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王曉平

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王曉平

發布時間: 2021-02-10 06:09:28

❶ 南京大學文科的好專業以及就業前景

中國語言文學,天文學都是國家重點學科的一級學科,我感覺還不錯。
中文系現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和漢語言文字學),居全國中文系第2名。1個國家重點研究中心(中國現當代文學),1個省級重點學科(戲劇戲曲學),8個博士專業、8個碩士專業(詳見後述)和1個本科專業(漢語言文學專業,學制4年)。
南京大學中文系現有教職工92人,其中教授38人、副教授29人,他們與歐美、日韓和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著名高校和科研機構有著密切的交流與合作。中文系現有藏書37萬冊,圖書資料數量居全國高校中文系之首,其中包括線裝書庫、30年代文學刊物特藏書庫、文革專題書庫等特色收藏。中文系還率先建立了計算機光碟檢索二級站、影視製作實驗室和社會語言學實驗室,教學、科研設施均屬國內一流。
在獎、助學金方面,除學校的統一項目之外(35%的學生都可獲獎),中文系還有特設的黃侃獎學金、沈祖芬獎學金、岸根卓郎獎學金和比較文學與外國文學獎學金。
中文系本科生的培養目標是輸送優秀的研究生生源和優秀的學士學位獲得者。每屆畢業生目前按20%左右的比例直升研究生(包括文藝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戲劇戲曲學等8個學科方向,它們既是碩士專業,也是博士專業)。
中文系的本科學生除課程學習之外,還有固定的畢業實習和不定期的教學實習,在此期間他們將在報刊發表人均2萬字以上的文章,還將走訪祖國的名山大川和著名的人文景點。同時,他們還有著與外國留學生、進修生共同居住、互相學習的特殊機會。近年來,中文系還和香港、台灣等地區的高校建立了密切的交流關系,使學生們有機會出訪和交換學習。
中文系培養的學生除了具有南大學生共有的計算機技能強,英語好等特點之外,更具有文化素質高,專業技能和寫作能力強,發展後勁充足的優勢,特別適合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新聞出版,教學科研等崗位的工作,受到用人單位廣泛好評,近年來中文系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都在90%以上(還有多名學生被哈佛大學、牛津大學等歐美著名高校錄取)。建系以來,中文系已為國家培養了5000多名畢業生,許多人成為各個行業的業務帶頭人或走上了各級領導崗位,在國內外為母校和中文系贏得了崇高的榮譽。
選擇南大中文系畢業生是睿智的投資!
南京大學天文學系始建於一九五二年,是目前國內高校中歷史最悠久、專業設置最齊全、學歷層次最完備、師資力量最雄厚、培養人才也最多的天文學專業院系。經過五十多年的建設和發展,我系現設有2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天體物理和天體測量與天體力學)及相應的2個博士點和1個博士後流動站,擁有4位院士、1位特聘教授及一批年富力強、成果卓著的中青年學術骨幹,在教學、科研及科技創新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天文學系歷來十分重視對學生的培養教育,作為目前我國天文學專業唯一的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該系把對本科生的培養納入學校基礎學科教育學院的培養體系,實現扎實基礎、拓寬知識、強化實踐、培養能力的教學目標。同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培養目標和社會需求的不同,進行教學改革,因材施教,從而使學生的培養質量不斷提升,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本科畢業生能得到國內外繼續深造的機會,踏入社會的畢業生也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就業前景一直比較看好。
該系畢業生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良好的科研素質,計算機水平和動手能力普遍較強,能夠從事天文科技、科普、航天航空、國防科技以及各類院校的師資等工作。

