建榮、王世博、王忠賓、肖興明、徐桂雲、張德坤、張曉光、趙繼雲、周公博、朱華、朱真才、訾斌;
碩導:鮑久聖、陳飛、陳軍、陳世其、丁保華、范孟豹、高頂、韓振鐸、韓正銅、郝敬賓、洪曉華、胡而已、胡元、江曉紅、李艾民、李寶林、李貝貝、李炳文、李允旺、李中凱、劉後廣、劉善增、劉聖漢、劉萬里、劉新華、劉秀梅、盧昊、孟慶睿、苗運江、沈剛
宋彥、孫海波、譚超、唐大放、唐瑋、王洪欣、王啟廣、王禹橋、閆海峰、楊海峰、楊建華、楊金勇、楊善國、楊雪鋒、楊寅威、姚新港、葉平、陰妍、趙啦啦、趙亮、趙子江
周曉謀;
7、信電學院
博導:陳昊、陳清泉、程德強、程玉虎、鄧世建、鄧先明、丁恩傑、鞏敦衛、郭一楠、何鳳有、華鋼、匡亞莉、李明、李世銀、劉曉文、馬小平、錢建生、任子暉、史麗萍、孫偉
孫彥景、譚國俊、唐守鋒、唐軼、童敏明、王崇林、王雪松、伍小傑、徐釗、薛禹勝、袁小平、張申;
碩導:蔡利梅、曹丙花、曹海洋、常俊林、陳奎、陳世海、陳興新、陳燁、陳治國、程健
戴鵬、戴新聯、董海波、董新偉、方永麗、馮偉、馮小龍、耿乙文、郭西進、郭星歌、韓麗、郝繼飛、胡堃、胡青松、胡延軍、賈存良、荊勝羽、蒯松岩、雷汝海、李國欣、李浩
李會軍、李雷達、李松、李曉波、李玉良、李宗艷、梁睿、劉海、劉輝、劉建華、劉鵬、劉衛東、劉玉英、羅驅波、馬草原、馬洪宇、苗長新、繆燕子、錢毅、宋金玲、孫曉燕、王法廣、王剛、王洪梅、王軍、王利娟、王香婷、王艷芬、王智、吳新忠、吳軒欽、夏晨陽、徐瑞東、徐永剛、許燕青、薛雪、嚴家明、楊春雨、葉賓、葉宗彬、尹洪勝、於東升、於國防、於月森、張道明、張棟梁、張國鵬、張輝、張建文、張劍英、張林、張勝、張同庄、張祥軍、張曉、張曉光、張勇、趙峻、趙培培、趙小虎、鄭紅黨、周娟、周智仁、朱美強、宗偉林;
8、管理學院
博導:卜華、曹慶仁、陳紅、丁三青、侯曉紅、黃國良、江龍、李強、李新春、林愛梅、劉傳哲、劉金平、龍如銀、羅承選、呂濤、聶銳、宋學鋒、王安、王新宇、魏曉平、謝守祥、張磊、張萬紅、周梅華、周敏、朱學義、鄒放鳴;
碩導:曹巍、陳權寶、陳韶君、丁志華、董鋒、董靖、樊世清、馮穎、付金會、高偉、龔荒、何凌雲、吉峰、蔣衛東、金丹、李愛彬、李凱風、李強、李爽、李文臣、李文美、李秀枝、劉建勇、劉娟、劉滿芝、劉玥、蘆慧、羅鵬、羋凌雲、彭紅軍 、祁慧、錢永坤、宋妍、宋陽、孫自願、唐安寶、王幫俊、王德魯、王華清、王建軍、王文賓、王曉珍、王艷麗、王智寧、溫曉慧、吳祝武、許紅華、許士春、許正權、楊彤、楊玉鳳、姚聖、姚偉坤、袁迎菊、張靜、張明、張曉強、張亞傑、張炎治、鄭愛華、周瑩瑩、祝木偉;
9、理學院
博導:曹德欣、范勝君、江龍、苗連英、任新安、邵虎、唐剛、王登銀、張玉峰、劉文斌;
碩導:
白冬梅、白龍、陳雷鳴、陳興同、程紀鵬、仇亮、董海明、段益峰、段滋明、付乳燕、蓋艷琴、郭治天、韓奎、胡曉娟、賈傳磊、李海鵬、李金波、李金玉、凌思濤、劉炳妹、劉海順、劉記川、呂建平、馬嘉賽、牟致棟、祁永強、秦海華、沈曉鵬、沈義峰、石禮偉、宋曉秋、孫永征、唐軍、田記、田守富、王彩俠、王海軍、王建利、王敏、王文文、王羨、王月花、吳玉喜、夏輝、尋之朋、嚴興傑、楊先清、姚香娟、殷春浩、於桂麗、張朝文、張國營、張慧星、張傑、張麗萍、張興永、章美月、周聖武、朱開永、朱松;
10、文法學院
博導:池忠軍、段鑫星、丁三青、劉超捷、李金齊、李強、羅承選、王朝軍、王成禮、王義保、楊思留、張愛淑、張萬紅、張長立、鄒放鳴;
碩導:蔡世華、曹洪軍、陳博、陳長利、陳仲元、戴惠、鄧心強、高淮生、龔成、管仁福、何雙秋、李全彩、劉建光、劉鵬、劉雪鳳、羅時嘉、羅肖泉、邱雪玫、盛曉明、史修永、宋迎法、孫慧、湯道路、王超、王春業、王鋒、王青、魏鳳娥、辛楠、許超、薛紹斌、閆續瑞、尹保華、張如成、張萬海、趙入坤、宗玲;
11、外文學院
碩導:關家玲、黃敏、黃瑩、蔣棟元、康傑、李灝、李文梅、劉豐、劉韶方、劉文、呂淑文、苗燕、錢春花、蘇新連、田春燕、王會娟、王克強、王麗明、吳格非、徐子昂、楊舒、張樹萍、章禮霞、趙虹、周建芝、朱哲、祖大慶;
12、體育學院
碩導:曹競成、樊六東、李曉新、孟獻峰、喬秀芳、孫耀、王朝軍、王濤、王曉貞、項立敏、許彩明、楊家坤、翟豐、張矛矛、張青、張清華、張松奎、張玉超;
13、安全學院
博導:陳開岩、程遠平、何學秋、季經緯、蔣承林、蔣曙光、李增華、李忠輝、林柏泉、劉貞堂、羅新榮、秦波濤、王德明、王恩元、楊勝強、袁亮、翟成、周福寶、周世寧、周延、朱國慶;
碩導:賈福音、菅從光、李建明、李慶釗、李偉、劉海波、劉曉斐、任萬興、沈榮喜、時國慶、王海鋒、王亮、王雁鳴、魏連江、吳冬梅、吳征艷、楊永良、張人偉、仲曉星、周紅星、左樹勛;
14、電力學院
博導:郭楚文、李意民;
碩導:陳更林、陳寧、耿凡、韓東太、何光艷、李寶玉、劉頎、彭偉、饒中浩、宋正昶、王利軍、袁隆基、張保生、張景松、周忠寧、鄒正龍;
15、馬克思主義學院
博導:池忠軍、丁三青、段鑫星、李金齊、張長立、鄒放鳴;
碩導:邊和平、陳清華、叢占修、丁戎、甘永宗、龔成、胡可濤、焦金波、李紹偉、李全彩、梁慶婷、羅肖泉、亓光、王超、王增國、吳紅、薛紹斌、薛毅、閻國華、於衍平、尹保華、張天學、張曉虎、章毛平、周岩;
