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王強濟南大學教授

王強濟南大學教授

發布時間: 2021-02-10 12:51:33

❶ 濟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教學團隊

序號 團隊名稱 團隊負責人 團隊成員 1 省級優秀教學團隊
工業分析教學團隊 魏琴 於京華、羅川南、曹偉、周長利、顏梅、李慧芝、
吳丹、夏方詮、孫旦子、李志英、李冬梅、宋桂蘭 2 校級優秀教學團隊
分析化學教學團隊 於京華 魏琴、羅川南、周長利、曹偉、陳艷晶、顏梅、
李冬梅、李志英、夏方詮、孫旦子、吳丹 3 材料化學教學團隊 盛永麗 陳長龍、薄其兵、黃太仲、苗金玲、李業新 4 化學工程與工藝教學團隊 鮑猛 張廣友、牟宗剛、耿兵、施強、李平、
戚玉華、張艷霞 5 《化工原理》課程教學團隊 牟宗剛 倪獻智、鮑猛、李春生、於明、耿兵、施強、朱金璇 6 化學專業教學團隊 盛永麗 陳艷麗、張振偉、王金剛、隋衛平、何畏、劉思全、夏光明 7 環境類課程教學團隊 張昭良 閆良國、周海紅、王立國、國偉林、鄭禮勝、
王士龍、李合蓮、姬廣磊、張玲、何芳、
張永芳、王仲鵬、吳柳明 8 高分子專業教學團隊 周春華 張書香、壽崇奇、李良波、裴梅山、李春生、潘奇偉、劉威、李學、孔祥正、宋傳洪、朱曉麗、張志國、李輝、解竹柏、褚國紅 9 物理化學教學團隊 隋衛平 盧秀慧、何畏、盧萍、翟利民、姚明明、艾洪奇、
張穎、楊秋霞、李芳、王黨生、馮季軍、王廬岩、
李國寶、齊中囡、李濤、郭文娟、龐雪輝 10 無機化學教學團隊 陳艷麗 盛永麗、孫國新、張振偉、王金剛、張衛民、孫中溪於海琴、聶永、薄其兵、趙淑英、范迎菊 11 有機化學教學團隊 孟平蕊 楊秀利、王志玲、劉思全、王秋芬、崔玉、夏光明、劉長欣、鄭魯沂、劉志蓮、田忠貞、任嗥、楊春霞、趙陽、張琦

❷ 濟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教職工200餘人,其中全國優秀教師2人,國家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省級學科帶頭
人2人,山東省教學名師1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教授30餘人,副教授(副高職)50餘
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80餘人,有國外學習和科學研究經歷的教師有20多人,已形成了一支具有較
高水平、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學科研隊伍。學科帶頭人:孫中溪 孔祥正
優秀教師: 張書香 魏 琴
全體教師: 專業名稱 人 員 材料化學系 孫國新 盛永麗 孫中溪 張振偉 王金剛 張衛民 朱沛華 趙淑英
王紅研 范迎菊 於海琴 陳艷麗 李業新 陳長龍 薄其兵 黃太仲
陳 志 聶 永 苗金玲 有機化學系 劉思全 夏光明 孟平蕊 劉長欣 任皥 王志玲 劉志蓮 楊秀利 崔 玉
田忠貞 李曦峰 鄭魯沂 王秋芬 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 張書香 孔祥正 壽崇琦 張志國 李 輝 宋傳洪 潘奇偉 朱曉麗
周春華 李春生 解竹柏 李良波 裴梅山 褚國紅 李 學 劉 威 物理化學系 隋衛平 何 畏 楊秋霞 盧 萍 馮季軍 李 芳 齊中囡 郭文娟 盧秀慧
翟利民 姚明明 李國寶 艾洪奇 王廬岩 龐雪輝 王黨生 應用化學系 魏 琴 周長利 曹 偉 羅川南 庄海燕 李冬梅 李志英
孫旦子 於京華 顏 梅 夏方詮 吳 丹 李慧芝 陳艷晶 環境科學與工程系 張昭良 國偉林 王立國 吳柳明 周海紅 鄭禮勝 王士龍
姬廣磊 張 玲 張永芳 李合蓮 何 芳 閆良國 王仲鵬 化學工程系 鮑 猛 牟宗剛 倪獻智 鄭庚修 於 明 陳中合 朱金璇 施 強
張廣友 耿 兵 李 平 戚玉華 張艷霞 王曉軒 馬 晶 基礎化學實驗中心 宋桂蘭 高天廣 張 穎 姜潤田 張 瑾 解文秀 韓 斌 盧 燕
許崇娟 楊春霞 李 燕 趙 陽 於潔玫 於 濤 李 濤 馬玉翔 葛慎光

