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福州大學可以評審教授資格嗎

福州大學可以評審教授資格嗎

發布時間: 2021-02-10 15:54:49

⑴ 大學副教授,教授的職稱是全國通用的嗎

不是,職稱是要由要評定的,受聘於學校~

教授評審條件

教授
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可以申報評審教授職務任職資格:
1.博士研究生畢業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七年以上,取得副教授職務任職資格,並從事副教授工作五年以上;
2.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十三年以上,取得副教授職務任職資格,並從事副教授工作五年以上;
3.大學本科畢業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十五年以上,取得副教授職務任職資格,並從事副教授工作五年以上;
4.參加工作後取得本專業和相近專業的上述相同學歷,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累計達到上述規定的相應年限,取得副教授任職資格,並在職後取得達標學歷後從事副教授工作五年以上。

教授:
具有本學科廣博、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專業基礎,具有較高的理論研究水平,能及時掌握國內外本學科及相關學科的發展前沿動態,具有穩定的研究方向和系統的研究成果,具有學術造詣,具有提出本專業新的研究方向和開拓新研究領域的能力。

科研條件
(一)申報晉升教授職務任職資格,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在公開出版的學術刊物上發表獨撰或為第一作者的高水平學術論文,專業課教師十五篇以上,公共基礎課教師十三篇以上,其中,在權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專業課教師六篇以上,公共基礎課教師五篇以上;
2.公開出版十五萬字以上高水平的學術專著或獲得省(部)級優秀教材二等獎的教材或規劃教材(任主編、第一副主編)一部,或本人承擔十五萬字以上撰寫任務的具有高水平的合著一部,且在公開出版的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八篇以上,其中在權威學術期刊上發表獨撰或為第一作者的學術論文三篇以上;
3.主持完成具有重要學術意義的國家級科研項目,或主持完成省(部)級科研項目兩項或市(廳)級科研項目三項,且在公開出版的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八篇以上,其中在權威學術期刊上發表獨撰或為第一作者的學術論文三篇以上;
4.獲得國家科技進步或自然科學或科技發明等獎勵,或獲省(部)級一等獎一項或省(部)級二等及以上獎兩項,或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以上獎,且在公開出版的學術刊物上發表獨撰或為第一作者的學術論文三篇以上;
5.在公開出版的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六篇以上,其中所發表的獨撰或為第一作者的學術論文被SCI、SSCI收錄四篇以上;
6.從事科技開發、科技成果轉化或科技推廣取得較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且為學校創造經濟效益80萬元以上,或在文化、教育、衛生、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取得較為顯著的社會效益並得到學校和省(部)級業務主管部門的認定,且在公開出版的學術刊物上發表獨撰或為第一作者的學術論文四篇以上。

⑵ 哪些高校有評定教授的資格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評審權的高等學校名單(截至2006年12月)

(截至2006年12月)

一、 一百五十九所具有教授評審權的高等學校(排名不分先後)

北京市: 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中醫葯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 中央音樂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 北京體育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中央戲劇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首都師范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北京語言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

天津市: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天津醫科大學 天津師范大學 天津財經學院 天津科技大學
天津工業大學 天津中醫學院

河北省:燕山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山西省:山西大學 太原理工大學 中北大學 山西醫科大學

遼寧省:大連理工大學 東北大學 中國醫科大學 沈陽農業大學 東北財經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遼寧大學 沈陽工業大學 大連醫科大學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遼寧中醫學院 遼寧師范大學

吉林省:吉林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長春理工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工業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 哈爾濱醫科大學

上海市:復旦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同濟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東華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音樂學院 上海理工大學 上海大學 上海體育學院 上海海事大學

江蘇省:南京大學 東南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河海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 江蘇大學南京林業大學 蘇州大學 南京工業大學 南京中醫葯大學 南京醫科大學 中國葯科大學 江南大學

浙江省:浙江大學 中國美術學院 浙江工業大學 浙江工商大學 浙江理工大學 浙江中醫葯大學

安徽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福建省:廈門大學

山東省: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山東農業大學

河南省:鄭州大學 河南大學

湖北省: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湖北大學 武漢科技大學

湖南省:中南大學 湖南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 湘潭大學 湖南農業大學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湖南中醫葯大學

