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北京師范大學s教授

北京師范大學s教授

發布時間: 2021-02-10 18:58:47

Ⅰ 北京師范大學畢業的名人有哪些

學者
珠海分校-國交足球場

何茲全中國歷史學家。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黨員。
陶大鏞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范大學經濟學院名譽院長。
黃祖洽中國理論物理學家。1980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王梓坤數學家和教育家,也是我國概率論研究的先驅和主要領導者之一。1958年畢業獲蘇聯副博士學位。1988年獲澳大利亞麥克里(Macquarie)大學榮譽科學博士學位。
孫儒泳1958年在原蘇聯國立莫斯科大學獲副博士學位。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中國生態學會第三屆理事長。
劉若庄1947年7月北京輔仁大學化學系畢業,獲理學學士學位。1950年北京大學化學研究所畢業。歷任北京大學、輔仁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第一屆物理化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中科院院士。
劉伯里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師范大學應用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中國核學會核化學和放射化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核學會同位素學會常務理事
李小文遙感、地理學家。1985年獲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地理學博士學位。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鄭光美動物學和鳥類生態學家。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陳木法數學家。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校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概率統計學會理事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劉昌明水文水資源學家。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員、前石家莊農業現代化研究所所長,北京師范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院長。我國地理水文研究領域的倡導者與開拓者。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林學鈺中共黨員。1997年評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是第28和30屆國際地質大會分會的召集人和1999年「未來地下水危機國際會議」學術委員會主席。現任國際水文地質學家協會會員及國際岩溶委員會理事;國際水文科學委員會委員;中國災害防禦學會理事;中國地質學會水文地質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環境地質專業委員會委員;地礦部學位委員會委員。
張新時國際著名的生態學家。1985年獲美國康奈爾大學生態學與系統學系博士學位。現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副主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原所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環境保護委員會科學顧問,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常委、副主任,中國植物學會理事長、北京生態學會理事長、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林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生態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常務理事、IGBP中國委員會常務理事、GCTE中國委員會委員、IUBS中國委員會委員、國際生態學會INTECOL計劃委員會委員、國際科聯環境問題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編委、《科學通報》編委,《植物生態學報》常務編委、《中國植被圖》第一副主編。
王永炎,1962年9月畢業於北京中醫學院醫療系。全國人大常委。著名中醫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雲葯研究院院長,北京師范大學資源學院學位與教學指導委員會名譽主任,資源葯物與中葯資源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先後擔任北京中醫葯大學校長,中國中醫研究院院長、名譽院長,北京針灸骨傷學院院長,中國科學、科學通報編委,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中醫學科評議組召集人。是全國急症必備用葯「清開靈」主要研製者之一。
王乃彥,核物理學家。195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核學會理事長,核工業研究生部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與同事們合作誕生了我國第一台在原子反應堆上的中子飛行時間譜儀,測得第一批中子核數據。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劉鴻亮,1994年遴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工程專家。曾任土木與建築工程系放射性廢物處理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副系主任、副教授,土木與環境工程系常務副主任。1982年後擔任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院長、教授。是我國湖泊環境研究領域的學術帶頭人。
於丹,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影視傳媒系主任,影視學博士,文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畢業於北京師范專科學校(現北京聯合大學師范學院),
程登科(1902―1992) 留學德國。著名體育教育家、中國提倡軍事化體育的先驅者。首開中國女子體操運動先河。北京師范大學體育系客座教授。東北師范大學體育教授。重慶大學體育系主任。
世紀名人
梁啟超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啟蒙思想家、資產階級宣傳家、教育家、史學家和文學家
李大釗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和共產主義者,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
錢玄同語文改革活動家、文字音韻學家、中國「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著名思想家
林語堂中國當代著名學者、文學家、語言學家
魯迅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人
黎錦熙著名語言文字學家、詞典編纂家、文字改革家、教育家
張貽惠物理學家、教育家
李建勛中國教育行政研究的拓荒者
袁敦禮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第四屆委員會副主席、第三屆和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
袁貴仁現任教育部部長、黨組書記。北京師范大學哲學系哲學原理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教授。
陳垣中國歷史學家﹑宗教史學家、教育家
吳承仕經學家、古文字學家、教育家
黃現璠中國現代民族學奠基人之一、歷史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
胡先驌植物分類學家,中國植物學的奠基人,中國生物學的創始人
劉和珍中國著名革命女烈士
楊德群中國著名革命女烈士
李達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教育家
楊明軒中國民主同盟中央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常委
周谷城中國歷史學家、社會活動家
楊秀峰中國現代著名教育家,中共八屆中央委員,中共五屆人大常委
楚圖南中共黨員,民盟成員
白壽彝中國著名史學家、回族史和伊斯蘭教史專家
鍾敬文民俗學家、民間文學大師、現代散文作家
啟功中國當代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獻學家、書畫家、文物鑒定家、詩人、國學大師
汪堃仁生理學家,細胞生物學家
周廷儒中國地貌學家,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張岱年著名的哲學家,哲學史家,國學大師,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蘇 童作家,北師大中文系80級
兩院院士