❷ 南京大學中文系怎麼樣

在教育部官方的學科評估中,南京大學的中國語言文學得分88,排名全國第4名,實力很強。

❸ 南京大學中文系在那個校區

中文系目前在鼓樓校區,但已經在仙林建院系大樓了,樓建成就要全部搬到仙林,估計會在一年之內,這是說的研究生以及老師辦公地點。現在本科生已近在仙林了。

❹ 南京大學文學院的科研機構

設立宗旨
在中國歷史上,漢文化曾給周邊國家和民族以很大影響。今天,人們將歷史上以漢字為書寫工具的國家和地區,稱之為「漢文化區」。她不僅包括中國,同時也包括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家,後者又被稱作「域外漢文化」。域外漢籍是域外漢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指的是域外文人用漢字書寫的有關政治、道德、歷史、宗教、語言、文學、藝術等方面的著作,也包含少量流傳海外但在國內已失傳的文獻。其重要性,已引起國際學術界的極大關注,近年來的發展尤為迅猛。但國內一直未有從事這一研究領域的專門機構,難以系統、持續地展開。有鑒於此,南京大學於2000年2月成立了域外漢籍研究所,以推動這一新興學科的建設和發展。
域外漢籍研究所以域外特別是日本、韓國、越南所藏漢籍為中心,致力於東亞漢文化的整體研究,這一研究對東亞的文化建設顯然具有積極的意義,在全球化呼聲日益高漲的今天,更具有以學術為紐帶,使不同國家、不同民族消除隔閡、增進理解的意義。
域外漢籍研究所推崇嚴謹朴實,力黜虛誕浮華;嚮往學思並進,鄙棄事禮相絕;主張多方取徑,避免固執偏狹。總之,即倡導並實踐以文獻學為基礎的綜合研究。
研究計畫
1、 期刊系列:每年在中華書局出版一輯《域外漢籍研究集刊》,字數在40萬以上。目前已出版第一輯(2005年)、第二輯(2006年)。
2、 資料系列:有計劃地出版「域外漢籍資料叢書」,目前已出版《朝鮮時代書目叢刊》(9冊,中華書局2004年版),在今後三年中出版以下資料集:(1)域外中國文學評論資料集(韓國卷),約150萬字;(2)日本十五至十九世紀宋詩研究資料集,包括蘇軾、黃庭堅、惠洪、陸游等,約600萬字;(3)朝鮮時代杜甫研究資料集,約60萬字;(4)日本江戶時代《世說新語》注釋集成,約50萬字;(5)日本詩文評匯編(漢文卷),約120萬字。以上資料總字數近1000萬字,由中華書局出版。
3、 研究系列:出版「域外漢籍研究叢書」,近年擬出版以下十二種:(1)《清代詩話東傳之研究》;(2)《朝鮮時代漢文學典範研究》;(3)《古逸書回傳之研究》;(4)《纂注杜詩澤風堂批解研究》;(5)《朝鮮時代漢文化啟蒙教育研究》;(6)《越南漢喃古籍的文獻學研究》;(7)《域外所藏稀見唐宋文獻之實證性研究》;(8)《越南漢喃避諱字研究》;(9)《杜詩在韓國的傳播及影響》;(10)《東亞漢籍交流研究法舉例》;(11)《日本漢詩論稿》;(12)《宋人撰述流傳麗鮮考》等。 設立宗旨
致力於馬克思主義美學中國化和中國傳統美學的現代闡釋,努力推動現代人文科學方法與美學研究的結合,從美學維度推動現代中國文化建設和發展。
科研項目
「985創新地區項目」
「漢語言文學與民族認同」之子課題:民族認同概念研究(周憲)
中國少數民族審美認同機制研究(王傑)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文學理論基本問題:從現代到後現代(周憲)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中國共產黨三代領導人的文藝思想與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當代形態研究(王傑)
當代文學變體和形式創新問題研究(趙憲章)
意境的哲學基礎——從王弼到慧能的美學考查(李昌舒)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基地重大項目
文藝美學的學科定位與發展趨勢研究(王傑)
江蘇省十一五規劃重點項目
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基本問題研究(王傑)
十一五規劃國家級教材
研究型大學文學專業系列教材(周憲主編)
審美人類學概論(王傑主編)
學術活動
不定期組織多學科學者就美學和當代中國藝術中的重要現象進行研討和對話。美學研究所成立一年來,已於北京大學張世英教授、美國匹斯堡大學許倬雲院士、德國弗賴堡大學邁茲教授合作進行過三次研討,研討會記錄稿陸續發表。 簡介