❸ 濟南大學 環境科學

材料雖然在我們學校不錯,但是就業面太小了,給你一個建議,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這回個專業答不錯,我本人就是這個專業,就業面很廣,不信你可以輸入山東大學就業信息網,進去看看企業要什麼專業的比較多,就知道我是否說錯了

❹ 山東師范大學和濟南大學哪個好

二者各有各的特點,評價好與不好和個人的觀點和角度不同,要根據自己的志向選擇,下面介紹一下二者的主要區別:

一、學校歷史不同

1、山東師范大學

山東師范大學歷史可追溯到1902年山東大學堂內設的師范館,1903年從山東大學堂分出並成立山東師范學堂,1944年成立山東省師范專科學校,1950年10月,在原華東大學教育學院和山東省行政幹部學校的基礎上組建山東師范學院,1952年,齊魯大學的物理、化學、生物三系並入,1981年更名為山東師范大學。

2、濟南大學

前身是始建於1948年的山東建築材料工業學院。2000年10月,經教育部批准,山東建築材料工業學院和濟南聯合大學合並組建濟南大學。2001年4月,原民政部濟南民政學校和原山東省物資學校並入濟南大學。2007年12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決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批准,山東省醫學科學院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並入濟南大學。

二、學校規模不同

1、山東師范大學

截至2020年,學校建有千佛山校區、長清湖校區兩個校區,佔地面積近4000畝,建築面積141.05萬平方米,設有21個學院(部),有專職教師1990人,全日制本科生31582人。

2、濟南大學

截至2020年,學校設有三個校區,校園佔地243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104萬余平方米,設有24個二級學院,有專任教師2117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37529人。

三、院系設置不同

1、山東師范大學

研究生院、24個學院(部)。

2、濟南大學

文學院、數學科學學院、外國語學院、政法學院等24個學院。

四、學校特色不同

1、山東師范大學

省屬重點大學(1981年)、山東省首批重點建設應用基礎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201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4年)。

2、濟南大學

省部共建大學、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10年)、山東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2011年)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共建高校(2012年)、111計劃(2017年)。

五、主要獎項不同

1、山東師范大學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4項(2019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山東省第三十二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36項(截至2018年12月) 、首屆全國文明校園(2017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截至2019年1月) 。

2、濟南大學

山東省統戰理論政策研究先進單位、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2017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截至2019年6月)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項(截至2019年6月)、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245項(截至2019年6月)。