16、環測學院
博導:卞正富、陳報章、陳龍乾、單愛琴、鄧喀中、馮啟言、高井祥、顧和和、郭廣禮、韓寶平、雷少剛、李德仁、李鋼、劉漢湖、史文中、譚志祥、汪應宏、汪雲甲、王堅、王立章、王麗萍、吳侃、吳立新、閆志剛、湛含輝、張紹良、張書畢、張雁秋、趙銀娣、趙躍民;
碩導:白向玉、查劍鋒、陳浮、陳國良、丁忠義、董霽紅、范洪冬、何康林、何士龍、侯湖平、蔣家超、李多松、李功振、李向東、李效順、李燕、李永峰、劉志平、毛縝、孟慶俊、牟守國、裴宗平、秦凱、渠俊峰、孫久運、孫曉菲、孫亞琴、譚琨、田立江、王行風、王輝、王曉、王永波、王中元、肖昕、熊集兵、閆慶武、楊德軍、楊虹、楊化超、楊敏、於寧鋒、余接情、袁麗梅、張傳義、張海榮、張洪建、張華、張潔、張明青、鄭南山、周來;
17、計算機學院
博導:曹天傑、丁世飛、姜淑娟、劉厚泉、孟凡榮、王潛平、夏士雄;
碩導:鮑宇、畢方明、陳岱、陳偉、管紅傑、姜利群、姜薇、姜秀柱、雷小鋒、李向群、梁志貞、林果園、聶茹、牛強、蘇成、王珂、王志曉、席景科、夏陽、夏戰國、徐秀、閆秋艷、楊小冬、張磊、張克、張艷、張永平、趙作鵬、周勇、左明;
18、材料學院
碩導:安雲岐、陳輝、陳正、崔永麗、樊宇、范賀良、馮培忠、顧修全、郭立童、黃飛、康學琴、劉洪濤、劉章生、羅勇、牛繼南、歐雪梅、亓健偉、任耀劍、史月麗、隋艷偉、陶慶、陶雪鈺、滕淑華、王鵬、王慶良、王曉虹、王延慶、委福祥、徐傑、徐磊華、許程、尹詩斌、張含卓、張生輝、張緒平、張亞非、趙宇龍、鍾耀東、庄全超;
19、藝術學院
碩導:陳功、丁昶、杭詠新、賀孝梅、洪纓、胡偉、矯蘇平、井淥、李永昌、羅萍嘉、馬平、孫亞雲、唐軍、田曉冬、徐剛、楊勇、姚君、葉莉、張昆、趙警衛、鍾廈、朱翔;
20、高教所
碩導:蔡世華、丁三青、李愛彬、李愛真、羅承選、宋迎法、王增國、張愛淑、張萬紅、張陽、章毛平、鄒放鳴。
博士生導師應是本學科學術造詣較深的教學科研人員,其學術水平在國內本學科領域內處於前列,在某些方面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一般為教授職稱,也有特別優秀的副教授、講師擔任博士生導師。有培養研究生經驗,至少培養過兩屆碩士研究生。能堅持正常工作,擔負實際指導博士生的責任。有協助本人指導博士生的學術隊伍,培養的研究生質量較好。有課程教學經歷,承擔過或正在承擔一定工作量的本科生或碩士生課程。對年輕的教授申請擔任博士生導師,除具備上述條件外,一般應具博士學位。至少培養過一屆碩士研究生或在國內外協助指導過博士生的學位論文。
碩士生導師應是本學科學術造詣較深的教授或相當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學,科研人員,其學術水平在某些方面接近或達到國內或國際先進水平。有培養本科生經驗,至少培養過兩屆本科生。能堅持正常工作,擔負實際指導碩士生的責任。有協助本人指導碩士生的學術隊伍。有課程教學經歷,承擔過或正在承擔一定工作量的本科生課程。

⑺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教育家

中國著名的教育家有老子、孔子、莊子、孟子、荀子、朱熹、梁啟超、蔡元培、陶行知、厲麟似、吳大猷等。

1、老子,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與莊子並稱老莊,代表作為《道德經》。

2、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3、梁啟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號任公。清朝光緒年間舉人,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4、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鶴卿,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進步人士,國民黨中央執委、國民政府委員兼監察院院長。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

5、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縣人,中國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偉大的民主主義戰士,愛國者,中國人民救國會和中國民主同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⑻ 朱松的介紹