廣東省:中山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華南農業大學 暨南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廣州中醫葯大學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

重慶市:重慶大學 重慶醫科大學 西南大學 西南政法大學

四川省:四川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成都理工學院 四川農業大學 西南石油學院 西南財經大學 西南民族大學 成都中醫葯大學

雲南省:雲南大學 昆明理工大學

陝西省: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西北大學 西安理工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陝西師范大學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長安大學

甘肅省:蘭州大學 甘肅農業大學 西北師范大學 蘭州理工大學 蘭州交通大學

二、一百一十八所具有副教授評審權的高等學校(排名不分先後)

北京市: 首都醫科大學 外交學院

天津市:天津理工大學

河北省:河北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 石家莊經濟學院 河北醫科大學 河北師范大學 河北農業大學 河北科技大學 河北理工大學

山西省:山西農業大學 山西財經大學 山西師范大學 太原科技大學

內蒙古:內蒙古大學 內蒙古師范大學 內蒙古農業大學 內蒙古醫學院 內蒙古工業大學

遼寧省:沈陽葯科大學 大連交通大學 沈陽體育學院 沈陽理工大學 沈陽師范大學 大連外國語學院 鞍山科技大學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沈陽化工學院 大連輕工業學院 遼寧工學院 大連水產學院

吉林省:東北電力學院 長春工業大學 吉林農業大學 延邊大學

黑龍江:黑龍江大學 黑龍江中醫葯大學 大慶石油學院 哈爾濱師范大學 哈爾濱理工大學

上海市:上海中醫葯大學 上海師范大學 上海戲劇學院 上海水產大學 華東政法學院

江蘇省:南京藝術學院 南京郵電學院

浙江省: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溫州醫學院 浙江師范大學 寧波大學 杭州師范學院

安徽省:安徽大學 安徽師范大學 安徽農業大學 安徽醫科大學

福建省:福州大學 福建農林大學 福建師范大學 福建醫科大學 華僑大學

江西省:南昌大學 江西師范大學 南昌航空工業學院 江西財經大學 江西農業大學 江西中醫學院 華東交通大學

山東省:山東師范大學 山東科技大學青島大學 曲阜師范大學 山東中醫葯大學

河南省:河南科技大學 河南農業大學 河南師范大學 河南理工大學

湖北省:中南民族大學 武漢體育學院 湖北工業大學 三峽大學 湖北中醫學院 長江大學 武漢化工學院

湖南省:長沙理工大學 南華大學 湖南科技大學

廣東省:深圳大學

廣西省:廣西大學 廣西醫科大學 廣西師范大學

重慶市:重慶交通大學

四川省:成都體育學院 西華大學四川師范大學

貴州省:貴州工業大學 貴陽醫學院 貴州大學

雲南省:昆明醫學院 雲南師范大學 雲南農業大學 雲南財貿學院 西南林學院 雲南民族大學

陝西省:西安工程科技學院 西安外國語學院 西安科技大學 西安石油學院 西北政法學院 西安工業學院 陝西科技大學 西安美術學院

甘肅省:西北民族大學 蘭州商學院

新 疆:新疆醫科大學 新疆農業大學 新疆大學

⑶ 評選為教授有哪些條件

評教授職稱要具備以下條價1、副教授任職達5年以上;
2、該期間內,要有:內
(1)在國家級容刊物上發表的論文2-3篇以上,
(2)省部級以上的科研項目和成果,
(3)主編或參編的國家正式出版的教材、論著,
(4)帶碩士生一屆以上,
(5)外語考試合格,
(6)專業的特殊要求。
3、教學學時數