單位 姓名 專業方向 名稱 評定時間 備注
核科學與技術學院 黃祖洽 核物理與技術 科學院院士 1981
核科學與技術學院 王乃彥 核物理與技術 科學院院士 1993 雙聘
數學科學學院 王梓坤 概率論 科學院院士 1991
數學科學學院 陳木法 概率統計 科學院院士 2003
化學學院 劉伯里 應用化學 工程院院士 1997
化學學院 劉若庄 量子化學 科學院院士 1999
生命科學學院 孫儒泳 生態學 科學院院士 1993
生命科學學院 鄭光美 鳥類學 科學院院士 2003
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 李小文 遙感與GIS 科學院院士 2001
資源學院 張新時 植物生態學 科學院院士 1991 雙聘
資源學院 王永炎 中西醫結合 工程院院士 1997 雙聘
資源學院 安芷生 環境變化 科學院院士 2001 雙聘
環境學院 劉鴻亮 環境工程 工程院院士 1994 雙聘
水科學研究院 劉昌明 環境科學 科學院院士 1995 雙聘
水科學研究院 林學鈺 地下水 科學院院士 1997 雙聘
管理學院 李京文 管理科學與工程 工程院院士 2001 雙聘
腦與認知科學研究院 戴汝為 人工智慧 科學院院士 1991 雙聘
腦與認知科學研究院 李朝義 神經科學 科學院院士 1997 雙聘
物理學系 凌永順 物理學 工程院院士 1997 雙聘

Ⅱ 北師大副院長S教授是誰

北師大副院長S教授是盛部慶先生。

Ⅲ 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院文學院著名的教授有哪些

文學院是個大院,教授那麼多,你還是自己版看吧權:
http://www.chinese.bnu.e.cn/szdw/szdw.aspx

Ⅳ 陳玉霞是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嗎

跟我研究生同學重名,她也是老師,但不是北京師范大學的

Ⅳ 北京師范大學康震教授的聯系方式

如果沒錯的話,應該是[email protected] .我只是猜的。名字全拼加後綴。
滿意請採納。

Ⅵ 北京師范大學人事處職稱(副教授)評審條件

第 一 章 總 則

第一條 資格標准

具有本學科系統而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專業基礎,具有較高的理論研究水平,能及時掌握本學科發展前沿的動態,不斷拓寬知識面,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具有穩定的研究方向和系統的研究成果,具有較高的學術造詣,具有提出本專業新的研究方向和開拓新研究領域的能力。具有較強的教學能力,教學業績突出,教書育人;具有外語和計算機信息技術應用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

第二條 適用范圍

本資格條件適用於本省各類高等學校在職在崗的教師。

第 二 章 申報條件

第三條 政治素質、職業道德要求

遵守國家法律和法規,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人民的教育事業,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學風端正,教書育人,敬業愛崗,為人師表。任現職期間,綜合考核在合格(稱職)以上。