朱松,男,1965年出生,吉林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修復科專家朱松修復科副教授、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碩士畢業,在職攻讀博士。擔任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材料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⑼ 福建歷史上都有哪些名人

1、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謚文,世稱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省尤溪縣)。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

⑽ 被稱為"現代中國知識界的卓越先驅"的教育家是誰

的確,作為能引領教師專業發展,引領學生健康成長,引領學校不斷創造的學校決策者必定是有著先進乃至獨特教育思想的人,尤其是在當今教育思潮不斷湧起,教學方法層出不窮的時代背景下,更是期待越來越多的教育專家型的人才投身學校領導層中來,同樣期待更多的教育管理專家不斷從教育實踐中涌現.真正的、一流的教育家應該是有開辟精神和創造精神的教育家.中國當代十六位著名教育家關鍵詞: 勞動模範 特級教師 津貼 當代教育 智慧1、魏書生:遼寧省盤錦市教育局局長,中學特級教師,當代著名教育改革家.因在教育教改中的突出成績,先後榮獲省功勛教師、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班主任、全國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首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等殊榮.兼任全國教育科研規劃領導小組成員、中國中學學習科學研究會理事長、全國中語會副理事會長.著有《語文教學探索》、《班主任工作漫談》、《家教漫談》等書.教育思想:教育民主、科學管理. 2、李吉林:江蘇南通師范第二附屬小學任教.江蘇省首批特級教師、名教師.現任江蘇省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長,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教育思想:情境教育. 3、李鎮西:教育學博士,現任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實驗中學校長.著有《青春期悄悄話〉、《愛心與教育》、《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民主與教育》等.教育思想:教育民主、法治. 4、顧泠沅:江蘇吳江人.現任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在上海青浦縣主持了長達15年的數學教育改革實驗,並進行了近十年的後續研究.多次被評為上海市勞動模範、全國勞動模範,並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是上海市首屆教育功臣、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主要著述有《學會教學》、《教學實驗論》《當代教學策略》《尋找中間地帶》《教學改革的行動詮釋》等.教育思想:行動教育. 5、張思明:數學特級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北京附屬中學副校長.曾榮獲「北京市十大傑出青年」「全國優秀教師」「蘇步青數學教育獎」一等獎、胡楚南優秀教學成果獎等榮譽.他的「中學數學建模和導學探索的教學模式」在中學數學界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6、張化萬:特級教師,曾獲「全國曾憲梓先進教師」二等獎,省優秀教研員.曾任杭州第五六屆政協常委,浙江省副會長,杭州上城區教師進修學校書記兼副校長.從1981年開始語文最優化研究,創設「談天說地」、「玩玩說說」「科學實驗作文」等新課型,倡導在書中學生活,在生活中學語文,注重課內積極的情感交流,實施個體、小組、班級學習形式的優化組合,創設有彈性的差異作業,教學成績斐然.所負責的課題9次獲省市教學科研獎.專著《現代小學寫話與習作教學》是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教材. 7、劉彭芝:中國人民大學附中校長,北京市數學特級教師.第十屆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國數學奧林匹克高級教練員.