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張弓教授暨南大學

張弓教授暨南大學

發布時間: 2021-02-10 08:48:48

❶ 張資平的人物經歷

張資平,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小說就是出自他的手。
他是20世紀30年代初我國紅極一時的作家之一,是「創造社」中最多產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有眾多的讀者,在文壇上影響深遠。著名作家張愛玲自己就曾明確說過,她曾迷戀於張資平的小說並深受其影響。在當時上海灘,貴婦人在閑聊時以手捧張資平的戀愛小說和張愛玲反映市民生活的散文為時髦。
張資平,1893年5月24日出生在廣東梅州市梅縣區。1906年進美國教會辦的廣益中西學堂。1910年春入廣東高等巡警學堂。1912年夏,被廣東國民政府選派為留日學生,1919年考入東京帝國大學讀地質科,1921年和郭沫若、郁達夫、成仿吾等成立以反帝反封建為主要宗旨的文學團體創造社。1922年出版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小說《沖積期化石》。1922年回國後,任武昌師范大學岩石礦物學教授,1926年擔任武昌「第四中山大學」地質學系主任。1928年到上海任暨南大學文學教授,兼教大夏大學的「小說學」,開辦樂群書店。1928年10月16日至30日他參加以陳文祥為代表的學術團體訪問日本,回國後寫了篇日記體小說《群犬》,形容日本偵探之多。隨著他的《梅嶺之春》《曬禾灘畔的月夜》《約伯之淚》《苔莉》《最後的幸福》《明珠與黑炭》《愛力圈外》《青春》《糜爛》《愛之渦流》《上帝的女兒們》《群星亂飛》《跳躍著的人們》《時代與愛的歧路》《愛的交流》《戀愛錯綜》等戀愛小說一版再版,便專門從事小說創作了,並用稿費在上海真茹建了一幢「望歲小農居」的精緻別墅。張資平所寫的都是戀愛小說,他的二十幾部中長篇小說,都是描寫戀愛的作品。由此,張資平成為公認的「戀愛小說家」。魯迅曾辛辣地嘲諷張資平小說學的全部精華,是一個「△」。
張資平的小說創作反對日本侵略者的題材,長篇有《天孫之女》,短篇有《紅海棠》。1930年出版的長篇《天孫之女》既揭露日本帝國主義鄙視、屠殺中國人民的罪行,又控訴了日本帝國主義糟蹋、蹂躪日本女性的罪行。小說以日本軍人鈴木牛三郎的女兒花子被遺棄騙賣,淪為妓女的故事,戳穿了日本人自吹是「天孫之族」的神話。該書1930年7月出版後,9月再版,1931年2月三版,8月四版,1932年6月五版,總共印行一萬一千冊,被翻譯到日本去。由此,張資平也惹來了麻煩。1931年4月10日出版的第一期卷一的《現代文學評論》中「現代中國文壇逸話」一欄里,刊登了《張資平怕走北四川路》的一則消息:「張資平自寫了《天孫之女》後,被日人譯成和文,在和文的《上海日報》上按日發表,而引起了日本人劇烈的反感。現在,張先生竟因此而不敢走上那北四川路了。《天孫之女》是一本極端暴露日本帝國主義者的罪惡的小說,他裡面敘述日人的蠻橫,可謂淋漓盡致。日人本來都褊狹異常,而有高度的愛國熱,於是便認為莫大的恥辱。一方面譯成日文,並刊登張先生的照片,使他的國人都對張先生有不好的認識;一方面則拔劍張弓,大有向張先生下哀的美敦書之勢了。據張先生自己說:『我最痛心的是在自己的國土內,居然任日人如此蠻橫的不講道理。這真是我們的恥辱。我之所以不去走北四川路,並非真正怕日本人,但他們酗酒滋鬧的水兵,一向視中國人如魚肉,倘使一旦狹路相逢,給你一個傷害,或竟把你一刀結果,那又有什麼辦法呢!』這段話,使我們感喟到著作家沒有保障,怕將來連說話的自由也要受外國人的干涉了。」
張資平於1933年初夏寫作的短篇小說《紅海棠》,描寫了1932年12月8日上海閘北被日機轟炸的悲慘情形,揭露了日本侵略者野蠻的罪行。小說主人公被稱為「紅海棠」的吉弟在上海先後給穆蔚英、海沼豬三郎、小橋當僕人,並且還當了三四個日本商人的情婦。「一.二八」的戰火使吉弟的孩子下落不明,吉弟的父母也被炸死。在一片瓦礫中,吉弟跟著丈夫終二過著乞丐般的生活。
1937年抗戰爆發後,張資平參加了日本駐上海領事館為後台的「興亞建國會」,這是一個以文化為幌子的特務組織,從此他走上了一條人生不歸路。
1940年3月29日南京汪精衛偽政府成立,張資平任農礦部技正,這實際上是個閑職。同年7月,漢奸文化組織中日文化協會在南京成立,張資平當選為第一屆理事會候補理事,任出版組主任,主編1941年1月創刊的《中日文化》月刊。這是一份宣傳「中日親善共榮」的綜合性漢奸雜志。一年後,他又辭去出版組主任之職,擔任中央研究院博物委員會委員,保存整理岩礦標本。
最早指責張資平被敵人收買之事的,是新加坡的《星洲日報.晨星》,於1940年4月19日刊登了郁達夫的文章《文人》,文中指出:「從這一張同人合寫成的信中看來,我們可以知道,張資平在上海被敵人收買的事情,確是事實了。本來,我們是最不願意聽到認識的舊日友人,有這一種喪盡天良的行為的:譬如周作人的附逆,我們在初期,也每以為是不確,是敵人故意放造的謠言。但日久見人心,實在是中國人千古洗不掉的羞恥事,以春秋的筆法來下評語,他們該比被收買的土匪和政客,都應罪加一等。」
1947年5月,張資平因「漢奸罪」被國民黨司法機關逮捕,後經交保獲釋。1948年3月20日張資平連去兩封信給胡適,並附上他的辯明書,要求胡適為他辯白,請求胡適將他的《我之辯明》轉送給陳立夫。
胡適並沒有為他申辯,所以1948年4月國民黨上海法院判處張資平有期徒刑一年零三個月。張資平不服,提出上訴。1949年1月,國民黨上海最高法院特種刑事庭裁決:撤銷原判,發還上海高等法院重新審理。
張資平最後雖未被國民黨上海高等法院判為「漢奸罪」,但在上海無業可從,只好靠翻譯一些東西來維持生活。
1949年10月後,張資平因「漢奸文人」的臭名聲,難於尋覓一份工作。1953年他找到當時上海市副市長潘漢年,潘漢年曾是創造社成員,由潘漢年介紹到上海市振民補習學校(現上海市成都二中前身)教書。1955年6月,因潘漢年的「反革命事件」,被上海市公安局逮捕。在審查他的「漢奸文人」罪行後,1958年9月,上海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張資平有期徒刑二十年。1959年7月送安徽省公安廳,12月2日病死在勞改農場。

