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南開大學法學系教授

南開大學法學系教授

發布時間: 2021-02-10 01:52:19

① 南開大學法學院的學院領導

黨委書記:付士成
院長:左海聰
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李悅
副院長:侯欣一、陳耀東

② 南開大學法學院好的導師有哪些啊謝謝……

南開國際法和法律史實力較強,要說專門做證券法方向的就一個萬國華,雖然是博導,實力很一般。我就列一下國際法方向的博導吧。都不錯的。
左海聰教授
武漢大學法學博士,教育部2005年新世紀優秀人才,原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國際經濟法研究室主任,現任南開大學法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法學會
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和天津市法學會副會長,國際經濟法學會常務理事,師從武漢大學著名國際經濟法學者姚梅鎮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商法,國際貿易
法,WTO法等。
朱京安教授 南開大學法學博士,原中央民族大學文法學院副院長,南開法學院國際法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導師,兼任國際經濟法學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貿易法,國際貿易管製法,綠色技術壁壘等。
許光耀教授 武漢大學法學博士,原湖南大學法學院國際法系系主任,並獲湖南省社科成果一等獎,現任南開大學法學院教授,師從著名國際私法學者李雙元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私法,歐盟反壟斷法等。
程寶庫教授,南開大學博士,國務院反商業賄賂問題首席咨詢專家,現任南開大學法學院教授,國際經濟法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方向為WTO競爭規則,農業協議,跨國反商業賄賂法等。
史學瀛教授,南開大學博士,原天津外貿學院教授,現任南開大學法學院環境法教研室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節能減排法,生物多樣性法,國際環境法等。

③ 天津有法律系的大學

學院簡介
南開大學法學院於2004年5月成立,由原法學系、法學研究所和國際經濟法研究所等單位組成。法學院現有法學理論與法律史、憲法與行政法、民商法、經濟法、訴訟法、刑法、國際法、資源與環境保護法等八個教研室和法學研究所、國際經濟法研究所等兩個研究機構。設黨委辦公室、行政辦公室、教學科研辦公室、團委及學生工作辦公室、法律專業碩士教育中心、培訓中心等工作機構,建有圖書資料中心、物證實驗室、模擬法庭、計算機房等教學科研支持系統。
[編輯本段]成立背景
隨著校內管理體制改革,南開大學於1994年按法學門類組建包括法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學科在內的法政學院,並於1998年開始實體化運作。為了推動各學科的發展,南開大學於2004年5月決定按法學一級學科成立法學院。
[編輯本段]師資力量
法學院有職工64人,專任教師46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21人、講師10人。法學院現有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與行政法、民商法、經濟法、訴訟法、國際法、資源與環境保護等8個法學碩士點和法律碩士(jm)專業學位點,及法學本科學生。其中有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2人、天津市「五個一批」人才入選者1人、南開大學教學名師獎獲得者1人、天津市優秀法學家當選者3人;天津市優秀中青年法學家當選者11人。學院圍繞師資隊伍建設,努力實施「名家、名著、名派」工程,培養名師,出版名著,形成名派,建設一流的學術隊伍。有計劃內在校生1388人,其中碩士研究生829人,本科生559人;研究生課程班學生82人。
[編輯本段]學院發展
南開大學從1919年建校起,本著「文以治國,理以強國,商以富國」的辦學思想,就十分重視作為培養治國人才的法學學科的建設。順應當時法學學科的發展趨勢,強調法律、政治、經濟等多學科密切結合。因此,在南開大學的歷史上,法學學科先後屬於南開大學的政治經濟學院和法商學院。建校之初,南開大學就聘請了著名學者為南開學生開設法學類課程。二十世紀二、三、四十年代,著名學者和法律專家梅汝璈、徐漠、肖公權、王贛愚、張金鑒等先後任教於南開,或在南開承擔法學課程。王贛愚教授一直執教於南開,並且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仍然指導國際經濟法碩士研究生,直至1997年病逝。1980年,南開大學建立法學系,首任系主任是潘同龍教授。高爾森教授在國內較早開展國際經濟法研究,並在當時的國際經濟研究所內設立了國際經濟法研究室,1995年成立國際經濟法研究所,高爾森教授擔任首任所長。1985年,我國著名法學家李光燦教授調入南開大學,由李老領銜成立了南開大學法學研究所,李老擔任名譽所長。法學研究所初建時,聘請了國內許多知名學者來所指導和從事研究工作,著名法學家呂世倫教授擔任首任所長。