⑷ 大學里的教務處處長,不講課,也不在研究所做研究,可以被評為教授嗎

由下面的條件可以看出,根本不配評教授,連副教授的標准都達不到.估計有內幕,暗箱操作!
評定標准:高等學校副教授須有本學科系統的理論知識、扎實的專業基礎和比較豐富的實踐經驗,及時掌握本學科國內外的學術發展動態;參加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能提出有較大意義或學術價值的科研課題,並取得有較大社會和經濟效益的研究成果,公開發表、出版有較高水平的學術論文、著作、藝術作品、教材和教學參考書,具有擔任科研課題組負責人或項目負責人的能力;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效果好,在教育教學改革、教學研究或實驗室建設方面起骨幹作用,成績顯著,具有指導碩士研究生或青年教師的能力,能擔任教學、科研等方面的組織管理工作;較熟練地運用一門外國語獲取信息和進行學術交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

第一條 適用范圍
本資格評審條件適用於本科高等學校從事教育、教學及相關管理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申報高等學校副教授專業技術資格。

第二條 思想政治條件
熱愛社會主義祖國,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遵守《廣西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試行)》的規定。
任現職以來,出現以下情況之一者,在規定的資歷年限內延遲申報:
一、違反黨紀、政紀,受警告處分者,延遲1年申報;受記過處分者,延遲2年申報;受記大過處分者,延遲3年申報;受降級處分者,延遲5年申報。
二、弄虛作假、剽竊他人成果者,延遲3年申報。
三、近5年內,年度考核有不稱職者,延遲1年申報。

第三條 學歷(學位)、資歷條件
一、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獲得博士學位,經考核符合副高專業技術資格條件的,可以不受資歷限制,直接申報副教授專業技術資格。
(二)獲得碩士學位,取得中級專業技術資格4年以上。
(三)獲雙學士學位、研究生班畢業或1966年以前入學的大學本科畢業生,取得中級專業技術資格5年以上。
(四)大學普通班畢業生或1977年以後入學的大學本科畢業生,經過1年以上本專業或相近專業的碩士研究生主要課程進修班(包括助教進修班、骨幹教師進修班、訪問學者等)學習,取得4至6門碩士研究生課程考試合格成績並獲得結業證書,取得中級專業技術資格5年以上。
(五)國家機關分流到企事業單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尚無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按以下學歷、資歷要求申報:
獲得博士學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2年以上;獲得碩士學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8年以上;獲得研究生班畢業或雙學士學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9年以上;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11年以上。
二、35周歲以下(含35周歲)的教師,申報評審副教授專業技術資格,須具有碩士以上學位。

第四條 外語條件
一、參加全國職稱外語等級考試(A級)成績合格。從事外語教學的專業技術人員須參加全國職稱外語等級考試第二外語(B級)成績合格。
二、免試條件按自治區職稱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的規定執行。

第五條 計算機應用能力條件
一、1960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專業技術人員申報副教授專業技術資格須參加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三個模塊)成績合格。
二、免試條件按自治區職稱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的規定執行。

第六條 繼續教育條件
任現職以來,按照上級行政部門和學校的要求,根據本專業教學科研工作的實際需要,參加以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方法為主要內容的繼續教育,達到規定的要求,並提交完成繼續教育的有效證明。

第七條 專業技術工作經歷(能力)條件
任現職以來,具備以下條件:
一、系統講授2門以上課程,其中1門為基礎課,並按教學計劃的要求組織課堂討論、社會調查,指導實習和畢業論文、設計。
二、在任現職期間有1年以上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經歷(包括專兼職團干、專兼職學生輔導員、班主任等)或1年以上下鄉支教、掛職鍛煉的工作經歷。
三、指導青年教師、進修教師學習1年以上,或協助教授指導過研究生。
四、作為主要完成人,參加過自治區級以上的科研項目全過程研究開發工作,並取得一定成果,或在本學科領域開展科研工作,發表較高水平的學術論文(著作)或藝術作品。