❷ 青島的名人作文

張娟娟,中國女子射箭隊領軍人物張娟娟。2008年 北京奧運會射箭女團銀牌,個人冠軍;2006年射箭世界盃總決賽個獲得人第一名;2004年雅典奧運會團體淘汰賽獲得第二名;2001年第41屆世錦賽團體淘汰賽獲得第一名;2001年;第14屆亞洲錦標賽個人淘汰賽獲得第一名。
生於1981年1月2日 ,在2001年9月舉行的第41屆世界射箭錦標賽上,中國女子射箭隊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獲得團體金牌。這是中國射箭隊首次在世界大賽上拿到團體金牌。而在12月舉行的亞洲射箭錦標賽上,小將張娟娟獲得了女子反曲弓個人冠軍,一舉打破了中國女子射箭長期以來逢韓不勝的歷史。張娟娟也以其出色的表現獲得了2001年首屆中國電視體育最佳新人獎的提名。 如今的張娟娟已經成為中國女子射箭隊的領軍人物。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張娟娟在1/4決賽、半決賽和決賽中連勝三位有著夢之隊之稱的韓國選手,其中包括衛冕冠軍朴成賢、世界紀錄保持者尹玉姬,奪得中國射箭史上第一枚奧運金牌。此前中國隊自1984年參加奧運會射箭比賽以來已獲得過5枚銀牌,但從未摘金。連斬三位韓國名將,號稱一個人打敗了韓國隊!徹底打破了韓國人在這個項目上不可戰勝的神話,中國射手終報雅典一箭之仇!娟娟長到14歲的時候,尚不知射箭是怎麼回事,但命運偏偏來敲響大門。娟娟最早學的是鐵餅、鉛球和標槍。她的長相、骨架都像爸爸,肩寬體壯,像個男孩。