④ 南開大學的法學好么

呵呵,這樣一說就是天塌下來也不能報了,其實還是有些不實信息的~
南開大學法學院是2004年建院版,權至今也不過六年時間,碩士研究生也沒有畢業一兩屆,你要求它要有博士點,它沒有碩士生的那個覆蓋面啊!
柏樺和於語合都是講法史的,但是他們將的有各自的風格,要是對法制史感興趣的,柏樺挺不錯的,百家講壇都講過的啊~
法學院有院長啊,不是左海聰么?怎麼聽說沒有院長呢?剛開始成立的時候不全啊,現在就全了哈~關於法碩分不分導師的問題不太清楚了~不是法碩也沒有關注過!
然後法學院是在主樓三樓,沒有自己的樓,但也不可別人分著用。你說的那種情況我沒有聽過過,確實有模擬法庭,不是炫耀的,這個真的有!
嘿嘿,不知道你已經報完了沒有,如果報完了話也就只澄清一下事實就好了~
其實南開這個學校學風很正,學習氛圍不錯的,法學院建院晚,所以和其他院相比算弱了,不過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發展;如果分數適合的話可以考慮選擇的哈~

⑤ 南開大學法學院的博士生導師名單

國際法方向
左海聰教授 武漢大學法學博士,教育部2005年新世紀優秀人才,原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國際經濟法研究室主任,現任南開大學法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和天津市法學會副會長,國際經濟法學會常務理事,師從武漢大學著名國際經濟法學者姚梅鎮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商法,國際貿易法,WTO法等。
朱京安教授 南開大學法學博士,原中央民族大學文法學院副院長,南開法學院國際法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導師,兼任國際經濟法學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貿易法,國際貿易管製法,綠色技術壁壘等。
許光耀教授 武漢大學法學博士,原湖南大學法學院國際法系系主任,並獲湖南省社科成果一等獎,現任南開大學法學院教授,師從著名國際私法學者李雙元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私法,歐盟反壟斷法等。
程寶庫教授,南開大學博士,國務院反商業賄賂問題首席咨詢專家,現任南開大學法學院教授,國際經濟法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方向為WTO競爭規則,農業協議,跨國反商業賄賂法等。
史學瀛教授,南開大學博士,原天津外貿學院教授,現任南開大學法學院環境法教研室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節能減排法,生物多樣性法,國際環境法等。
民商法方向
陳耀東教授,南開大學博士,曾在日本立命館大學完成博士後期課程,現任南開大學法學院院長助理,主要研究方向為不動產法,物權法等。
萬國華教授,南開大學博士,現任南開大學法學院經濟法教研室主任,南開大學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證券法,公司法,公司治理等。
何紅鋒教授,天津大學博士,現任南開大學法學院教授,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重要項目,主要研究方向為知識產權法,政府采購法,合同法等。
法制史與法理學方向
柏樺教授,日本國立大阪大學博士,曾任人民大學教授,現任南開大學法學院和周恩來政府學院雙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古代刑法史,古代法律思想史等。
侯欣一教授,南開大學法學博士,曾任西北政法大學教授,現任南開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天津市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法制史研究會秘書長,教育部法學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司法考試命題組卷一組專家。主要研究方向為近現代法治思想史,陝甘寧邊區法律制度,法律社會學等。
於語和教授,天津師范大學法學博士,人民大學法學博士後,曾任天津大學法律系系主任,現任南開大學法制史法理學教研室主任,師從徐大同和曾憲義教授。研究方向為古代法制史,民間法等。
劉風景教授,人民大學法學博士,曾任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政策研究處處長,現任南開大學法學院教授,教育部2010年新世紀人才入選者,師從著名法理學者孫國華教授。研究方向為法律語言學,法哲學,法社會學等。
行政法方向
傅士成教授,南開大學法學博士,現任南開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主要研究方向為行政強製法,行政處罰法等。
刑法方向
劉士心教授,吉林大學法學博士,現任南開大學法學院院長助理,師從著名刑法學家吳振興教授,教育部2006年新世紀人才入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犯罪學,犯罪構成論理論等。
張心向教授,南開大學法學博士,現任南開大學刑法教研室主任,天津市檢察院咨詢專家,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刑法,和刑法社會理論。
鄭澤善教授,日本中京大學法學博士,現任南開大學法學院刑法教研室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日本刑法,韓國刑法,比較刑法等。