第八條 業績成果條件
任現職以來,完成學校規定的教學工作量,教學綜合考核成績為B級(良好)以上,且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在教學研究上有較深的造詣,參與自治區級以上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研究,並在公開發行的刊物發表1篇以上教學研究論文。
二、獲自治區級科技進步獎、發明獎、星火獎、社會科學獎或其他自治區級專業獎三等獎以上1項。
三、獲自治區級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以上1項。
四、作為主要完成人,完成自治區級以上的科研項目1項,並取得顯著成果。
五、作為主要完成人完成的科研成果、開發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或處理重大、關鍵性技術問題,通過自治區級以上成果鑒定,並已推廣應用,獲得較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六、藝術類專業人員的作品入選自治區級以上專業部門組織的藝術性活動並獲得獎勵,或參與組織自治區級以上大型項目設計,或指導學生在自治區級以上專業(專項)比賽中獲三等獎以上。
七、體育專業人員參與組織過自治區級以上大型項目設計,或指導學生在自治區級以上專業(專項)比賽中獲前3名。
八、專職學生輔導員在學生工作第一線工作或近5年內有4年以上在學生工作第一線的工作經歷。參與組織過自治區級以上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型活動,並取得較好成績,或所帶班級、團支部獲得自治區級以上先進班集體、優秀團支部榮譽稱號,或本人獲得自治區級以上先進個人稱號;或作為主要完成人參與完成自治區級以上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項目,並在公開發行的刊物發表1篇以上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論文。

第九條 論文、著作條件
任現職以來,具備以下條件之一:
一、年均授課240以上計劃學時者,論文、著作:理工類3篇(部),文科類4篇(部)。
二、年均授課180—239計劃學時者,論文、著作:理工類4篇(部),文科類5篇(部)。
三、年均授課120—179計劃學時者,論文、著作:理工類5篇(部),文科類6篇(部)。
四、年均授課60—119計劃學時者,論文、著作:理工類6篇(部),文科類7篇(部)。
五、藝術類的專業人員提交較高水平的藝術作品3件(公開發表,或參加省級以上展覽會、音樂會),且公開發表(出版)學術論文(著作)2篇(部)以上。
六、體育類專業技術人員發表學術論文(著作)3篇(部)以上。
七、專職學生輔導員發表學術論文(著作)3篇(部)以上。

第十條 破格條件
不具備規定的學歷(學位)條件,取得中級專業技術資格5年以上;或具備規定的學歷(學位)條件,不具備規定的資歷條件,取得中級專業技術資格3年以上,任現職以來年度考核優秀1次以上,並符合下列要求之一,可破格申報:
一、具備下列條件中1項以上:
(一)在教學、科研、科技開發、成果推廣、產業經營等方面做出顯著成績,獲國家級自然科學獎、科技進步獎、社會科學獎、發明獎、星火獎或其他國家級專業獎。
(二)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或獲自治區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以上(排前3名)。
(三)獲自治區級自然科學獎、科技進步獎、社會科學獎二等獎或其他自治區專業獎二等獎以上。
(四)從國外學成歸國,在所學的領域中有較大突破,取得的成果已被確認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主要完成人,2位同行教授書面鑒定),回國後繼續該領域研究,並有較大進展者。
二、具備下列條件中2項以上:
(一)獲自治區級教學成果獎三等獎以上(主要完成人),或獲自治區級自然科學獎、科技進步獎、社會科學獎或其他自治區級專業獎項三等獎以上(主要完成人)。
(二)作為主要完成人,完成自治區級以上科研項目(課題)2項以上,並取得顯著成果。
(三)在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上發表(出版)高水平的學術論文(著作):在第九條要求的基礎上,理工類增加2篇(部)、文科類增加3篇(部)、體育類增加1篇(部),藝術類增加在全國藝術性活動獲三等獎以上的藝術作品1件(獨立完成或第一作者)。
(四)作為主要指導教師指導的學生在自治區專業比賽中獲二等獎以上或前3名。
(五)在科技開發、成果轉化、產業經營等方面做出顯著成績,直接解決生產建設中重大的技術問題,並取得明顯的社會經濟效益,獲得直接經濟效益為年純利潤30萬元以上。
(六)獲全國優秀教師或自治區級以上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稱號。