女兒「從小就長得棒實」。到小學五年級,娟娟就長到了1米64,被萊西體校錄取,教練選了去擲鐵餅。時間不長,教練又說:「你去練個輕松的吧。」當時,萊西體校沒有射箭這一項,張娟娟被高秀英教練看中,開始練射擊,為將來練射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後來,她遇到青島市射箭隊教練曲月風。曲月風問她願不願意練射箭?「射箭是啥呀?」那時的她還不知道射箭是什麼呢。「練就練吧!」直到最後她又隨射箭教練王國章訓練。所以,娟娟有時說:「不是我選的射箭,是射箭選擇了我。」

其實,射箭這項運動,在我們國家並不普及,但卻有它的神奇之處,就是很多人一練就會「上癮」,越練越離不開。娟娟就是這樣迷上了射箭,而且一發不可收拾。射箭,也成為娟娟一生的夢想和情結。

娟娟開始訓練的那天是1995年7月的一天。第一天練射箭,滿懷好奇的她壓根連弓的影子都沒看到,一整天做的就是擺射箭的姿勢。第二天,仍然沒有弓,教練給她們的是一根皮條,練力量。後來一根皮條換了兩根,再過些天變成了三根。每天她們就是那麼分腿一站,然後拉「皮條」。不時有脆響的「啪」聲,那是教練彎腰給她們拍腿上的蚊子。有的隊員不愛練,教練就拿了張弓,給那些聽話的隊員試試。一張弓要一萬多元錢,在當時的運動隊里很珍貴。通過這種方式,教練給那些不聽話的隊員小小的懲罰。

懷著珍惜的心情,娟娟也試了,拉不開,開始有些浮躁的心就又踏實下來。每天都是拉弓訓練,一天拉開弓300多次,拉開了還得停住,剛開始還行,次數多了,停住弓的時候胳膊直抖,實在撐不住了想往回縮,就會聽到教練「拉回去」的吼聲。這時候娟娟的淚水在眼眶裡直打轉。有時她往家裡打電話說太累了,也曾經灰心過,父母就跟她說,「咱農家娃連這點苦都吃不消還能幹啥」,「就好像推小車爬坡,只能進不能退」。從那以後,她再也沒打退堂鼓,有一次,還特地打電話和父母說:「爸媽,我懂事了,你們等我的好消息吧!」

人生難免會有挫折。到省隊不久,張娟娟就犯了射箭運動員獨有的「黃心病」,只要一瞄到箭靶的黃心(9環和10環),弓就晃動。很多射箭運動員因為過不了「黃心病」這一關而「夭折」。但娟娟是好樣的,在王國章的耐心指導下,硬是挺了過去,為改掉這「黃心病」竟下了兩年多的苦功。

1996年6月,在學箭一年後,張娟娟參加山東省「希望杯」射箭比賽就拿了冠軍。那次比賽設了單項距離獎、全能獎等共10個獎項,她一個人拿了8個。頒獎儀式上,獎是一項一項發的,她領了一個又一個,有時,還沒走回去,廣播里就又傳出她的名字。末了,脖子上沉甸甸地掛了8個獎牌。

在張娟娟家的客廳里,擺滿了獎杯和獎牌,將相冊里微笑著的張娟娟襯托的更加美麗。

2001年9月份在北京舉行的世界射箭錦標賽,是娟娟第一次參加世界高水平比賽,也是娟娟第一次作為國家隊員參加比賽。和她一起參賽的,有獲得過亞特蘭大奧運會女子個人銀牌的何影,有參加過悉尼奧運會的楊建平。要知道,1996年何影拿奧運會銀牌時,娟娟還僅參加過省里的「希望杯」賽呢。娟娟說,大姐姐們有很多優秀的地方值得自己學習。而這次參加世錦賽,來自韓國、義大利、俄羅斯等更多高手,是她的對手,也是她的老師。

在女子個人賽中,中國隊中只有娟娟打進了前八名。當時隊里的「任務」是在世錦賽上奪取獎牌,對她抱有很大的希望,可爭取前4名的淘汰賽中,娟娟的第3支箭射出時,箭尾突然意外脫落,失去平衡的箭斜著飛向箭靶,只中了3環。這一支「遠箭」,使娟娟痛失良機,排名第八。面對失利,娟娟說,這對她應該是一種激勵,她相信只要更認真、更刻苦地訓練,能和她們一樣好。