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社會語言學實驗室成立於2003年6月27日,為國內首家社會語言學實驗室。社會語言學實驗室是應用社會科學的實驗方法進行語言研究的機構。國外比較著名的社會語言學實驗室有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社會語言學實驗室和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社會語言學實驗室。南京大學社會語言學實驗室的特點是將語言學研究與本科教學相結合,為有志於社會語言學研究的本科生提供盡早投入科研實踐的機會。南大社會語實驗室的研究重點為語言變異、語言變化,以及社會現實中的語言和交際問題。
研究項目
南京城區普通話使用情況調查(實驗室項目)
南京防疫宣傳效果調查研究(實驗室項目)
《言語社區理論研究》,社科基金預研項目,徐大明
《本土漢語與域外漢語協調策略研究》,江蘇省社科規劃項目,郭熙
《字母詞規范研究》,國家語委十五規劃項目,郭熙
《南京方言語音資料庫》,社會科學院項目,顧黔
《江淮官話與吳語邊界的調查研究》,中美合作研究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顧黔
《進行中的變化:包頭言語社區15年後的再調查》,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徐大明
《包頭語言社區歷時口語語料庫建設》,實驗室項目
《一個中國鄉村親屬稱謂的變異機制》,付義榮
《廣西壯族聚居區多語、多方言現象研究》,楊玉國
《方言的社會語言學研究》,郭駿
《音譯詞的文化考察》,張娟
《白領階層的語言變異》,劉英
《包頭言語社區語言變異研究》,祝曉宏
《鹽城方言入聲字變異現象研究》,任競春
《關於南京大學學生對PTH及PTH水平測試態度的調研》,丁令德
《重慶方言重疊式研究》,周艷
《南通地區普通話使用情況調查》,管娟娟
《言語交際中的性別差異研究》,陳婷婷 《全清詞》是原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現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下達的國家級大型重點古籍整理項目。項目要求參照前人編纂《全唐詩》、《全宋詞》的做法,將清代300年的詞作搜羅齊備,按一定體例匯集編纂,整理校點,然後出版成書,成為有清一代詞的大型總集,為學術界研究這一薄弱環節提供方便。由於清代距現在時間很近,資料分散且基本上未經有效整理,所以難度非常大。
1982年,該項目下達南京大學,隨即成立了《全清詞》編纂研究室,從1982年至1989年,展開了一系列工作,並主要進行了「順康卷」的編纂。「順康卷」幾經曲折,最後於2002年5月由中華書局出版,凡20冊,850萬字。
《全清詞》擬分5卷,即「順康卷」、「雍乾卷」、「嘉道卷」、「咸同卷」、「光宣卷」。「順康卷」以下各卷的編纂現正在進行中。 南京大學明清文學研究所成立於1999年1月。主要工作內容,一是常規性地招收和培養博士、碩士生;二是培養或引進有關人才,使得中文系在明清文學研究方面的某些薄弱環節盡快得到彌補;三是在開展傳統研究的同時,積極發展新的方向,從不同方面,全方位地同國際學術界對話;四是從事《全清詞》的編纂。
2000年5月,明清文學研究所成功地主辦了 「明清文學與性別」國際學術研討會,海內外專家學者60餘人參加會議,引起了積極的反響。會議論文集《明清文學與性別研究》已於2002年10月由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
明清文學研究所由張宏生教授擔任所長。 古典文獻研究所成立於1983年,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第一批古籍整理研究機構之一,也是教育部全國高校古籍整理與研究工作委員會直屬研究所之一,以整理中國古代文獻、研究和弘揚傳統文化為宗旨。
本所在首任所長程千帆先生、第二任所長周勛初先生領導下,經過一批中青年學者的努力,在古典文獻的整理、考訂和理論闡發諸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並形成了將文獻學與文藝學相結合、賦予傳統的古典文獻研究以現代學術品質的嚴謹踏實的學科特色。本所在繼承朴實雄厚的學風的同時,又不斷開拓發展空間,如將古典文獻研究與現代技術相結合進行古籍整理與研究,如加強海外漢學文獻與域外漢文學文獻的搜集、整理和研究等,不斷尋找新的學術增長點。