❺ 濟南大學管理學院的現任領導

張曉霞 黨委書記
王愛國 院長
李祥印 黨委副書記、副院長
徐偉 副院長
柳興國 副院長

❻ 濟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師資隊伍

目前主要在職教授和研究員有:
程 新 教授,男,1963年1月生,博士,校長,博士生導師,中共山東省第七屆黨代會代表,高等學校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優秀教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山東省先進工作者,山東省改革開放以來優秀大學畢業生。先後在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被SCI收錄10餘篇。現主持國家級、省級基金和攻關課題8項,獲省級科技成果等各種教學、科研獎4項。
耿浩然 教授,男,1954年4 月生,博士,山東大學博士生導師,新材料研究所所長,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被SCI和EI收錄15篇。申報國家發明專利2項,主編專著1部。主持國家、省、市級等科研項目10餘項,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4項。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14人。
李國忠 教授,男,1956年3月生,碩士,山東千名知名技術專家,濟南市科技拔尖人才。碩士生導師,學校特聘關鍵崗位教師。主要從事復合材料和新型牆體材料的研究,主持完成了多項省部級科技攻關課題。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被SCI和EI收錄3篇。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等10餘項,並取得多項國家專利。
李仕群 教授,女,1946年2月生,碩士生導師,曾兩次赴美學習和工作。為材料學和材料物理專業講授專業基礎課8門。主要研究高性能膠凝材料及其應用。承擔國家及省、部級基金項目9項。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被SCI及EI收錄8篇。獲省高校優秀科技成果2等獎1次,省教育廳科技成果3等獎2次,部級3等獎1次。
蘆令超 教授,男, 1963年5月生,碩士,院長,碩士生導師,濟南市學術帶頭人,兼任山東省水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濟南大學學報編委。主要從事無機非金屬材料與復合材料領域的研究。發表重要學術論文40餘篇,其中被SCI收錄3篇,獲省級科技與教學成果獎3項。主持或參加省部級以上研究項目6項。
范素華 教授,女,1957年2月生,中共黨員,碩士生導師,現任濟南大學校長助理兼人事處處長。主要研究方向功能陶瓷。主持或參加省、部級項目4項,獲省教育廳及學校優秀科技成果獎多項。在《硅酸鹽學報》、《硅酸鹽通報》、《中國陶瓷》等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其中被EI、CA收錄7篇,參編教材1部。
岳雲龍 教授,男,1964年6月生,碩士生導師。山東省節能與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專家。曾獲得山東省青年科技獎、濟南市青年科技明星、濟南市拔尖人才等光榮稱號。作為項目主持人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三等獎各1項,主持省部級科研項目5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30多篇,有多篇被SCI、EI和CA收錄。
王 志 教授,男,1962年11月生,碩士生導師,現任教務處副處長,學校特殊崗位重點崗教師,市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主要研究方向為材料復合新技術和金屬陶瓷材料,主持和參與完成多項省級科研項目,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0餘篇,被SCI、EI收錄5篇,出版學術專著1部,獲省部級科研獎勵4項。
侯文萍 教授,女,1946年12月生,碩士生導師,山東省優秀教師和全國優秀教師。主要從事材料物理化學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近年來承擔了5項省部級科研項目及多項自選項目和企業委託項目,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50餘篇,其中3篇被SCI收錄。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山東省教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
鄭少華 教授,男,1955年1月生,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是粉體工程,主持與參加山東省攻關項目3項並通過鑒定,先後主持了省科技廳、省教育廳、校級及企業橫向研究課題多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0餘篇,其中被EI收錄1篇。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一項,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校級教學成果獎多項。
劉曉存 教授,男,1957年10月生,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新型膠凝材料、特種水泥、工業廢物綜合利用等。承擔過1項山東省科技計劃項目和多項橫向科研項目,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被SCI和EI收錄6篇,獲省科委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省教育廳三等獎4項。
陶珍東 教授,男,1957年生,山東顆粒學會秘書長。主要從事粉體改性和無機非金屬材料與金屬材料的復合。先後主持和參加完成了山東省科委項目1項,山東省教育廳項目1項,校級和橫向項目9項,出版學術著作1部,主編的《粉體工程與設備》教材1部,發表學術論文38篇,其中1篇被EI收錄。獲實用發明專利1項。
戴寶剛 教授,男,1944年9月生,主要研究方向是無機非金屬材料。先後主持和參加省部級、校級及橫向科研課題15項,編寫了《材料科學與工程導論》等3部教材和實驗指導書,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在石材研究方面居國內領先水平。現主持玻璃陶瓷增韌研究課題,研究用納米晶界增韌玻璃陶瓷。
李艷君 教授,女,1956年9月生。主要從事無機非金屬材料領域的研究。先後主持和參加省科技攻關項目一項,企業委託及校級項目多項。發表重要學術論文50餘篇,其中被SCI和EI收錄6篇,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教委優秀科技成果獎3項。
張學旭 教授,男 ,1957年12月生。主要研究方向:粉體工程;近年來主要參與和主持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教育廳基金、濟南大學科研基金以及企業委託項目在內的共13個項目的科研工作,參與編寫《粉體工程與設備》教材1部,在各種學術刊物和會議上共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其中1篇被ISTP收錄。
王復生 教授,男,1951年4月生,碩士。為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講授專業課程。科研方面主要進行高性能混凝土材料,高性能水泥,水泥生產新技術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國家重點實驗室項目一項,參加海軍後勤部項目一項,另外還承擔企業委託項目和自選項目多項,在各類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
李學閔 研究員,男,1947年1月生,濟南大學復合材料研究所所長,兼中國復合材料學會常務理事,山東復合材料學會秘書長。完成省部級科研項目近20項,多次受獎;共發表論文60餘篇,參編著作5部;授予專利15項。評為山東省千名知名專家,濟南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中國專利山東優秀發者,省政府給予一等功獎勵。