任現職期間,在規定的任職年限基礎上,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從下年起延遲申報。

(一)年度考核基本合格(基本稱職)及以下或受警告處分者,延遲1年以上。

(二)受記過以上處分者,延遲2年以上。

(三)謊報資歷、業績,剽竊他人成果等弄虛作假行為者,延遲3年以上。對偽造學歷、學位等情節特別嚴重者,取消其現任專業技術職務資格。

第四條 學歷、資歷要求

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獲得博士學位後,取得講師資格並受聘講師職務2年以上。

(二)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或學士以上學位(本科院校中40歲以下的教師必須具備研究生學歷或碩士以上學位),取得講師資格並受聘講師職務5年以上;。

第五條 外語要求

熟練掌握一門外語(從事外語教學工作的教師須熟練掌握第二外國語)。參加國家或全省統一組織的職稱外語考試,取得合格證書,並在有效期內。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可免試。

(一)取得研究生學歷或碩士以上學位。

(二)因公出國,出國前通過國家出國人員外語水平考試,並在國外學習或工作1年以上。

(三)符合省人事(職稱)部門有關規定。

第六條 計算機應用能力要求

具有開展教學、科研工作所需的計算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參加省人事廳組織的全省專業技術人員信息化素質培訓考核,取得《信息化素質培訓考核合格證》;或參加省教育廳組織的職稱計算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考核,並取得省職稱辦、省教育廳統一頒發的合格證書,且均在有效期內。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可免試。

(一)取得計算機專業本科以上學歷。

(二)參加全國計算機軟體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成績合格。

(三)非計算機專業畢業的、現從事計算機專業教學工作,申報計算機學科副教授資格的人員。

第七條 繼續教育要求

任現職以來,按照《江蘇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等相關要求,並結合所從事的教學與科研工作需要,完成《江蘇省高等學校教師進修工作規程》所規定的進修任務和其他繼續教育任務,達到規定的要求。根據所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特點,到基層進行社會服務、社會實踐。有條件的高校文科教師須到基層開展1年以上的社會實踐,理工科教師須到工礦企業開展1年以上的工程實踐、專業實踐,提高其專業水平和業務能力。

第 三 章 評審條件

第八條 專業理論知識要求

具有本學科系統而堅實的理論基礎,比較豐富的教學、科研實踐經驗和較強的教學、科研能力;能及時掌握本學科的發展前沿動態,不斷拓寬知識面,不斷更新知識結構。

第九條 教學業績、成果要求

(一)系統擔任過2門以上課程的全部講授工作,其中1門為基礎課或專業基礎課或主幹課程。同時,按照教學計劃要求,指導過學生實習、社會調查,指導過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等,指導過學生進行科學技術活動等,協助教授、副教授指導過研究生、青年教師等。

(二)把育人滲透到教學過程中,關心學生全面成長,善於做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注意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擔任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或教學、科學研究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任現職以來,擔任過1年以上班主任、政治輔導員等學生管理工作。

(三)教學成績突出。在教學過程中,能根據本學科發展前沿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斷改革、更新、充實教學內容,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教學態度認真嚴謹,經驗豐富,教學觀點正確,方法得當,注意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在開發學生智力方面成績顯著。

(四)任現職以來,完成學校規定的教學工作量,教學綜合考核在良好以上,以教學為主的教師須為優秀。

(五)任現職以來,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發表過1篇以上教學研究論文。

第十條 科研業績、成果要求

(一)以教學為主的教師

以教學為主的教師,系指本科院校中長期從事基礎課、公共課教學工作的教師。

任現職以來,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發表高水平、有創見的本專業學術論文:文科4篇以上,理工等學科3篇以上;或編撰正式出版的通用教材,本人編寫8萬字以上,同時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發表高水平、有創見的本專業學術論文:文科2篇以上,理工等學科1篇以上。

2、在教學改革、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和教學法研究中成績顯著,獲得過省級以上優秀教學成果獎或獲得過校級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前兩名),同時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發表高水平、有創見的本專業學術論文:文科2篇以上,理工等學科1篇以上。

(二)教學科研並重的教師

教學科研並重的教師,系指本科院校中從事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教學的教師。

任現職以來,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中第1條和2、3兩條中一條:

1、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發表高水平、有創見的本專業學術論文:文科4篇以上,理工等學科3篇以上;或者撰寫正式出版的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的本專業學術專著,本人撰寫8萬字以上(或編撰正式出版的通用教材,本人編寫8萬字以上),同時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發表高水平、有創見的本專業學術論文:文科2篇以上,理工等學科1篇以上。

2、主持或主要參加市(廳)級以上科研課題1項,並通過鑒定或已經完成並准予結題。

3、獲市(廳)級以上科研成果獎1項(有獲獎證書)。

(三)以科研為主的教師

以科研為主的教師,系指普通本科院校中主要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教師。其年均教學工作量不少於專職教師規定工作量的三分之一。

任現職以來,須具備下列條件中第1條和2、3兩條中的一條:

1、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發表本專業高水平、有創見的學術論文:文科4篇以上,理工等學科3篇以上,其中至少有1篇在本學科權威性刊物上發表;或者撰寫正式出版的高水平學術專著,本人撰寫8萬字以上,同時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發表高水平、有創見的本專業學術論文:文科2篇以上,理工等學科1篇以上,其中至少1篇在本學科權威性刊物上發表。

2、主持或主要參加省級以上科研項目1項(前三名),並通過成果鑒定。

3、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1項(有獲獎證書)。

(四)以開發應用為主的教師

以推廣開發為主的教師,系指高等學校中兼任科技開發、科研成果應用和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教師。其年均教學工作量不少於專職教師規定工作量的三分之一。

任現職以來,須具備下列條件中第1條和2、3兩條中一條:

1、結合科研成果推廣、科技開發或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發表高水平、有創見的本專業學術論文3篇以上。

2、從事科技開發、科研成果轉化或農業技術推廣成績顯著,取得重大的社會效益,並為國家或學校創造了較大的經濟效益。

3、成果轉化工作實績突出。利用專業優勢,將應用型科研成果轉化為社會生產力,在省內產生較大影響,獲得市(廳)級以上成果轉化方面的表彰或獲得發明、專利1項以上(有證書)。

(五)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專科學校的教師

任現職以來,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發表高水平、有創見的本專業學術論文:文科3篇以上,理工等學科2篇以上;或參加編撰正式出版的教材、教學參考書,本人為主編或副主編並撰寫8萬字以上,同時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發表高水平、有創見的本專業學術論文:文科2篇以上,理工科等學科1篇以上。

2、長期從事基礎課、公共課教學工作,在教學改革、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和教學法研究中成績顯著,獲得過省級以上優秀教學成果獎(包括自製教學設備獎,優秀教學課件獎等)或獲得過校級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前兩名),同時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發表高水平、有創見的專業學術論文:文科2篇,理工等學科1篇以上。

3、主持或主要參加市(廳)級以上教學、科研課題1項,並通過鑒定或獲市(廳)級以上教學、科研成果獎1項,同時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發表高水平、有創見的本專業學術論文:文科2篇以上,理工等學科1篇以上。

4、從事科技開發、科技成果推廣、技術服務成績顯著,取得一定社會效益,並為國家或學校創造了較大的經濟效益(項目一次性獲利或年利潤均為30萬元以上),或獲得發明、專利1項以上(有證書)。同時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發表高水平、有創見的本專業學術論文1篇以上。

第 四 章 破格條件

第十一條 破格申報條件

任現職期間業績特別突出,在教學、科研工作中取得重大突破,年度考核均在合格(稱職)以上,並至少有一次為優秀,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破格申報。

(一)大學專科學歷,從事本專業或相近專業的教學科研工作20年以上,取得講師資格並受聘講師職務6年以上,經過訪問學者等高層次進修,已達到副教授必須具備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

(二)具備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或學士以上學位(40歲以下資歷破格申報者必須具有碩士學位),取得講師資格並受聘講師職務3年以上,或具有博士學位、取得講師資格並受聘講師職務1年以上,且在教學、教學改革或科學研究中成績卓著,有重大創新,對本學科教學改革或科學研究工作以及對經濟建設、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產生重大影響,在國內外引起較大反響。