本所具有較雄厚的科研實力和較豐富的資料積累,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古籍整理與研究、古代典籍與文化、古典文學等,在中古文獻整理、三至十三世紀即魏晉南北朝至宋代文學研究、石刻與藝術文獻研究、佛道藏文獻研究、文獻學理論及實踐研究、域外漢籍研究等領域,尤其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與專長。
本所1985年被批准為古典文獻學碩士學位授予點,1998年被批准為博士學位授予點,並與南京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教研室共同構成南京大學國家重點學科「中國古代文學」。本所與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學科點緊密協作,承擔了一批大型古籍整理與研究項目,如程千帆先生主持的《中華大典·文學典》,其中的《宋代文學分典》以及由本所卞孝萱先生主編的《隋唐五代文學分典》已出版;程千帆先生主編的《全清詞》順康卷20冊也在南大百年校慶前面世;周勛初先生主編的《唐人軼事匯編》榮獲全國古籍整理圖書一等獎。以上幾項重大成果,受到學術界同仁的廣泛好評。
周勛初教授治學出入文史,所撰七卷本《周勛初文集》在新時期的傳統文史研究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卞孝萱教授有《劉禹錫年譜》、《元稹年譜》等十餘種專著,新近出版《唐人小說與政治》;徐有富教授與程千帆先生共同完成高校古委會重點科研項目《校讎廣義》,榮獲第四屆國家圖書獎,又有《中國古典文學史料學》、《鄭樵評傳》等專著出版;程章燦教授在《劉克庄年譜》、《魏晉南北朝賦史》、《世族與六朝文學》等數種文學史研究專著外,於石刻文獻亦研究多年,已有《石學論叢》出版;曹虹教授有《陽湖文派研究》、《慧遠評傳》等著作,在散文史和佛藏文獻研究方面用力尤勤;嚴傑副教授著有《歐陽修年譜》,武秀成副教授著有《〈舊唐書〉辨證》,趙益副教授著有《丘處機》、《王霸義利:北宋王安石改革批判》等,徐雁平講師著有《胡適與整理國故考論:以中國文學史研究為中心》。
本所現有研究人員9人,其中教授4人(均為博士生導師)、副教授4人(均為碩士生導師),講師1人。本所已培養碩士27人,在讀碩士生22人;培養博士6人,在讀博士生14人。除基礎課程以外,每學期平均為本科生開設專題選修課2-3門,為碩士生及博士生開設專題選修課3-4門。本所編輯有學術集刊《古典文獻研究》,已出版6輯,出版「南京大學古典文獻研究所專刊」20餘種。
本所現任所長為程章燦教授,名譽所長為周勛初教授。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教研室的正式建立歷史並不長,其前身為中文系外國文學教研室。歐美文學、西方文學理論向為該學科教學與研究之重點,張月超、趙瑞蕻二先生在上述領域內的研究頗多建樹。八十年代,比較文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在大陸出現,本教研室又是國內最早進入這一領域的單位之一。作為該學科帶頭人,錢林森的中法文學比較研究、楊正潤的傳記文學研究均居於國內領先水平,並有廣泛的影響。科研之外,該學科點亦素重本科生教學和研究生培養,迄今已培養出數十名碩士。1998年,該學科被批准為博士點,2000年被納入「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大學中國現代文學研究中心」。教研室現有在編教師5人,其中教授2人(均為博士生導師),副教授3人,教研室主任為余斌副教授。學科點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歐美文學研究、中外文學關系研究、西方文學和文化理論、傳記文學研究等。在教學與科研實踐中,該學科點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其一,視野開闊,注重融匯新知,汲取其他學科之長,在多學科的邊緣交叉處尋求、開拓新的學術空間。其二,注重學問基本功夫,強調理論與實證的結合,力避該學科容易出現的空疏膚淺、大而無當的毛病。其三,重視學術的國際性,關注國外學術動態,重視國際交流。近年來已成功舉辦了兩次國際學術會議,並且主持著具有國際色彩的學術雜志《跨文化研究》。該學科點承擔了多項科研項目,如教育部項目「西方文學和文化理論」、「現代傳記文學史」等。