⑥ 求問:南開大學法學系 不勝感激~~~~~

我雖然不是南開的,但是我是法學院的。
法學專業的主幹課一般是13門,一般大一學法理,中國法制史,民法,憲法,大二開始學刑法,商法,民事訴訟,刑事訴訟,大三是,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有些學校會把知識產權加入,就是14門主幹課,一般是大二學。
民法可能會學兩個學期甚至更多,商法也是。
上面是我們學校的分類,別的學校可能會有稍微變動,不過不會太大,總之法理是最開始,從第二學期開始民刑,大三是三國經濟法行政法這些比較難理解,而且需要其他法律做基礎的。
重點的話。。。要一一給你說出來是挺不容易的。但13門主幹課中,比較重要的是法理,憲法,民法民訴刑法刑訴,因為比較接近生活。北大的研究生入學考試還會有商法經濟法法制史行政法。三國一般是不考的。
但是看你應該是愛學習的孩子,這些主幹課每一門都是單獨列成績,都對獎學金一類有影響的。

至於你們學校哪一塊比較好嘛,學校主頁應該會有。但是對於目前你的狀態是幫助不大的。因為法學本科生是什麼都要學的,等到了研究生才會具體分類。

多學門語言肯定是有幫助拉。但如果跟法律掛鉤的話,會推薦法語或者德語。因為中國對大陸法系(你大一就會學什麼是大陸法系了)國家的法律借鑒得比較多,尤其是法國和德國。如果想讓多學的這門語言對專業有幫助的話,當然是選這兩個。日語,個人認為沒有什麼幫助,但是為了興趣,或者以後出國或者交流方便的話,也是可以學的,但是在這種層面上說,所有的第二外都是有幫助的。

看來你很愛學習呀,還沒開學就已經開始研究這些了。
其實不用這么迷茫,進了學校一個學期之後就什麼都明白了,不用擔心。

⑦ 哪位好心人能提供一份南開大學法學院侯欣一教授的課表

這個學期給本科只開一門中國法制史 周四567節 校區301

⑧ 南開大學的法學院好嗎

法學在南開確抄實屬於比較弱的一個襲學科,不過那些描述顯然也是老皇歷了。
法學院早已有了自己獨立的辦公地點(主樓二樓),並將隨著新校區的建設而擁有自己獨立的法學樓。即使是現在,法學院的條件也是不錯的。
法學院最近幾年發展很快,來了不少新人,現在的院長是左海聰教授(博導),國際法方向,原來是武大的博導,水平就挺好的。南開法學現在暫時還沒有博士點,不過今年就將擁有博士點。
說實話,南開的法學在南開確實顯得相對較弱了(南開是求精不求大的學校,擁有的學科水平很高;換句話說,南開弱的學科沒有,有的學科不弱,來到南開就能保證接受高水平的教育),不過正在迅速發展之中。而且南開的學風是極好的,本科能把基礎打得很扎實,將來考取別校研究生時,不管在知識儲備還是學校形象上都有優勢。
當然,法學名校還得數人大、武大、北大、吉大那幾家,能上這幾家的法學,更好。

⑨ 南開考古系的導師介紹

南開大學沒有考古系,但歷史學院有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其中有很多老師是研究考古的。以下信息從歷史學院官網摘錄
1.劉毅 (教授)
研究方向
中國陶瓷考古、中國古代陵墓制度、明清宮廷歷史
個人簡介

劉毅,男,1964年3月生,天津市人,無黨派。1983年7月天津一中高中畢業;1987年7月南開大學本科畢業,獲法學、歷史學雙學士學位;1993

年6月獲南開大學歷史學碩士學位,1999年7月獲南開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2000年8月至2001年8月,受韓國高等教育財團資助,在漢城梨花女子大
學作訪問學者。

1987年7月起在南開大學歷史系博物館學專業(2001年改為歷史學院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工作,歷任助理館員、講師;1995年12月破格晉升副教
授;1997年被遴選為南開大學第三學術梯隊成員;2001年12月晉升教授。1998年10月至1999年9月任歷史系主任助理;1999年3月起任博
物館學專業主任。2002年3月出任歷史學院院長助理,2003年5月復任文物與博物館學系主任。是南開大學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學科帶頭人。

歷年來開設過的課程有:「中國古代陶瓷器」、「中國文物學概論」(曾名「中國文化遺產概論」)、「中國古代陵寢制度研究」、「中國古代服飾文化」(以上本
科生);「中國陶瓷考古研究」、「中國古陶瓷鑒定概要」、「文物考古與中國社會史研究」、「漢唐明清物質文化專題研究」、「中國文物文獻學概論」(以上碩
士研究生);「中國古代帝王陵墓研究」、「漢唐宋明帝王陵墓考古學專題研究」、「中國陶瓷考古研究」、「唐宋元瓷器專題研究」(以上博士研究生)。其中
「中國古代陶瓷器」、「中國文物學概論」兩課程在1995-1997年南開大學課程建設評估中先後被評為校級優秀課程。「中國古代陶瓷器」課程於2004