第十二條 破格評審條件

任現職以來,在符合第三章第八、九條規定的評審條件的前提下,還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在教書育人、教學改革、課程建設中取得顯著成績。教學綜合考核須為優秀。

(二)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中第1條和第2、3、4條中的兩條:

1、在核心刊物上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發表高水平、有創見的本專業學術論文:文科5篇以上,理工等學科4篇以上,其中至少1篇在本學科權威性刊物上發表;或者撰寫正式出版的具有較高水平的學術專著1部,本人撰寫8萬字以上(或參加編撰通用教材1部,本人編寫8萬字以上),同時在核心刊物上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發表高水平、有創見的本專業學術論文3篇以上,其中至少1篇在本學科權威性刊物上發表。

2、主持或主要參加省(部)級重點研究項目、技術攻關項目或大型重點工程的主體建設及技術改造或重點新技術推廣項目一項,或市(廳)級重點科研項目2項以上,並通過鑒定或已經完成准予結題。

⑶、獲得過國家級獎或省(部)級二等獎,或市(廳)級一等獎以上的獎勵2項以上(前三名),或獲得發明、專利1項(有證書)。

⑷、獲得省級優秀青年骨幹教師,或市級以上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

第 五 章 附 則

第十三條 「雙肩挑」教師的教學工作量可適當減少,但不得少於專職教師規定工作量的三分之一,其他方面的要求不得降低。

第十四條 專職科研人員申報副研究員資格的條件,可參照本資格條件掌握,其年均教學工作量不少於專職教師規定工作量的三分之一。科研業績和成果要求須適當提高。

第十五條 教師參加培訓進修、在職攻讀學位期間,申報副教授資格的,任現職期間年均教學工作量不得少於規定教學工作量的70%。

第十六條 高等學校應根據學校事業發展和教師隊伍建設的目標任務與素質要求,結合學校教學與科研工作特點,以及不同學科教師工作實際,在不低於本條件的前提下,制定更為具體的資格條件,尤其注重強化職業道德、教學工作、實踐環節等方面的具體要求。

第十七條 申報副教授資格應提交第三至十二條規定的材料,並按規定程序送評。

第十八條 從國內外引進的具有突出成就的高層次人才,可根據本人實際水平和能力直接申報。

第十九條 與本條件相關的材料要求、詞(語)或概念的特定解釋、若干問題說明等見附錄。

Ⅶ 想詢問一下北師大心理學方面的導師有哪幾位謝謝哦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系是我國成立較早的心理學系之一,也是文革後恢復較早的一個心理學系。經過多年的努力,本系已發展成為國內領先、在國際上有影響的教學和科研單位。該系師資力量雄厚,學術梯隊整齊。有十幾位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其中教授11人,博士導師8人。張厚粲教授在1996年第26屆國際心理學大會上被選為國際心理學聯合會執行委員。

導師:
林崇德,男,生於1941年,現任北京師范大學教授。1965年7月畢業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繫心理專業;1984年3月 在北京師范大學獲教育學(心理學)博士學位。

彭聃齡 男,1935年生。1958年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曾任北京師范大學心理系系主任,中國心理學會常務委員會委員,普通心理學和實驗心理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心理學報副主編。現任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范大學腦與認知科學中心主任,教育部高師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校理科心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漢語認知與學習,包括漢字識別,漢語句子與課文理解,漢字的神經成像,漢字識別的計算機模擬等。
教 授
車宏生 陳會昌 陳英和 董 奇 方曉義 金盛華 林崇德 劉 力 劉儒德 劉翔平 彭聃齡 申繼亮 舒 華 王建平
王 耘 沃建中 伍新春 辛 濤 徐 芬 許 燕 姚梅林 張厚粲 張日升 鄭日昌 周仁來 鄒 泓