榮獲北京市優秀教師、北京市勞動模範、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等稱號.著有《人生為一大事來》、《我的教育思想》等. 8、廖文勝:重慶市巴蜀小學校長,特級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是中國兒童美術教育改革的探索者,年僅23歲就成為了當時重慶市最年輕的全國優秀教師.他指導的兒童繪畫作品有186件獲國家、省市級獎勵,其中國家級一等獎21件;指導的兒童美術作品135間參加過日本、美國、英國等24個國家的國際兒童畫展覽. 9、楊瑞清:江蘇南京市浦口人,現任南京市浦口區行知小學校長.23年來為實踐陶行知教育思想獻身鄉村教育,先後創辦了行知實驗班、行知小學、行知基地,開展了不留級實驗、村級大教育以及賞識教育研究,取得優異成績.先後被評為南京市十大傑出青年、江蘇省十大傑出青年、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全國十傑教師、全國師德標兵等.教育思想:鄉村大教育、賞識教育. 10、李希貴:國家督學,山東省濰坊市教育局局長,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勞動模範.獨創的「語文實驗室計劃」獲全國教育實驗優秀教改成果二等獎,並走上國際講台.著有《教育隨想錄》、《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學生第二〉《36天,我的美國教育之旅〉等. 11、龔正行:北京八中校長.1997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1998年獲北京市特級教師稱號,2003年被評為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管理專家.著有《高中生的學習方法與能力培養》、《中學生學習方法指導》、《給新校長的50條建議〉等. 12、康岫岩:1967年畢業於南開大學數學系,現任天津市南開中學校長,天津市南開翔宇學校理事長,市政協常委兼市政協科教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特級教師,天津師范大學兼職教授.參與寫作和主編數學及其他學科類叢書60餘冊,出版《優質中學的教與學>等教育專著,曾主持或參與9項國家級、市級研究課題,被國務院學位辦聘請為全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指導委員會委員.先後榮獲天津市優秀教師、天津市「最具創新精神校長」、天津市「九五」立功先進個人、天津市勞動模範、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等榮譽.教育思想:整體高素養教育觀. 13、唐盛昌:中學數學特級教師,上海市特級校長.現任上海市上海中學校長,上海市中學教師高級職務評審委員會委員,上海市高評委數學學科組組長,國際文憑組織和學術組織亞太地區校長代表,國際文憑組織校長委員會的15個委員之一.1993年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1996年榮獲蘇步青數學教學獎.1981年以來先後編著和編譯出版了各類理論和學術專著30餘本,各類論文近百篇.教育思想:樂育精英. 來源:考試大-教師資格證考試 來源考試大:教師資格證考試 來源:考試大-教師資格證考試. 14、楊一青:現任浙江省杭州市學軍小學校長、杭州市校學管理學會會長.曾被授予浙江省勞動模範、浙江省優秀教師、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15、李烈:1994年被評為數學特級教師.現任北京市第二實驗小學校長,教育部中小學校長培訓專家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教師教育專家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國際交流協會理事,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管理學院兼職教授.曾代表北京市參加全國首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大賽並榮獲一等獎第一名.先後榮獲全國勞動模範、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北京市有突出貢獻科學技術管理專家、北京市首屆十大傑出青年、人民教師獎章、香港柏寧頓孺子牛金球獎傑出獎等榮譽稱號和獎項.著有《我教小學數學》等多本教育專著.教育思想:雙主體育人、以愛育愛. 16、劉京海:成功教育改革與研究的主要發起人、設計者、組織者和實施者之一.