娟娟是個說到做到的姑娘,正如她對自己的要求一一干什麼都要干好。打團體淘汰賽的時候,很多知情人,包括隊友、教練都對娟娟捏了一把汗——個人賽意外失利後,她的壓力太大了,她能行嗎?而娟娟卻似乎早把前兩天的事甩到一邊,神情專注地打比賽。雖與何影、楊建平比,她的表現不是最出色,但她付出了自己的最大努力。張娟娟和隊友一起,奪得了團體冠軍,但她沒有滿足。她知道,對中國射箭來說,世界冠軍固然重要,但還不夠,中國射箭需要奧運獎牌。
2004年雅典奧運會射箭女團決賽正是朴成賢最後一箭射出10環,幫助韓國隊以一箭的優勢讓中國射箭奧運金牌的夢想瞬間化為泡影。而四年後的射箭女子個人決賽,張娟娟以1個9環戰勝了朴成賢,拿到了中國第一枚射箭奧運金牌。對此張娟娟說:「我感覺這枚金牌的意義非常重大,對於中國射箭人來說終於出了一口氣,感覺特別高興。」

決賽第一輪朴成賢29對26領先張娟娟3環,在12支箭的決賽中開局這樣的差距似乎很難彌補。但是因為朴成賢出現的失誤,張娟娟在最後一輪比賽開始之前竟然領先朴成賢1環進入到最後三箭的爭奪。最後三箭,兩人第一次都打出了10環的成績,不過第二箭朴成賢打出8環而張娟娟打出了9環,在最後一箭之前張娟娟反而以2環的優勢領先。盡管朴成賢最後一箭打出了10環的成績,但是張娟娟只要在比賽中打出9環就可以足以保證奪冠,最後時刻,張娟娟不辱使命,9環成績命中,終於為中國射箭隊拼得了這枚女子射箭個人的金牌。
獲勝後的張娟娟興奮的和現場的教練擁抱在了一起,這位中國射箭隊的老將也像個孩子一樣興奮的跳躍著,但是似乎這樣都無法釋放她此時激動的心情。現場的廣播也興奮的用中文喊出了張娟娟的名字,現場的掌聲和吶喊聲全部獻給了這位打破韓國射箭壟斷的中國女箭手。獲勝後的張娟娟和教練向現場觀眾揮手致意,這位一直在比賽中表情堅毅的老將也在此時展現出了難得的笑容。連克三名韓國射箭高手創造中國射箭的歷史,張娟娟用一個奧運冠軍頭銜完成了個人最靚麗的表演

❸ 如何預測和鑒定mirna的靶基因

現在有一些預測miRNA靶基因的演算法和網站,免費的,例如miRtarget等,網上一搜一大把。可以用它們去內預測。
但這些演算法常容常不是很靠譜,因此應多幾種演算法綜合考慮。但這樣仍然不是特別靠譜。

實驗篩查的方法目前最有效的是轉錄組+翻譯組測序。其中翻譯組測序是中國暨南大學的張弓教授首創的,中國在這個領域上目前還是世界領先的,被作為人類蛋白質組計劃的四大支柱之一。
在動物中,miRNA的作用原理是不完美匹配mRNA的3'-UTR,通過抑制翻譯起始來調控基因表達。據此可以設計,你過表達這個miRNA,那麼它的靶基因應該是mRNA不怎麼變,但翻譯中mRNA明顯下調。符合這一特徵的即很有可能是miRNA的直接靶點。再結合軟體判斷,一般就可以很精準了。

❹ 如何預測和鑒定miRNA的靶基因

現在有一些預測復miRNA靶基因的制演算法和網站,免費的,例如miRtarget等,網上一搜一大把。可以用它們去預測。
但這些演算法常常不是很靠譜,因此應多幾種演算法綜合考慮。但這樣仍然不是特別靠譜。

實驗篩查的方法目前最有效的是轉錄組+翻譯組測序。其中翻譯組測序是中國暨南大學的張弓教授首創的,中國在這個領域上目前還是世界領先的,被作為人類蛋白質組計劃的四大支柱之一。
在動物中,miRNA的作用原理是不完美匹配mRNA的3'-UTR,通過抑制翻譯起始來調控基因表達。據此可以設計,你過表達這個miRNA,那麼它的靶基因應該是mRNA不怎麼變,但翻譯中mRNA明顯下調。符合這一特徵的即很有可能是miRNA的直接靶點。再結合軟體判斷,一般就可以很精準了。