年被評為南開大學精品課、2006年被評為南開大學示範精品課。2007年,獲首屆南開大學「良師益友」獎;2008年,獲第四屆「南開大學教學名師
獎」。
招收中國陶瓷考古、中國古代陵墓制度研究方向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

主要從事中國陶瓷考古、中國古代陵墓制度以及明清宮廷生活史的教學和研究,對於唐宋元陶瓷考古、宋明清帝王陵墓制度、明清宮廷典章制度等方面尤為關注。出
版過《明清皇室》(紫禁城出版社,北京,1997年)、《明清宮廷生活》(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瓷器鑒定自學教程:瓷器鑒定三十講》(萬卷出
版社,沈陽,2005年)、《明代帝王陵墓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北京,2006年)、《中國古代陵寢制度研究講義》(新星出版社,韓國漢城,2006

年)、《中國古代陵墓》(南開大學出版社,天津,2010年)等個人著作;參與過《中國古代物質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0年)、《文物鑒定
指南》(陝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等集體著作的寫作。主編「南開文博書系」於2010年5月起由南開大學出版社陸續出版。歷年來,在《考古》、《文
物》、《故宮博物院院刊》、《中國歷史文物》、《中國古陶瓷研究》、《中國文物報》、《中國博物館》、《文物天地》、《華夏考古》、《中原文物》、《考古
與文物》、《南方文物》(原名《江西文物》)、《景德鎮陶瓷》、《東南文化》、《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學刊》、《東方博物》、《福建文博》、《北方文
物》、《文物研究》、《文物季刊》、《四川文物》、《河北陶瓷》、《博物館研究》、《南開學報》、《南開史學》、《中國社會歷史評論》、《歷史月刊》(中
華台北)、《東洋學研究》(韓國漢城)、《東北亞研究》(韓國釜山)等專業學術刊物以及國(境)內外專題論文集中發表過中國陶瓷考古、古代陵墓制度研究等
方面的論文70餘篇,其他文章30餘篇。
所著《明代帝王陵墓制度研究》於2007年獲「2006年度全國文博考古最佳論著獎」,2008年先後獲「南開大學亞洲研究中心第四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天津市第十一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1994年11月當選為中國古陶瓷研究會(後改名中國古陶瓷學會)理事;2001年10月當選為中國古陶瓷學會學術委員、常務理事。2000年8月起受聘
為天津市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2002年4月出任中國博物館學會理事;2002年9月當選為天津市文物博物館學會副理事長。2011年1月被聘為全國文物
與博物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

目前正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基地(南開大學)重大項目《漢到明墓葬所見民間信仰暨近現代華北民間信仰研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清代
帝王陵墓制度研究》、國家文物局「2009文化遺產保護科學和技術研究課題」《明代藩王陵墓調查研究》項目的研究工作;參與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基地(北京
大學)重大項目《宋代墓葬研究》的研究工作。主持教育部「馬工程」人文社科重點教材《中國文物學概論》的編寫(首席科學家)。

2.劉尊志 (教授)
研究方向
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考古與物質文化研究
個人簡介

尊志,男,1971年12月出生,江蘇豐縣人,漢族,民主促進會會員,現為南開大學歷史學院考古學與博物館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秦漢考古學術委員會委
員。先後就讀於南開大學與鄭州大學,研究生學歷,歷史學博士,考古學及博物館學方向博士後。1995-2007年,在江蘇省徐州市徐州博物館考古部從事田
野考古發掘及研究工作,2007年9月至2009年6月,在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09年至今,為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古學與博物館學系教
師。
研究方向為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考古與物質文化研究,另對中國古代石刻、田野考古等有相關研究。主講博、碩士研究生及本科生十門課程,主
持和參與多項國家級、省部級、校級科研項目,在專業期刊上發表論文數十篇,出版專著兩部,參與《中國考古學·秦漢卷》等著作六部。具有田野考古發掘領隊資
格,主持和參與數百座古墓葬及十餘處古遺址的發掘,發表考古發掘簡報近二十篇。

講授課程:
講授5門本科生課程:《中國考古(上)》(38學時)、《物質文化史(2-1)》(38學時)、《中國古代石刻》(38學時)、《田野考古學通論》(38學時)、《文博應用技術》(58學時)
2門學術碩士研究生課程:《秦漢魏晉南北朝考古與物質文化研究》(40學時)、《田野考古學》(40學時)
2門專業碩士研究生課程:《秦漢魏晉南北朝考古與物質文化研究》(40學時)、《田野考古學》(40學時)
1門博士課程:《秦漢考古專題》(40學時)
共計10門課程。