第十一條 附則
一、凡符合上述評審條件,提交規定的申報材料者,可申報高等學校副教授專業技術資格,並按規定的程序送評,否則,各級人事(職改)部門不予受理,評委會不予評審。
二、本條件自下發之日起執行,此前與本條件不一致的,以本條件為准。
三、本條件由自治區職改辦、自治區教育廳職改辦按職責分工負責解釋。
四、本資格評審條件的特定解釋:
(一)本資格評審條件中所規定的思想政治條件和學歷(學位)資歷、外語、計算機、繼續教育、工作經歷、業績成果、論文(著作)條件必須同時具備。
(二)本資格評審條件中所規定的「學歷」,是指國家承認的國民教育序列學歷。
(三)本資格評審條件中,凡冠有「以上」者,均含本級。
(四)在專業技術工作經歷和業績成果方面,以科研方面要求為主、年均授課不足60計劃學時者,應申報研究系列專業技術資格。
(五)兼任行政管理工作的教師,其教學工作量可適當減免,以年均授課時數150學時為標准,擔任校級領導的不能少於1/3,擔任中層領導的不能少於1/2。論文著作要求按150學時套入第九條(一)至(四)項對應的論文著作數。
(六)論文、著作的要求:
「著作」是指公開出版的本專業或相近專業專著、譯著或教材(第一作者或主編,或本人撰寫:理工科類8萬字以上,文科類10萬字以上);「論文」是指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出版物)上發表的本專業或相近專業學術論文(獨立完成或第一作者),其中至少應有1篇在國內核心期刊或國外權威刊物上發表。
(七)本規定中所指的核心期刊指《中文核心期刊目錄總覽》(北京大學圖書館編寫,北京大學出版)和《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核心庫》中的核心期刊。

⑸ 福州大學有教授職稱老師多少人

福州大學並沒有公布教授人數。
只知道:
福州大學現有教職工3161人,專任教師2050人。
共有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330人次(國家級人才72人次、省級人才258人次),
院士13人(含12名特聘講席教授)。

⑹ 評教授的條件有那些

西華大學高校教師職務任職資格申報條件(西華行字〔2004〕55號)
基本條件

一、政治思想、履行現職崗位職責、年度考核情況等基本條件均應符合《高等學校教師職務試行條例》及有關文件的規定。
二、申報高等學校教師系列專業技術職務者,應具有高等學校教師資格。
三、學歷、任職年限要求
凡學歷、任職年限符合下列規定的,屬正常申報;不完全符合規定的,屬破格申報。
1、申報高等學校教師職務至少應達到大學本科學歷
2、申報教授職務:1964年1月1日及以後出生的應具有碩士學位(思想政治教育、藝術、體育學科應具有學士學位),任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五年及以上;
3、申報副教授職務:獲學士學位或碩士學位,任中級專業技術職務五年及以上;獲博士學位,任中級專業技術職務二年及以上;
4、申報講師職務:大學本科學歷,任初級專業技術職務四年及以上;獲雙學位,任初級專業技術職務二年及以上;獲碩士學位,任初級專業技術職務一年及以上;
5、大學本科畢業見習一年期滿初聘助教職務;
四、外語條件
應參加全國職稱外語等級考試,成績合格(教授、副教授:A級合格,講師:B級合格,助教:C級合格),並在有效期內。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可免試外語:
1、任現職以來經組織批准出國(有二外要求的應到使用二外的國家)留學、進修一年以上;
2、任現職以來參加全國定點出國人員外語強化培訓班學習(即簡稱「BFT」),經考試合格並在有效期內(其有效期按擬評聘專業技術職務所要求達到的相應等級外語考試成績的有效期掌握);
3、取得學士學位初聘助教職務;取得碩士學位晉升講師職務;取得博士學位晉升副教授職務;
4、在非涉外崗位上,申報專業技術職務時距國家法定退(離)休年齡不足五年;
5、參加全國外語A級考試成績合格晉升了副教授,在其外語A級考試成績合格證書的有效期內破格晉升教授職務;
五、計算機條件
應參加四川省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或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成績合格(教授、副教授:A級合格,講師:B級合格,助教:C級合格),並在有效期內。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可免試或暫不參加職稱計算機考試:
1、計算機專業碩士畢業生免職稱計算機A級考試;計算機專業本科畢業生免職稱計算機B級考試;
2、參加全國計算機軟體資格(水平)考試,高級程序員級考試合格,免職稱計算機A級考試;程序員級考試合格,免職稱計算機B級考試;初級程序員級考試合格,免職稱計算機C級考試;
3、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的暫不參加職稱計算機考試;