現任上海市成功教育研究所所長、上海市閘北第八中學校長、上海市田家炳中學董事長、華東師大兼職教授、上海師大兼職教授;全國中小學整體改革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上海市特級教師、上海市特級校長、全國「十傑」中小學中青年教師、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主編《成功教育》《成功教育探索》《成功教育00例》等專著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老子、墨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王充、韓愈、柳宗元、王安石、朱熹、王守仁、李贄、徐光啟、王夫之…… 孔子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魯國人. 孔子是個大思想家,他創立了儒家學派.首先,他提出「仁」的學說,即要求統治者能夠體貼民情,愛惜民力,不要過度壓迫剝削人民,以緩和階級矛盾.其次,他主張以德治民,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他的學說後來成為我國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統,對後世影響極大. 老子老子(傳說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春秋時期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陽,《史記》載為楚國苦縣 河南鹿邑太清人,也有史料記載,老子為今安徽渦陽人,漢族人,與孔子同時期而年稍長於孔子.有人說又稱老聃.在傳說中,老子一生下來時,就具有白色的眉毛及鬍子,所以被後來稱為老子.相傳生活在春秋時期. 老子是說我國偉大的哲學先驅,其哲學思想歷經幾千年仍然熠熠生輝,富有無窮奧妙.老子的核心思想是「道」,認為,「無」為天地之始就是世界的開始狀態,「有」為萬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墨子墨子,中國先秦墨家學派創始人.中國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科學家、人權活動家. (約公元前479年~前381年).他曾提出「兼愛」「非攻」等觀點,創立墨家學說,並有《墨子》一書傳世.墨學在當時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出生於山東滕州,也有少數學術界人士認為墨子出生於河南魯山孟子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於周烈王四年,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漢族,山東鄒城人.名軻,字子輿.又字子車、子居.父名激,母仉氏.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山東鄒城人.著有《孟子》一書. 民本思想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意思是說,人民放在第一位,國家其次,君在最後.孟子認為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為政者要保障人民權利.孟子贊同若君主無道,人民有權推翻政權. 荀子荀子(xunzi)(前313年-前238年)名況,字卿,後避漢宣帝諱,改稱孫卿.戰國時期趙國猗氏(今山西安澤)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時人尊稱「荀卿」.曾三次出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後為楚蘭陵(今山東蘭陵)令. 荀子的思想偏向經驗以及人事方面,是從社會脈絡方面出發,重視社會秩序,反對神秘主義的思想,重視人為的努力.孔子中心思想為「仁」,孟子中心思想為「義」,荀子繼二人後提出「禮」,重視社會上人們行為的規范. 董仲舒董仲舒,是西漢一位與時俱進的思想家,西漢時期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和今文經學大師.出生年代(前179~前104)中國漢代思想家,政治家.景帝時任博士,講授《公羊春秋》.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董仲舒在著名的《 舉賢良對策》中,提出他的哲學體系的基本要點,並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漢武帝所採納. 