Ⅷ 北京師范大學漢語系王教授叫什麼

北京師范大學漢語系,
有3個王教授。
可上北京師范大學漢語文化學院官網,
查看「本院教師」。
有詳細介紹。
祝你好運。

Ⅸ 北京師范大學的教授愛新覺羅啟功,誰能介紹一下,雖然已經去世了,不過想了解一下。

北京人,滿族。 姓愛新覺羅,字元伯,別署元白、少文、長慶。
室名簡晴堂、堅凈居。康熙帝十一代孫,曾祖、祖父皆入翰林,後家道中落。幼年喪父,失學而不墮其志,用功於書法、文辭、繪畫等項,刻苦自勵,投師問道。
中學期間,課余從蘇州學者戴姜福學習經史辭章,從賈爾魯、吳熙曾習畫,後經傅增湘引薦,受業於陳垣門下。中學未畢業,二十一歲受聘輔仁大學附屬中學國文教席,從此走上教育崗位。
曾任輔仁大學助教、講師、副教授,建國後擔任北京師范大學副教授、教授。精於博物文史鑒識,先後兼職故宮博物院古物館文獻館專門委員、北京大學博物館系副教授、故宮博物院顧問、中國歷史博物館顧問、國務院古籍整理規劃小組成員、國家文物委員會委員、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主任委員。
1983年6月,出任文化部文物局新成立之中國古代書畫鑒定組成員,歷時八年,對國內現存古代書畫逐一整理、鑒定、編目,規模之大,史無前例,厥功至偉。
近年又選為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
一生教書育人,究心學術,著述甚富。書法初學歐陽詢、顏真卿、趙孟頫,六歲臨《九成宮醴泉銘》,十一歲學《多寶塔碑》,二十歲後習《膽巴碑》,所書楷字端凝、堅重、娟秀兼而有之。
後轉師董其昌、米元章諸名家墨跡,於智永千文用功最久。
於書藝認為碑刻經過刀刻與自然毀損,多失原貌,而直師墨跡可得書家筆墨真諦,即便是讀碑亦應從刀鋒揣摸筆鋒,所謂「失筆不失刀」。
還主張寫字應以結構為重,用筆、姿態副之。
其書法結字精嚴,筆畫清朗,揖讓有度,風神俊爽,從容不迫中透出一種淡淡的王者氣象。早年作畫甚夥,作品多山水,水墨淺絳,清氣滿紙,大幅尤見功力。
主要著作有:《古代字體論稿》、《詩文聲律論稿》、《漢語現象論叢》、和《啟功從稿》(三卷本)、《啟功韻語》、《說八股》、《論書絕句一百首》、《啟功論書札記》、《啟功絮語》、《啟功贅語》等。主編有:《書法概論》、《中國法貼全集》(共十八卷)等。出版有:《啟功書法作品選》、《啟功書法選》、《啟功草書千字文》、《啟功書畫作品集》、《啟功書畫留影冊》、《啟功三帖集》等。

書法多次參加國內重要展覽,多次赴日本、韓國、新加坡及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講學及舉辦個展、聯展。其作品為世所重,享有盛譽。傳略載入多種著名辭書。2001年獲中國書協"中國書法藝術終身成就獎"。

印鑒:啟、啟功、啟功之印、啟功之璽、啟功印信、啟功私印、元伯、元白、元伯辭翰、元白辭翰、愛新覺羅、功在禹下、浮光掠影樓、長慶、小乘客、不堪持贈、闥門、閭里書師、前賢句、游戲三味、沈吟至今、簡晴堂。

熱點內容
大學生創新素質 發布:2025-08-09 14:31:37 瀏覽:697
大學教授的卑劣行為 發布:2025-08-09 14:21:13 瀏覽:7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夏令營入營名單6 發布:2025-08-09 14:18:37 瀏覽:359
美國大學與英國大學 發布:2025-08-09 14:15:59 瀏覽:248
掛科沒有影響的大學考研 發布:2025-08-09 14:10:55 瀏覽:285
假公安大學教授 發布:2025-08-09 14:07:28 瀏覽:805
長安大學2014研究生錄取名單 發布:2025-08-09 14:04:17 瀏覽:763
30歲的大學老師 發布:2025-08-09 14:02:59 瀏覽:224
中國科技大學宿松籍教授 發布:2025-08-09 14:00:36 瀏覽:841
加州大學考研 發布:2025-08-09 13:59:06 瀏覽: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