❼ 濟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跟哪個老師做畢業論文比較好

化學化工學院2014年度質量月開展試卷與論文檢查工作 為規范教學管理,促進本科教回學質量提高,答在2014年的質量月活動中,於11月4日下午1:30,化學化工學院2013-2014年度論文和試卷的檢查工作在逸夫樓A314進行。會議由魏琴副院長主持,參加人員主要由系主任羅川南、何畏、周春華、盛永麗、王志玲、馮季軍、黃太仲、李倩、馬洪敏、孫敏,教學管理辦公室賈素貞主任和青年教師代表劉繼濤、胡麗華組成。學校督導組成員張學旭教授和李金屏教授參加了此次活動。
試卷檢查檢查工作主要從試卷命題內容、卷面格式、試卷附件材料等各方面按照學校檢查要求,進行了認真檢查,本次檢查中,2013-2014(1)81份,抽查15份,2013-2014(2)77份,抽查試卷15份,抽查比例約20%;論文檢查檢查工作主要從學生選題、任務書、開題報告、指導、評閱、答辯、簽字、裝訂等各方面對論文進行了認真檢查。此次檢查中,667份畢業論文,抽查60份,抽查比例約佔10%,檢查結果表明師生在試卷與論文的規范性方面有了進一步的提高,我們針對檢查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做好整改工作。

❽ 從高強王到濟南大學怎麼走

高牆王-濟南大學(西校區) BRT4(花園路中段)-118路(營市街)-86路(濟南大學)公交括弧內是倒車的站名

❾ 濟南大學經濟學院的學院領導

黨委書記、院長:葛金田
黨委副書記、副院長:馮素玲
副院長:陳學中
副院長、金融系主任:原雪梅
經濟系代理主任:王吉霞
國貿系主任:吳學花

❿ 濟南大學和山東交通學院哪個好一些

我是學校畢業的,對2個學校還是比較熟悉的.
建議去濟南大學.原因:
1 綜合專實力濟南大學比較高.屬
2 專業性比交通學院要高,交通學院經濟系以前是一個轉科院,剛剛可能升級到本科.濟南大學很早就有經濟系.
3 交通學院沒有研究生.
4 現在不是直屬的了,和其他大學一樣
5 濟南大學現在校區有2個大的,原來的大學校園還是非常好的,現在建設的很大了,把後面的山都擴建成學校教學樓了
6 山交的主專業:汽車\機械\土木.經濟系人數很少,專業設置的也不多,而且師資一般,濟南 大學以前是建材的,經濟系雖然不是最強的,但是師資力量還是可以的.

如果去經濟系就去濟南大學,別的系另算.

熱點內容
青島大學姓初的老師 發布:2025-08-09 08:24:39 瀏覽:13
申請復旦大學推薦免試研究生導師推薦信 發布:2025-08-09 08:24:29 瀏覽:680
武漢大學吳教授 發布:2025-08-09 08:19:38 瀏覽:435
高中被老師嘲笑考上大學沒有用 發布:2025-08-09 07:58:05 瀏覽:843
大學生村官累 發布:2025-08-09 07:27:12 瀏覽:744
2016年各省大學報名時間 發布:2025-08-09 07:10:46 瀏覽:480
大學生高原 發布:2025-08-09 07:10:44 瀏覽:25
2016年浙江大學醫學研究生名單 發布:2025-08-09 06:47:53 瀏覽:882
中國政法大學美女老師 發布:2025-08-09 06:35:09 瀏覽:181
煙台大學博士生研究處 發布:2025-08-09 06:32:06 瀏覽: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