❺ 南京大學有哪些名人啊

中共中央表彰的23位兩彈一星功勛中的任新民、黃緯祿、錢驥、朱光亞、內程開甲、趙九章是南大校容友。截至2014年24位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中閔恩澤、吳良鏞、劉東生、張存浩、程開甲是南大校友。

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的閔乃本、王德寶、秦仁昌、馮康、侯先光等是南大畢業生,截至2012年2月,南大是唯一獲得該獎的內地高校。歷年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數居全國第3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自1994年設立至2014年,南大有137位本科畢業生、113位碩博畢業生獲得該基金,為全國高校之首。

當然還有許多如中國第一架超音速噴氣式戰斗機設計師陸孝彭。研製中國第一台超音速擴散氟化氫激光器的張存浩。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總設計師錢驥。復旦經濟學院首任院長陳觀烈等等。

❻ 求南京大學中文系老教授名字

建議你到南京大學的貼吧里問問

❼ 我是南京大學中文系的一名學生,我現在才知道我們大學的女生是這個樣子的,我做夢都不敢相信

這也不代表你們學校的女生都是那樣,哪個學校都有這樣的女生的。現在的女孩子們都很版現實的,有一權些甚至為了錢不惜用自己的青春和身體。這幾天微博上不是有個事兒沸沸揚揚的么,一個女的為了房子踹了男友選擇了房東。當然這是她們的選擇,我們無權干涉,不過我是很厭惡這種女生的,我骨子裡還是比較傳統的一個人,對這種女生我都是會有意疏遠的。
另外,我也是江蘇某高校中文系的男生,咱們同屬中央系~~

❽ 南京大學中文系和武漢大學中文系

都很強,抄不好比。中文和外語是南大文科類的閃亮的招牌!武大中文也很強。兩個學校中文系關系很好,源遠流長。30年前程先生從武大到南大任教,為南大中文日後的輝煌做出了重要貢獻。武大中文和其他文法哲史經學科一樣,也是牛人輩出的一個院系。解放前巔峰時期不說了,60年代中國三大才女均出自武大中文。90年代以後武大中文也會時常招進來幾個倒背紅柳夢,出小說集的牛人。
武大文科類的學科沒有差的,當然包括中文系。

❾ 南京大學中文系專業有哪些

南大中文系共有兩個本科專業:漢語言文學專業、影視戲劇藝術專業,
九個研究生專回業:文藝學專業、語言學及答應用語言學專業、漢語言文字學專業、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中國古代文學專業、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戲劇戲曲學專業、藝術學理論專業。
本院具有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予權,所有研究生專業均可培養碩士及博士研究生;本院設有博士後流動站,進站工作的博士後享受教師待遇。

❿ 南京大學中文系有哪些老師啊

hoho,加油啦,南大中文很強呢...不知你意向於哪個專業?

熱點內容
英語專業南開大學考研科目 發布:2025-08-09 01:52:23 瀏覽:592
山東大學工科博士待遇 發布:2025-08-09 01:42:50 瀏覽:260
2016年三峽大學考研 發布:2025-08-09 01:37:08 瀏覽:451
各種大學專業 發布:2025-08-09 01:36:32 瀏覽:266
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副教授 發布:2025-08-09 01:31:21 瀏覽:824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電話 發布:2025-08-09 01:31:13 瀏覽:785
南通大學優勢專業 發布:2025-08-09 01:29:45 瀏覽:337
大學生情侶出租屋視頻 發布:2025-08-09 01:23:05 瀏覽:279
臨沂大學員工名單 發布:2025-08-09 01:07:10 瀏覽:52
求片名美國大學校園惡作劇 發布:2025-08-09 01:06:22 瀏覽: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