王充王充(27——約97),字任壬,會稽上虞人,他的祖先從魏郡元城遷徙到元稱.王充年少是就成了孤兒,鄉里人都稱贊他孝順.後來到京城,到太學(中央最高學府)里學習,拜扶風(地名)人班彪為師.喜歡博覽群書但是不死記章句.家裡窮沒有書,經常去逛洛陽集市上的書店,閱讀那裡所賣的書,看一邊就能夠背誦,於是精通了百家之言. 韓愈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韓愈的思想淵源於儒家,但亦有離經叛道之言.他以儒家正統自居,反對佛教的清凈寂滅、神權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贊孟子辟排楊朱、墨子,認為楊、墨偏廢正道,卻又主張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貴王道,賤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他抨擊二王集團的改革,但在反對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等主要問題上,與二王的主張並無二致. 柳宗元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和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河東(今山西省永濟縣).代宗大歷八年(773)出生於京都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並稱韓柳.與劉禹錫並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並稱「王孟韋柳」.世稱柳河東或柳柳州.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與韓愈一 起倡導唐代古文運動,在反對驕文、提倡古文方面傾注了大量心血.他較為重視作家的道德修 養,指出:「文以行為本,在先誠其中.」凡此種 種,構成古文運動理論的精華. 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小字獾郎,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世稱臨川先生.撫州臨川人(現為撫州市鹽埠嶺),漢族.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死後謚號「文」.他出生在一個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損之,曾為臨江軍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幾任州縣官.安石少好讀書,記憶力強,受到較好的教育. 朱熹朱熹(xī )(1130-1200年)中國南宋著名思想家.字元晦,後改仲晦,號晦庵.別號紫陽,祖籍徽州婺源(今屬江西),漢族人.其父朱松,宋宣和年間為福建政和縣尉,後寓居福建.朱熹出生於福建尤溪,14歲喪父,隨母定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五里夫.紹興十八年(1148)中進士,歷仕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曾任知南康,提典江西刑獄公事、秘閣修撰等職.後由趙汝愚推薦升任煥章閣侍制、侍講. 他強調治學"貫專而不貴博.蓋惟專為能知其意而得其用,徒博則反苦於雜亂淺略無所得. 等等.

熱點內容
大學生洗澡圖片 發布:2025-08-08 20:29:57 瀏覽:914
托福90分美國大學 發布:2025-08-08 20:19:40 瀏覽:854
浙江傳媒大學研究生院導師 發布:2025-08-08 20:15:21 瀏覽:636
鞍鋼18年新入職多少本科生 發布:2025-08-08 20:14:38 瀏覽:907
去年那個學校招本科生錄兩次 發布:2025-08-08 20:10:21 瀏覽:163
遼寧師范大學助學金發放時間 發布:2025-08-08 20:10:15 瀏覽:27
法學研究生導師的選擇 發布:2025-08-08 19:59:13 瀏覽:873
大學老師入民盟 發布:2025-08-08 19:43:19 瀏覽:961
2016廣州大學各專業錄取分數線 發布:2025-08-08 19:29:15 瀏覽:822
研究生讀導師的博士生 發布:2025-08-08 19:27:40 瀏覽: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