教 授 業 務 條 件
一、教學工作
1、教學效果良好,近三年內無教學事故;
2、技術基礎課和專業課教師:獨立講授兩門本(專)科課程(其中一門可為基礎課或專業基礎課),近三年平均教學工作量不小於規定教學工作量的2/3;
3、公共課教師:獨立講授一門本(專)科課程,近三年平均教學工作量超過規定的教學工作量;
二、科研及論著(滿足下列(一)或(二)條件)
(一)有下列條件之一者可以推薦申報副教授職務
1、獲得省部級一等及以上獎;
2、獲得省部級二等獎(第一獲獎人);
3、被《SCI》、《EI》、《ISTP》、《SSCI》、《CSIC》、《A&HCI》、《CA》、《人大復印資料》、《新華文摘》等檢索的論文(以下簡稱被檢索論文)兩篇;(《SSCI》、《CSIC》、《A&HCI》、《CA》、《人大復印資料》、《新華文摘》等要求全文檢索)
4、國內中文核心期刊論文四篇;
5、國內中文核心期刊論文三篇和省部級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論文三篇。
(二)滿足下列必備條件中任一條件,並且滿足選擇條件中任一條件者可以推薦申報副教授職務
1、必備條件(論文)
(1)被檢索論文一篇和國內中文核心期刊論文一篇;
(2)國內中文核心期刊論文三篇;
(3)國內中文核心期刊論文兩篇和其它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或公開發行的論文集上發表論文兩篇;
(4)國內中文核心期刊論文一篇、省部級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論文二篇和其它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或公開發行的論文集上發表論文二篇;
2、選擇條件(著作、教材)
(1)參編由教育部或全國專業指導委員會或課程指導委員會規劃教材一部;
(2)出版較高水平學術專著的前兩名作者;
(3)作為主編出版專科及以上教材一部(本人完成2萬字以上);
(4)作為副主編出版專科及以上教材兩部(本人完成4萬字以上);
(5)作為副主編出版專科及以上教材一部(本人完成2萬字以上)和參編本科及以上教材兩部(本人完成4萬字以上);
3、選擇條件(獲獎)
(1)獲得省部級三等及以上獎一項;
(2)藝術類:作品獲省部級展評獎三等及以上獎一項(第一獲獎人);或參加省級專業大賽獲三等及以上獎一項;
(3)體育類:獲得省級以上體育比賽前三名;或全國性體育比賽前三名的運動員(運動隊)的主教練;
4、選擇條件(科研和創作成果)
技術基礎課和專業課教師:
(1)完成廳局級及以上縱向課題一項(課題負責人);
(2)完成廳局級及以上縱向課題一項(主要研究人)和在研廳局級及以上縱向課題一項(課題負責人);
(3)在研廳局級及以上課題一項(課題負責人)和完成橫向課題三項(兩項為課題負責人,一項為主要研究人);
(4)完成橫向課題五項(三項為課題負責人,二項為主要研究人);
(5)作為課題負責人,主持完成的科研課題進校累計經費:縱向課題工科2萬元、其它學科1萬元;或橫向課題工科4萬元,其它學科2萬元;
(6)藝術類:以第一作者作品入選全國性展評1件;或以第一作者作品入選省級展評2件;或作為主要演職人員參加國家級專業部門主辦的文藝表演1次;或作為主要演職人員參加省級專業部門主辦的文藝表演2次;
(7)體育類:國家體育總局注冊的國家級裁判;
公共課教師:
(1)完成廳局級及以上縱向課題一項(課題負責人);
(2)在研廳局級課題一項(課題負責人)和完成橫向課題兩項(其中一項為課題負責人,一項為主要研究人);
(3)完成橫向科研課題三項(兩項為課題負責人,一項為主要研究人);
(4)作為課題負責人,主持完成的科研課題進校累計經費:縱向課題工科1萬元,其它學科0.5萬元;或橫向課題工科2萬元,其它學科1萬元;