3.賈洪波 (教授)
研究方向
夏商周考古與物質文化,中國古代青銅器,中國古代建築
個人簡介
1967
年生人,籍貫河北懷安。1991年南開大學歷史系博物館學專業本科畢業,獲歷史學學士學位。1994年南開大學歷史系博物館學專業研究生畢業,獲歷史學碩
士學位,同年留校任教至今。現為南開大學歷史學院考古學與博物館學系教授,主要從事夏商周考古與物質文化、中國古代青銅器、中國古代建築等方向的教學和研
究工作。
講授課程:
本科生課程: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史(先秦部分),中國古代青銅器,中國古代建築
研究生課程:夏商周考古與物質文化,青銅器研究與鑒定

4.程平山 (副教授)
研究方向
中國考古學與中國古代史
個人簡介
程平山(Cheng Pingshan)1999年於北京大學獲歷史學博士,副教授。
從事中國考古學與古史研究。主要研究課題:中國考古學文化與古史研究、聚落研究、中國歷史地理、年代學、藝術與宗教等。
主要講授的課程有:中國考古學研究、先秦兩漢考古學、考古學理論與方法、中國考古學通論、文博應用技術(田野考古方法論、考古繪圖和考古測量)等。

5.袁勝文 (副教授)

研究方向
陶瓷考古、中國古代玉器
個人簡介

勝文,男,漢族。1970年出生於新疆石河子市,祖籍四川安岳。1992年考入南開大學歷史系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先後獲得歷史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
2002年畢業後留系任教。主要從事中國陶瓷考古、中國古代玉器、秦漢物質文化的研究,主講「中國古代玉器」和「秦漢物質文化」等本科生課程。

6.陳暢 (副教授)
研究方向
先秦時期考古與物質文化研究
個人簡介

暢,女,1980年12月生人,2003年畢業於天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同年考入吉林大學文學院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專業,2005年碩博連讀,2008年獲
博士學位,同年應聘為歷史學院教師,確定為講師職稱。2013年評為副教授職稱。 2014年1月進入南開大學博士後流動站進修。
講授課程:《西方博物館歷史與理論》、《西方考古學概論》、《文化人類學概論》、《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

7.黃春雨 (副教授)
研究方向
理論博物館學中外博物館比較研究
個人簡介

春雨,1962年2月出生,山西省大同市人。1984年畢業於南開大學歷史系博物館學專業畢業。現任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副主任,副教授。主
要從事博物館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在《中國博物館》、《南開學報》等刊物上發表多篇有影響的學術論文。任全國十大精品陳列評審專家庫專家,承擔《國家博物
館功能與選址》等國家級研究項目。

⑩ 南開大學法學院的師資力量

學院有教職工75人,專任教師57人。其中教授21人(其中博導17人),副教授21人,講師專15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54人,占教屬師總數的94.7%。其中有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教育部首席專家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5人、天津市「五個一批」人才入選者1人、南開大學教學名師獎獲得者1人、天津市優秀法學家當選者3人、天津市優秀中青年法學家當選者11人。 學院圍繞師資隊伍建設,努力實施「名家、名著、名派」工程,培養名師,出版名著,形成名派,建設一流的學術隊伍。學院現有計劃內在校生866人,其中本科生468人,碩士研究生398人,博士研究生17人。另有在職法律碩士專業研究生350人,研究生課程班學生100餘人。2011年南開大學法學院在學科建設獲得重大突破,成功申報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天津市一級重點學科。

熱點內容
同濟大學數學系博士 發布:2025-08-08 20:38:49 瀏覽:352
山東大學中心校區模擬電路老師 發布:2025-08-08 20:34:13 瀏覽:374
大學生洗澡圖片 發布:2025-08-08 20:29:57 瀏覽:914
托福90分美國大學 發布:2025-08-08 20:19:40 瀏覽:854
浙江傳媒大學研究生院導師 發布:2025-08-08 20:15:21 瀏覽:636
鞍鋼18年新入職多少本科生 發布:2025-08-08 20:14:38 瀏覽:907
去年那個學校招本科生錄兩次 發布:2025-08-08 20:10:21 瀏覽:163
遼寧師范大學助學金發放時間 發布:2025-08-08 20:10:15 瀏覽:27
法學研究生導師的選擇 發布:2025-08-08 19:59:13 瀏覽:873
大學老師入民盟 發布:2025-08-08 19:43:19 瀏覽: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