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夏明教授
A. 復旦大學的教授到底是無恥還是不學無術,我
復旦大學的教授,
整體上是比較好的。
個別不能代表整體。
你若喜歡,
便是晴天。
B. 復旦大學各位教授的給分情況誰知道
GPA TOOL 自己去找
C. 復旦大學的教授有哪些
好幾百,你等人家回答還不如自己去復但網站查
D. 復旦大學 傑出教授有哪些
李大潛、沈健、周魯衛、陶瑞寶、趙東元、楊金水等等。
石磊、童兵、林尚立、葛劍雄、王德峰好多呢,可以上官網嘛
E. 就是復旦的系主任、教授博導屬於哪一個職級呀
1.復旦校長是省部級
系主任就是地市級
2.既是系主任,又是博導
他應該是學校正教授
F. 那個復旦大學的教授提出一妻多夫,國家為什麼不把他剔除除名
不用除名,先讓他家的人實行一下,看看效果。看看他老婆能創造多少人口跟GDP
G. 黃旦的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男, 1954年生。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屆新聞傳播學新科評議組召集人,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主任。
工作經歷:
1983-1998:杭州大學新聞系教師,曾任新聞系副主任,杭州大學新聞研究所常務副所長
1999-2001:浙江大學新聞系教師,任新聞系主任,新聞傳媒與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
2001、7-現在: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師,曾任新聞學院新聞系主任
研究領域:新聞理論、傳播理論
主要研究方向:中外新聞與傳播思想、大眾媒介與社會
主要成果:《新聞傳播學》、《媒介是誰:對大眾傳媒社會定位的探尋》、《也論林則徐的新聞觀》、《獨立戰爭前後美國報刊思想之演變》、《新聞專業主義的建構與消解》、《五四前後新聞思想的再認識》等論著三十多篇。2005年底,黃旦教授代表性著作《傳者圖像:新聞專業主義的建構與消解》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現正在進行的課題:《中外傳播思想史》
目前擔任課程:中國新聞傳播史、中國新聞思想史論、世界傳播學說史、傳播學研究
主持了多項國家和省部級項目。
先後留學美國和澳大利亞,多次參加國際傳播學學術研討會。《傳者圖像:新聞專業主義的建構與消解》獲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
黃旦教授,無疑是中國中年學者中最傑出的代表,是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的學術標竿性人物。
學術經歷
Sep.,1998-Sep.,1999: Visiti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Journalism & Mass Media Studies, Denver University, Denver, Colorado, AmericaOct.,1991-Oct.,1992: Visiting scholar, School of Humanities, Murdoch University, Western Australia, Australia
Mar.,2001-Present: Professor& Researcher, Journalism School & Center for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tudy,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Oct.,1999-Feb.,2001: Professor, Director of Institute of Mass Media and Social Development,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China
2009、9-2010、8 深圳大學「鵬城學者」
2012年暨南大學南都講座教授
附錄1:《傳者圖像:新聞專業主義的建構與消解》簡評
讀到後記時得知,黃旦先生的這本書寫了整整7年。對此,黃先生說,期望值總是與寫作的時間成正比,拖得越長,要求完美的壓力就越大。仔細想來,在新聞專業主義的建構之路上,又何嘗不是這樣。