[說明]:
一、以上所列業務條件為任現職以來的職務性成果且與申報學科一致;
二、獲獎以獲獎證書為准。以上條件中,凡未註明獲獎獎項名稱的,均為政府獎,如自然科學獎、發明獎、科技進步獎和教學成果獎;
三、申報條件涉及的論文均為第一作者,申報教授至少應有兩篇國內中文核心期刊論文,申報副教授至少應有一篇國內中文核心期刊論文。在論文條件中,一篇被檢索論文可視為兩篇國內中文核心期刊論文,一篇國內中文核心期刊論文可視為兩篇省部級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論文;
四、主編一部本科及以上教材可視為一篇國內中文核心期刊論文;副主編一部本科及以上教材可視為一篇省部級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論文; (用此條件計算論文不超過1篇)
五、發表在本專業學術期刊上的美術、音樂創作作品可以等價於學術論文。(用此條件計算論文不超過1篇)
六、國內中文核心期刊是指《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1996版)》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00版)》上所列出的刊物;國內中文核心期刊以文章發表時是否為中文核心期刊為准;發表在核心期刊另行出版的增刊或專刊上的論文視作省部級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論文;發表在省部級刊物另行出版的增刊或專刊上的論文視作公開發行的論文集論文;
七、各類檢索源:
SCI——科學引文索引 EI——工程索引
ISTP—科學與技術國際會議論文集 SSCI—社會科學引文索引
CSIC—中國科學引文索引 A&HCI—藝術與人文科學引文索引
CA——化學文摘
以及由學校學術委員會認定的其它檢索源。
八、同一級別的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與科研項目同等對待;
九、科研課題的排序:完成課題以驗收報告、結題報告或鑒定書為准,在研縱向課題以下達批文或任務書為准,在研橫向課題以合同書或任務書為准;
十、課題累計經費以科技處和計財處出具的證明為准;
十一、破格申報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按照川職改[1992]69號文《關於印發《四川省五系列破格評審專業技術資格推薦條件(試行)》的通知》執行;
十二、申報其它系列相應專業技術職務參照本條件執行;
十三、對於不完全符合本條件規定的「業務條件」,但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以推薦申報相應專業技術職務;
1、近三年平均教學工作量小於2/3,但又大於1/3,達到「科研及論著」條件(二)中一項的二倍;
2、近三年平均教學工作量小於1/3,達到「科研及論著」條件(二)中的三項;
3、專職科研人員,達到「科研及論著」條件(二)中的三項,且其中一項應達到成果數量的二倍(僅限於申報研究員、副研究員、助理研究員職務);
4、擔任學校和部門領導職務的「雙肩挑」幹部,若僅是近三年平均教學工作量小於2/3(大於1/3),而其它條件符合者;
十四、經學校認定,對學校的教學、科研、科技推廣、管理和其它等工作做出重大成績和貢獻者,其業務條件可以適當放寬。

⑺ 副教授評審條件有哪些

符合正常晉升副教授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工作經歷、能力,工作業績具備下列條件,經專家綜合評價,達到副教授水平。

1.符合相應崗位要求的教學業績。

2.科研成果。具備下列條件中2條以上,其中第(1)條為必備條件:

(1)主持完成國家級科研項目1項;或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並取得階段性研究成果。

(2)從事自然科學研究的人員發表的期刊論文被SCI收錄2篇(限二區以上,其中一區1篇);從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人員在國家權威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或發表的期刊論文被SSCI、A&HCI收錄或《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全文轉載2篇。

(3)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以上的主要完成人;或省二等以上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限前5名、二等獎限前3名)、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限前3名、二等獎限第1名)的主要完成人;或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以上獎勵(特等獎限前3名、一等獎限前2名)的主要完成人。

(4)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項(限第1發明人)以上,為本校實現技術收入累計到賬經費30萬元以上。

(5)主持完成橫向科研項目1項以上,為本校實現技術收入累計到賬經費50萬元以上,項目已通過學校和合作單位雙方驗收。

獲得中級職稱六年以上,獲得中級職稱以來至少在省級學術刊物上發表一篇以上論文(第一作者),累計發表論文(不論發表刊物的等級)越多越好,有某一方面的專長,可以申報副教授。