❺ 決定冠狀病毒的侵染對象和侵染能力

一、侵染能力、侵染對象

S基因編碼刺突蛋白,其通過與宿主受體()相互作用感染宿主,決定了病毒的侵染對象和侵染能力。

二、其他基因突變作用

1、E基因編碼囊膜蛋白,在病毒形態發生和組裝中起關鍵作用,並在宿主細胞膜中通過自我組裝,形成允許離子傳輸的五聚體蛋白-脂質孔,在細胞凋亡的誘導中也起作用。

2、M基因編碼膜蛋白,其為病毒囊膜的重要組成成分,通過與其他病毒蛋白的相互作用,在病毒的形態發生和組裝中起核心作用

3、N基因編碼核蛋白,其在病毒裝配過程中通過與病毒基因組和膜蛋白M的相互作用而發揮功能,並且在提高病毒基因組轉錄效率以及病毒復制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三、感染能力

病毒的基因組變異是指其基因組上的鹼基順序發生改變。新型冠狀病毒由於其為單鏈RNA病毒,更易發生突變。病毒的突變與重組對病毒的侵染能力、繁殖能力和病毒的檢測、抗體有效性均密切相關,所以對病毒的突變和重組的監視是研究病毒至關重要的一環。

(5)張弓教授暨南大學擴展閱讀

一、新冠突變相關研究

1、中國科研團隊早已發現「新冠病毒已突變」

2020年3月3日,中國科學院主辦的《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於發表了《關於SARS-CoV-2的起源和持續進化》(On the origin and continuing evolution of SARS-CoV-2)。

論文通過對目前為止最大規模的103個新冠病毒全基因組分子進化分析,該研究揭示:新冠病毒已產生了149個突變點,並演化出L和S兩個亞型,其中S亞型是相對更古老的版本,而L亞型更具侵略性傳染力更強。對不同亞型的深入了解,將有助於新冠肺炎的差異化的治療和防控。

2、三種突變體類型(V367F,W436R和D364Y)可能具有更高的感染力

2020年3月15日,南方醫科大學張其威教授,暨南大學張弓教授共同通訊在bioRxiv上在線發表題為

「RBD mutations from circulating SARS-CoV-2 strains enhance the structure stability and infectivity of the spike protein」的研究論文。

研究發現SARS-CoV-2的RBD突變增強了刺突蛋白的結構穩定性,在武漢、深圳、香港和法國出現的三種突變體類型(V367F,W436R和D364Y)顯示出更高的人ACE2親和力,並且可能具有更高的感染力。

二、感染力增強與D614G突變有關

2020年6月12日,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病毒學家Hyeryun Choe團隊在預印本網站bioRxiv發表文章

"The D614G mutation in the SARS-CoV-2 spike protein reces S1 shedding and increases infectivity"。

研究表明在整個歐洲和美國流行的 SARS-CoV-2變異體中的微小基因突變,有可能增加冠狀病毒上刺突蛋白的數量,這將大大提高了該病毒感染力。SARS-CoV-2分離株在病毒性刺突(S)蛋白中編碼D614G突變,這種變化增強了病毒的傳播。

參考資料

網路-2019新型冠狀病毒

熱點內容
名人與大學生活 發布:2025-08-09 04:12:28 瀏覽:736
大學風電專業好嗎 發布:2025-08-09 04:02:05 瀏覽:27
大學生李功 發布:2025-08-09 03:42:43 瀏覽:573
大學生當兵補償 發布:2025-08-09 03:42:43 瀏覽:715
2017集美大學暑假時間 發布:2025-08-09 03:14:18 瀏覽:840
中國民航大學教授王維 發布:2025-08-09 02:50:15 瀏覽:360
esl美國大學 發布:2025-08-09 02:44:24 瀏覽:359
河南大學副教授待續 發布:2025-08-09 02:31:28 瀏覽:297
沈陽師范大學打教授事件 發布:2025-08-09 02:27:34 瀏覽:167
清華大學代數學教授張 發布:2025-08-09 02:13:18 瀏覽: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