從新聞自由為報刊的專業化路程搭建第一個台階,到便士報為客觀性觀念的產生奠定重要基礎,從大眾傳播媒介在事業化和商業化的沖突中艱難抉擇,到編輯記者為爭取內部新聞自由而努力奮斗,新聞專業主義在崎嶇不平的建構之路上艱難前行,期間,還要面對「把關人」和「議程設置」理論的公然挑戰,甚至,在最後還成為法蘭克福學派視野中為「現實社會秩序服務」的傀儡。闔上全書,新聞專業主義就如同一個夢幻,或者像新聞的真實性一樣,是「無底洞的那個底」,永遠找不到切實的存在。因此,就新聞專業主義而言,其建構必然還將是一個長久的探索和斗爭的過程,其內涵必然還沒有令人完全信服的「標准答案」。
但是,找不到「標准答案」的新聞專業主義,卻仍然充實著媒介,並影響著媒介對人類文明進程的推動。從物理特徵和信息流通上看,大眾媒介的出現和其傳播技術的發展,讓人類彼此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小,媒介成為「人的延伸」,地球也變為麥克盧漢眼裡的小村落;但是,媒介在幫助人們交流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創造一個擬態世界,個人或者組織出於自身需要和價值判斷的「把關」、新聞生產過程中的種種控制、媒介議程設置對公眾議程的決定作用等等,都在不知不覺中掩蓋甚至歪曲世界的本來面目。因此,從這兩方面看,大眾媒介無疑是把刀鋒銳利的「雙刃劍」,而如何讓其盡可能地在推動文明而不是掩蓋真相上發揮能量,正是新聞專業主義倡導者的迫切願望。作為專業,必定有其規范,新聞專業主義的道路也許沒有終點,但是其努力奮斗和自我修正完善的過程,就是作為專業不斷回歸大眾媒介原始價值的過程。
在本書的最末三章,黃旦先生對法蘭克福學派的技術理性批判著墨頗多,個人以為這是全書比較精彩的部分。法蘭克福學派認為,媒介技術的發展,造成了文化產品的標准化生產,並最終使人類成為技術的工具。黃旦先生認為,法蘭克福學派的理論有其局限性,因為無論是媒介的意義構成、文化生產中媒介與受眾的互動(包括符號互動論),還是眾所周知的編碼與解碼理論,都在證明作為受眾的人遠遠不是被動的接受者。
盡管對法蘭克福學派的文化工業理論存在的缺陷有清醒的認識,但是本書作者還是在該章節的最後說了一段意味深長的話:「假若注目於當前媒介集團的膨脹和跨國媒介集團在文化全球化中所扮演的角色……法蘭克福學派的態度未必就是狹隘與過時,甚至仍不失其啟發、警告、反思之功效。」啟發、警告、反思,在探索新聞專業主義之路上所付出的努力,又何嘗不是在發揮這樣的功效?!無底洞也許根本就沒有底,但探底的過程也同樣值得敬畏,作為專業的獨立的大眾媒介,正行走在這條沒有終點的路上。
H. 復旦大學的教授到底是無恥還是不學無術,我真不知道
任何稻田都有稗草和稻穀,這是難免的
I. 上海復旦大學教授曬工資,你怎麼看
上海復旦大學教授曬工資,在阿沖老師看來,這一舉動勢必會引起許多人的議論,有些人表示復旦大學教授過於高調,也有的人表示復旦大學教授在工資,讓自己的工資收入「透明化」,這也是勇氣可嘉。
在阿沖老師看來,上海復旦大學這名教授的實發工資只有8000多塊,其實這樣的工資收入水平並不是算高的,畢竟在上海這樣發達的地區生活,消費水平也比較高。
我們也希望看到大學教授的工資收入水平能夠有所提升,這樣就能夠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加入大學教師的隊伍,也能夠避免大學教師隊伍人才的流失。
而如果跟中小學教師相比,特別是鄉村教師做比較,那麼復旦大學這名教授的工資收入水平確實是很高的,有些鄉村教師一個月的工資只有兩三千塊,而且能夠享受到的福利補貼也不如大學教授,也就是為何鄉村教師隊伍人才短缺的原因之一。
想要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加入鄉村教師隊伍,就應該提高鄉村教師的工資待遇水平,另外也應該要完善鄉村教師的相關福利待遇,讓鄉村教師能夠在從事教育教學的過程當中,感受到更多的幸福感和滿足感。
對此,你們是怎麼認為的呢?歡迎發表觀點和看法。
J. 復旦大學莫文忠教授
復旦大學莫文忠教授,
可詢問學校辦公室、教務處。
復旦大學,位於中國上海,由教育部版直屬,權副部級建制,國家雙一流(A類)、985工程、211工程建設高校,入選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九校聯盟(C9)、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環太平洋大學協會的重要成員,是一所世界知名、國內頂尖的全國重點大學。