獲得副教授職稱六年以上,獲得副高職稱以來至少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重要學術論文一篇以上(第一作者),有一部以上學術專著(第一作者),是某一學科帶頭人或某個項目的主要研究人員,可以申報教授。

⑻ 教授資格是怎麼授予的

教授任職資格評審權的授予,由學校提出申請,經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國務院有關部委版、直屬權機構教育主管部門和人事(職改)部門審核,報國家教委批准,並抄報人事部備案。

教授,多指在大學或社區學院中執教的資深教師與研究員,但教授與研究員是有區別的。教授有教課的任務,而研究員則沒有。教授為大學教師職稱的最高級別。中文的教授兩字則源於『傳教授業』的字義,是中國古代就已使用的學官名稱,在中國漢代、唐代的大學中都設此職位。與英文沒有關聯。日語中則與中文同用「教授」來稱呼大學中的老師。

⑼ 副教授教授這些職稱是全國通用的嗎

大學教師中的副高職稱即副教授。副教授屬於高級職稱,通常被大家稱作內「副高職稱」。副高級職稱容是職稱的一個級別。按照國家現行制度,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一共分了29個專業序列。每個序列裡面又包括高級、中級和初級,而高級裡面又包括了正高級和副高級職稱。大學教師序列為:高級分為教授、副教授,中級為講師,初級為助教。

⑽ 評定教授的條件

1、副教授任職達5年以上;

2、該期間內,要有

(1)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的論文2-3篇以上,

(2)省部級以上的科研項目和成果,

(3)主編或參編的國家正式出版的教材、論著,

(4)帶碩士生一屆以上,

(5)外語考試合格,

(6)專業的特殊要求。

教授為大學教師職稱的最高級別。中文的教授兩字則源於『傳教授業』的字義,是中國古代就已使用的學官名稱,在中國漢代、唐代的大學中都設此職位。與英文沒有關聯。日語中則與中文同用「教授」來稱呼大學中的老師。

(10)福州大學可以評審教授資格嗎擴展閱讀:

教師職稱的評審標准

思想品德標准

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愛崗敬業,關愛學生,為人師表,教書育人。

知識水平標准

系統掌握教育教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准確把握現代教育教學的理念,具有深厚的任教學科課程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掌握國內外本學科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的最新動態和最前沿的學術成果,善於吸收最新教育教學研究成果並應用於教育教學實踐。

專業能力標准

具有很強的教育教學能力,對本學科課程的教育教學方法有創新性的改革;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教學科研能力,在本學科領域起到帶頭示範作用;具有較強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能力及其他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具有很強的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教學拓展能力和育人能力。

業績成果標准

具有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勝任中學各年級循環教學,教學業績顯著,教育藝術精湛,形成富有個性的教育教學風格;積極發揮推動本地區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作用,在本地區教師隊伍中有很高的威信;主持並承擔完成本專業高層次的科研項目;

德育工作有明顯成效,為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綜合素質發展等方面起到指導者和引路人的作用,在學生中有較高的威望和感召力;指導青年教師、培養骨幹教師、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工作有較明顯的成績;公開發表或出版本專業的論文、論著,並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應用價值。

熱點內容
北京的大學的老師工資待遇怎麼樣啊 發布:2025-08-09 11:18:34 瀏覽:149
大學生樂游 發布:2025-08-09 11:17:48 瀏覽:369
吉林大學醫學專業 發布:2025-08-09 11:01:19 瀏覽:128
大學生常見就業陷阱 發布:2025-08-09 11:01:19 瀏覽:172
985大學放寒假時間 發布:2025-08-09 10:57:22 瀏覽:365
河南師范大學成人高考報名時間 發布:2025-08-09 10:55:41 瀏覽:518
失蹤的女大學生找到了 發布:2025-08-09 10:50:12 瀏覽:244
北京大學三位教授辭職不做犬儒 發布:2025-08-09 10:49:06 瀏覽:639
長安大學研究生獎學金初審名單 發布:2025-08-09 10:47:09 瀏覽:729
雲南大學女教授 發布:2025-08-09 10:41:58 瀏覽: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